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剛
“言”是什么?“言”即“言語”,言語表達的技巧和藝術?!耙狻笔鞘裁??“意”主要是指感受、感想、情感、主題、觀點等。我們在散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就是要在“言”與“意”之間不斷進行轉(zhuǎn)換。起于由“言”到“意”的轉(zhuǎn)換,而在這一“言語理解”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言語”——“字字句句,不可輕易放過”,獲取文本信息,還要把學生驅(qū)進文本與言語作品進行深層對話,盡一切所能化平淡文字為真實生活情景,將言語作品內(nèi)化為自己的理解與感悟。繼而經(jīng)過由“意”到“言”的轉(zhuǎn)換,在此過程中,師生尋求作者如何運用意化的“言”來編碼,把心中之“意”訴諸于文字,從而生成一篇篇活潑靈動的文學作品。正如王榮生教授所言,散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以言逮意的追求,要喚起學生對以言逮意的功力的敬重”。筆者認為,散文教學言意轉(zhuǎn)換的“功力”應花在以下幾個方面:
“言生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王弼 《周易略例·明象》);散文中所寫的人、事、景、物,都是我們?nèi)粘I钣H身經(jīng)歷或耳聞目睹的。對于每一篇散文,學生經(jīng)過課前的預習,對課文的內(nèi)容、表達的主旨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學生也早已知曉。那么,教者如何從“熟悉”的“前理解”中“品言觀象”,智慧地處理文本中呈現(xiàn)的“人、事、景、物”,把這些熟悉的“物象”暫時“擱置”起來,將看似熟知的語言現(xiàn)象、規(guī)律整合挖掘出陌生的“物象”。這樣一來,必定能喚起學生的閱讀期待,他們的腦海里一定會冒出新鮮而別致之“象”,進行更深層次的閱讀,從熟悉中讀出一點陌生來,從陌生中發(fā)現(xiàn)作者隱藏于文字縫隙的“風景”。正如王君老師的語文課堂總是從“從熟悉中來,向陌生處走”。王老師執(zhí)教《散步》一課,緊緊抓住文本中“我們在田野中散步”這句話切入全篇,圍繞此句中的三個物象——“我們”“田野”“散步”來展開教學。
品言觀人象。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咀嚼‘我們’”,王老師采用演讀的方式,將我們分解為——“我、母親、妻子、兒子”四個物象。品味寫“孫子”的句子“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币龑W生通過還原說話的景象,重讀“也”字,聰慧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站立了起來。接下來,咀嚼“我”之象——“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伴同母親的時日已短。我說:‘走大路?!弊掷镄虚g的時間詞語橫跨學生思維的彩虹,親切之感由“言”而悟。在品讀“母親”之“象”時,王老師主要聚焦動作描寫,讓學生表演: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痹俣葟同F(xiàn)這一景象,將平面的文字立體化,扁平的文字有了慈祥的溫度,讓學生依托文本,由象入境,在“這一篇”里讓學生看到了“這一個”,把學生引向“陌生化”,形成閱讀張力,繼而消除張力,深化陌生,再消除張力,逐層螺旋上升。而“妻子”之“象”與“前三象”不同,在文中并沒有正面出場,王老師就巧妙的設計了兩個活動: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設計一句話“我說:‘走大路?!拮诱f:‘ ?!眮砬碎_學生思維的閘門,學生的回答精彩紛呈:一位學生回答“妻子說:‘聽爸爸的話?!憋@然,兒子會不高興。另一位學生回答“妻子說:‘奶奶要走大路,我們就走大路。兒子,要懂事?!边@種傾向奶奶的觀點,不光奶奶會比較難堪而且家庭氣氛就顯得緊張了。此時,學生的思維受到“梗阻”,王老師適時把學生引向文本,從文本中尋言觀象,原來“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學生雖然理解了妻子的賢惠,這難免有“貼標簽”之嫌,為了給學生相遇新語言現(xiàn)象。緊接著王老師推進了一步,追問道:“‘在外面”可以刪掉嗎?’”陌生化之后就是學生的閱讀張力,這種閱讀張力使文本與學生之間形成的語言結(jié)構(gòu)、人生閱歷、審美層次和精神人格等方面形成距離與落差,這是閱讀教學的可貴資源,也是閱讀教學生發(fā)的主要原因所在,更是閱讀教學不斷深化的持續(xù)動力和審美價值之源。學生從在家里和在外面兩種不同的景象中來還原生活,學生展開探討,學生的思維步步深入,從文字的縫隙中尋象,引出了“夫妻、媳婦、母親”不同的“意象”來討論,一致認為“妻子說:‘這回咱們走大路,下回走小路。’”是最富有智慧的。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從人物的一“言”,抑或無“言”中,在象思維的作用下,將語言文字還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和意象,通過陌生化的文本創(chuàng)造,從而實現(xiàn)語言視域和生命視域的融合,努力將原本遮蔽的教學內(nèi)容敞亮在孩子的視野中,讓孩子在課堂上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建立一種積極的“思維場”。引導學生去感受,去觸摸詞語的溫度,體悟詞語的生命,感受詞語豐富的內(nèi)涵,從而發(fā)現(xiàn)熟悉的詞語背后那陌生的新鮮。
引人觀景象。散文要體味作者獨特的情思,應該關注表“情”之景。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王老師讓學生用朗讀的方式把師生帶入“田野”之象。首先引領學生走進自然田野之象;繼而走進母親眼中的田野之象,特別重讀“菜花、桑樹和魚塘”前面的修飾語“金色、整齊、水波粼粼”,通過勾連學過的有關于“菜花、桑樹和魚塘”物象的詩句,挖掘出陌生的信息: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魚塘走去,就是向什么走去?學生水到渠成的得出:
生1:向和諧走去!
