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杰
(華僑大學 文學院,福建 泉州 362021)
老子的“滌除玄覽”思想開辟了“鏡喻”的理論,它以鏡來喻人心與道的關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眾多比喻中獨領風騷。本文運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來探尋“鏡喻”在《老子》中的體現(xiàn),揭示其形成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以期達到對中國鏡文化的窺視效果。
老子作為中國古代唯一可與孔子連鑣并進的思想家,其所著《老子》這部書,總共五千余言,不僅是他唯一流傳于世的作品,也是闡述其理論的代表作。老子生活在動蕩不息、戰(zhàn)亂不止的春秋時代,他的思想立足于當時的社會狀況,其核心內容由“道”和“自然”這兩個方面組成?!独献印烽_篇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盵1]1這里提出了“道”和“名”兩個概念,對于這兩個關鍵詞,《管子·心術上》說:“物固有形,形固有名?!盵2]783這說明“形”和“名”是相互依偎而存在的。既然“道”是一個形而上的存在物,那就自然無名可以言說了。全篇以“道”為線索,通過闡述如何為道、學道,以至于達道,將“道”貫穿于老子思想脈絡的始終。
老子的核心思想——“道”,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特點。其一,在形式上,它是一個形而上的、虛無縹緲的存在,如“道可道,非常道”[1]1,說明它的存在具有一種特殊的形式,不可言說,又無法用具體的概念來表明?!暗乐疄槲铮┗形┿薄盵1]86,得出了它恍惚的特點,不可把握與肯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1]101,闡釋它比天地出生得早,而且天地也是從其產(chǎn)生的,無形無聲,充滿這一片混沌狀態(tài),為了方便述說而命名為“道”。其二,在內容上,它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對大千世界有著無為而又無所不為的力量支配。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1]168,這說明它是自然界生成的最初驅動者,具有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造力?!暗郎?,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1]196,闡明它在時間和地位上不僅優(yōu)先于任何事物,而且還是起運行作用的中心,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擾而生存?!暗罌_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1]14,這說明蕓蕓眾生生生不已、方興未艾的成長,其根本緣由是“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存在。
質言之,“道”作為一種不可表達但又必須要表達出來的東西,當然只能借助象征的方式來體會。于是,為了達到對“道”的觀照,老子運用了鏡子這個象喻?!兜赖陆?jīng)》第十章:“滌除玄覽,能無疵!”[1]34對此,高亨先生說:“覽、鑒古通用。玄者,形而上也,鑒者,鏡也。玄鑒者,內心之光明,為形而上之鏡,能照察事物,故謂之玄鑒。”[3]24傳世本河上公注:“當洗其心使?jié)崈粢?。心居玄冥之處,覽知萬事,故謂之玄覽?!盵1]35于此得知,老子使用鏡來比喻人心,不僅提供了一種照察萬物(即觀“道”)的途徑,用具體的實物鏡子來觀照抽象無形的“道”,同時也對觀道提出一個前提條件,即人心也應該像鏡子一樣,必須洗滌除塵,免去瑕疵,才能達到觀“道”的目的。那么,人心具體應該怎么做呢?福光永司說:“人心原本清凈圓滿,因后天各種欲望與知識而被騷擾,故應舍棄人欲以復歸原本的清凈圓滿?!盵4]130即闡釋人心要強調復歸原本,方能達到清凈圓滿。在《老子》五千余言中關于人心的復歸,提出了“歸根”、“反”和“樸”?!胺蛭锸|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盵1]62“歸根”指的是無欲無為的自然狀態(tài),只有做到如此,才能夠讓心靈恢復空明清靜?!拔岵恢涿?,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1]102“反”即為“返”,返回到最初的本原狀態(tài),即復歸于“道”?!盀樘煜鹿?,常德乃足;復歸于樸?!盵1]114這說明“樸”是道所表現(xiàn)出來的,復歸于樸,即是對大道的回歸。
