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在特定司法場域中,法院對案件的裁判究竟是如何具體運轉,法官在個案裁判中遵從著怎樣的心理,關系著中立裁判和公正裁判。本文以A市首例環(huán)境污染罪案件為典型樣本,通過全過程參與式觀察、查閱案卷、旁聽庭審和面對面訪談等方式進行實證研究,從內部參與者和外部觀察者的雙重視角,發(fā)現作為利益主體的法院和法官個體在司法實踐中的真實期待,并設身處地站在法院和法官的立場和情境去揭示影響和促動該期待的種種因素,以期對典型個案中的法官行為和心理進行精確解釋,并對當前司法改革大背景下的審判活動提出相關建議。
B區(qū)法院是A市首批試點集中管轄環(huán)境資源案件的基層法院之一(另一個為C區(qū)法院,下文中有涉及)。基本案情為:被告人陳某安排其雇傭的司機運載一車有毒廢水,運載過程中車輛發(fā)生故障,為不影響后續(xù)運輸業(yè)務,在陳某的授意下,司機將該車廢水傾倒在河邊,造成離傾倒地不遠的飲用水源嚴重污染。該案由B區(qū)檢察院公訴至B區(qū)法院,合議庭組成人員為B區(qū)法院環(huán)境資源審判庭的E審判長、F法官以及來自A市某大學的人民陪審員D教授,在該案論證審理過程中,B區(qū)法院環(huán)資庭G庭長全程協(xié)調,為行文方便,下文中將該案簡稱為本案。
2015年新年上班不久,B區(qū)法院環(huán)資庭邀請D教授赴該院論證案件,事前已經將全部案卷材料復印件交與D教授。案件論證會在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向全國人大作工作報告的第二天舉行,報告當天B區(qū)法院組織全院干警收聽了工作報告,在工作報告中周強院長介紹了全國環(huán)境審判的進展情況,并將江蘇高院審結的1.6億元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作為正面典型予以專門介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著力推進環(huán)境司法的政策導向和正面典型的激勵,直接促成了B區(qū)法院環(huán)資庭在第二天就將該市首例環(huán)境污染罪刑事案件的論證工作提上議事日程。
案件論證會伊始,E審判長介紹:
為什么年后上班沒多久就特地邀請D教授來論證這個案子,我們想抓住這個全市首例的機會。
論證會開始前,我和D教授進行了簡短的訪談。D教授說:
我上周才去參加了C區(qū)法院組織的A市首例環(huán)境公益訴訟案件論證會,這次就參加B區(qū)法院的首例環(huán)境污染罪刑事案件的論證會,我感覺他們兩個法院都在較著勁。
筆者事后查閱2015年A市所在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該工作報告提到了C區(qū)法院受理了該市首例環(huán)境公益訴訟案件,對于B區(qū)法院來說,該工作報告對競爭對手C區(qū)法院工作的肯定應該給了B區(qū)法院極大的業(yè)績競爭壓力,這是B區(qū)法院在新年工作伊始就積極籌備首例環(huán)境污染罪案件工作的直接動因,至少是直接動因之一。根據經濟學理性經濟人的基本假設,任何個體都是基于有限理性的制約并根據趨利避害的原則不斷調整自己行動策略的生命體,法院和法官同樣是趨利避害的理性經濟人,“多出快出司法政績的利益驅使是最直接的動力機制”[1]。首例環(huán)境污染罪案件以其新穎性和開創(chuàng)性極具政績價值和新聞價值,且首例只有一次,機遇稍縱即逝,故抓住機遇拔得頭籌成為出司法政績的捷徑,不但可以因其開創(chuàng)性載入地方法院史冊,而且通過將案件打上“全市首例”的標簽,擴充和放大其重要性和顯著性,可以經媒體報道而揚名并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案件論證會快結束時,G庭長向D教授介紹該庭業(yè)績時說:
上次參加國家級的論文和事例評選,我們來不及準備論文,就報了個優(yōu)秀事例,前一陣評選結果出來了,我們報送的事例獲得了一等獎。
除案件裁判等具體業(yè)務領域的競爭,同質法院之間也同時進行著以司法知識和經驗的生產為代表的知識創(chuàng)新型競爭。與地方政府相類似,同一地域范圍內的同質法院之間也遵循著相同的錦標賽規(guī)則,只不過地方政府比拼的是以GDP為核心的地方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水平,而同質法院之間則在案件績效以及更高層次的司法知識創(chuàng)新方面進行著沒有硝煙的“暗戰(zhàn)”。
當問及為何著重辦理環(huán)境刑事案件時,E審判長如是說:
我們環(huán)資庭的案件數量相對于民庭和刑庭要少很多,每次看到其他庭室法官辦公室案卷辦公桌上堆不下,都堆到地上了,如果我們再不干好,就不好意思了。案件論證會快結束時,G庭長向D教授介紹該庭業(yè)績時說:
