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胡語桐(2001-),女,漢族,北京人,文科生,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xué)高三在讀。
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是我成長的地方。在這里,我看見時光的流轉(zhuǎn),看見古老城市的春夏秋冬,看見了四季輪回,在不同季節(jié)里呈現(xiàn)了不同的美麗。
春
北京的春天較短。還是滿山衰草時節(jié),突然百花盛開。但沒有太長時間,所有的花草樹木,都像是約好似的,花都謝了,而綠葉一起伸展開來。北京的春天,如風(fēng),一刮而過;如夢,一睡而醒。這不同老家江南,“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樹生花,群鶯亂飛”。江南的春天猶如一位少女,慢慢地在路上徘徊著,慢慢地揭開她的面紗。
北京的春天不同于南方的春天,就在于春姑娘會貿(mào)然闖了進來。。在南方,春姑娘會怯怯地來,樹上先長出嫩葉子,在嫩綠的葉子當中,怯怯地長出一些白的、紫的、紅的花來;但在北京,早春時節(jié),卻是突地冒出一樹的花來,沒有葉子。沒有警示,沒有預(yù)約,在還是滿上枯草的山上,只有一樹一樹的花。如果去長城,就可以看見,滿山遍野一樹一樹地冒著白色的粉色的杏花,如同大山蘇醒之前的一個個美麗的夢。
夏
北京的夏天大約是生命力突然爆發(fā)的季節(jié)。坐公交車在三環(huán)路上,中間的隔離帶竟然全部是月季花,色彩斑斕,紅的、黃的、紫的,粉的,用最艷麗的姿態(tài),把環(huán)路隔開兩半。這道路的設(shè)計者,真的還是有些美感。而北京大多數(shù)的城市道路,都是用月季花做隔離帶的。
公園里的花也是鋪滿了大地,在這京城的五月。植物園、中山公園、頤和園都是如此。公園里的花,都是碼放得整整齊齊的,好看是好看,總是覺得欠缺了些什么。
在這花的城市里,突然記起那首歌,“生如夏花”。我一向不喜歡長頭發(fā)的男歌手。但是樸樹的這首歌,卻還是令人感動的。他應(yīng)是理解了泰戈爾的原意:“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把這首歌演繹的很美。
夏天的北京城,充滿了槐花香。我記得去中央音樂學(xué)院跟老師學(xué)鋼琴,音樂學(xué)院里有六七棵高大的槐樹,黑色的樹干,需要兩個人合抱;滿天的綠色。微風(fēng)徐來,指甲瓣大的白色的小花瓣,洋洋灑灑的,落了一地。北京的槐樹一般在胡同里,或者在一些老院子里。大街上是沒有這種樹。但是胡同里老槐樹更多。古舊的建筑,老去的婦人,古老的槐樹,以及滿胡同的淡淡的清香。
秋
一場秋雨,北京就入秋了。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秋天是北京這個城市最美好的季節(jié)。氣溫不高不低,陽光如同暖暖的薄毛衣,輕輕地裹著全身。
北京秋天的天空也是一年中最藍的。水洗一般地藍,還是不足以描繪出北京秋天的透亮的藍。在城里,可以遠遠地望見平時在云里霧里的西山,而空氣中也流動著樹葉和青草的柔和與成熟的芳香。
傍晚時分,陽光懶懶的斜著給院子里的樹都披上了金色的衣衫。一切都輕緩了下來,秋天里的人是慵懶的。孩子們在草地上緩緩地走著,老人們緩緩地在院子里走著。
北京的秋天似乎更加的繁花似錦。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工花壇,精致異常。各大公園里,各種各樣的花都做成各種景致,吸引游人。但是,我更喜歡山上的花,特別是秋菊。沒有任何的修剪,自由地健康地散落在山坡上,黃色的小花,溫暖了一路。
北京的秋天,總是和紅葉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最著名的,莫過于香山紅葉了。香山的紅葉,圓圓的,似小女孩的臉,又紅紅的,似酒醉了一般。但香山并非是看紅葉的最好的去處。長城內(nèi)外,滿山的酒醉了紅葉,橫臥在古老的長城腳下,卻是最佳的去處。
北京的西郊有很多古道,均用石板鋪成,千年的行走,已經(jīng)把石板磨平;而道路的兩旁,均是幾個人不能懷抱的楓樹。秋天的時候,滿樹的葉子染成了紅色,遠遠地望去,古道成了紅色的長龍,游弋在山坡上。馬致遠的“古道西風(fēng)瘦馬,”描寫的就是京西古道,但現(xiàn)在北京郊區(qū)也是交通發(fā)達,已經(jīng)感受不到“斷腸人在天涯”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