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戰(zhàn)國策·齊策四》繪聲繪色地描繪了隱士顏斶與齊宣王的一次會話。兩人一見面,便發(fā)生沖突。齊宣王說:“你過來!”顏斶回答:“你過來!”齊宣王立時不悅。侍從們立刻訓斥顏斶,不應(yīng)蔑視齊宣王。顏斶卻不慌不忙解釋道:“我走過去是‘趨勢,齊宣王走過來則是‘趨士?!厔菔鞘篱g惡習,‘趨士乃天下美談,兩相比較,不如使王為‘趨士。”一席話說得齊宣王茅塞頓開,恭恭敬敬地走下王座,表示要做顏斶的學生,向他請教、學習。
“趨勢”幾乎是人的本能,縱觀古今中外,有錢有勢人的身邊總是圍著一群吹吹拍拍的人。這些人,或為生計,或為前程,即便是自命清高的文人騷客,有時也會不得不“趨勢”。唐代王勃當沛王李賢跟班時,為討其歡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不料為高宗所知,圣顏不悅,怒斥道:“二王斗雞,王勃身為博士,不進行勸誡,反倒作檄文,有意虛構(gòu),夸大事態(tài),應(yīng)立即逐出王府?!庇谑牵醪嘈慕?jīng)營剛剛打通的仕途,就這樣毀于一旦。
趨勢,無論從哪個角度解讀,都是為人不齒之舉。而趨士,只要是真心實意、誠心誠意,都會成為美談。
西周時期,周公禮賢下士,殷切求才。在洗頭或吃飯時,聽說有賢士來見,便把濕漉漉的頭發(fā)扎起來,將吃進嘴里的飯吐出來,趕忙去接待,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被傳為千古佳話。蕭何月下追韓信,劉備三顧茅廬請孔明,曹操對關(guān)羽上馬金下馬銀,都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内吺抗适隆?/p>
今日而論,仍需創(chuàng)造一個趨士的環(huán)境。趨士當然不是簡單地像齊宣王那樣主動多走幾步,而是要盡量做到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力爭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是興事業(yè)、創(chuàng)盛世的基本前提。
趨士,首先要尊重人才,禮賢下士。人才多有鋒芒,脾氣也怪。古希臘著名哲學家第歐根尼住在桶里,生活極端簡單,皇帝亞歷山大意欲屈尊賞賜。他站在第歐根尼面前說:“你可以向我請求你要的任何恩賜?!被卮鹗牵骸澳蔷驼堊岄_,不要擋住我的陽光?!眮啔v山大諾諾而退。尊重人才的自由,同樣也是趨士,而且很重要。
趨士,當然要給人才適當?shù)拇?,畢竟人才也食人間煙火。雖然,一般來說,人才對于物質(zhì)待遇要求并不高,只要給得合理就行。
趨士,最重要是給人才提供一個能發(fā)揮才能的平臺。人才的最大抱負是干一番大事業(yè),讓自己的才學派上用場,造福社會,青史留名。
當然,時不時到人才家里看看,常和人才在一起坐坐,也是趨士的題中應(yīng)有之義。此舉付出不多,收獲不小,還會榮膺愛才美譽,何樂而不為呢?“趨勢”者少了,“趨士”者多了,必定政治清明、人才輩出。
責任編輯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