我們公開出版了一本環(huán)境司法案例選,《人民法院報》也對我們庭的環(huán)境司法工作作了專版報道,這在我們院里是第一次,這對我們基層法院的法官來說是很難得的。
B區(qū)法院環(huán)資庭總共只有四名工作人員,無論是案件辦理總數、人均辦案量還是人員規(guī)模,都和院內傳統(tǒng)的民事審判庭、刑事審判庭有差距,既然無法在辦案數量上一較高下,就只能選擇在案件典型性和樹立司法經驗上有所突破。司法經驗和司法知識的生產是更高層次的審判,“基層是生產經驗的田野,實踐是創(chuàng)造理論的源泉,地方法院生產司法經驗與理論的自主性、主導性日漸增長,渴望享有經驗產出和理論創(chuàng)新的話語權,案例是司法經驗的集成和物化,能否推出具有影響力的典型案例被地方法院視為衡量司法能力的標準”[1]。
作為新生事物,基層法院的環(huán)資庭和庭內的法官需要通過積極的作為來證明自己存在的正當性,并以拿得出手的業(yè)績來為自己贏得生存發(fā)展的空間,這也符合“有為才有位”的體制內激勵機制和競爭法則。同時環(huán)資庭的法官希望能夠憑借業(yè)績獲得院內其他法官的尊重,獲得尊重和認可的動機也激勵著環(huán)資庭的法官去開拓業(yè)績。環(huán)境司法作為新生事物,發(fā)展得不如傳統(tǒng)民事和刑事司法充分,但新生領域更容易創(chuàng)造司法知識和經驗,通過司法知識和經驗的生產直接繞過案件數量和質量的初級層次,而直接進入更高層級的知識創(chuàng)新型競爭,從而實現競爭的“彎道超車”和“后發(fā)先至”。在此情況下,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創(chuàng)造“全市首次”的典型案例并基于此生產司法經驗,是囿于外部環(huán)境的制約在案件數量、人員規(guī)模等傳統(tǒng)競爭指標無法勝出的情況下,轉而從典型案例和司法經驗的層面進行競爭的策略性選擇。
本案選擇在案發(fā)地的J區(qū)法院公開宣判。宣判前J區(qū)法院邀請當地環(huán)保局來旁聽宣判,為了等待環(huán)保局工作人員,宣判還推遲了十分鐘。宣判完,本案二審法院主管業(yè)務庭的H庭長代表法院系統(tǒng),與來旁聽的當地環(huán)保局工作人員在J區(qū)法院會議室進行了座談。
座談會上,二審法院的H庭長與B區(qū)法院分管環(huán)資庭的K副院長先后發(fā)言:
現在環(huán)境形勢非常嚴峻,單獨依靠環(huán)保部門應對目前的形勢很難,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以后要加強協(xié)作,相互配合……邀請環(huán)保局的同志來旁聽,是要讓你們知道你們不是在孤軍作戰(zhàn),不一定要等到訴訟階段,訴前收集證據拿不穩(wěn)的時候就可以和我們溝通。
座談會上,J區(qū)環(huán)保局帶隊旁聽的紀檢組長發(fā)言:
感謝法院的同志邀請我們來旁聽,污染環(huán)境以前入刑的不多,這次判兩個有期徒刑對我們也是個促動,我們基層環(huán)保局人手和執(zhí)法能力有限,新《環(huán)保法》施行后,我們執(zhí)法不到位又面臨被追責的壓力,以前和法院業(yè)務接觸少,以后要和司法建立聯動機制,行政執(zhí)法和處罰之時,從取證開始,就及時和法院溝通。
司法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人財物的統(tǒng)一管理。改革之前,中國的基層法院一方面接受上級法院監(jiān)督和指導,另一方面也接受地方黨委領導,從而形成了“條條塊塊”式的管理體制。地方法院的人員編制、機構設置和經費等核心資源均依靠地方黨政機關,“地方法院以各種形態(tài)參與競爭,初衷是為了從地方獲取更多更好的人員編制、部門職數、預算經費等生存發(fā)展資源,是在現行政治和社會結構中維護和實現自身生存發(fā)展的自然選擇,是為了滿足地方司法生態(tài)法則進行的自發(fā)調整”[1]。學者對于中國法院院長角色的實證研究表明,由于關系法院生存和發(fā)展的財政資金、人員編制等核心資源掌握在黨政部門手中,為法院與法官爭取各種利益而對外進行協(xié)調是院長工作的重要內容,法院院長扮演管理家、政治家角色的重要性甚于法律家的角色。[2]
