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宗如明
在端午節(jié)的這天上午,無論家里有多忙,母親總會坐在家門口的屋檐下,開始麻利地包著粽子,她圈起粽葉,放入糯米,再用清水將糯米沖得整整齊齊,用手按一下,將粽葉折疊、環(huán)繞、系緊……
當初夏縷縷的微風,再一次送來濃濃粽香時,我的思緒又回到了遠方的家,回到母親的身邊,我仿佛看見她正在家門口的屋檐下包著粽子,明亮的陽光一朵朵灑落在她的身上,有艾蒿的香味遠遠近近地飄進我的鼻腔。
記憶中,端午節(jié)總是和母親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為母親總會在端午節(jié)的前兩天,帶著我和姐姐到屋后的那個池塘里采粽葉。在清涼的池塘邊,很快就采夠了所需的粽葉。回家后,母親將挑選好的粽葉放在鍋里煮開(煮過的粽葉不易開裂)后浸泡在清水中反復刷洗,直到干凈為止,最后一一攤開,疊得整整齊齊。
在端午節(jié)的這天上午,無論家里有多忙,母親總會坐在家門口的屋檐下,開始麻利地包著粽子。洗干凈的粽葉和泡好的糯米分別放在兩個大盆里,盆沿還搭著一摞白線繩。她圈起粽葉,放入糯米,再用清水將糯米沖得整整齊齊,用手按一下,將粽葉折疊、環(huán)繞、系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斑駁的陽光從樹葉縫間灑落下來,落在母親的腳邊,微風輕拂,帶來艾蒿的香氣,小鳥在樹頭上歡叫著。此刻,我和姐姐就一直蹲在水盆邊,學著母親的樣子,笨拙地包著粽子,可是怎么也學不會,不是米漏出來,就是一松手就散了,母親笑呵呵地耐心教我們,直到我們也能包出一個可以下鍋的粽子為止。
包粽子,一般人家是要放肉餡或者甜棗的。但我家窮,別說肉,就連一個棗也沒有。但母親為了給我們解饞,別出心裁地將腌制的蘿卜干剁碎和自家地里長的紅豆當餡用,包在粽子里,粽子煮好后,揭開鍋蓋,溢出的香氣甚至比肉粽子還要香百倍。這時,鄰居們都夸我媽會“發(fā)明”。
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后,通常都是我在鍋臺下,把火燒得啪啪直響。不一會兒,我們就聞見鍋里飄出的粽葉香,軟軟的糯米香,和醉人的蘿卜干紅豆香,真讓人口水直流,我和姐姐都嚷著要吃。拗不過我們的糾纏,母親通常都會在第一時間從鍋里撈出幾個粽子,供我們解饞。
后來,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日漸好轉。母親再包粽子時,也多了很多花樣。棗泥粽子、豆沙粽子、火腿粽子、松仁瓜子粽子,等等,應有盡有??沙赃@些粽子時,怎么也吃不出當年那個蘿卜干紅豆粽子的香味來了。
如今,母親年歲已高,但她知道我特別懷念當年的蘿卜干紅豆粽子,就特地在每年端午節(jié)這天一大早,將溢滿母愛的蘿卜干紅豆粽子送過來。當我打開袋子的時候,粽子還是熱乎乎的。我迫不及待地將粽子送進嘴時,一股久違了的清香,頓時縈繞在了我的舌尖味蕾。抬眼望著滿臉微汗的母親,我突然發(fā)現(xiàn)當年那個滿頭青絲,行動敏捷,做事風風火火的母親,如今已變成行動遲緩的華發(fā)小老太太了,心中頓有對歲月流逝的感慨,眼淚差點涌出來,因為我知道,母親送的哪是幾個粽子啊,只要我需要,哪怕她年齡再大,路再遠,她也會一路奔波,給我送來濃濃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