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北 李陽海
編者的話:烘云托月法亦稱烘托法,原是中國畫的一種特有技法,意思是畫家畫月亮時,不直接用線條勾出月亮的輪廊,而是用點染云彩的方法把月亮襯托出來。把這種手法運用到文章的構(gòu)思中來,就是在寫作中,對所表現(xiàn)的主要形象或蘊含的情感不作直接的正面描寫,而是從側(cè)面描繪某事、某景、某人,去加以襯托。這種方法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很早就開始運用了??v觀同學們平時的作文,大都是運用正面描寫,很少運用烘托法,這是寫作中的一大缺憾。下面請看作家王雁是如何巧妙運用此法的。
鼓神
王雁
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陜西省略陽縣。這里地處秦嶺腹地,山高坡陡民窮,是李白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關(guān)。我流連在這里,販點山貨,倒點野味,甚是凄惶可憐,甚至到了春節(jié)年關(guān)還不敢作歸鄉(xiāng)的打算。
春節(jié)的氣氛越來越濃,鞭炮聲、鼓鑼聲從街巷小院傳來,聽得人心煩意亂。我裹著衣服離開縣城走向一個熟悉的小山村。這里也在操練鼓、鑼,作春節(jié)上街游行的準備。既然躲不掉就留下來聽聽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幫老頭婆姨姑娘小孩中間,看著壩中十來個中青年漢子把鼓鑼敲得震天價響。
敲打鑼鼓的漢子們敦實威風,這些平時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時一個個精神抖擻,紅光滿面,賣著狂傲,逞著威風,顯得不可一世。這氣氛使我這個異鄉(xiāng)人感到更加凄惶悲涼,孤獨孑孑。我準備悄悄地離開。正在這時,敲打大鼓的壯漢把雙槌一收,抹一下額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掃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邊的一個瘦老頭身上,說:“張伯,你來玩一把?!薄皠e,別……”這個叫張伯的老頭既瘦弱又邋遢,穿著一件破舊的黑布棉襖,雙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澀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樣怕過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婦們卻揪住他往前推搡,說:“鼓神,來一個!”打鼓的漢子一臉虔誠地把有如嬰兒手臂粗的雙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銅鑼銅鈸的后生們也滿臉殷殷地望著他。
我真不相信這樣的蔫老頭能敲擊出什么花樣來。我等著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推辭不掉了。布滿皺紋和胡茬的臉上突然煥發(fā)出一股豪氣,只見他把棉襖脫下來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將雙槌握在手中的時候,一個我不敢相信的奇跡出現(xiàn)了。一個在黃土中長大的像黃土一般平凡的漢子,忽然間像天神似的頂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滿光輝,臉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鋼棍一樣堅強起來,在輕輕地敲打了鼓沿幾下后,雙臂猛一揮,一聲石破天驚的巨響倏地刺進了我的耳膜和心臟。接著小鼓銅鑼一起轟鳴,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沖動和古老意念的混亂音符猛地從地底躥出來,通過雙腳直抵進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種脫胎換骨般的劇痛的快感。
我像被魔語詛咒了似的,雙目緊盯著他。只見他急敲慢敲,重敲輕敲,時而敲打鼓沿,時而肘杵鼓面,時而躍騰猛捶,時而貼鼓輕撫,柔時如絲綢無骨,堅時像槍擊鋼板,亂時如烏云壓頂,齊時如布兵排陣;鐵馬金戈亂箭飛,細雨輕風荷塘清,劈山開路是男兒,再聞堂前紡織聲……
就在敲擊出的聲聲鼓鳴中,我似乎聽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獷,女人的嬌娉,還有生命,嬰兒落地開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這些奇妙的幻象在鑼鼓聲交織而成的音韻的羅網(wǎng)中不斷地沖突,糾纏,呼嘯,狂亂……它們似在演繹著生命,似在點撥著生命,似在操縱著人類奔向精神將要達及的終點……
