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突破傳統(tǒng)美食界限

2018-02-09 18:56:04艾琦
三聯(lián)生活周刊 2018年7期
關鍵詞:主廚紐約餐廳

艾琦

說起幸福,頭腦里浮現(xiàn)的第一個畫面是什么呢?

前一陣子,朋友的奶奶時日不久,他們接老人家回到家里,在爐子上煮上她最喜歡吃的菜,錄音機里播放著她最愛聽的音樂。在她生命最后的幾個小時,和親人在一起,聞著最讓自己留戀的家的味道,耳朵里充滿著自己喜歡的音樂……這就是她心里最放不下的幸福的記憶吧。

我對幸福的記憶也是和食物聯(lián)系在一起的。思緒飄回了小時候的書桌,年幼的我坐在桌前寫作業(yè),鉛筆在紙上沙沙作響的主旋律,伴隨著遠處廚房里爸爸媽媽切菜、炒菜的聲音:咚咚的砸蒜聲,火上高壓鍋壓力閥在蒸汽的推動下快速跳躍的呲呲聲,食材在鍋里翻炒的沙沙聲……隨著聲音飄來的,還有蒸汽帶出來的米飯的香味兒,辣椒在熱油里熗鍋的味道,媽媽叫我吃飯時候,她手上的生姜味兒……這是童年最美的交響曲。在我的父母看來,每天在家炒菜做飯是最自然的事情了,我就在這樣安逸的環(huán)境里成長著?,F(xiàn)在想著,覺得那是童年幸福的重要元素。我很幸運地度過了快樂的童年,這對我后來形成的樂觀和堅強的性格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

上學的時候,我十分迷戀城里一家西餐廳的菜肴。爸媽為了鼓勵孩子學習,每當我考試成績好時,他們便會帶著我去那家餐廳用餐。也許他們很早,也是不自覺地承認和放縱了孩子的貪吃,或者叫“對美食的向往”。幾次激勵之下,我在高考中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我們一家三口興沖沖地來到了那家西餐廳,慶祝好成績,同時表達對美好將來的展望。服務員端上一盤裹在亞麻餐布里面熱氣騰騰的黃油餐包,配著香濃的奶油蘑菇醬。我迫不及待地咬下第一口,便立刻失望地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盼望已久的味道。詢問之下,我們得知,餐廳的主廚已經帶著廚房里的幾位廚師另謀高就。爸媽相信,雖然餐廳的風格已經不同,但品質如一??稍谖业男睦铮鲝N的離開,無情地帶走了我學生時代每次慶??荚嚦煽兊挠洃洝R活D飯下來,心里還是惦記著失去的味道。

我在心里默默許下了一個愿望:有一天,我要找回這種味道。上北大是父母的夢想,也是我從小種在心里的理想。北大的學術風氣鼓勵著我去尋找自己的自由,我想靜下心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北大畢業(yè)后,追尋著失去的味道,我來到了大洋彼岸的芝加哥,一個浴火重生的城市,也是一個著名的美食城市。在這里,我找到了一所全美頂尖的烹飪學校,決定靜下心來專心學藝。

烹飪學校教授的菜系主要是傳統(tǒng)、現(xiàn)當代的法式和美式烹飪。如果說中式烹飪更重視的是遵循傳統(tǒng),法式烹飪的精髓是它的烹飪原理和在了解食材分子結構變化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除了火爐和普通烤箱以外,一個餐廳的設備一般還會包括低溫(低于沸點)恒溫烹飪的烤箱、真空封口機、液氮、紅外線溫度計等等。食物的溫度、烹飪時間、氣壓、酸堿度都被嚴格監(jiān)控。餐廳的水平不僅取決于主廚的烹飪技術,也少不了他的管理經驗,以及對廚房每一個崗位的培訓和監(jiān)督反饋。為了達到主廚的水準,一位剛入行的廚師需要學習西餐的歷史,了解和食品處理相關的衛(wèi)生標準,還要能夠熟練地處理繁多的食材。于是,在課余時間,我翻遍了圖書館和書店的烹飪書,經常買來市場上的新鮮原料進行試驗。家里的廚房也逐漸被買來的廚具、餐具、調味品和設備填滿。放學回家后,我也會反復嘗試課堂上學到的不同食材的處理技巧,苦練刀工。

