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強
(蘭州交通大學文學與國際漢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敦煌藏經(jīng)洞出土的《下女(夫)詞》寫本目前確知有十九件文書,原卷分藏于英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傅斯年圖書館、中國書店等收藏單位,有的寫卷題為《下女夫詞》,有的則題為《下女詞》,前半部分形式主要以男女對答為主,后半部則是詩詞,自發(fā)見以來引起了學術(shù)界廣泛的關(guān)注。
作為敦煌婚姻類文書的重要文獻,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來備受國內(nèi)外學者廣泛關(guān)注。但是,學術(shù)界對其性質(zhì)卻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李家瑞先生在1925年發(fā)表的《談嫁娶喜歌》一文中多次引用《下女夫詞》原文,并認為《下女夫詞》是我國現(xiàn)今可見到的一篇最早的嫁娶喜歌。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王重民等先生根據(jù)《下女夫詞》的六個卷號予以校錄,收入《敦煌變文集》,列為對話體變文的第七篇,并解釋說此類變文“由兩人對話(有時加入第三人),必須由兩人或三人講述……這就轉(zhuǎn)變成了我國古代小說‘合生’?!背桃阒邢壬岢觥断屡蛟~》的故事線索和背景是“姑嫂二人在家里接待了一位遠方來客,互相問答酬謝”,并指出此文與初唐小說《游仙窟》的文風“非常吻合”,進而論證了賦體文學與變文形成的關(guān)系。1982年,張鴻勛先生在《〈游仙窟〉與敦煌民間文學》一文中稱《下女夫詞》為“婚禮儀式歌”。高國藩認為《下女夫詞》是“愿嫁歌”;1989年,任光偉作《敦煌石室古劇鉤沉》一文,分析了《下女夫詞》寫卷格式、內(nèi)容、對唱等特性,提出它應為“當時供民間藝人排練演出的喜劇腳本”的看法。李正宇先生則認為《下女夫詞》是專為某個有身份地位的特定新郎而作的親迎禮贊詞,并非為敦煌地區(qū)婚禮通用文書,這個有身份地位的人就是當時擔任沙州刺史兼三州游奕使的張淮深。
實際上,《下女夫詞》屬于民間婚姻儀式中親迎及成禮的儀式應用文,應該分作兩個部分,前半部分男女對答詞為《下女夫詞》,后半部詩詞應為《下女詞》,只不過由于抄寫方式的原因,有些抄寫為了方便起見把兩部分合抄在一起了。
首先,在敦煌寫卷中,《下女夫詞》或《下女詞》多與《咒愿文》、《通婚書》、《障車詞》等抄在同一個寫卷上,說明其與其他類婚姻文書用途一致,起碼互相關(guān)聯(lián),如P.3350號卷子在《下女夫詞》之后接抄《咒愿新郎文》和《咒愿新婦文》,P.3893號卷子正面內(nèi)容依次是《下女夫詞》、《咒愿女婿文》、《咒愿女婦文》,P.3909冊子的內(nèi)容包括《論通婚書法第一》、《論女家通婚書第二》、《男家通婚書一本》、《女家通婚書一本》、《論障車詞法第八》、《下女夫詞》、《咒愿新郎文》等七項。我們知道,《通婚書》、《咒愿文》是婚禮儀式應用文,《下女夫詞》的性質(zhì)與之相同,故抄在一起便于學童學習,也便于指導婚禮儀式的具體實施。
其次,從表達方式來看,《下女夫詞》前半部“對話”部分主要以四字句為主,后半部分主要以五言或七言句為主,這和敦煌寫卷中其他婚禮應用文是一致的,如《通婚書》與《答婚書》,也是以四言為主,敦煌民間應用文的句式整齊是一個基本特征,這樣既便于記誦,又增添了文化色彩。