我站在這群肅立的山民之間,觀看眼前出現(xiàn)的不可思議的奇跡。大鼓在響,小鼓在響,銅鑼銅鈸鏗鏗鏘鏘,而指揮這支創(chuàng)造奇跡的鼓隊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個蔫耷漢,而是一個飄逸的精靈,一串神秘的符號,一團無形的罡風。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這個人中的英杰此時就代表著人類在立地頂天。我驚愕了,世上竟有著這樣的聲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沒有卑微和可憐。我從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來,充滿敬意地望著他們。我想我該回家過年了。
本文為首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文章的側(cè)面烘托讓讀者嘆服。本文的側(cè)面烘托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種形式:
以旁人的言談作側(cè)面烘托。文章借助周圍人物的言談來表現(xiàn)主要人物,主要有兩處:一是“張伯,你來玩一把”,二是“鼓神,來一個”。看似很簡短的兩句話,卻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人物的不尋常。為什么不讓別人“玩一把”,單單讓這位瘦老頭來玩呢?為什么一個其貌不揚的瘦老頭別人稱他為“鼓神”?這里頭有什么不平凡的故事嗎?所有這一切,都從側(cè)面烘托出這位瘦老頭肯定不尋常。
以“我”的所見所聞作側(cè)面烘托。作者借助“我”的視覺來觀察描寫對象。例如,“我”看到敲打大鼓的壯漢把雙槌一收,抹一下額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掃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邊的一個瘦老頭身上,說:“張伯,你來玩一把?!币粋€壯漢抹著汗水,把目光定在一個瘦老頭身上。作者這是用“壯”來襯托“瘦”,壯漢敲鼓尚且冒汗,這個瘦老頭行嗎?在這非同尋常的襯托中,瘦老頭的不尋常就不言而喻了。
以“我”的所感作側(cè)面烘托。文章通過寫“我”的多種感受,突出描寫了瘦老頭的非凡功夫。例如,“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沖動和古老意念的混亂音符猛地從地底躥出來,通過雙腳直抵進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種脫胎換骨般的劇痛的快感。”作者用比擬和夸張的辭格把“鼓神”的“神力”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了出來。又如“就在敲擊出的聲聲鼓鳴中,我似乎聽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獷,女人的嬌娉,還有生命,嬰兒落地開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這些奇妙的幻象在鑼鼓聲交織而成的音韻的羅網(wǎng)中不斷地沖突,糾纏,呼嘯,狂亂……它們似在演繹著生命,似在點撥著生命,似在操縱著人類奔向精神將要達及的終點……”作者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來寫自己的感受,把“鼓神”的威力描寫得無與倫比,一個頂天立地的形象矗立在讀者面前。
思念并未結(jié)束
佚名
孤星殘月,天地仿佛凝固了。星,在靜思;人,在流淚。月,孤獨地掛在天邊。彎彎的月亮又勾起我無限的思念。
再也沒有那溫暖的問候,再也不見你那關(guān)切的目光,再也沒有那慈祥的笑容。從那一天起,一切都消散了,只留下我無盡的思念,留下我孤獨的守候。如果時間能夠倒流,我一定會珍惜與您在一起的日子。
風拂樹葉,翩翩翻飛,如同我的思念,又一頁一頁地掀起。
那時我忙于復習,我的世界里完全被中考充斥著,因而忽略了您——對我無限關(guān)愛的爺爺。
“婷婷,過些日子就該中考了吧?”爺爺問道?!班牛 蔽衣唤?jīng)心地回答。“如果能看到你考上重點高中,爺爺就心滿意足了?!蔽夷菚r沒有在意爺爺那悲傷的語氣?!盃敔?,再有一個半月我就考完了,您等我的好消息吧!”我安慰著爺爺。
“唉!我真盼著能有那一天?!睜敔斦Z氣有些低沉。
“我要上學了,爺爺!”我并沒有聽懂爺爺?shù)脑?,那時我真是太粗心了。
就是那個黃昏,當鄰居去學校接我回家時,我預感到了什么,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禱著,安慰自己:不會的,不會的。
回到家,嗩吶吹起了悲傷的曲調(diào),親人們嗚咽,哽塞,泣不成聲。在這個夏季,我卻感到了秋天般的蒼涼。
一抔黃土,把您與我隔在了兩個世界,我再也聽不到您溫暖的話語,見不到您慈祥的面容。您孤獨地躺在黑暗中,我再也不能和您說一句話了?!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爺爺,您的孫女還沒有報答您啊!