我在心里一直惦記著早點畢業(yè),開始工作,于是便將自己每天的課程布置得十分緊湊:有時一天會有12個小時的課程,之后還安排了幾個小時的工作,好賺一些生活費。這階段的生活對身體的消耗很大,但成果的回饋讓我心里很滿足,也就慢慢堅持了下來。到了后來,我在烹飪選拔賽中獲勝,代表學校參加美國中部賽區(qū)的烹飪比賽,與烹飪經驗比我更豐富的廚師競技,獲得冠軍;之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yè)。

我的心里有一種強烈的對專業(yè)知識的渴求,等不及排隊經歷“做十年米飯才能切魚的亞洲壽司式”學徒系統(tǒng),而是想用最快的速度吸取足夠的知識。我意識到,我需要找一家米其林餐廳工作?!睹灼淞种改稀肥鞘澜绮惋嫿鐝V泛認可的餐廳評價體系,它主要在世界上有限的幾個大城市對當地的餐廳進行評價。《指南》對餐廳的食物味道、技術、水準恒定、服務都有很高的要求。米其林的匿名品嘗員在一年內會對餐廳的所有菜品進行多次品嘗,得出較為客觀的意見,并在年末為當地杰出的餐廳評價星級。米其林的好評能為餐廳和主廚本人帶來商業(yè)上的巨大成功,與此同時也會為餐廳帶來不小的壓力。在我畢業(yè)的時候,《米其林指南》還尚未走入中國大陸,于是我便打算就近在芝加哥找一家米其林餐廳的工作。米其林的星級,對餐廳的食材檔次和種類的要求很高,這使得餐廳的烹飪手法和工藝趨于復雜,為廚師們提供豐富崗位和季節(jié)性菜單變化的挑戰(zhàn),是有上進心的年輕廚師夢寐以求的練功房。

受益于優(yōu)異的成績和豐富的實習經歷,我很順利地找到了工作,準備開始海綿式地吸取知識。在異國初入職場,我做好心理準備。果然不出所料,第一份工作剛開始,我就感受到了不小的文化沖擊。正因為美國人總喜歡講種族平等、性別平等,可知現(xiàn)實遠非如此。我,作為外來的亞裔女性,在工作中遇到太多的不公平,太多的苦惱和委屈。在這之前,學業(yè)上的一帆風順一直是和我自己的努力成正比的,而工作的體驗卻讓我完全摸不著頭腦。很多時候,我總想一氣之下就打包走人。但每天開車上班,看著芝加哥的天際線,想著這樣一個嶄新的城市,一場大火燒不干凈,為何我遇到一點挫折就要放棄?每一次的猶豫,我都會強迫自己努力咬牙堅持。堅持一天14個小時的連班,堅持一周休息一天,堅持不以冷漠回應冷漠,不以惡意回應惡意,堅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堅持不放棄原則,堅持每天不斷地學習新技術,永不停止……我堅信對夢想的堅持,會讓我有朝一日能夠有能力成為一名更好的主廚。