總而言之,老子“鏡喻論”最終的目的是要強調對“道”的認知與運用,主要表述為兩方面:一方面,以鏡來喻道,從而使無形的道呈現(xiàn)出有形的形象,在社會上真正發(fā)揮作用。這是針對統(tǒng)治者而言,老子提出用“道”來治理國家,存在著客觀原因。因為處于混亂世道,世人之心往往沉溺于上下的追逐,分不清楚自己的心靈傾向,所以書中闡發(fā)“為道”思想的同時,又虛構出近乎完美的“圣人”形象作為標榜。另一方面是以鏡喻人心,這是面向廣大老百姓來說。對于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亂世春秋時代的平民,貪欲妄想的思想泛濫,智詐偽騙的現(xiàn)象散落在人間大地,面對這種普遍混沌的思想狀態(tài),老子提出“滌除玄覽”,目的是提醒百姓應該保持內心的清澈明鏡,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才能真正體會道“自然無為”的真諦。
鏡喻生成的前提,主要是以鏡實用性層面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積淀為基礎。按照一般的觀念,鏡乃是生活中的照容器物,屬于物質層面,似乎不容易與精神領域的以鏡為喻發(fā)生密切聯(lián)系。但是,把鏡放在鏡文化中來看,其不僅帶有物質層面的現(xiàn)實功用,而且還具有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
其一,鏡的產(chǎn)生起源于人類對于自身容貌的關心,所以其最初的功用是整理容顏、衣冠。也正是如此,隨著鏡的運用不斷擴大,人類的審美意識逐漸形成,進而從實用層面提升到自我內心認識與審視,這與老子要求觀“道”的前提是要求自我內心的虛靜思想有著密切聯(lián)系。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可以說是人類的天性。在原始社會中,鏡并沒有產(chǎn)生之前,水代替了其照容觀貌的功能??墒牵斘L吹起,水波蕩漾,妨礙了察看容貌的目的,于是人類開始用陶器盛水來進行仔細觀看。當然,認識的過程,總是從內到外,從物到己,先認識自然,然后反觀自我的繁榮復雜的階段。審美意識的形成,是以人的自戀意識的領悟和對象的形成為前提,當自戀意識找到客觀對象的真實映像的時候,才能真正達到審美效果。而鏡的真實映照功能將這一階段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人類可以通過鏡并且按照美的標準細致地裝扮自己。因此,它能夠俘獲人類芳心,滿足日常需要,迅速發(fā)展為極其普遍實用的器物,從而成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須臾不可離開的審美工具。
當鏡子在實用層面上擁有了雄厚的基礎之后,我們便會將其升華到自我內心以及對國家、社會問題的認識。這種現(xiàn)象在《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表現(xiàn)得比較充分。鄒忌窺鏡整理衣冠,體現(xiàn)鏡在生活中的不可缺少;但是他在自我審美滿足的意識下,又通過妻、妾和客人來側面比較其他美男子,最終認識到贊揚他美的三個人都是奉承于己,于是對此現(xiàn)象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將這種反省結果進言齊王,勸齊王廣納進諫,使得齊國廣泛招賢納士,逐漸強大。
總之,鏡是人類為了察顏觀容之便而逐漸產(chǎn)生發(fā)展的,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鏡不斷幫助人類發(fā)現(xiàn)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自我價值。這是以鏡與道、心發(fā)生聯(lián)系的根本基礎。
其二,鏡的圓形體態(tài)、使用者以及功能作用,構成了中國陰柔文化的源頭,這與“老聃貴柔”思想相吻合,成為《老子》以鏡為喻的另一種可能。在原始社會中,為什么會把鏡的形狀鑄造成圓形,而不是其他形狀呢?主要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火可以帶來光明,使得人們對于日神充滿無限的崇拜。因此在日神尊崇的意識形態(tài)支配下,人們自然而然認為天是圓的,太陽是圓的,而且人的眼睛是圓的,天地萬物最初的形態(tài)都應該是圓的?;谶@些認識,圓形就成為鏡的專有形態(tài)。鏡的形體體現(xiàn)了人們對外界的認識和感知,圓,是完美的、沒有缺陷的,給人更多的是一種柔和、委婉和舒服的感覺。所以,后來也產(chǎn)生了圓滑、圓滿的說法。
鏡產(chǎn)生以來,最受女性的青睞。“女為悅己者容”的觀念,在母系社會是同樣存在的。在奴隸制的壓迫下,女性逐漸成為勤儉持家的主力。她們長期呆在家里,所以有更多的時間面對鏡子來裝扮自己,從而感受自身青春美麗愉悅之情,但同時也容易使人產(chǎn)生老之將至的惆悵。所以,女性作為鏡的主要使用者,除了有更多時間修飾外表外,同時也有更多時間來思考自身的價值和意義,來達到心靈的升華。