法院對外進行協(xié)調爭取支持的前提是證明自己存在和需求的正當性。當前我國地方競爭的參與主體主要有黨政機關、企業(yè)和民眾三方,該三方主體有著截然不同的目標,黨委政府的目標主要是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企業(yè)的目標是獲取利潤,而民眾的目標則是幸福生活,法院的裁判行為如果能促進上述三方目標的實現,實現三方主體共贏的正和博弈或者說三方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yōu),則能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也是向地方黨政機關證明自身正當性的最佳途徑。法院通過審理具有典型性的環(huán)境刑事案件并對被告人科以刑罰,既能為地方黨政工作大局保駕護航,又能部分消解普通民眾因環(huán)境污染所帶來的不安滿足民眾樸素的環(huán)境正義訴求,并為優(yōu)質企業(yè)營造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從而向地方黨政領導顯示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和需求的正當性。
主動通知案發(fā)地環(huán)保行政機關旁聽宣判的舉動以及座談會上法院代表的發(fā)言顯示出,理應是被動中立的法院之所以愿意主動與環(huán)保行政機關一起承擔環(huán)境治理的功能,除了通常學術觀點論及的能動司法提前介入的因素外,也暗含著競爭心理,通過與環(huán)保行政機關的協(xié)作,強化和擴張自身在環(huán)境治理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從而不斷提升自己在體制內外的地位和影響力。
“法官應召來解決糾紛,解決問題的方式幾乎肯定會傷害一方,而有利于另一方,因此,法官的職位生來就不穩(wěn)定。”[3](P8)特別是在當前我國法官職業(yè)保障制度不是十分健全的情況下,作為具有趨利避害本能的理性經濟人,法官面對職業(yè)風險會主動調適自己的行為。目前我國法官辦案的制度性職業(yè)風險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錯案責任終身追究制。法官錯案責任終身追究制度猶如高懸于頭頂之利刃,少數法官不堪重負的報道也不時見諸報端;二是司法績效考核制度。有學者將困于數字化績效考核制度的司法和法官稱之為“規(guī)訓的司法和被縛的法官”[4]?!皺C械僵化的量化管理體系已在制度的運行中凸顯了種種不足,且在中國官僚科層制的特殊背景下顯得尤為突出。在司法實踐中,管制有余、激勵不足的現狀已導致審判人員或公訴人員逃離審判、公訴一線,甚至逃離法檢機關?!保?](P61)
“不確定性是風險的來源,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風險,并且不確定性也是人們要求以各種形式的保險來減少風險的來源。”[6]量化的司法績效考核制度和錯案追究制,使得法官在辦理案件時內心重點權衡但又不能搬上臺面的考慮因素是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錯案風險和責任追究,此時以法官獨有的實踐智慧來轉移壓力規(guī)避風險成為一種用腳投票的策略??偨Y而言,本案中法官通過四種策略來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確定性,保證案件被“拿穩(wěn)”①?!澳梅€(wěn)”或者說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是法官辦理案件的重要考慮因素或者說心理動因,這與波斯納分析的美國法官的風險厭惡心理是一致的。[7](P142)
案件論證會中,G庭長說:
我們要想好庭審中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辯護律師可能當庭提出的辯護意見,并據此列好庭審提綱和應對辦法。
當被問及被告人在宣判前是否知曉具體判決結果時,E審判長如是說:
具體刑期他們不知道,但和他們說了這種情況《刑法》規(guī)定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他們心里大概有底,這樣他們在宣判時不會鬧。
陳瑞華認為:我國的刑事審判呈現出案卷筆錄中心主義的特征,刑事庭審中公訴方通過宣讀案卷筆錄來主導和控制法庭調查過程,不僅各項控方證據的可采性是不受審查的,而且其證明力也被當作了優(yōu)先選擇,法庭審理成為對案卷筆錄的審查和確認程序,法庭審理程序對于法院裁判結論的產生并不具有實質性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屬于一種帶有象征意味的法律儀式。[8]這與筆者全程旁聽本案庭審觀察到的情形趨于一致,法檢及辯護律師均高度依賴案卷,辯護人的辯護意見均是對案卷中偵查機關所收集證據的駁斥,并無自己收集的證據,庭審在一定意義上成了對偵查活動的宣示和確認,庭審查明案情的功能在一定程序上被虛化。在此背景下,法官首要考慮的因素就演變?yōu)椋悍乐雇徍托谐绦蛞虮桓嫒撕娃q護人的不可控行為而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為此,有針對性地預判庭審中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并作好預案就成為有效的應對策略②,而對于宣判程序,則通過告知被告人遭受刑罰的上限以定其心。如此,通過庭審預判及宣判控制策略使庭審和宣判兩個公開程序可控而被“拿穩(wěn)”。