每次看著芝加哥的天際線,一座座的摩天樓,就想到夾在它們之間的小餐廳,和餐廳里像我一樣的廚師們。芝加哥是餐飲之都,城里不乏技術出眾的年輕廚師,他們在不停地改變著餐飲界前進的方向?,F(xiàn)在的美國很多高級(Fine Dining)餐廳在進行從新潮烹調(Nouvelle Cuisine)到當代前沿分子料理(Modernist Cuisine)的轉變。芝加哥的餐飲位于世界前列,也處在轉變的前沿。本地食客們很愿意接受與眾不同的餐飲模式和不同于傳統(tǒng)的口味,喜愛冒險嘗鮮。這使得當地的很多主廚充滿了前瞻性,他們不再滿足于做好經典菜,而是想對用餐形式做出改變,以前所未有的表現(xiàn)手法調動食客們的更多感官。對他們來講,飲食也是聽覺和嗅覺的盛宴。芝加哥的世界著名餐廳Alinea發(fā)明了“漂浮的食物”,侍者們遞給每位客人一調繩子,抬頭發(fā)現(xiàn)上面拴著一個透明的氣球。當你“吃”這道菜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氣球里的氦氣是青蘋果味道的,同時你的講話聲音也被暫時改變??腿藗円云婀值穆曇袅闹欤裥『⒆右粯有Φ煤荛_心。也有的餐廳會用氣味噴霧為某一道菜營造特殊的氛圍,或是在餐桌中間擺上看似不可食用的盆景。endprint

為了應對新穎的用餐形式,用餐程序也從傳統(tǒng)的“開胃菜”-“主菜”-“甜品”這三步變成了神秘的“賞味菜單”,主廚根據客人的喜好在幕后掌控用餐的節(jié)奏和口味。根據餐廳和時節(jié)的不同,菜品的數量從每人5、10到20、40不等。有的主廚會從全球各地挑選當季食材,通過故事的形式表現(xiàn)一個特定的主題。我的老師托馬斯·蘭慈是一位哲學家兼主廚。他的餐廳每一個季度都會提供形式嶄新的用餐體驗。我最喜歡的菜單之一是2013年的冬季菜單。這一季的主題是“芝加哥的故事”。客人們領到的菜單像是一本可折疊的口袋地圖,展開后是兩條芝加哥地鐵線路圖。地鐵的每一站都以芝加哥的歷史命名,蘭慈創(chuàng)作出一道道菜來呼應這些歷史事件。例如賞味菜單的第十六道菜名為“芝加哥的大火”,他將洋蔥燒成黑色的煙灰,鹿肉煎出金黃,裹上洋蔥灰,配以血橙,象征著城市遭受的巨大損失。每一季度的新體驗讓食客們不斷感到驚喜,像坐在劇院看劇一樣??腿藗兊暮迷u也鼓勵餐廳進行更多大膽的創(chuàng)造。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我的烹飪水平不斷提高,并且更加接受當代的新的用餐形式。我想進一步突破傳統(tǒng)的界限,工作中的很多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機會,例如用一些正餐的原料做甜品,或者以甜品的形式表現(xiàn)正餐。在這之中,糖和鹽的添加含量很值得思考。正餐不宜添加過多的糖,但是如果想做咸味的蛋白(Savory Meringue),則要考慮蛋白霜的結構必須通過糖來穩(wěn)定;而對于沙冰(Granita)來講,加入少量的鹽,能讓沙冰的形態(tài)更加穩(wěn)定。用于正餐的話,沙冰零下的溫度能讓客人們的味覺一亮。沙冰可以做出常見的薄荷味、芒果味、杏仁味……或者受正餐啟發(fā),做出酢漿草沙冰、西紅柿沙冰等等。和沙冰相比,冰激凌一般有12%的乳脂含量,我們可以通過它作為媒介,來表現(xiàn)一些脂肪能更好傳遞的味道。我們可以制作螃蟹冰激凌、龍蝦冰激凌、培根冰激凌等很多奇特的口味,這樣下來,冰激凌同樣也可以有無限種在正餐中應用的可能。以上只是對冰凍甜品形式的簡單思考,可以改變的還有很多。經過這些開拓式的思考以后,西餐的傳統(tǒng)形式已經被打破,當代烹飪的形式為餐廳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來芝加哥轉眼已經五年了。在五年如一日的堅持下,我的烹飪技巧一直在不斷地提高,我也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創(chuàng)新。我喜歡吃意式餃子的皮,但是餃子餡總是奶酪、菠菜和火腿,吃多了很不習慣。我想將亞洲的元素融入其中,于是聯(lián)想到家里春節(jié)的味道,以它為靈感做一款餃子餡。將買來的鮮蝦去頭,去殼,去蝦線,和少許鹽一起打碎成蝦泥。之后用醬油、香油、魚露、蔥、姜、蒜、烤熟的芝麻調味,秘訣是再加上一小勺姥姥教我做的辣椒油。意大利面皮的原料是面粉、蛋黃、牛奶、橄欖油。鮮蝦餡和面皮在味道上并不沖突。餃子在淡鹽水里煮熟,澆上熱騰騰的檸檬黃油醬汁,幾乎像是家的味道。

