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敏
在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地位顯得格外重要。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越來越成為我們教學中強有力的前提和保障。除此之外,努力的情緒與學習興趣在某些方面是對等的,如何把握好這二者的關系,同樣是值得深究的問題。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我們希望孩子能夠?qū)⒄n堂上所教的知識全部學會掌握,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盡管一節(jié)課40分鐘不是很長,但是對于處于學習狀態(tài)的學生來說,往往是漫長的。那么這個時候,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就應該充分準備好上課的材料,包括對文本的解讀和教學語言的組織,讓學生產(chǎn)生這樣一種感覺:一節(jié)語文課結束后還是意猶未盡,仿佛在品嘗一道美味的大餐,舍不得放下。
語文教學重在打下扎實的基礎,對學生的培養(yǎng)重點應放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上。對于學習水平要達到什么樣的高度,這不是一個可以提前衡量的概念,并且這一標準必須依附于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識字、閱讀、寫話、口語交際這四個部分,是興趣啟發(fā)和生成的重要載體。
真正的興趣,是所要習得的知識或者行為與自我內(nèi)心愿望是一致的,沒有強迫等外在因素。也就是說,真正的學習興趣,不在于華麗的外表,也不在于生動的情境創(chuàng)設,在于學生的心理燃點是否被點燃。
教師在于教學之前的準備,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學習“燃點”,這里的“燃點”,就是學習心理與興趣之間的可以銜接的情感特征。
掌握漢字,識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識字又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中華民族的文字有著悠久的歷史,歷經(jīng)千年變幻,其中的文化歷史底蘊濃厚而又深沉,而漢字的數(shù)量之多,種類之多,要想分清也要頗費一番心思。如果將識字教學簡單地分割成拼音、間架結構、字形,無疑是枯燥無味的。所以,如何讓識字的過程變得有趣起來,是學生愛上語文這一門課程的第一步。猜字謎是我們在識字教學中常用的方式之一,它是根據(jù)漢字的結構,分析筆畫的特點然后變成字謎以幫助學生記憶字形的一種方法。例如認識“美”字,可以先讓學生猜:羊字沒胡須,大字藏底下;“花”:草帽戴頭上,化成一朵花;“金”:一個人,他是王,口袋裝著兩塊糖。實踐證明,運用字謎的方式,學生更樂于接受一些,能激起他們學習和識記漢字的濃厚興趣。同時作為教師也要清楚,根據(jù)每個漢字的不同特點選用不同的方式,編字謎是有效的輔助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在編寫時,要做到簡潔、通暢、通俗易懂,讓學生不能覺得太難而不想去猜。這一方式要運用適當,否則會適得其反。
每一篇文本都是與心靈對話的范本,語文教學的主體就是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從中提取豐富的情感與價值觀內(nèi)化為個人的主體觀念。我相信,僅僅靠教師講解的文本是吸引不了學生的?!皩W生是學習的主體”,如何讓學生自己想要去主動地了解文本,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在“六模塊”建構教學中,六個板塊的依附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自學質(zhì)疑、交流展示、互動探究等模塊,給了學生搭建了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語文,并不僅僅是學習課文。每一篇課文僅僅代表某一個方面的價值觀。因此,語文的教學必須廣泛而又深入,廣泛就是要了解文本的所有背景,包括作者和時代色彩;深入就是要告訴學生,到底我們要學生知道的是什么。例如教學雨果的《船長》一文時,課前讓學生自己去找一找關于雨果、關于這篇文章的所有資料,讓學生更多地了解當時的法國處于什么樣的社會形態(tài),在此基礎上再去讀雨果的這篇文章,學生對內(nèi)容情感的把握肯定是不一樣的。此外,對女性地位的重視可以從雨果的其他作品,如《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中也可以看出來,通過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找尋作品與作品的相關聯(lián)系,再來看這篇文章,可以說學生很容易就能知道文中人物人格的特征牢牢地刻上了作者的思想印記。
寫作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低年級的寫話可以說是為了中高年級的寫作打下基礎。在教學一年級語文時,不要對學生提過高的要求??梢韵儒憻捳f話,如何用一句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觀點,如,在教學《村居》時,先讓學生們想一想,每天放學后都做些什么?再看看圖上的小朋友他們在做些什么?讓他們先說出一句話,然后再動筆寫。一句話是寫作的基礎,一年級的孩子應該建立句的概念,能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這樣的寫句訓練也應該成為體系,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簡單的表達學生都能達到,但是如何具體地表述,低年級的學生會顯得很困難,詞匯量積累不夠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去具體的表達。此時,教師可以做出示范,例如《村居》,課文中描寫的春天的景色是如此的美麗,孩子們放學歸來,放下書包,迫不及待地出去放風箏,大概有五六個孩子,有的孩子很高興,有的孩子搶著放風箏等等。教給學生,引導學生:可以想象孩子們的表情;可以將句子說得更具體。能將句子寫得具體的學生,他對寫作的興趣也就慢慢地從文本中生發(fā)出來。此外重要的一點便是教師的鼓勵,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讓人興奮和繼續(xù)為之努力的了。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都應該是主動者,當然也存在著被動的學習者。作為教師,對主動學習的學生要積極引導和指點;而對于被動學習者,教師的任務便是找準“燃點”,點燃興趣之火。這個過程可能是漫長的,也可能是困難的,但是學生的柔軟的內(nèi)心,是不會排斥任何一位充滿愛的教育者的。在教與學的關系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實踐的證明,也需要時間的考驗,找準學生的心理“燃點”,我想,未來的教育會越來越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