再次,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看,《下女夫詞》前半部“對話”應是婚禮儀式中男方代表,即“相郎”和女家代表“姑嫜”的對話,從開頭“兒家初發(fā)言”、“兒答”、“女答”等字樣來看,形式可能是唱誦,也可能是誦讀,總之是一種婚禮儀式,目的是為了增加婚禮的喜慶氣氛。后半段詩詞部分雖沒有標明“兒家”還是“女家”,但是可推斷一定是“相郎”或者“姑嫜”,其實“相郎”和“姑嫜”并不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因為這些說辭和詩詞在長期的應用中已經(jīng)形成了固定的套語,只需背誦下來在適合的場合誦讀出來就行了。如果我們仔細考察一下已知的十九個《下女夫詞》寫卷,就會發(fā)現(xiàn)各卷語辭都有出入,且前后次序也不一致,說明此文書在實際應用中也可以隨機應變,靈活地變通以適應婚禮的需要。
《下女(夫)詞》反映的是唐代流行于敦煌地區(qū)“親迎”時攔門“下婿”及婚禮高潮鬧洞房的風俗。“下女夫”的意思,學術(shù)界一般認為“女夫”就是女婿的意思,“下”的含義,學術(shù)界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見解:(1)張鴻勛先生認為“下”有“戲弄之意”,上古韻“下”和“戲”同屬魚部,可以相通,并以《下兵詞》佐證,亦有戲弄、調(diào)侃之意。(2)白化文先生認為“下”和“女夫”結(jié)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謂賓結(jié)構(gòu),使動用法,它的意思是“使女夫下”,即設法讓女夫從馬上下來。(3)高國藩先生認為“下女”是指敦煌民間家后逢門、逢鎖、逢堆所詠唱的詩。通過對《下女夫詞》和《下女詞》的解讀,筆者認為“下女夫”和“下女”的“下”用原意,是“下”的使動用法,就是使“女夫”或者“女”下馬、下車的意思,至于使之下的方式方法都包含在這一個“下”字中了。
《下女(夫)詞》所記婚姻流程可分為攔門、入女家庭院、鬧洞房三部分,而每一部分又可根據(jù)其具體步驟,分為若干小程序,最后完成親迎禮。據(jù)譚蟬雪先生研究,“下女夫”的儀程包括盤詰戲謔、刁難下馬、故上藥酒、請下馬、論女婿、請婿下床、戲舞、催妝、鋪設帳、撒帳、奠雁行禮、男稽首女肅拜、女坐馬鞍、同牢合巹、入青廬。
入青廬之后,在青廬內(nèi)又有一系列的活動,類似于現(xiàn)今有些地方的“鬧洞房”之俗。主要有去扇、去襆頭、去帽惑、除花、脫衣、梳頭合髻、系指頭、去人情、去燭成禮等儀程。
首先是獨特的對話形式?!断屡ǚ颍┰~》在“下女夫”段采用對話形式,其問答很有特色,問者不是直接發(fā)問,答者也不是直接作答,而是繞著彎子,先言他物,而后引起所問答之詞。比如:“女答:夜久更闌,星斗西流,馬上刺史,是何之州?兒答:金雪抗麗,聊此交游,馬上刺史,本是沙州?!焙苊黠@,是說辭的形式。
其次,夸飾和鋪排。為了增加喜慶效果,力求出人意表,文中多處用了夸飾和鋪排的手法。如“鳳凰故來至此,合得百鳥參迎?!薄叭ㄊ幨帲趴げ爬?。”“天下蕩蕩,萬國之里。”等。
再次,雅俗兼行。民間文學的特征總是形式很雅,而內(nèi)容很俗?!断屡蛟~》在形式上很整齊,四言、五言、七言,詩的形式,內(nèi)容卻近似于大白話。
第四,音韻和諧,朗朗上口?!断屡蛟~》是在婚禮儀式上誦讀的,必然要求讀起來順口,好聽,讀者也容易記誦,所以寫得都很押韻。
婚姻儀程中的成禮階段是整個婚儀中最為重要的階段,是整個婚事的核心階段,也是最為繁縟的階段,新郎、新娘的每一個舉動都要合乎禮儀規(guī)范,而完成這些過程則需要一天或者更長時間。假如這些儀程只由新郎和新娘按部就班地進行,就會顯得機械和呆板,因此,為了調(diào)節(jié)氣氛,增加婚事儀程中的喜劇效果,也為了不使場面過于尷尬和機械,《下女夫詞》或《下女詞》便應運而生了。其配合著成婚禮儀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由儐相和姑嫜等婚禮操辦者一方面協(xié)調(diào)指導,另一方面唱誦或誦讀著這些類似于詩詞的說辭,使婚禮儀式顯得生動活潑,還增加了文化氣息。如果沒有了成禮階段的這些儀式,我想我們一定看不見這些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