和正餐相比,甜品則是另外一片天地。在熟練掌握正餐的技巧后,我轉戰(zhàn)甜品世界??久姘鳇c心,調溫巧克力,熬糖。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我也不斷地利用自己的正餐經驗開拓著甜品的邊界。有一次,在家烤肉桂馬卡龍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裝飾用的肉桂粉已經用完了。我在柜子里翻找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媽媽喜歡的唐七味調味粉,兩者都是味道比較溫和的調味粉,我索性將它撒在馬卡龍上作為裝飾。出爐的馬卡龍餅干有點微弱的辣味、山椒和陳皮的柑橘味。我擠了兩個檸檬,撒一小撮鹽,用來給奶油霜調味。唐七味的檸檬馬卡龍就這樣誕生了:我的偶然嘗試為簡單的甜品增加了一種新的味覺(西餐五味是:酸、甜、苦、咸、鮮,辣并不在其中)。

回想起最初對食物味道的追尋,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找回一模一樣的奶油蘑菇醬的味道,但我在頭腦里建立了更多新的記憶和味道的聯(lián)系。每當走在芝加哥的街道上,聞著街道上飄散著的巧克力的味道,心里就會想起這幾年的奮斗和夢想。在餐廳工作時,每當聞到生姜和蒜在黃油里煎香的味道,我便會想起年幼時父母做飯的味道,和那廚房里的交響曲。我為餐廳創(chuàng)造的鮮蝦意式餃子,用的是過年時家人包餃子一樣的配方。在創(chuàng)造傳統(tǒng)菜的同時,我也在不停地思考突破邊界的創(chuàng)新菜。我烤的最新一批馬卡龍,是唐七味檸檬餡的。我的食物表達的是自己的故事,沒有人可以偷走。

我毫不懷疑今后在職業(yè)上,我只想和食物打交道。無論是開餐廳,還是當美食節(jié)目的主持人,或者成為一名美食專欄的撰稿人,也許去分子料理的實驗室工作……我只想一直不停地創(chuàng)造和分享我的美食作品。希望有一天,我所創(chuàng)作的味道,能變成另外一個孩子童年的記憶,讓他回憶起幸福的味道。

紐約食事:

美食博主、女酒鬼和小職員的三面人生

文 喜北

走上美食博主這條(不歸)路,還得感謝紐約。

搬到紐約后,我發(fā)現(xiàn),來自中國的同學同事出來聚餐,吃來吃去都是中餐。時間一長,我發(fā)現(xiàn),主要是大家不知道除了中餐還有什么能吃的,也不知該去哪里看新餐廳的資訊。

我這個人真是挺愛吃的。在吃這件事上花了相當可觀的時間、精力和錢。追新餐廳、追米其林,對城內食評、美食媒體了如指掌,被我奉為食評寫作啟蒙、《紐約時報》當家食評人皮特·威爾斯(Pete Wells)的稿件更是如數家珍;刨除房租和必要的生活開支,薪水的絕大部分都貢獻給了吃,以至于朋友這樣評價當時的我:你腰上這一圈哪兒是肉啊,根本是一打LV Speedy包包。