關于鏡的功能,最初的說法是“日水成鑒”[5]11,即通過日光照射在水面上,人的影像鏡像倒映,從而完成整理面貌的效果,這也表現(xiàn)出陽光和清水相互融合的意味。而“日水成鑒”,生出影像,在母系社會中自然會引申為如同母親生子的意識。因為水和光同樣是由兩者的結合才創(chuàng)造出影像,如同孩子的到來也正是男女兩性的結合。所以,水光影像如同母親生子般表現(xiàn)方式,這種水光倒映形成的是一種陰柔的性質。
可見,在眾多的日常器物中,老子選擇以鏡來喻道與心的關系,一方面來表達鏡喻道、心之間都有一個突出的交叉點,二者在生活中具有實用性,只是道、心是形而上的影響,而鏡是客觀的存在,在形式上有所差別;另一方面,鏡的圓形體態(tài)表現(xiàn)出一種陰柔性質,與老子尚柔思想不謀而合,所以《老子》中“鏡喻”的形成決非偶然。
鏡的實用性特點為《老子》“鏡喻”的發(fā)生提供了多方面的聯(lián)系,但從根本上說,它們仍然只是一種可能性,如果要使可能性變成必然性,那么還需要一種內在的驅動力。鏡子本身光明清凈、鏡中之像的虛幻與真實、鏡子能夠直接真實映照物體本原的現(xiàn)象都是其突出的特點,這些都與老子“滌除玄覽”本義中的虛靜、對“道”的觀照和直覺的體道方式相吻合,也正是因為這些方面決定了《老子》“鏡喻”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因此二者有發(fā)生聯(lián)系的深厚基礎。
首先,“鏡”的明凈與觀“道”所要求的“心”之虛靜明凈相契合。鏡子能夠照容照物,不僅因為它清凈亮麗無瑕疵,而且還因為它具有反光功能。通過光線的反射,鏡子可以把黑暗的角落照亮,正因為這個作用,使鏡子含有光明的寓意。沒有光,鏡子就發(fā)揮不了反光作用。因此,光明是鏡子發(fā)生作用的必備條件之一。宛如鏡銘文中有云:“冶煉銅鏡清且明?!盵5]130因此,明和凈不僅成為鏡子顯著的特性,而且也是其能夠照物的前提條件。那么,和老子“滌除玄覽”聯(lián)系起來看,虛靜明凈是“玄覽”的前提,“滌除玄覽”就是要滌除雜物欲望和巧智,靜觀默思,達到人的心靈虛靜明凈,明澈如鏡,才能實現(xiàn)對“道”的觀照。心之虛靜明凈,在老子的哲學語境中,虛靜是廣泛波及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1]62,“靜為躁君”;靜,即清凈,返璞歸真的過程。虛,即虛無。道的本性就是虛無,虛無才能產(chǎn)生天地萬物,才能真正地體道?!办o則熱,清靜為天下正?!盵1]179誠如劉藝女士所說:“一面清澈幽深的鏡子,使復雜紛繁的萬物及其循環(huán)往復的變化呈現(xiàn)在面前,如此才能體悟不可言說的道?!盵6]172
其次,“鏡”照物的虛實與對“道”的有、無形特點之觀照相契合。鏡子本身虛空澄明,所以能夠映照萬物之像。鏡子照物,一方面,鏡中所形成的鏡像乃是物的真實映照,和現(xiàn)實中的事物一模一樣,具體可感,這是真實的一面;另一方面,鏡中所形成的鏡像又是虛幻的,因為它只是真實事物的影像,這是虛幻的一面。因此,通過鏡子映物的兩個方面,把一種實物、實像變成一種并立于實物、實像以外的虛像,這其中包含著虛與實的辯證關系。而鏡子的這種關系,也同樣與老子的“道”相一致。對于觀照,老子明確提到:“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奚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盵1]208對于身、家、鄉(xiāng)、邦和天下,這些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存在對象,用人的感官就能夠觀照。但是,對于“道”的觀照卻需要“玄覽”,這是因為“道之為物”,不是普通感官所能夠到達的,這種難以言傳只有心神可以達到,關于“道”的狀態(tài),如:“道可道,非常道?!盵1]1“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為忽恍?!盵1]53“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盵1]139綜上可以得知,“道”是無形無狀,虛幻縹緲,不可言說,且不以人的肉眼所能看見,是一種形而上的存在物。司馬談論道家曰:“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7]53是其簡明的評釋。以是,“道”的無影無形、莫可言辭與鏡子中鏡像的虛幻特征相關聯(lián)。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又指出“道”是真實存在的。如:“道之為物,唯怳唯忽。忽兮怳兮,其中有象;怳兮忽兮,其中有物?!盵1]86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盵1]168它是萬物的動力;再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盵1]196“道”的恍惚存在,不斷推動萬物的運作與生長,是大千世界運行的支配力量,鑒于該方面的特點,不也正好與鏡所成的真實影像相吻合?質言之,在老子五千言中,一方面,老子闡釋了“道”的無形無狀,另一方面又強調“道”的具體可感。鏡照物和鏡中實像恰好吻合道的這種雙重特性。所以,鏡子所成的鏡像可作為道的直接體現(xiàn)物,而且作為鏡像載體的鏡子也具有非凡意義。
