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瑩瑩
【摘 要】陶行知先生說過:“要和學生家庭密切聯(lián)系,把學校與家庭構成一體,彼此可以來往,教師不再孤立,學校也不再和社會隔膜,而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電流,碰出教育的火花,發(fā)出教育的力量?!边@說明幼兒園和家庭共同擔負著教育下一代的職責。為此,不斷開辟家長參與幼兒園工作的新途徑,加強家園合作的動力,促進了家園的真正互動,使兒童、教師、家長在教育中共同發(fā)展,共同成長,真正實現(xiàn)“促進每個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推進;家園合作;舉措
家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做促進兒童發(fā)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互動地相互了解、互相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多年來,我們一直積極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鼓勵家長與幼兒園合作,有效利用家長的優(yōu)勢資源,促進幼兒快樂發(fā)展,我們不斷總結,不斷創(chuàng)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主題教育活動中的家園合作
主題活動是幼兒園的主要教育活動,開展主題活動需要幼兒有一定的前期經(jīng)驗。因此,在每個主題活動開始之前,我們會用短信和通知的方法告訴家長將要進行的主題活動內容,并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搜集相關的資料、或者感受生活中的場景,以豐富幼兒的相關經(jīng)驗。如在《落葉飄飄》主題活動中次主題一《秋天的色彩》開始之前,我們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去社區(qū)、公園和植物園尋找秋天,感受秋天的色彩,并一起搜集秋天的相關書籍、圖片和資料,并帶到幼兒園與孩子們一起分享,我們還請家長和孩子一起用落葉制作美麗的樹葉拼貼圖片。這樣在進行主題活動時,孩子們的注意力就比較集中,思維很活躍,能夠主動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當請他們用彩筆描繪秋天的色彩時,他們已經(jīng)胸有成竹,能夠把如詩如畫美麗的秋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區(qū)角活動中的家園合作
區(qū)角活動是教育活動的有效補充,孩子們非常喜歡區(qū)角活動。更重要的是,在區(qū)角活動中幼兒個的體差異更容易發(fā)現(xiàn),便于老師因材施教。而區(qū)角活動中材料的豐富多彩會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大量的區(qū)角材料總是依靠老師制作投入相對來說有點困難。于是,我們發(fā)動家長積極參與。生活區(qū)請家長幫忙做一些布藝的香蕉、玉米、小魚、烏龜、毛毛蟲等,有的做成粘扣的,有的做成拉鏈的,有的做成扣子的,還可以請家長做一些扣子、拉鏈、帶子等不同款式的衣服,訓練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另外,可以請家長做一些餅干、小蛋糕等布藝食品,讓幼兒練習用夾子或筷子練習夾的動作。這些都能鍛煉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大家各盡所能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活動材料,活動區(qū)成為幼兒的最愛,他們盡情地玩,有效地與材料進行互動,并在快樂中得到發(fā)展。
三、家庭教育中的家園合作——互動式家長會
(一)家長助教
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可以彌補幼兒園教育資源的不足,同時也能發(fā)揮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喚起家長的主人翁意識,讓家長真正成為幼兒園的合作伙伴。于是,我根據(jù)家長的不同職業(yè)、不同愛好并結合主題活動,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主動來園當助教活動。
若誠媽媽是自來水公司的員工,為了孩子們知道水的珍貴并懂得節(jié)約用水,她精心制作了課件,并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水的話題。欣怡的媽媽在淄博市公安局工作,安全又是幼兒園工作的首要工作,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分辨壞人,知道自我保護,她及時孩子們和討論安全的話題。
(二)家長義工
1.日常工作配合
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方式是豐富多彩的,有的家長可以參加助教活動,有的家長可以參加義工活動。幼兒園的一日工作繁忙,保教并重,由于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不是很強,因此很多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大人指導。為了更好地指導幼兒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根據(jù)工作需要請家長自愿報名參加幼兒園義工活動,可以是半天也可以是一天。家長可以幫忙做些衛(wèi)生打掃工作或配班看護幼兒,在幼兒園呆一天的家長中午可以幫助老師照顧幼兒午睡,下午指導幼兒疊床鋪。我們班幼兒剛從小班升入中班,幼兒的自理能力正在培養(yǎng)階段。部分孩子不會疊衣服和掛衣服。于是我們請有時間的家長早上早來指導幼兒疊衣服或者掛衣服。
2.吸引老人加入到活動中來
每天來接送孩子的家長有很多老人,雖然他們年齡大了,但是他們仍然能發(fā)揮很重要的作用。因為老人沒有工作,具有時間充足的優(yōu)勢,因此在幼兒園義工活動中他們可以隨叫隨到。我請老人指導孩子們掛衣服、疊衣服,而且在擇菜活動中老人更是發(fā)揮了獨特的優(yōu)勢。這樣還能讓讓老人更了解幼兒園的各項工作,知道在家如何配合指導孩子。雖然近黃昏,夕陽無限好!
3.家長參與管理,成立互助小組
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管理活動最常見的是形式是家長委員會。以往只是成立家委會,但沒有充分發(fā)揮家委會的紐帶作用。家庭互助組是幼兒家庭之間一種在家庭教育方面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的形式。因此,今年我們本著自愿的原則,把全體家長分為六組,成立互助小組,每組的組長由家委會成員擔任。每次活動進行之前,我會先召開家委會,具體事宜由各組長通知小組成員。如果需要帶參加活動的物品,也由各組長商量好再與組員達成一致,這樣多帶物品會豐富多樣,不會重復太多。另外,在每個主題活動開始之前的資料收集活動,我們也采取分組收集,這樣會避免大家都搜相同的東西出現(xiàn)資源浪費的現(xiàn)象。在制作活動區(qū)材料時,我也讓家長以小組為單位分組制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時,小組成員可以一起討論教育話題,相互借鑒好的育兒經(jīng)驗和方法,可以組織服裝、玩具、圖書方面的交流,也可以組織兒童的同伴交往,促進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避免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而產(chǎn)生的社會化方面的問題。
(三)家長參與環(huán)境布置
在組織大型節(jié)慶親子活動進行之前,我們會請家長一起布置教室,既能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又能讓大家享受那份其樂融融的氣氛,就像一家人一起裝飾自己的家后一起來過節(jié)。在“迎中秋親子做月餅”活動中,家長們提前來到幼兒園,幫忙洗水果、刷果盤,并用菊花、氣球和中秋的節(jié)的來歷與傳說,以及各種月餅的超大彩圖來布置會場,讓會場充滿濃濃的中秋情,詮釋了的團圓的主題。
在教育越來越強調生態(tài)化的今天,家園合作已經(jīng)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并在幼兒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樣,各種資源才能發(fā)揮它的最大功能,促進幼兒更好地地發(fā)展。“眾人拾柴火焰高”,所以,讓我們了解家長的特長,充分家長的優(yōu)勢,有效利用家園合作,以此促進幼兒更全面、更快樂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