于是,我非常光榮地一毛錢都沒有存下來。不過這是題外話了。

我開始在“豆瓣”上分享自己的紐約美食探店心得(心得而已,根本算不上食評),可能是因為文筆尚可,加上一定粉絲基礎,竟反響熱烈,直接把公司樓下一家日料店從門庭冷清寫到排隊叫號……此后,陸陸續(xù)續(xù)有媒體來找我,請我寫餐廳專欄,甚至有人提供每季度6到8家餐廳的試吃費用,當然,還有稿費。

以至于我始終認為,自己沒花錢的餐廳,是很難寫出真知灼見的。

從那時起,我的寫食文章,總算是像點樣子了。2013年年中,我被“豆瓣”邀請成為首批專欄作者。后來因為微信公眾號的崛起,那個叫作《紐約食事》的專欄我至今都沒有更新完,實在有愧。endprint

我的Fine Dining(高級餐廳)食評生涯,是從紐約著名連鎖帝國Momofuku旗下米其林二星餐廳Ko的吧臺開始的。彼時的Ko,還開在居民樓底樓,狹長逼仄的開放式廚房,僅能容下12人的L字吧臺,廚房里只三名廚師包攬?zhí)瓱?、端盤子、介紹,抬頭就是抽油煙機。絮絮叨叨十幾道菜,一頓飯三四個小時一晃而過。邊吃邊看,閑來同廚師嘮嗑幾句,心情極其好。

最好笑的是那天晚上吃第二輪,和我相隔一個位子的大叔,明顯是同行。

做兼職食評人的這幾年,寫過、去過的餐廳不計其數,有極富時代意義的Blue Hill,也有高星餐廳里唯一一間做意大利菜的Marea,有女主廚當家、紐約最早的北歐餐廳Aquavit,也有從布魯克林輾轉搬遷最終拿到兩星的網紅餐廳Aska……在一張張形制各異的餐桌前坐定,老生常談的多元文化、熔爐紐約,刀叉與舌尖交錯,變得如此活色生香、觸手可及。

認識一個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吃啊。

我還記得那一塊追單的和牛包海膽,在不接受四人以下訂位的西村傳奇日本燒肉店Takashi,深受眾人愛戴并讓我愛上了烤腸子;離前公司超近的加泰羅尼亞小館Casa Mono,去過西班牙卻依然心向往之,把裙邊肉做得驚艷絕倫,獨創(chuàng)的海膽燉蛋有一抹淡淡的清新柑橘味;由LCD Soundsystem樂隊主腦詹姆斯·墨菲(James Murphy)創(chuàng)辦的布魯克林自然酒小酒館Four Horsemen,美味落胃的手工Pasta完美撫慰了我和友人被Per Se傷透了的心;還有紐約新披薩運動鼻祖的Roberta's,那一張和朋友坐等三個小時才吃到嘴里的番茄水牛芝士Pizza,餅邊焦香,芝士柔嫩,新鮮九層塔與番茄氣味濃烈;啊,還有下東城那家憑借“熒幕高潮”聞名遐邇的Katz Deli,在紐約住的第五年終于被人生拉硬拽去吃,半信半疑把粗糙不堪的Pastrami大肉三明治塞進嘴里,幾近熱淚盈眶……

吃得越多,就有越多人來問餐廳推薦。很快,我收獲了一個外號:紐約人肉Yelp,差不多就是野生大眾點評的意思吧。

細細想來,紐約的每個角落,都是回憶。但作為上班族的我記憶中的紐約,卻是滿滿人間煙火氣,是座有溫度的城市。

聯(lián)合廣場農夫市集是我在紐約最愛逛的菜場。每周一三五六清晨,紐約周邊縣市的農夫們風雨無阻地駕著卡車來趕集,在這座全紐約最受歡迎的街心公園外緣,陸續(xù)支起數十頂白帳攤兒開市。我在不遠處的熨斗區(qū)上班,每日都乘地鐵通勤。恰地鐵口就在市集正中,上到地面的第一眼風景,是DutchMill Garden花攤上叢叢怒放的時令鮮花。踏一路陽光,順手買一把菜、攬一束花,帆布兜里插著一根法棍,一整天心情都好得出奇。

