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布與皮革雖為截然不同的材質,但是將二者相互融合也能夠激發(fā)出獨具魅力的藝術產品。但是在產品造型設計上尚無參照范本,本文以夏布與皮革藝術產品設計維度為理論基礎,提出夏布與皮革藝術的產品造型設計策略。旨在為夏布與皮革藝術提供融合設計的理論參考,引導兩種材質并發(fā)出特有的藝術價值。
關鍵詞:夏布;皮革;藝術產品;造型設計
引言:夏布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tǒng)手工藝,主要由苧麻為原料編織而成的麻布。 因其麻布可用于夏季衣著的使用材料,其涼爽宜人,因此被賦予夏布的稱為。榮昌夏布制作技藝在2008年時,被收錄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后2009年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皮革藝術特指北方游牧民族利用動物皮毛制作的手工藝品,利用狩獵獲得動物毛皮之后,以石頭敲擊打磨皮革柔軟度,并應用于藝術品設計的原始材料中。皮革材質可用于制作皮鞋、箱包、皮帶、運動器具等,而在人們對于產品藝術價值的需求不斷上升的同時,其皮雕藝術品的消費需求也在與日俱增。如何融合兩種材質,突出藝術品觀賞性與實用性是本文研究重點,先做如下分析。
一、夏布與皮革藝術發(fā)展綜述
(一)夏布藝術的歷史沿革
我國手工夏布產地集中在江西、重慶、湖南、四川等地。其中,江西苧麻布早在唐、宋時期便作為貢品,同時贛西的萬載,以及贛東的宜黃,皆為上等面料的夏布且細膩光潔。在明、清時期,江西夏布、棠陰夏布便已中外馳名,同時遠銷于南洋各埠。直到清末時期,隆昌夏布、湖南瀏陽夏布、江西萬載遠近馳名,成為四川地區(qū)最為重要的出口物資之一。1915年隆昌夏布在舊金山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中展覽,獲評工藝品名譽獎。但是后期上世紀30年代,人造絲制品價格低廉造成夏布產業(yè)日見萎縮。然而趨于當代消費群體的藝術品位提升,機織夏布應運而生。再次將夏布發(fā)展推向高峰,而有夏布衍生和設計出的藝術產品同樣受到中外顧客的一致好評與贊譽。
(二)皮革藝術的價值體現
皮革制品具備了較大的可塑性,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可以通過擰、折、擠、頂、纏等工藝,將其制定成為任意造型,從而突出設計要點。因此,皮革材料的柔韌性決定了其藝術設計的可拓展性,同時利用縫制技巧根據可以融合在其他藝術產品制作中,不僅是真的藝術產品設計的升華,也是對其設計理念的點綴和突出。除此之外,皮革材質的粘合性較高,現代裝飾裝潢也經常采用皮革進行軟包設計,這樣一來既能夠突出產品的藝術氣息,同時也能為產品的實用性功能增加人文氣息和視覺效果。
二、夏布與皮革藝術產品設計維度
(一)夏布藝術品的實用性與觀賞性
目前,市場中較為常見的夏布藝術產品可以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工藝品類,包括折扇、團扇、門簾、屏風、臺燈等。其設計角度以觀賞性為主,在視覺效果上也以溫馨的色彩融入夏布之中,激發(fā)其觀賞需求。第二種是以畫作為主的工藝品需求,主要是將夏布作為載體,附加上花鳥、人物、山水等藝術圖案以供人們賞閱。雖然僅為畫作載體,但是夏布之上繪制的所有圖案都更加立體形象,也是其他紙質載體無法呈現出的視覺效果。第三種為家居服飾品類,這類產品的藝術性主要體現為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礎性功能,如服裝、圍巾、背靠、筆筒、杯墊、餐墊、背包等。即便在藝術產品的應用上唾手可得,但是人們依然對其藝術造型和精美的設計元素產生獨到見解,如果在藝術設計上沒有突出實用性與觀賞性依然較難激發(fā)消費者的購物欲望。
(二)皮革藝術品的工藝化與適用度
