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英
【摘要】 目的 觀察D-二聚體檢測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栓風險的評估價值。方法 選取
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同期50例健康體檢人員作為對照組, 比較兩組的D-二聚體水平、血漿氨基酸B型鈉尿肽前體(NT-pro-BNP)水平, 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分級的D-二聚體水平、NT-pro-BNP水平情況。結(jié)果 觀察組的D-二聚體水平為(0.98±0.56)ug/ml、NT-pro-BNP水平為(615.35±1.58)pg/ml,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0.12±0.01)ug/ml和(58.64±1.64)pg/m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Ⅰ級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為(0.39±0.32)ug/ml、NT-pro-BNP水平為(145.32±2.45)pg/ml;Ⅱ級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為(0.78±0.55)ug/ml;NT-pro-BNP水平為(398.65±
2.74)pg/ml;Ⅲ級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為(1.26±0.24)ug/ml;NT-pro-BNP水平為(705.69±2.77)pg/ml;
Ⅳ級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為(1.98±0.04)ug/ml;NT-pro-BNP水平為(1108.54±2.85)pg/ml。各級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NT-pro-BNP水平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級別越高病情越嚴重, D-二聚體水平、NT-pro-BNP水平就越高。結(jié)論 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D-二聚體檢測, 能夠?qū)ζ溲L險情況進行評估, 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值得研究。
【關(guān)鍵詞】 D-二聚體檢測;慢性心力衰竭;血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4.038
慢性心力衰竭在臨床上十分常見, 屬于危重癥類型, 常發(fā)生于各種心臟疾病患者中[1]。近年來, 隨著我國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 從而導(dǎo)致我國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 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 易導(dǎo)致患者發(fā)生嚴重后果, 甚至死亡[2]。因此, 本文對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收取100例觀察對象進行客觀的研究, 并選擇一項合理的檢測方法, 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
28例, 女22例;年齡最大77歲, 最小52歲, 平均年齡(64.58±
4.14)歲;根據(jù)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進行分級:其中Ⅰ級12例、Ⅱ級18例、Ⅲ級14例、Ⅳ級6例。對照組中男29例, 女21例;年齡最大77歲, 最小53歲, 平均年齡(65.08±4.0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觀察對象進行D-二聚體檢測, 具體措施:于受檢者空腹的狀態(tài)下, 抽取兩組受檢者的靜脈血, 并采用枸櫞鹽酸及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型號為Coapresta 2000)將血漿進行分離操作, 并在2 h內(nèi)對其D-二聚體水平、NT-pro-BNP水平進行測定[3]。其中D-二聚體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LISA)試劑盒進行測定(上海太陽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NT-pro-BNP水平采用ELISA試劑盒進行測定(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 3 觀察指標 分析比較兩組觀察對象的D-二聚體水平及NT-pro-BNP水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分級的D-二聚體水平及NT-pro-BNP水平。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D-二聚體水平、NT-pro-BNP水平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D-二聚體水平分別為(0.98±0.56)μg/ml和
(0.12±0.01)μg/ml;NT-pro-BNP水平分別為(615.35±1.58)pg/ml
和(58.64±1.64)pg/ml, 觀察組的D-二聚體水平及NT-pro-BNP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不同分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
NT-pro-BNP水平比較 各級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NT-pro-BNP水平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級別越高病情越嚴重, D-二聚體水平、NT-pro-BNP水平就越高。見表1。
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 具有病情危急、病死率高、發(fā)病率高等特點, 給臨床治療增加了困難[4]。
D-二聚體為一種降解產(chǎn)物, 主要是由纖溶酶酶解交聯(lián)纖維蛋白所產(chǎn)生, 為纖溶過程中特異性的標志物, 當人體
D-二聚體水平一旦出現(xiàn)升高現(xiàn)象, 則表明機體內(nèi)繼發(fā)性纖溶活性異常增強及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 提示患者體內(nèi)有微小血栓的形成, 進而導(dǎo)致繼發(fā)性纖溶功能發(fā)生異常亢進, 由此可見, D-二聚體水平能夠作為反映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重要指標, 且D-二聚體水平還能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依
據(jù)[5]。此外, D-二聚體水平對血栓性疾病的診斷、預(yù)后endprint
判斷、血栓前狀態(tài)均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研究認為, 慢性心力衰竭若存在血栓前高凝狀態(tài), 且與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具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 則表明其具有繼發(fā)性纖溶和血栓栓塞的跡象。
本文通過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的D-二聚體水平為(0.98±0.56)μg/ml、NT-pro-BNP水平為(615.35±1.58)pg/ml,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0.12±0.01)μg/ml和(58.64±1.64)pg/m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Ⅰ級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為(0.39±0.32)μg/ml、NT-pro-BNP水平為(145.32±2.45)pg/ml;Ⅱ級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為(0.78±
0.55)μg/ml;NT-pro-BNP水平為(398.65±2.74)pg/ml;Ⅲ級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為(1.26±0.24)μg/ml;NT-pro-BNP水平為(705.69±2.77)pg/ml;Ⅳ級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為(1.98±
0.04)μg/ml;NT-pro-BNP水平為(1108.54±2.85)pg/ml。各級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NT-pro-BNP水平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級別越高病情越嚴重, D-二聚體水平、NT-pro-BNP水平就越高。
綜上所述, 將D-二聚體水平應(yīng)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檢測中, 能夠?qū)ζ溲ㄇ闆r進行準確的評估, 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 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參考文獻
[1] 趙明英, 單華, 李朝暉. 血漿B型利鈉肽聯(lián)合D-二聚體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檢測及臨床意義.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5, 22(6):506-507.
[2] 李寶亮, 蘇華, 馬俊帥, 等. B型鈉尿肽前體和D-二聚體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yīng)用價值及相關(guān)性. 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 2015, 12(4):33-36.
[3] 楊貝, 曹朝鵬, 程駿. 血漿BNP、D-二聚體及超敏CRP檢測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應(yīng)用研究.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7, 28(6):1073-1074.
[4] 林養(yǎng), 林榮華, 鄭海珍,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NP、
D-二聚體及超敏CRP檢測的臨床應(yīng)用. 實驗與檢驗醫(yī)學, 2013, 31(1):66-68.
[5] 史桂霞, 張育民, 王勇,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D-二聚體與LVEF檢測及意義.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0, 27(5):828-830.
[收稿日期:2017-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