生2:向快樂走去!
生3:向紅紅火火的生活走去!
生4:向美麗走去。
生5:向幸福和美滿走去!
任何一個文本的意義并不是作者所獨創(chuàng)的,而是作者與讀者共同創(chuàng)造和完成的。對于散文閱讀教學而言,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造的過程,學生的閱讀品性,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培育和形成,需要在精神交流、心靈碰撞、靈魂對話的過程不斷穩(wěn)定和提升。此時王老師進一步追問:“如果沒有這些景物描寫……”王老師意在培育學生發(fā)現(xiàn)的意識和審美的情趣,也就是培育學生發(fā)現(xiàn)文章之所以美的“眼睛”。一旦學生具有這樣的“眼睛”,就會感覺文本中的一切都有陌生感和新鮮感。
生1:如果沒有,那種春天的氣息就沒有了。
生2:如果沒有的話,文中洋溢的那種溫情我覺得也淡多了。
生3:如果沒有,字里行間的生命力就沒有了。
生4:必須有,為后文“走大路”還是“走小路”做鋪墊啊。
生5:有了這些景物描寫,我覺得這篇小文章就顯得厚重了,好像有許多東西值得挖掘。
……
這樣“陌生化”處理教材,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能強有力地啟發(fā)學生去探索、體認及構(gòu)建文本,使學生形成一種具有發(fā)現(xiàn)意識的閱讀品性。
由景觀事象。王老師從熟悉的散步與學生聊起,引導學生貼著熟悉的文本,發(fā)現(xiàn)“散步”這件事,作者所表達的不是跑,不是跳,不是追,而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边@種美好的“走”,意在告訴我們生命的秘密。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后來發(fā)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王老師把以上幾句“我的”這一詞語刪去進行比較,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四次重復“我的”是為了語言形式表達的“慢”和“穩(wěn)”!從而幫助學生領悟作者責任的重大。正如王尚文所說,“讓學生學習如何遣詞造句”,“以提升自己言語作品的語文品質(zhì)?!币虼?,教者接下來讓學生填空,“我的母親高大, 很瘦, 不算重;兒子 很胖,幼小, 也輕?!痹趯W生充分思考的基礎上,呈現(xiàn)文中的句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背醪礁兄涫綄ΨQ的特點,進而再從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王老師陌生的一問,似驚雷,“你在朗讀這樣的句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學生有的回答,“覺得很優(yōu)美?!庇械恼f,“覺得特別和諧,這些句子跟作者一家人一樣團結(jié)?!币灿械恼f,“讀起來也有一種安全感?!边€有的說,“它們好像支撐在一起,構(gòu)成一個溫暖的家?!贝藭r,王老師繼續(xù)追問,“如果要用一種圖形來形容這樣的句式的特點,你選擇哪種圖形?正方形、圓形、梯形、三角形、直線、弧線?”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顯然這圖“象”蕩起了思維的漣漪,學生的回答都是“慢慢的,穩(wěn)穩(wěn)地”。最后王老師讀出自己的感覺,“神奇的圓形句式;內(nèi)容相呼相答;形式相扶相持;思想相輝相映;情感相融相生?!睂W生由“言”的品析進而進而走向“象”的思維。
一篇文章都具有一個相對穩(wěn)固、封閉、全息性的結(jié)構(gòu)體。我們要破解這個結(jié)構(gòu)體,通過“以意逆志”來解讀它。那么我們?nèi)绾巍耙砸饽嬷尽蹦??作家用豐富的想象、濃烈的情感與高亢的心靈創(chuàng)造的意象,我們就可以“尋象以觀意”,進而撬動文本,走進作者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筆者在教學《白楊禮贊》時,從“白楊樹”切入,引導學生“知人論世”。1941年,茅盾先生到延安講學,看到了解放區(qū)農(nóng)民團結(jié)一致、艱苦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帶領下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抗爭到底。從他們身上,茅盾先生看到了中華民族解放的希望。正是在這種情感的感召下,茅盾先生創(chuàng)作了《白楊禮贊》。
