文太菊 胡靈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qū)江北鎮(zhèn)福海村63歲老農(nóng)牟吉良種生姜已有20多年了,他種植的“五指姜”味辣、皮薄、肉嫩、鮮脆,每年每畝生姜產(chǎn)量都保持在2000公斤左右,5畝生姜一季下來有10萬元的收入,畝均產(chǎn)值達2萬元。
牟吉良是福海村有名的生姜種植能手。他的生姜種植方法是搞地膜覆蓋,采用測土配方施肥。同樣一塊地,在輪作時施肥都不盡相同。地膜利用的都是舊薄膜,既省錢又確保了生姜的生長。對生姜采用地膜覆蓋,達到保溫、保墑的作用。利用上季種植西瓜的大棚膜來覆蓋,他節(jié)約了不少成本。更重要的是,地膜覆蓋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讓生姜提早播種、提早收獲,從而搶占生姜上市的價格先機。
因為春季雨水較多,牟吉良種植生姜往往需要等到4月下旬才能開始播種,雨水多的時候,不利于生姜生長,因此往往要到8、9月甚至10月,生姜才能上市,而大量上市的生姜也會壓低銷售價格。牟吉良告訴筆者,他運用地膜覆蓋技術(shù)以后,只要等到驚蟄時節(jié),也就是3月初,就可以開始播種了,在7月的時候,他的生姜就陸續(xù)上市了,價格達到10元/公斤。
2018年,生姜最先上市的時候,價格為12元/公斤,而到了9月大量生姜上市時,價格回落到7元/公斤。通過地膜覆蓋提早上市時間,不僅帶來顯著經(jīng)濟效益,也無形中規(guī)避了市場風險。
地塊從不連作,也是牟吉良種姜的又一“法寶”。牟吉良告訴筆者,在同一地塊生姜不能連作,生姜對連作十分敏感。生姜連作將會導致姜瘟病危害加重,甚至導致血本無歸;同時,同一地塊由于連年種植生姜,采取同一農(nóng)藝措施,施用相同的肥料,將導致土壤板結(jié)肥力衰退,加之生姜根系深淺一致,吸收的養(yǎng)分相同,極易導致鉀、鈣、鎂、硼等養(yǎng)分因長期消耗而缺乏。
如今,靠著對生姜種植技術(shù)的把握,近幾年牟吉良除了自己家的5畝多土地外,為了規(guī)避連作種生姜減收影響,他還承包了鄰居近10畝地來耕種,采取“稻—姜”輪作模式,每年用10畝地種糧食,用5畝地種生姜。通過這種兩年一次的輪作,不僅讓危害生姜的病蟲害大大減少,同時也極大地改善了土壤結(jié)構(gòu),恢復了土壤肥力,確保輪作的生姜獲得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