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喜龍
摘 要:目前,由于大部分護理人員發(fā)生針刺傷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工作不夠仔細,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護意識差等自身原因引起針刺傷的問題。本文研究并探討導致護理人員針刺傷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預防針刺傷的相關措施及處理辦法。
關鍵詞:護理人員 針刺傷 防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2-0-01
針刺傷是指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由針頭、手術刀或是其他醫(yī)療使用器械造成的意外刺傷,針刺傷會造成人體皮下組織的破裂和出血。然而在我國護理人員的受傷情況中針刺傷發(fā)生的概率是最高的,同時,針刺傷也是我國護理人員職業(yè)損傷中最為危險的一種情況,是血液疾病傳播的主要途徑。有研究表明,HBV、HIV等疾病的傳播有很大概率是通過血液傳播,這也是針刺傷危害性較大的主要原因,一旦被感染細菌或是病毒的器械刺傷,就有可能患染疾病。與此同時,國外的學者也有研究說明,針刺傷是護理人員血液疾病傳播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我國護理人員對于針刺傷的防護意識還有待提高,部分護理人員對于針刺傷的危害還沒有建立起一定的認識。因此針刺傷在采血護士中的普遍性、嚴重性和危害性值得關注。
一、針刺傷發(fā)生的原因
我國部分醫(yī)務人員對針刺傷的認識不足,防護意識差。另有部分護士未接種乙肝疫苗或接種后未產生抗體。60%以上的護士采血時未戴手套,還有小部分護士發(fā)生刺傷后護理不當。醫(yī)療垃圾人員也未受到培訓,在取利器筒時被針頭刺傷。有調查顯示,無防護意識者針刺傷發(fā)生率為100%;有防護意識者針刺傷發(fā)生率僅26.6%。自我防護意識的強弱與針刺傷發(fā)生率呈正相關關系。同時,我國臨床護士存在嚴重缺編現象,近年來雖有所改觀,但并沒有根本解決,使得護士工作任務繁重:壓力大,造成護士精神過度緊張而增加針刺傷的發(fā)生率,另外非治療性護理工作如“打掃衛(wèi)生,應付醫(yī)院檢查和考試”也占據了護理人員大量時間,導致護士的超負荷勞動。這也就導致了我國許多護理人員在繁忙的工作中,忽視了針刺傷的防護,造成了自身針刺傷發(fā)生的概率提升。另外,有研究說明,在護理人員的工作中,由于部分護理人員疏忽大意或是自身的護理經驗不足,這都是造成針刺傷發(fā)生的主要誘因。例如一部分護理人員在使用完畢針筒之后,在沒有蓋上針帽的情況下就隨意處理針頭,這也是發(fā)生針刺傷的主要原因,同時這樣的違規(guī)操作還會導致其他醫(yī)療人員出現針刺傷的后果。
二、針刺傷對護理人員的危害
目前,國際醫(yī)學組織已經證實了針刺傷的危害性。近有20余種病原體能夠通過針刺傷進行傳播,在這一傳播的過程中危害性最大的病原體無外乎HBV、HCV、HIV,這也是截止至現階段針刺傷導致危害最為嚴重的疾病。另外,針刺傷還會導致病菌、毒素等轉移或是種植,在人體的皮下組織中進一步發(fā)展作為慢性或是急性疾病。美國醫(yī)學會的一名學者研究表示,針頭的橫截面積越大,刺入的深度越深,或是刺傷的創(chuàng)口越大,都會直接導致病原體傳播的速度越快,感染的程度更重。這也就進一步解釋了為何護理人員的職業(yè)損傷中,針刺傷是其主要的損傷現象之一。但是,如果護理人員在被針刺傷時佩戴了專用手套,那么,針刺傷的危害性會有一定的降低,在被刺傷之后血液的轉移量也會減少。同時,在針刺傷發(fā)生之后,還會給護理人員的心理造成不小的壓力,一部分護理人員還會因為被刺傷出現心理壓力和抑郁,如:焦慮、恐慌等,出現嚴重心理問題的護理人員還會出現執(zhí)行力下降,或是工作行為改變等,尤其是被一些嚴重病毒感染的護理人員甚至會作出辭職的決定。
三、針刺傷的預防
雖然針刺傷是大部分護理人員的職業(yè)損傷類型之一,但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以及疾病控制中心表示,還是有超過50%的針刺傷是可以被預防的:
第一,醫(yī)院以及管理者需要提高護理人員對于針刺傷防護的意識,例如可以通過帶專業(yè)防護手套,隔離防護器具,來降低出現針刺傷的概率。
第二,提高護理人員對于使用相關器械的規(guī)范性,例如可以嚴格規(guī)定不論任何科室使用的針頭都必須經過蓋帽處理,任何被使用完畢或是丟棄的針頭都必須進行安全處理。同時,加強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改變護理人員使用相關器械的方式,消除高危行為的出現。
第三,建立起專門的針刺傷反饋機制。目前世界醫(yī)學發(fā)展先進的國家已經建立起了完整的針刺傷防護及報告制度,一旦護理人員出現了針刺傷的現象,醫(yī)院管理數據庫內就會錄入相關的信息數據,這些數據信息不但直接關系到護理人員的安全,還關系到一些高危操作、高危產品等,可以不拿關注政府部門或是醫(yī)院管理部門建立起針刺傷的管理制度。
四、結語
本文詳細研究了針刺傷的危害、預防和處理措施,通過研究發(fā)現針刺傷的預防最重要,如果預防措施做的好的話,針刺傷的發(fā)生概率就會大大降低,因此今后針刺傷的研究方向可以在預防措施上面再進一步研究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秀紅,郭慧知,王麗君.崗前預防教育對減少護生針刺傷的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18):227-228.
[2]曹英,楊小雨,謝愛萍.實習護生崗前針刺傷預防教育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09,9(6):43-44.
[3]李春燕.綜合干預對實習護生針刺傷防護能力的影響[J].浙江醫(yī)學教育,2009,08(3):32-34.
[4]李曉燕.三結合教育預防護理實習生針刺傷效果觀察[J].上海預防醫(yī)學,2011,23(12):648-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