皮革藝術品較夏布而言應用領域更為廣闊,但是也可歸集為以上三種應用角度。其一,用于工藝品類的皮雕藝術品,主要包括擺件、掛件、皮革首飾等,也有極富傳統(tǒng)文化氣息的籠頭、馬鞭、鞍韂、馬靴、箭筒、刀鞘、皮盔甲等藝術設計產品。其中的使用性功能較低,主要以觀賞價值突出皮革藝術品的觀賞性價值。其二,皮革作為與夏布同樣具備畫作繪制的載體功能,在畫作呈現上與夏布的表現形式略有不同。夏布采取的是筆墨粉飾突出浮于表面的藝術效果,而皮革設計畫作的過程中通過雕刻技術融入皮革機理,也會呈現出及巨渲染力的藝術表現形式。既有別于其他畫作的審美效果,也突出了皮革制品的藝術特征。其三,皮革藝術品在實用性功能中主要以應用角度為設計范疇,目前皮鞋、皮帶、皮包的應用最為廣泛。
三、夏布與皮革藝術的產品造型設計策略
(一)夏布與皮革相互融合的設計切入點
夏布與皮革兩種材質,每一種都具備較為明顯的藝術產品可塑性和延展性。但是盲目融合二者的造型設計,也容易產生令人突兀的感覺。那么為了激發(fā)二者融合的視覺效果,首先在藝術造型設計上需要深度發(fā)掘融合要素,這種要素便是藝術品造型設計的切入點。根據夏布與皮革藝術產品設計維度能夠明確,其觀賞價值和工藝化的表現形式,是其藝術審美價值的突破口,基于此在造型設計上第一切入點為:視覺審美效果。除此之外,夏布與皮革的工藝制品中皆出自人們日常使用習慣,這種習慣也可以作為造型設計的第二個切入點,即為:藝術品實用性價值。
(二)以皮革材質為基底的夏布設計元素
以視覺審美效果為切入點,在造型設計上皮革制品略比夏布制品具備可塑性。有其是在部分擺件制品的造型設計上,如果以皮革制品作為框架,其本身的可塑性空間較大。設計師可以根據設計需求任意設計指定的基礎造型,并在此造型之上利用夏布的裝飾效果,增加藝術品的柔和之美。從而為過于僵硬的皮雕擺件提供一種獨特的審美視角,既能夠突出皮革制品的匠心獨運,也能夠激發(fā)夏布制品的精雕細琢。
(三)以夏布飾品為載體的皮革裝飾技巧
從藝術品實用性價值中進行設計,可以依據設計產品的類型予以造型編排。例如設計圍巾時可以將皮革制品作為點綴,以小巧的皮革掛件融入其中,突出夏布主體基調的同時,豐富設計元素,闡釋美學特征。除此之外,在現代美學中突出二者融合的視覺效果,同時也需要考量使用價值,如果設計產品為箱包,那么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將夏布作為點綴。反之,如果設計造型為畫質作品,也應當以夏布的平面視覺效果為基底,融入皮革飾品的裝飾效果。其中需要強調的是,無論以皮革還是夏布作為基底進行設計,其造型比例需要占據2/3以上,才能保證自身的主色彩基調不被搶奪。同理無論以夏布還是皮革作為裝飾,都應當注意設計比重,以免造成喧賓奪主的設計缺陷。
結語:綜上所述,皮革多樣性的表面質感,為其藝術產品提供了不同的設計空間,如:漆皮牛皮很光滑,魚皮和壁虎皮則肌理分明,這些材質皆為天然紋理,在設計上也會產生奇妙的藝術效果。而夏布作為獨特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在經過績紗和紡織加工之后可以作為服裝面料,同時也可以用于工藝品、擺設、掛件等藝術產品的設計元素。為此,融合二者的不同材質特點,激發(fā)其藝術價值,同樣也能夠為藝術產品造型提供前所未有的審美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昱靚. 榮昌夏布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設計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 包裝工程,2016,37(14):148-151+219.
[2]花俊蘋. 萬載夏布促進環(huán)保服飾設計的創(chuàng)新研究[J].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6,34(04):62-64.
[3]何傳華. 皮革造型藝術中傳統(tǒng)與現代融合的研究[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3.
作者簡介:徐慧(1986.12.10),女,漢族,內江市,本科,中級,就職于:內江職業(yè)技術學院,畢業(yè)于:西華大學,研究方向: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方向)數字媒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