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 河北保定 071000)
拖延癥是指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遲行為。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jié)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
嚴重的拖延癥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xiàn)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并伴有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需要引起重視。[1]
我們都因拖延而焦慮著,導致玩不盡興卻也沒有按時做應做的事情,這種拖延使我們焦慮,但同時,卻又在這種焦慮中繼續(xù)拖延。很多拖延者擔心被他人批判或者自我批判,害怕自己的不足被發(fā)現(xiàn),害怕付出最大的努力還是做的不夠好,害怕達不到要求。他們的擔憂和焦慮反映了一種恐懼失敗的心理。因此拖延可能是應付這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策略。[2]
人們通過拖延來安慰自己,讓自己相信他們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現(xiàn),他們甚至還維護著這樣一個信念——他們的潛在能力是出色的、不可限量的。有些人寧愿承受拖延所帶來的痛苦后果,也不愿意承受努力之后沒有如愿以償所帶來的羞辱。[3]
在一個任務剛剛下發(fā)下來時,拖延癥者總覺得自己這一次一定會井然有序的完成這項工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發(fā)現(xiàn)自己還沒有啟動,希望變成了擔憂?!霸琰c開始”的時機已經不在,壓力不斷加重,希望開始轉變?yōu)閾鷳n和焦慮,但是這時里最后期限還很遠,所以在焦慮的同時,依然抱有對自己的憧憬與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己的任務還是沒有任何進展時,越來越濃重的焦慮感取代了剛開始的希望與自信心,自己開始后悔——“為什么不早點開始呢?”,責備不已,處于持續(xù)的憂慮中。但是這時,一個“合格”的拖延癥者是不會立即采取行動完成任務的,而是會在這個中心任務的周邊做努力,如一個同學在決定要開始考研時,他會以“我的資料書還沒有搜集全”等理由推遲正式復習的那一天。這些轉移了注意力的其他事務的完成會讓你覺得你的效率很高,效果顯著,但是最終,那個中心任務還是亟待完成。這時,憂慮感會愈加濃重。雖然客觀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壓力已經越來越多,但是自己還是愿意相信“我還有時間”,試圖在焦慮中微笑掙扎著。這一系列面對中心任務的心理轉變使得我們的拖延癥越來越嚴重,伴隨的焦慮也越來越嚴重。
為了擺脫中心任務帶給我們的焦慮與恐慌,他們可能去看電影、做運動、逛街、和朋友們相聚聊天等。雖然拖延者努力讓自己自得其樂,但是還有事情沒做的陰影卻始終揮之不去,中心事務還未完成的困擾讓我們無法釋懷,所感受到的任何一點快樂都會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愧疚和更大的焦慮感。
心理學家把這些面對可察覺的威脅時處理焦慮所做出的努力稱為應對策略??砂褢獙Σ呗苑譃閮深悾阂活愒噲D為運用策略時充當積極角色,一類是人們試圖運用策略來回避問題。其中可以把積極角色策略分為兩類:一類的目標是尋找壓力源、另一類則關注體驗到的情緒反應。新弗洛伊德主義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三種應對焦慮的策略:問題中心策略、情緒中心策略和回避策略。
拖延癥是一種不良行為,因此,拖延者較多使用的策略是回避策略。使用回避策略的人視圖把引發(fā)焦慮任務排除在意識之外來應對焦慮??杀憩F(xiàn)為“我努力不去想這個問題”,拖延者為了逃避采取行動,延遲完成任務,總會自主的逐漸降低對自身的要求,用這種忽略部分問題方式使自己盡可能地在不作出任何主動努力前無限的接近任務的目標??梢?,回避策略是一種消極的應對策略,這種策略最多只能延緩問題的處理,但當所拖延的任務過于重大時,這種策略只會不斷地增加拖延者的焦慮。[4]
拖延者第二慣用的應對策略是情緒中心策略。情緒中心策略則是減輕伴隨問題而來的情緒壓力。當焦慮的加重伴隨著拖延的日益嚴重時,拖延者除了消極的回避還會采取一定的情緒中心策略。如自己在拖延一項任務時,雖然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窘境所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掩蓋,但一旦周圍的朋友也在經歷拖延焦慮并對你敞開心扉時,這時你也會很開放的與朋友們討論自己的心情,訴說自己的焦慮。[5]
問題中心策略直接關注問題、以克服焦慮。拖延者有些只是在某個領域拖延,而在其他領域沒有其他問題。如一個學生干部可能會在老師下發(fā)給他任務的半天內高質量的完成,卻在自己早在半月前就制定的每日單詞計劃中沒有任何進展。拖延是有選擇的,所以在一些領域,拖延者也會采用最積極的問題中心策略。
總之,拖延癥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我們要積極地采取問題中心策略,這不僅僅是一種減輕壓力與焦慮的方法,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既然可以選擇拖延,就一定也可以選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