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航
摘要:在中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常說要緣情寫作,要運用自己的真情實感來寫作,但是如何調(diào)動自己的情感,如何才能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賦予在自己的文字中,這是我們教學過程中所忽略的地方。而高中選讀課本中的《項脊軒志》一文,作為抒情大家歸有光的代表作,可以當做我們中學生學習緣情寫作的典范學習。下面,我將從《項脊軒志》的三個寫作技巧:樸實的記事和對景物的描寫、從細節(jié)描寫入手表達自己的情感、簡潔流暢精于煉字的語言入手,分析在中學寫作中如何將情感發(fā)揮出來。
關(guān)鍵詞:項脊軒志、中學語文寫作、情感、記事、景物描寫、細節(jié)描寫、簡潔、精于煉字、語言
正文: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文所占的分數(shù)比重也是相當大的。提起作文,可能是一個讓很多老師和學生都相當頭疼的問題。我們常說作文要緣情寫作,那么如何在文章中使我們的情感得以表露出來呢?《項脊軒志》一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典范。歸有光是緣情寫作的代表人物,他曾提出“匹夫匹婦以為當然,是天下之至情”的“志情論”。①初讀《項脊軒志》,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的語氣語句都十分平常普通,但卻讓人十分觸動。這便是歸有光創(chuàng)作特別的地方。而這與歸有光將文必真實的創(chuàng)作觀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的原因是分不開的。接下來我們來具體看看歸氏是如何在寫作中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的。
一、樸實的記事和對景物的描寫
初讀一遍《項脊軒志》,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歸有光寫作的題材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瑣事和普通人物,但里面又蘊含了作者深厚的感情,這是歸有光創(chuàng)作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們強烈推薦中學生寫作的一個點:通過描寫景物和敘事,將情感融會在里面。接下來我們來看歸氏是如何寓情于景物的。初讀開頭的一句“每移岸,顧視無可置者,又向北,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或許我們并不能領(lǐng)略到其中的情感,我們可能還會懷疑這怎么能是散文大家寫出來的文章呢?但當我們多讀幾遍,就能體會出其中特殊的韻味。請試想一下,如果不是歸有光對項脊軒的情感如此深厚,他又怎么會對項脊軒里日頭的移動如此明了,他又怎么會對項脊軒的記憶如此清晰呢?其實,親情、溫情不正是藏在我們?nèi)粘I畹狞c滴之中嗎?所以,在指導孩子們的寫作中時可以從訓練他們寫作自己身邊的一件小事、一處場景入手,場景不需要多么特別,比如清晨的菜市場,比如課堂老師講課的樣子等等。通過對簡單場景的刻畫,為后面文章的重心的描寫做襯托,這樣寫來的文章便可更近一步讓讀者感受到其中的真情。
二、細節(jié)描寫
當然,說到真情寫作,是一定不能少了細節(jié)描寫的。這在《項脊軒志》中也是運用的相當成功的一點,我們來看具體的例子。在《項脊軒志》中有這樣一段話“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予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yīng)答?!闭Z未畢,余泣,嫗亦泣。”在這里,歸氏選取了一個極為簡單的場景,但是在簡單的場景中又對已去世的母親的語言動作作了相當細致的描寫。寥寥幾十個字便將母親的音容笑貌刻畫的十分形象生動。這一段話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指扣門扉”一詞,讓人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當時的場景,接著一句語言描寫:“兒寒乎,欲食乎?”,兩個簡短的問句,表現(xiàn)母親對孩子關(guān)心的急切心情,突出了母親溫柔慈愛的形象,也表達了歸氏對自己母親的深切思念之情,使幾百年后的我們讀來都覺得猶如身臨其境,讓人動容??梢姡瑲w氏在這里的細節(jié)描寫是相當成功的。我們在作文教學中,也可以鼓勵孩子們選擇簡單的場景然后對某一個中心進行細節(jié)刻畫,這樣有主有次,更能夠突出重點,也能夠更吸引讀者的目光。比如當我們遇到描寫人物的作文時,我們就可以學習歸有光的這種寫作技巧。其實關(guān)于寫人的文章在中學作文還是相當常見的,因此歸氏的這個技巧對我們的作文寫作用處很大。除了寫人物的作文,細節(jié)描寫也可以用在寫景敘事中,我們都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從細節(jié)便可看出我們寫作時的真實情感,如果同學們學會了這種技巧,將會使我們的作文增彩很多。
三、簡潔流暢的語言和精于煉字
其次《項脊軒志》的創(chuàng)作方法中值得我們中學語文作文寫作學習的就是它的語言。歸氏的作品一般都比較短小,而且歸氏語言還十分雅致,因此這對語言的精煉程度要求就很高了。“歸氏散文的語言是在書面語言和民間語言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錘煉加工的文學語言,具有淡雅樸真,簡潔流暢的特點”。②比如在《項脊軒志》中第一段的最后一句,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了:“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边@句話是一句極普通極平淡的句子,但讀來卻覺得朗朗上口,同時作者采用四字詞語式的結(jié)構(gòu)讓人感覺簡潔明快,同時又將項脊軒夜晚時的凄清寧靜的氛圍描繪了出來。尤其是最后一個詞“姍姍可愛”又使作者對項脊軒的喜愛之情躍然紙上。歸氏的這種樸實無華、不事雕琢的文字值得我們在以后的作文寫作中學習。當然,語言的簡練流暢是不容易學的,這需要老師的耐心指導,我們可以多鼓勵孩子們用合適的美麗的詞語來給我們的文章添彩,例如“姍姍可愛”一詞就相當不錯。然后可適當減少口語式的語句。歸氏在創(chuàng)作中還精于煉字。精煉的文字是需要下功夫去鉆研的。《項脊軒志》中有很多用的很好的字詞都是作者冥思苦想精雕細琢才拾掇出來的。例如剛剛提到過的“姍姍可愛”中的“姍姍”一詞,讀來就讓人覺得格外別致,即使作者在前文中曾說項脊軒“塵泥滲漉,雨澤下注”,然而經(jīng)過“姍姍”一詞的渲染,使讀者對于項脊軒的印象一下子轉(zhuǎn)移到了擁有清風朗月的寧靜的模樣中去了,這與讀者精于煉字的深厚造詣是分不開的。倘若作者換了一個詞,比如“楚楚可愛、分外可愛”等便沒了如此的效果。另外文章里還使用了很多疊詞,這也是我們作文寫作中值得學習的地方。譬如“姍姍可愛”“呱呱而泣”“默默在此”“亭亭如蓋”,讀來讓人覺得韻律感強,使語言充滿了音樂美。在指導孩子們作文教學過程中,孩子們可能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鉆研詞語,也沒那么多時間去煉字,但是我們可以多積累別人用的好的字詞,積累別人寫的優(yōu)美的句子,這是最簡單的學習方法,也可以更快的提高孩子們寫作水平。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從《項脊軒志》中總結(jié)出來的有利于我們作文教學的特點,寫作不是一件速成的事,需要老師耐心的指導。其實中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在寫作中借鑒的地方。歸有光的文章只是其中之一。但是歸氏的寫作技巧是相當易學的,非常值得我們在日常寫作中學習,希望我們能在教學過程中和孩子們一起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吳永萍《歸有光的“志情論”極其散文創(chuàng)作》[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9):37-40
[2]、田干生《簡論歸有光的文學思想和文學創(chuàng)作》,鹽城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