那么,作者是如何由“白楊樹”之“象”來領悟“自己對北方抗戰(zhàn)軍民的崇敬”之“意”的呢?筆者通過反復咂摸文本,抓住“力爭上游”一詞,進而分解為“力”“爭”和“上游”。品“力”而知白楊樹生長環(huán)境的不平凡;“爭”則寫出了白楊樹外部形態(tài)的不平凡;“上游”凸顯了白楊樹內(nèi)在精神的不平凡。
白楊樹生存的沃土是在“黃土高原”,抓住這一意象,作者用了“幾百萬年”,足顯時間之長,孕育之豐?!拔撮_墾”的荒地,彰顯了儲藏之豐。而“綠”的意象給人以生機和活力,此時涌起的“雄壯”或“偉大”之力,已悄然升起,如同積蓄的力量要噴薄之勢,此時自然引出“樹木”的意象。由物及人,在寫此環(huán)境之中,用了一個人稱代詞“你”,從文章暗涌的文勢感覺到,就如同作者和讀者聊天,慢慢把讀者帶入偌大的高原,把讀者的心靈安頓其中。這時白楊尚未“出場”,文章卻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作者的驚奇和贊美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間。此時,筆者引導學生循著人“象”找到了“白楊樹”的這一物“象”,并點出是“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普通”會讓我們熟視無睹,在蕓蕓眾生之中,我們正如白楊樹一樣,默默無聞在“未開墾的荒地”中生長,攀登的腳步跋涉于黃土高原,“單調(diào)”的味兒會在心頭潛滋暗長,讓文章有一種峰回路轉(zhuǎn)之美。但是,“傲然”挺立,以這種姿態(tài)生存,會為自己而感到“驚奇”。因此,白楊樹又“實在是不平凡的樹”!
文中的幾個意象著實會讓我們發(fā)現(xiàn)另一番風景。因為白楊的外形不平凡,它一直在“爭”,文中說“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緊接著才形成“筆直的干”“筆直的枝”,這種筆直是時間的鍛造,生活的磨練,才形成“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圍繞奮斗目標,調(diào)動各種成長的因素“緊緊靠攏”目標,沒有節(jié)外生枝的,更沒有“倒垂”的。成長總是慢慢的,凝心聚力的,因為“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白楊依然“努力向上發(fā)展”,繼而抵抗“風雪的壓迫”,長到“丈許,兩丈”,待到“參天聳立”之時,也仍然為“普通的一種樹”。白楊在為自身的生長而“爭”,它就如此“倔強”,只要能夠生長,他總是“不屈不撓”,因為它就是“極普通”的樹,在人類的大森林之中,要做一棵“不平凡”的樹。
在貧瘠的荒原上,白楊“努力向上發(fā)展”,孕育出內(nèi)在的精神品質(zhì),正是教學的重中之重。而作者并沒有直接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卻先說,“它沒有婆娑的姿態(tài),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麗,──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橫斜逸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卻是偉岸,正直,樸質(zhì),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此語段,欲揚先抑,著眼于“偉丈夫”的意象特征,是對上文中白楊樹外部特征的升華,作者真正的贊美對象此時呼之欲出,可謂水到渠成。作者用四個反問句:“難道你覺得它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質(zhì)樸、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農(nóng)民?”“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lián)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像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wèi)他們家鄉(xiāng)的哨兵?難道你不能想得更遠一點,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jié)、力求上進的白楊樹,不就象征著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文章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融情入理,不僅揭示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將抒情與議論完美地結(jié)合到一起,一層層地揭開白楊樹神秘的面紗,引導讀者去思考、去感悟。