本案討論過程中,承辦案件的F法官舉示了江陰法院的一個類似案例,該案例刊載于最高人民法院五個刑事審判庭主辦的《刑事審判參考》中,該書“編輯推薦”一欄載明刊載的案例可以為“刑事司法工作人員處理類似案件提供具體的指導和參考”。司法實踐中新類型案件一個重要的定罪量刑技術規(guī)則就是橫向參照外地其他法院類似案件的裁判文書,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具有法定參照功能的指導性案例數量畢竟有限,難以滿足全國各地法院的需要,而最高人民法院各個業(yè)務庭編輯出版的各類案例指導和參考出版物滿足了這種需求。③定罪條款的選擇、司法解釋的選擇適用、量刑的幅度等裁判文書中的信息,經由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物的確認附著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權威,成為司法知識,未經過最高人民法院確認的司法知識實際上也有被其他法院參考的可能,只是經過最高人民法院確認之后的司法知識,能為其他法院在參考之時提供更為權威的正當性依據。如同權力賦予司法解釋以合法性的根源在于下級服從上級的司法權行政化運作機制[9],與受理案件法院并無直接關系的外省法院的判決,因為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編選的案例指導出版物,附著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權力符號,從而獲得了被其他法院作為案件裁判參考的正當性,而對于首次裁判新類型案件的法院或法官而言,有案情類似的指導性或參考性案例進行參照和印證,也能為自己的裁判獲得正當性證明,稀釋錯案追究的風險。
案件論證會上,G庭長介紹邀請D教授來擔任人民陪審員的緣由:
借腦,專家對理論掌握得更全面,可以從專家學者的角度提供審理和裁判的思路,避免出現漏洞,現在裁判文書都要上網公開,可以避免專家學者的批評。雖然說,法院案件的裁判不受輿論影響,但我們法官也不想被推到風口浪尖。
E審判長介紹辦理案件的思路時如是說:
對于首例的新類型案件,我們?yōu)榱藢讣梅€(wěn)了,一是請專家來陪審,二是在案件裁判之前向上級法院請示匯報。這樣案件辦下來就沒有什么風險了。被告人上訴之后二審維持正好說明了我們的判決是沒有問題的。
筆者注意到,本案庭審中,E審判長介紹合議庭組成人員之時,對人民陪審員D教授在最后做了重點介紹:
參與此次案件審理的人民陪審員D教授是某大學法學院的博士生導師,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法學領域的專家。
“為了規(guī)避外部不確定性風險和壓力,中國法官會利用調審組織的同等結構及其有關司法民主化的法律規(guī)定,采取集體決策的方式來分擔風險?!保?0]具體就本案而言,B區(qū)法院環(huán)資庭通過豐富合議庭的人員組成形式來實現橫向主體結構的民主化,以強化審判組織的正當性并同時稀釋風險,邀請當地著名大學的法學教授擔任人民陪審員并在案件開庭前舉行案件論證會這一系列舉措本身,就暗含了增加案件裁判正當性從而規(guī)避錯案風險的考慮。按照制度經濟學的觀點,學習和掌握新知識要經過漫長的搜索過程,需要支付包括時間、精力、金錢在內的高額沉淀成本,因而人們往往不愿意通過自我學習獲取需要的所有知識,而情愿通過與他人的交往來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11](P64)對于新類型案件,一方面,邀請專家做人民陪審員使得專業(yè)法官有了通過交往快捷汲取所需理論知識的途徑,學者在理論上視野更開闊,可以與專業(yè)法官的實踐智慧相互補充;另一方面,一旦判決遭受輿論和學界的批評,甚至受到非議和責難,學者參與至案件審理和裁判也可以避開司法專橫的批評。
在案件論證和案件討論中,審判長都主動請陪審員D教授先發(fā)言,個中緣由,除了對于作為知識權威的D教授的尊重外,暗含的邏輯是D教授不具有法官身份,自然不受法官錯案追究制度的約束,不具有法官身份的D教授先發(fā)言可以轉移和稀釋風險?!皩讣峤唤o法院以外的社會大眾和法學專家等來探討,法官的決策權在更大的社會空間中被橫向分享、分割,希望判決能獲得后者的同意、接受和認可以及更大范圍的法院系統(tǒng)以外的合法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規(guī)避其職業(yè)風險?!保?0]
