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7陸軍軍醫(yī)大學(xué)第二附屬新橋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重慶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嚴(yán)重心臟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發(fā)生缺血缺氧引起[1],患者主要表現(xiàn)劇烈的胸骨后疼痛,嚴(yán)重者可發(fā)生心律失?;蛐牧λソ?,危及患者生命。相關(guān)研究顯示,在冠心病的預(yù)防中及時使用常規(guī)抗凝治療并輔以降脂治療可以有效降低心肌再梗死率[2]。瑞舒伐他汀作為主要的降脂藥物,具有抑制炎性遞質(zhì)釋放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作用[3]。本研究收治早期心肌梗死患者86例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42~73歲,平均(56.37±2.81)歲。對照組男21例,女22例;年齡40~78歲,平均(57.23±2.9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1)納入標(biāo)準(zhǔn):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關(guān)診斷標(biāo)準(zhǔn)[4];②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biāo)準(zhǔn):①合并其他嚴(yán)重軀體疾病患者;②有精神疾病或意識不清,對研究不能很好配合的患者。本研究獲得院倫理委員會批準(zhǔn)。
表1 兩組治療前后CRP與Fg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CRP與Fg水平比較(±s)
組別 CRP(μg/L) Fg(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8.34±6.25 13.37±3.73 6.70±1.12 4.43±0.71觀察組 38.26±5.39 7.41±3.54 6.89±1.04 3.37±0.68 t 0.443 5.236 1.348 8.426 P 0.667 0.000 0.165 0.000
方法:溶栓治療完成6 h后,對照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觀察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兩組均溫水口服,均治療6個月。
觀察指標(biāo):所有患者均于治療前和治療6個月后于清晨取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LDL-C、HDL-C、TC、TG等代謝指標(biāo);CRP含量及Fg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量。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包括心絞痛、心肌再梗死、死亡及心力衰竭。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采用SPSS 19.0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CRP與Fg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CRP及Fg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及F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2 兩組治療前后LDL-C、HDL-C、TC、TG水平比較(±s,mmol/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LDL-C、HDL-C、TC、TG水平比較(±s,mmol/L)
組別 LDL-C HDL-C TC T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51±0.94 2.86±0.71 0.82±0.10 1.20±0.29 5.38±1.35 4.32±1.13 2.34±0.51 2.14±0.52觀察組 3.50±0.93 1.92±0.80 0.84±0.11 1.78±0.41 5.41±1.27 3.07±0.33 2.33±0.49 1.03±0.47 t 0.448 5.437 0.247 6.581 0.252 6.373 0.039 8.362 P 0.638 0.000 0.862 0.000 0.860 0.000 0.946 0.000
兩組治療前后LDL-C、HDL-C、TC、TG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LDL-C、HDL-C、TC、T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LDL-C、TC及T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而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兩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11.63%,低于對照組的31.1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嚴(yán)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給患者家屬及社會造成極大的醫(yī)療負(fù)擔(dān)[5]。目前臨床中用于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有藥物溶栓和冠脈搭橋等,其臨床治療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但無法使梗死后的心肌細(xì)胞重生,可導(dǎo)致心臟慢性舒縮功能障礙,誘發(fā)心力衰竭[6]。CRP作為機體急性期炎性反應(yīng)蛋白,可促使斑塊破裂,導(dǎo)致血栓的形成。在此過程中TG及LDL-C升高,HDL-C水平降低,導(dǎo)致冠狀動脈阻塞,影響心肌的血流供應(yīng),加重病情[7]。因此在進行抗凝治療的同時及時進行降血脂治療可有效降低不良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
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他汀類藥物)是臨床常用的治療冠心病的藥物。相關(guān)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主要通過競爭性抑制膽固醇生物合成初期階段的HMG-CoA還原酶的活性,降低膽固醇合成水平。除此之外還能改善血管內(nèi)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8,9]。瑞舒伐他汀是臨床常用的調(diào)脂類藥物,具有低親油性、高肝選擇性的特點[10]。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d,對照組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觀察組CRP及F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LDL-C、TC及T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而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較高劑量他汀類藥物能顯著降低血脂水平。觀察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11.63%,低于對照組的31.11%,表明較高劑量瑞舒伐他汀不會增加不良反應(yīng),安全性高。原因可能為較低劑量的瑞舒伐他汀無法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患者受高血脂水平的影響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較多。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n(%)]
綜上所述,較高劑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療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體內(nèi)炎癥,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