離開紐約兩年多,偶爾憶起,最懷念的竟是下班去逛Wholefoods。中午走路去20街與五大道交口的Taim餐車買一只全素的Falafel Pita三明治當午餐,在17街的日本快餐店點一份“邊角料”三文魚皮蓋飯,啊,還有公司樓下Deli的“野生 Bagel”,一片芝士,夾上一塊爆漿雞蛋,來幾塊炸好的煙肉,售價3.5美元,看著不講究,卻在忙到七葷八素、在桌邊漫不經心啃完的工作日早晨,格外暖心……

還有還有,法拉盛那家以沒有冰柜著稱的東湖粵菜(老店),主打粵菜,XO醬炒桂花蚌是必點名菜,放了十三味作料的本樓炒飯里,雞蛋能炒出泡泡糖般的拉絲效果,堪稱一絕。我家樓下那家陪我度過無數個加班夜的紅蛋、港式點心供應到晚間11點,酸辣湯喝出一身細汗,恰好撫慰饑腸轆轆的身體和疲憊的心。

三年前的春末夏初,忽然決定要回國。恰一位愛吃的好朋友Daisy從法學院畢業(yè),也要離開紐約。一整個夏天的漫長告別,就是兩個人的胡吃海喝。

夏天并非生蠔最好的季節(jié),但打開一個周末最好的方式,依然是周五下班去趕Oyster Happy Hour。數不清自己去了多少趟Delancey和Bowery路口的Sel Rrose,一家時髦的雞尾酒生蠔吧,兩三打生蠔起點,東西海岸產地兜遍,薰衣草味道的香檳雞尾酒、放了粉紅胡椒的Paloma,歷歷在目。去年和Daisy相約回去懷舊,Bartender(男招待)都還記得我的臉,送我一盤小菜,一句問候:“好久不見?!?/p>

生蠔快樂時光7點準時結束,喝到微醺的我們沿著Allen Street一路向北,走路去東村的Fuku,用熱騰騰的炸雞三明治溫暖冰涼的胃。

2015年時,Momofuku Ko遷去了更寬敞的新址,舊址就變成了如今的Fuku,開放式廚房,主菜只賣炸雞三明治。經過改良升級的美式傳統(tǒng)炸雞,作風粗獷又實誠,大剌剌一塊肉排夾在小小的土豆面包里,相較之下面包根本是裝飾物。雞肉細膩多汁,裹粉則有點韓式炸雞的感覺,但不至于那么厚;辣味亦極具亞洲特色,兼有我國肯德基吮指原味雞與麥辣雞翅二者之長(你知道這是一句多么至高無上的贊美嗎?),夾在涂滿黃油的土豆面包里,幾片酸爽十足的醬瓜,逼著我創(chuàng)下了一連六周、每周五晚上打卡的奇跡。

來一罐簡易版Michelada,太美。

吃完炸雞,當然是轉場接著玩兒?。?/p>

最經常的選項,是原路折回下東城,去最喜歡的紐約小酒吧Attaboy喝一杯。這家沒有招牌、毫無起眼的街邊鋪,前身是美國古典雞尾酒復興運動的發(fā)源地Milk & Honey,對雞尾酒迷來說堪稱朝圣級別的存在。不設酒單,普通裝修,價格不菲,是間對客人要求極其嚴格的“清吧”,但就是好喝到人氣爆棚。

對了,他家我最愛的調酒師,現(xiàn)在跑去東村一家叫作Fresh Kills的店上班了。

因為通常要等上一個小時的位,我一般會跑到同一條馬路上幾個路口開外的Bar Goto先喝一杯。

沿著Elderidge往北走,大步流星地穿過川流不息的Delancy Street,快到Houston Street的地方,站著一個身材高挑、全無Bouncer(保鏢)體態(tài)的黑人門侍。endprint