再次,“鏡”的物感斯應,來者即照與“玄覽”的“體道”直覺思維方式相契合。鏡子照容照物是其常見的方式,因為它能夠直接、真實地映照出物體,接收光線就會直接反射,正是由于這種直接反射,不經(jīng)過思慮的直覺思維方式,使鏡子有著照物無私的獨具屬性。因此,在古代,人們常常會產(chǎn)生聯(lián)想,把鏡當做清正廉潔的象征,不僅用來形容為官者兩袖清風,而且還體現(xiàn)其斷案的無偏無私,剛正不阿。這種直覺的思維方式在《老子》一書中也有展現(xiàn)。開篇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盵1]1這說明“道”難以言傳,不能用邏輯思維去解釋,不能用理性方式去認知,只能通過直覺的思維去認知,也就是說其他審美活動所不能替代的。當然,老子并沒有明確提出“直覺思維”的概念,而是提出“玄覽”的思想來進行“體道”。誠如張岱年說:“老子講“為道”,于是創(chuàng)立一種直覺法,“玄覽”即一種直覺?!盵8]531那么,“玄覽”既然是一種“體道”直覺思維方式,它是如何表現(xiàn)的呢?書中提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1]183高明注:“老子主張心境虛靜,直觀自省,依循事物運動之自然規(guī)律,觀察內在聯(lián)系。”[9]51可見,圣人可以不實踐就解天地萬物,這并不是因為他具有常人所不具備的神秘力量,而是強調內心的修養(yǎng),只有達到心靈的虛靜,直觀的內省,才能實現(xiàn)“體道”的最佳途徑。老子又進一步論證,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盵1]186“學”與“道”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存在。從根本上講,是因為“道”是無形無狀,不可言說,只能用“無為”的心態(tài)才能夠感知。所以,不斷去除自身的復雜邏輯思維、繁雜的情緒等,使內心無欲無求,心無旁騖,不受外界干擾,這樣才能有直覺的思維去認知“道”。
鏡與《老子》“道”、“心”和“體道”等方面的交叉點如此之多,著實令人驚嘆。因此,在鏡與“道”有著驚人的相似或者說有一種異質同構的相似關系的基礎上,鏡為“道”提供需要表達的體驗,正是如此才決定了“鏡喻”在《老子》書中形成的必然。
在中國古代,老子的“滌除玄覽”思想首次打破了鏡的實用器物性,并且賦予其深刻的哲理思想,達到其他比喻少有的深度和廣度。然而這一切的發(fā)生并不是偶然。一方面鏡從產(chǎn)生之初的實用層面發(fā)展到用于自我內心認識與審視,這與老子要求觀“道”的前提是要求自我內心的虛靜思想有著密切聯(lián)系;另一方面,鏡具有的陰柔性質與老子尚柔思想相符,這兩方面成為《老子》“鏡喻”生成的可能性。同時,鏡子光明清凈、虛幻與真實、直接真實映照物體本原的現(xiàn)象這三個特點,與老子“滌除玄覽”本義中的虛靜、對“道”的觀照和直覺的體道方式也相吻合,正是因為這些方面決定了《老子》“鏡喻”的可行和必然性。
[1] 王卡.老子道德經(jīng)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華書局,1993.
[2] 黎翔鳳,梁運華.管子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3] 高亨.老子正詁[M].北京:中國書店,1988.
[4] 聶世美.菱花照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5] 常智奇.中國銅鏡美學發(fā)展史[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6] 劉藝.鏡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M].成都:巴蜀書社,2004.
[7] 司馬遷撰,裴馬因集解,司馬貞索隱.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3.
[8]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9]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