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琴,祁秀榮,通信作者:靳聰妮
(1.山西中醫(yī)藥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省針灸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腧穴埋線療法是在傳統(tǒng)針灸基礎上結合生物蛋白線或羊腸線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針灸治療方式,可發(fā)揮針刺、經穴和線的綜合作用,具有刺激性強、療效持久的特點。20世紀60年代初,解放軍醫(yī)療隊在河北石家莊北宋村應用埋線療法治療哮喘病,開創(chuàng)了穴位埋線的先河[1]。1969年軍醫(yī)陸健在長期實驗后設計的陸氏埋線針,材質堅韌、設計精巧、安全易行,融合了針刺、埋針、刺血、割治、 組織療法等多種治療方法和效應于一體,療效顯著而應用廣泛[1-2]。目前,埋線療法在內、外、婦、兒、皮膚、五官等多種疾病的治療上,皆取得較好的療效。筆者跟隨山西省針灸醫(yī)院祁秀榮副主任醫(yī)師學習,應用陸氏埋線法配合水針治療頸椎病,療效顯著,現(xiàn)舉例如下。
患者,女,62歲,2016年8月13日就診。主訴:頸部酸痛10年,右上肢體麻木6年,加重伴頭暈1個月?;颊叻溉站?,于10年前自覺長時間伏案后出現(xiàn)頸部酸痛,無頭暈及雙上肢麻木,休息后可緩解,勞累及受涼后加重,6年前就診于山西某醫(yī)院,診斷為頸椎病,未接受治療。1個月前勞累后上述癥狀加重,并出現(xiàn)頭暈,嚴重時影響日常生活,精神、睡眠差,進食一般。查體:頸椎活動度前屈、后伸30°,左右側屈各20°,第3~7頸棘突下壓痛(+),雙側橫突壓痛(+),叩頂試驗(+),旋頸試驗(+),雙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左側(-)、右側(+)。輔助檢查:頸椎DR正、側、雙斜、張口位X片(2016年8月13日)顯示頸椎退行性改變。采用陸氏穴位埋線法配合水針治療1次后,自覺上述癥狀減輕;25 d后行第2次治療,癥狀明顯緩解;35 d后行第3次治療,至今隨訪,患者訴無不適特殊癥狀并參加社會活動。
按語:本案患者為老年女性,肝腎虧虛,且伏案日久成疾,受涼或勞累后加重,邪氣入侵體表、經絡、臟腑,使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塞,久留于肌肉、筋骨,“不通則痛”,故就診時可見上肢酸痛、麻木及頭暈等多種不適癥狀。夾脊穴夾督脈伴太陽經而行,故能通調督脈之氣,督脈為陽脈之海,針刺后能使全身陽氣振奮,氣血通暢;配合阿是穴,使氣至病所,從而行氣活血、通則不痛,諸癥皆消。
患者俯臥位,取C3、C5、C7夾脊穴為主穴,配穴取右側肩胛內上角明顯壓痛點,做好標記,常規(guī)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取3 mL利多卡因、7 mL氯化鈉和1 mL地塞米松。先在穴位點注射出皮丘進行局麻,每穴用2 mL。再將浸泡于戊二醛消毒液中的羊腸線(長1~2 cm)置于皮丘下,右手持陸氏埋線針[1],缺口向下壓線,同時左手中指繃緊穴位消毒區(qū)下方的皮膚,左手的拇指指腹對準埋線針的針尾部,配合右手(不用力,只撐住進針的角度),使針體與皮膚呈15°~60°夾角,方向朝向頭側進針,直至線頭全部埋入皮下內,再進0.5 cm,將線體埋植于肌層。松開左、右手,快速出針。術后輕度擠壓針眼出血,消毒后敷貼創(chuàng)可貼,2 d后揭除。囑患者治療期間忌食韭菜、生蒜、韭花、辣椒、魚蝦海鮮、白酒、牛羊肉等生發(fā)之品。
圖1 陸氏埋線針結構示意圖
陸氏埋線針是特質結構的金屬鉤針(見圖1),針尖成三角形,底部有一缺口用于鉤割羊腸線,由三棱針尖、送線溝、針體、針柄構成。陸氏埋線可將2~4 cm長的羊腸線埋入穴位后形成1~2 cm的U型雙線,對穴位刺激量集中,刺激面積大,比單線療效高;其獨特的三棱針尖,具有刺血、割治效應,可改善微循環(huán)。植入的羊腸線在體內軟化、分解、液化和吸收的過程,具有長期刺激穴位、發(fā)揮長效針感的作用[1],如《靈樞·終始》“久病者……深內而久留之”。
穴位注射局部麻醉,既實現(xiàn)無痛操作,又可發(fā)揮穴位封閉的速效作用,即《素問·皮部論篇》“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埋線時針眼處有少量出血,可排出瘀血,即《素問·針解篇》“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具有抗炎作用[3-4],改善微循環(huán)[5-6],即“血去則經隧通矣”。
該療法每次治療時間間隔長,患者無須頻繁往來于醫(yī)院;治療時選穴少,無須服藥,無藥物副作用;埋線針可重復利用,節(jié)約治療成本,降低患者經濟壓力;埋線針特殊設計產生的綜合治療作用,療效顯著,適合各年齡段的頸椎病患者。祁秀榮副主任醫(yī)師在多年臨證實踐中積極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治未病理念,指導患者正確的頸椎日常保養(yǎng)方法,告誡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這是防治頸椎病的關鍵。
[1]陸紅研.陸氏穴位埋線源流與治療特色初探[J].中國針灸,2015,35(S1):52-55.
[2]任樹森.中醫(yī)穴位埋線療法[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1:1-11.
[3]徐斌.刺絡放血療法的血管生物學基礎[J]. 中國臨床康復,2004,8(24):5126-5127.
[4]于建江.“菀陳則除之”的臨床體現(xiàn)[J].針灸臨床雜志,2000,16(3):65.
[5]吳峻,沈曉柔.刺血治療前后微循環(huán)變化33例對照觀察[J].中國針灸,2001,21(9):553-554.
[6]陳小凱,吳虹,李旅萍,等.刺絡放血法治療頸椎病對ICAM-1影響的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08,4(3):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