在引入專家人民陪審員實現審判組織主體的橫向擴張之外,本案法官還借助雖不見諸法律條文但在司法實踐中實際運行的上下級法院案件請示匯報制度,來實現審判組織主體在法院系統(tǒng)內部的縱向擴張。當一審法院合議庭認為自己的判決可能被上訴而接受上一級法院的審查,但結果存在不確定性風險之時,在合議庭得出初步結論之后裁判之前主動向上一級法院對口的業(yè)務庭匯報,成為重要的風險規(guī)避策略。本案中,案件合議后G庭長和E審判長攜本案全部案卷材料赴上一級法院的對口業(yè)務庭進行匯報,上一級法院對口業(yè)務庭的庭長以及環(huán)境資源案件合議庭的三位法官參加了案件討論,經過兩級法院六位法官的研討最終形成了一份標題為“案件研究記錄”的書面記錄。這種非正式的請示匯報會議相當于兩級法院的業(yè)務骨干共同對案件進行集體把關和決策,通過這種形式,一審時就將合議庭的范圍縱向擴張至上級法院的業(yè)務精英,將案件請示匯報的書面記錄保存于案卷之中,也是對自己裁判正當性的證明。參與討論案件的兩級法院法官知曉這種做法并未為法律條文所認可,所以“案件研究記錄”的標題明顯強化了案件法律研討的技術性色彩,而力圖消解其司法行政化色彩。此時的案件請示匯報會議事實上承擔了與審委會同樣的風險規(guī)避功能。除了規(guī)避風險的考慮,下級法院向上級法院進行請示匯報的原因還有科層制中尊重上級、服從上級的習慣性姿態(tài),有著愿意主動接受指導的意味。
上一級法院對口業(yè)務庭法官為何愿意參與此類請示案件的研討,原因在于:一是可以統(tǒng)一司法尺度,避免轄區(qū)內案件出現同案不同判的情形。二是提前介入轄區(qū)內有影響力的一審案件,可以避免案件上訴后改判的可能。司法實踐中二審法院雖然有改判一審案件的權力,但二審法院并不傾向于改判案件,理由是:(1)改判往往比簡單維持一審裁判更費時費力,在其他激勵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清閑顯然也是中國法官的效用函數。(2)在信訪責任的承擔方面,改判案件的信訪責任由改判法院承擔,而維持案件的信訪責任則由一審法院承擔,故改判案件較維持案件要承擔更多潛在的信訪風險。(3)社會行動網絡分析的觀點認為,行動者位于與相關人群互動的網絡之中,其行動受到社會網絡的影響,改判過多,會影響下級法院以及案件承辦法官的績效考核成績和聲譽,進而影響相互之間的關系。司法實踐中,上一級法院許多工作的開展也離不開下級法院的協(xié)助,例如委托送達、案卷移送等,上級法院的法官也樂于保持和維護與下級法院法官的良好關系。(4)基于相互之間長時間的業(yè)務聯系,上下級法院對口業(yè)務庭室法官之間通常較為熟悉,經過長時間的磨合,有可能形成基于業(yè)務和人際關系的共同體。三是從內在的滿足和愉悅感而言,通過行使請示答復和確認的權力,上級法院的法官可以從中得到作為知識權威的尊榮感以及給予下級法院法官幫助的愉悅和滿足感。
雖然上下級法院之間的案件請示匯報一度作為司法行政化的典型特征備受學界批評和抨擊,但該制度使得上下級法院可以通過縱向擴張合議庭規(guī)模從而通過集體決策的方式保證案件質量和裁判標準的統(tǒng)一,同時通過消除案件上訴審結果的不確定性而使得一審法官得以規(guī)避職業(yè)風險和避免案件裁判結果遭受否定性評價??梢灶A見,只要我國法院的職業(yè)保障制度還沒有完全健全,辦案法官還不能獨立對抗案件裁判的不確定性風險,具有規(guī)避風險制度性功能的案件請示匯報制度就會一直在法無明文規(guī)定的情況下,存在于司法實踐之中。請示匯報制度契合了我國科層式的行政體制和司法體制,在中國的現實司法情境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獨特的運行邏輯。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雖將法官的裁判心理解讀為三重競爭格局下的求穩(wěn)心理,但在現實的司法場域,這兩種行為邏輯并非并行不悖,而是相互交織共同影響著法官的案件裁判行為,且具體影響難以進行準確的量化研究。
“中國法院既是官僚機構的一部分,又是實現正義的中立機構,還是追求自我利益的一個部門。”[11]不同的職能定位決定了法院或者說法官的行為心理,作為官僚機構或中立機構的職能定位決定了法院和法官的求穩(wěn)心理,追求自我利益的職能定位決定了法院的競爭心理,多重職能定位決定了法院不可能只是中立的裁判者。學者對環(huán)境訴訟中法院角色的法社會學分析表明:“法院并非單純的糾紛解決者和中立裁判者,而同時顯現出政策實施者、自我創(chuàng)新者和突破者、與行政的合謀者、政治問題向法律問題的技術轉化者等多重角色。”[13]法院和法官多重角色和行為心理相互交織極有可能導致法官角色緊張和行為邏輯的紊亂,導致應有的中立裁判職能虛化和裁判者角色的異化,法院和法官理順自身角色及職能定位,實現中立裁判職能定位的理性回歸應當成為引起重視的問題。