這四個排比句層層深入,異曲同工,同時將贊美功能發(fā)揮到了極致。以熱烈奔放的筆調(diào),建立了白楊樹和北方的農(nóng)民、守衛(wèi)家鄉(xiāng)的哨兵、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之間的關聯(lián),這就是一種表現(xiàn)境界——豁達、精髓。將對北方抗戰(zhàn)軍民的贊美之情推向了頂點。這正是文章的精華所在,也是學生應當挖掘、感悟并學習運用的內(nèi)容所在。文章的寫作目的和“禮贊”之意也昭然若揭了。
閱讀教學就是由言得意,據(jù)意悟言的過程。因此,言意共生,不僅要能夠發(fā)現(xiàn)文章言意交合的契合點,更要注意言意之間的不斷循環(huán)、多向互動的特點。而要實現(xiàn)這一點,這就要求我們在解讀作品時,探尋作者如何傳達自己的思想、情意,并扣住作品在文章中所留下的蹤跡和線索,以破解作品的深層秘密。而言意之間具有強大的組織新話語的能力,造就了極為復雜的語言現(xiàn)象,組成了一個具有內(nèi)在發(fā)生機制的張力系統(tǒng),形成一個境域性的深層意義空間,使有限的文字符號能夠負載無限可能的意蘊。
黃厚江老師教學《葡萄月令》時,從語言入手,讓學生選課文的一小段,從語言入手,通過誦讀,讀出“汪氏語體”的特點,走進作者的心中。學生順著黃老師的引導,讀出了親切、生動、質(zhì)樸、平淡,“隨意而又精心”的語言特點,逐層深入地去發(fā)掘作品深含著的作者情感,充分認識了“四多”的語言現(xiàn)象,即運用助詞多、短句多、白描多、口語多,以及引用《圖經(jīng)》的文學語言,段落參差不齊,從而感受文字背后“淡而有味”之“意”。接著,黃老師讓學生將文章縮寫成一段文字,引導學生用盡可能少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意蘊,全文縮寫為“葡萄一月在窖,二月出窖,三月上架,四月、五月、六月澆水、噴藥、打梢、掐須,五月中下旬開花,七月膨大,八月著色,九月、十月自然生長,十一月下架,十一月、十二月葡萄入窖?!辈⒓由蠘祟}“葡萄的生長周期”,顯然就成了說明文,而《葡萄月令》是一篇散文。通過比較縮寫版與原文,可以看出汪氏散文富有“詩的語言,散文的意境,說明文的內(nèi)容”這一突出特點。黃老師組織學生討論“什么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呢?”這個核心問題,直抵作者內(nèi)心深處,解讀作者是一個熟悉葡萄的人、懂一點文學的人、熱愛生活的人。為了對汪曾祺有更為深刻的了解,黃老師通過朗讀汪曾祺女兒汪明的文章選段:
不管別人怎么評價,我們知道,父親自己對于《葡萄月令》的偏愛是不言而喻的。當年因為當了“右派”,他被下放到張家口地區(qū)的那個農(nóng)科所勞動改造。在別人看來繁重單調(diào)的活計竟被他干得有滋有味、有形有款。一切草木在他眼里都充滿了生命的顏色,讓他在浪漫的感受中獨享精神的滿足。以至于在后來的文章中,他常常會用詩樣的語句和畫樣的筆觸來描繪這段平實、樸素、潔凈的人生景色。果園是父親干農(nóng)活時最喜愛的地方,葡萄是長在他心里最柔軟處的果子,甚至那件為葡萄噴“波爾多液”而染成了淡藍色的襯衫在文章中都有了藝術意味,而父親的純真溫情和對生命的感動也像“波爾多液”一樣盈盈地附著在《葡萄》上。
這是由言到意,又由意到言的活動,直抵作者內(nèi)心深處,解讀作者的人格境界,又落在語言意象性和審美性的理解和欣賞上。汪曾祺之所以這么樂觀,在這樣的生活中還能充滿愛,確實是他的恬淡的人生態(tài)度決定的。所以只有這樣的汪曾祺才能寫出這樣的“葡萄”來,只有這樣的汪曾祺才能寫出這樣的汪氏散文來。
最后,黃老師讓學生用一個比喻來形容汪曾祺與葡萄的關系。學生從文中找出“不一會,它就從根吸到梢,簡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以及“九月的果園,像一個生過孩子的少婦,幸福、平靜、慵懶?!边@樣,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作者“葡萄一樣的心,葡萄一樣的人”的特點。
綜上所述,散文教學言意轉(zhuǎn)換的“功力”體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陌生“這一篇”,提升“品言觀象”的功力;走進獨特“這一‘象’”,提升“由象悟意”的功力;貼近作者“這一人”,感悟“言意共生”的功力。從而實現(xiàn)散文“言”“意”之間的自然轉(zhuǎn)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