我還記得,他是天蝎座。

在Bar Goto,有這樣一杯櫻花馬天尼(Sakura Martini),澄澈無瑕,杯底幽幽浮著一朵盛放的櫻花。淺淺抿一口,清冽之中,摻著一絲隱約動人的咸,卻比平素的橄欖版本有更復雜的香氣,這香氣的源頭,有櫻花的鹽,更有清酒的甜。老板Kenta來自日本,曾在Houston街上和那杯經典雞尾酒同名的Pegu Club做當家調酒師,店里的每一杯酒,都自帶淡淡鄉(xiāng)愁。

周日的晚上,就特別愛去Pegu聽現(xiàn)場的爵士四重奏;城內的爵士舞迷悉數到場,將狹長的亞洲風酒吧變成歡快的舞廳,氛圍之熱烈不輸廣場舞,以至于門外漢如我,偶爾也禁不住誘惑跳下吧臺,和朋友一陣亂扭,可算過把癮。

年輕人的紐約,當然少不了Clubbing。推薦橫跨紐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俯瞰哈德遜河、擁有紐約最沒下限泳池派對、客房落地玻璃窗前隨時上演高空激情小電影的高線公園店。這家店的Rooftop和下面的Le Bain,我去浪過好多次,風景好,姑娘美,音樂贊,樓上還有一家可麗餅店,缺點是人多酒難喝,十分不建議周六去,隊得排死。

到Le Bain跳完舞,就可以走路去西村名店Employees Only喝一杯收尾酒,如果時間掐得剛剛好,可以蹭上一杯他家著名的晚間特供熱雞湯。

但講心里話,比起Employees Only,在紐約的時候,我更常光顧TriBeCa/Chinatown/SoHo交界處它的姐妹酒吧,Macao Trading Company。理由是地下室里小小的舞池,光怪陸離的亞洲風情調酒,一個同我熟稔的Bartender。

離開紐約的倒數前夜,在這里辦了Fareware Party(送別派對),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卻有不少友人到場告別。在Macao,有過太多太多故事,卻都不如這一夜紐約畢業(yè)典禮來得精彩。相熟的調酒師,最后請我喝了一杯粉紅色的酒,“配你的口紅”,臨走前,塞給我兩枚賭場籌碼,破戒陪我喝了一杯Fernet Shot:“你該擁有最好的一切,但得押上你的一切作賭注?!?/p>

在紐約的最后一天,我去了Centre Street上的一家朋友推薦的中國城風水店,拍下了一張自己靈暈(Aura)的照片。坐在一張宛若刑具的“電椅”上,把手放在兩塊鐵上,就能捕捉到玄而又玄的氣場。風水師說,你睡得不太夠所以看起來顏色有點暗,但你的靈暈很奇妙,同時有象征思考的藍色和象征行動的紅色,你的未來會很有趣……

我過去的這兩年,果然很有趣。endprint

猜你喜歡
主廚紐約餐廳
成為紐約人
英語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5:58
TARENTUM萄木餐廳
LUNAR餐廳
米其林行政主廚的GENTLEL
城里的怪餐廳
我把紐約搬走了
三位大廚攜手聯(lián)袂創(chuàng)作具有藝術性的視覺美味佳肴
美食(2020年5期)2020-06-01 10:14:38
紐約往事
NBA特刊(2018年17期)2018-11-24 02:46:22
12星座之家有小主廚
“秀色可餐”的虛擬餐廳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曲阜市| 乡城县| 德惠市| 阳高县| 泸定县| 北流市| 余干县| 延庆县| 大冶市| 三都| 邹平县| 嘉义市| 漳浦县| 大邑县| 聂拉木县| 盘山县| 永川市| 鹿泉市| 泰安市| 三门县| 海伦市| 南澳县| 浦县| 彭泽县| 岑溪市| 菏泽市| 望都县| 同德县| 崇州市| 磐石市| 博野县| 甘洛县| 仙居县| 江川县| 连江县| 锦屏县| 灵石县| 阳谷县| 云浮市| 梅州市|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