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穎 肖 歡
萵苣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屬于耐寒性蔬菜,喜冷涼氣候,不耐高溫。味道鮮美,口感爽脆,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進食欲,促進人體的腸壁蠕動,防治便秘,是較為普及的一種蔬菜,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歡。隨著群眾對生活質(zhì)量的要求提高,綠色食品成為一種趨勢。現(xiàn)把日光溫室早春莖用萵筍綠色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品種選擇。宜選擇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商品性好的品種。日光溫室早春選擇尖葉早熟、耐熱、耐抽薹的莖用萵苣品種。
2)穴盤、基質(zhì)準備。采用72穴或128穴育苗盤育苗。育苗基質(zhì)選用符合標準的草炭、珍珠巖和蛭石做成。草炭、珍珠巖和蛭石按體積3∶1∶1混合均勻,1 cm3混合料用多菌靈0.2 kg充分拌勻,堆放2~3天后方可使用。
3)種子處理。溫湯浸種,將種子倒入50~55℃溫水,攪拌15分鐘,待水溫降至20~30℃時浸種5~6小時,濾水用紗布包好,置于4℃左右的環(huán)境條件下催芽8小時待播。
4)播種及管理。早春茬萵苣適宜播期為12月中旬至1月上旬。每穴播1~2粒,覆蓋蛭石,擺放穴盤于苗床上,澆透頭遍水。育苗溫室,白天溫度控制在20~30℃,夜間溫度控制在15~20℃,適時澆水,防止徒長。2~3片真葉時間苗,保留1株。煉苗,定植前5~7天進行,在日光溫室低溫煉苗。
1)整地施基肥。每畝撒施腐熟有機肥4~6 m3、復合肥10~15 kg。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kg均勻撒施后旋耕。南北方向每隔30 cm鋪設滴灌帶1條,與支管連接。
2)定植方式及密度。育苗移栽,莖用萵苣4~6片真葉定植,埋土到根莖處,不超過心葉,將土壓實。株行距30 cm×30 cm或25 cm×30 cm。
1)溫濕度管理。緩苗期,密閉溫室,保持日光溫室白天溫度20~25℃,夜間8~10℃。緩苗結束后,保持溫室白天溫度18~22℃,夜間8~10℃,適時放頂風,降低濕度。生長中后期,打開前沿通風。
2)水肥管理。定植后滴緩苗水1~2次,適時蹲苗。蹲苗結束,8片葉開始團棵時開始滴水,間隔7~10天滴1次水,每畝滴水3~4 m3。蓮座期,長至16~17片葉、莖部開始膨大時開始隨水滴肥,每畝滴水6~8 m3,每滴2次水滴1次肥,每畝滴復合肥5~8 kg,滴水要勻,防止莖部開裂。
3)光照管理。提早揭棉被,延遲蓋棉被,延長光照時間,定期清潔棚膜。
1)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與茄果類、豆類輪作,測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及時清潔日光溫室。及時摘除下部老葉,防止病害發(fā)生。
2)物理防治。通過溫湯浸種、低溫凍棚等措施進行種子和土壤消毒。懸掛黃板、利用殺蟲燈誘殺煙粉虱、甜菜夜蛾等害蟲。溫室通風口和門口處加設60目防蟲網(wǎng),防止煙粉虱、蚜蟲出入溫室。
3)化學防治。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適時防治。關閉溫室放風口,用煙劑熏蒸,每5~7天熏蒸1次,連熏2~3次。選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70%艾美樂水分散粒劑等高效低毒藥劑。也可使用印楝素(0.3%綠晶)、苦參堿、阿維菌素等生物農(nóng)藥噴霧防治害蟲。幾種藥劑交替使用,一個生長季連續(xù)使用不超過2次。
適時采收,按照莖用萵苣商品成熟度及時采收,采收時保持清潔、無污染。按等級規(guī)格分級包裝、貯運。清理日光溫室殘枝敗葉、雜草,集中后進行無害化處理,收集滴灌帶、支管,保持日光溫室清潔。清理日光溫室后旋耕土壤,深度30~40 cm,封閉日光溫室悶棚 15~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