風再起,樹葉沙沙。夏日的月夜里,我獨自撫摸記憶,逝去的過去不知是否會停留在遠方,等我用心去感受它的溫暖。
一聲鳥鳴打破了夜的靜寂,卻不見鳥的影子。不知那歸林的鳥兒棲息何處?不知它婉轉(zhuǎn)的歌喉是否也有追述的回憶?不知在它悠揚的鳴叫聲里是否也有和我一樣的無限思念?
我知道對爺爺?shù)乃寄畈⑽唇Y(jié)束。在每一個有月亮的晚上,在風起的時候,我的思念總會涌起,總會翻動久遠的記憶。
【點評】這是一篇飽含真情的作文,運用情景來烘托人物心情是本文的特色。文章的開頭有一段情景描寫:“孤星殘月,天地仿佛凝固了。星,在靜思;人,在流淚。月,孤獨地掛在天邊?!边@段描寫讓人情難自禁地產(chǎn)生一種悲傷的心境。這種悲涼的情景和悲傷的心境就起到烘托的作用,它給人一種不好的預感。文章的中間又用“嗩吶吹起了悲傷的曲調(diào)”進一步烘托主人公的悲涼心境。悲涼的情景,悲痛的感情,這些側(cè)面描寫表現(xiàn)了“我”對爺爺逝去的哀痛和思念,營造出一種蒼涼的意境。
烘云托月法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有:
用次要人物來烘托主要人物。如漢樂府詩《陌上?!分谐晒\用了側(cè)面描寫:“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這些詩句從側(cè)面以調(diào)侃夸張之筆,描寫了各種人物見到羅敷時的失態(tài)舉動,將羅敷的美貌烘托得淋離盡致,讓讀者從人們神魂顛倒的表現(xiàn)中想象羅敷之美,突破了正面描寫的局限,讓讀者根據(jù)自己的審美標準重塑羅敷的形象,獲得最佳美感,同時也擴大了讀者的想象空間。羅敷是一個美麗、智慧、儀態(tài)大方的女子,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羅敷。黑格爾說:“想象可以使自己去創(chuàng)造無窮無盡的形象?!薄赌吧仙!分械膫?cè)面烘托是激起讀者想象的重要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想象就沒有文學創(chuàng)作,就沒有藝術(shù)烘托手法,也就沒有流傳千古的秦羅敷。
用景物烘托人物心情。如以美好的、充滿絢麗色彩的景物來襯托歡樂喜悅的心情,以蕭瑟凄迷的景物來襯托悲哀憂愁的思想感情,通過情景交融來渲染某種情調(diào)和氣氛。正所謂景樂則情樂,景哀則情哀。如魯迅《故鄉(xiāng)》的開頭,以冬天故鄉(xiāng)的蕭索烘托“我”悲涼的心情。又如中考作文《昂起頭來真美》,文章運用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自己昂起頭來前后的不同心態(tài),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從消沉到自信的變化過程。請看文章中的一段:“烏云散去,一彎懸在天際的彩虹給世界平添了幾分姿色;太陽重新現(xiàn)身,把那溫暖人心的陽光灑遍世界的各個角落?!庇眠@段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他找到自信后的心情。
用一事物來烘托另一事物。例如周敦頤的《愛蓮說》,運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贊頌他不茍同于世俗的高潔品質(zhì),也是用菊花來正面襯托蓮花,用陶淵明來正面襯托他自己。作者寫世人甚愛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高潔品質(zhì),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