司法實踐中,司法績效考核制度是法官行為的指揮棒,即使在法官高度獨立和獲得充分職業(yè)保障的美國,法官也會采用一些技術性手段來使得自己的考核成績看起來更漂亮些,即使該考核成績對其不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影響。④一定程度上,僵硬的司法績效考核制度導致了司法實踐中法官行為心理的異化,因此改革量化僵硬的司法績效考核制度已經刻不容緩。令人欣慰的是最高審判機關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取消了對各高院的司法績效考核排名。但司法改革中,各法院普遍實行對員額法官和司法輔助人員的辦案數量和質量進行司法績效考核,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沒有特別的理由去期待個體的行為總是與制度的正式目標規(guī)定的行為完全一致”[14](P421)。此外,針對法官制定的任何政策和制度,只有充分考慮了執(zhí)行者法官的利益,才有可能得到切實執(zhí)行,而不至于淪為看上去很美的虛化政策和制度,在推進司法改革的過程中法檢兩家及其工作人員的個體利益應當得到保障。
法經濟學分析認為:“就中國的實際情況而言,行政機構往往要比司法機關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具有更大的制度優(yōu)勢。”⑤就本案觀察和訪談而言,基層環(huán)保行政機關對于環(huán)境保護確實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在自身實力短時間內難以有效提高的情況下,借助司法機關的力量應對目前的環(huán)境風險實現環(huán)境善治未必不是可行之策,但長久而言,法院不可能逾越固有的被動中立的裁判權,環(huán)保行政機關只有不斷積累和提升自身應對環(huán)境風險的能力才是長久之計。
以員額制、司法責任制、職業(yè)保障制度為主體內容的司法改革已經在法檢系統(tǒng)全面鋪開,作為司法改革重要內容的職業(yè)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將從動機和心理層面引導法官回歸理性的中立裁判邏輯,因職業(yè)保障不足等原因導致的法官競爭及求穩(wěn)心理或將緩解和逐步消彌。只有初涉者才會相信所有的問題均已解決,本文的主要價值或許在于提出和揭示問題。
“司法可以在環(huán)境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作用程度受到其所在社會政治和經濟變遷的影響?!保?5](P626)自上而下的政策驅動和司法政績追求之下的競爭邏輯是目前環(huán)境司法日漸興旺的重要動因,但“不論過去還是現在,法律發(fā)展的重心不在立法、法學或司法裁決,而在于社會本身”[16](封2)。司法發(fā)展的根本希望也許在于社會發(fā)展本身。誠如培根所言:“對于一切事物,尤其是艱難的事物,人們不應當期望播種與收獲同時進行,為了使他們逐漸成熟,必須有一個培育的過程?!保?7](P1)因此,在當前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應當對法院和法官有著足夠的寬容和耐心,避免因為急功近利而導致行為心理的異化,這個培育的過程或許艱難但前景值得期許。
注釋:
①“拿穩(wěn)”一詞在與E審判長所作的三次訪談中被反復提及,概括而言“拿穩(wěn)”的意思是案件辦理過程中和辦結后不出現差錯和意外情況,也不會在上訴后遭受上級法院發(fā)回重審、改判等否定性評價,結案后被告人家屬不出現上訪情況,輿論也不炒作。
②需要說明的是庭審前預判并為之做相應準備并非中國法官的專利,為保證庭審的順利進行,美國大法官的助理也會在庭審前為其準備庭審備忘錄,有時長達50頁。
③就筆者掌握的資料,最高人民法院編輯出版的案例選形式多樣,最常見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各業(yè)務庭就自己的業(yè)務指導范圍選編的案例選,入選案例由各地法院報送,最高人民法院相關業(yè)務庭審核遴選匯編成冊,由人民法院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等專業(yè)出版社定期出版發(fā)行。如在刑事審判方面,最高人民法院五個刑事審判庭主辦的《刑事審判參考》于1999年創(chuàng)刊,每年由法律出版社定期出版六期,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刊載指導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編輯出版的參考和指導類的案例出版物在部分法院由單位統(tǒng)一出資購買后配發(fā)給辦案法官使用,這類書籍也是辦案法官辦公桌上最常見的讀物,本案調研的B區(qū)法院即是如此。
④部分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法官在報告期截止前,會拒絕受理新案件以降低自己受理案件的基數,這樣可以避免自己的結案率過低,但在下一報告期開始時會接受這些案件,以便改善自己的統(tǒng)計數據。See Richard A.Posner.How judges Thin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London,2010,P140。
⑤凌斌博士通過卡拉布雷西梅和拉米德提出的分析框架,將我國現行環(huán)保法律規(guī)定對應的規(guī)制類型劃分為無為規(guī)則、禁易規(guī)則、責任規(guī)則、財產規(guī)則、管制規(guī)則五類,并對應黃市、黑市、綠市、白市、紅市等市場類型,基于此對環(huán)保制度中規(guī)則選擇的效率進行比較,認為以環(huán)境影響評價法為核心的現行行政環(huán)保體制,要比一刀切式的事前禁止或是造成嚴重后果后的司法救濟更有效率,但是必須提高環(huán)保機構的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參見凌斌《規(guī)則選擇的效率比較:以環(huán)保制度為例》(《法學研究》2013年第3期)。
[參考文獻]
[1]高翔.中國地方法院競爭的實踐與邏輯[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5,(1).
[2]左衛(wèi)民.中國法院院長角色的實證研究[J].中國法學,2014,(1).
[3](美)理查德·A.波斯納.法理學問題[M].蘇力,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4]李擁軍,傅愛竹.“規(guī)訓”的司法與“被縛”的法官——對法官績效考核制度困境與誤區(qū)的深層解讀[J].法律科學,2014,(6).
[5]施鵬鵬,王晨辰.論司法質量的優(yōu)化與評估——兼論中國案件質量評估體系的改革[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5,(1).
[6](美)理查德·A.波斯納.正義/司法的經濟學[M].蘇力,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7]Richard A.Posner.How judges Think.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0.
[8]陳瑞華.案卷筆錄中心主義——對中國刑事審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法學研究,2006,(4).
[9]吳英姿.民事訴訟程序的非正常運作——兼論民事訴訟法修改的實踐理性[J].中國法學,2007,(4).
[10]張洪濤.中國法院壓力之消解——一種法律組織學解讀[J].法學家,2014,(1).
[11](德)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M].韓朝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12]汪慶華.中國行政訴訟:多中心主義的司法[J].中外法學,2007,(5).
[13]秦鵬,陳幸歡.環(huán)境公益訴訟中的法院角色、逆向選擇與社會結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5).
[14]Malcon M.Feely.Two Models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Law and Society Review,7(1973).
[15]Louis J.Kotzé and Alexander R.Paterson,The Role of the Judiciary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Wolters Kluwer:New York,2009.
[16](奧)尤根·埃利希.法律社會學基本原理[M].葉名怡,袁震,譯.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17](奧)切薩雷·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M].黃風,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