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把學生當作教學的對象和主體,還要把他們當作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部分和生成者,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學生資源”意識,不斷捕捉、判斷、重組從學生那里涌現(xiàn)出的各種信息,以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動態(tài)生成。
在一些課堂上,有些內(nèi)容往往老生常談,缺乏新鮮感,一些學生聽來便有耳無心,也不動腦筋。其實,上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預習了,有的環(huán)節(jié)完全可以省略,如果教師不加選擇地重復,就等于拉住學生的思維不讓他們往高處走、深處流,學生的思維也就失去了發(fā)展的機會,教師也會失卻把握真實基礎性資源的機會。例如:一位教師教學蘇教版三上《石榴》時,剛上課,有個學生悄悄從抽屜里拿出一個從家里帶來的石榴把玩,分散了周圍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沒有批評,而是隨即把它當作靈活的課程資源,請這位學生把石榴介紹給大家,學生興趣盎然。但教師沒有就此止步,而是接著讓大家思考:聽這個同學介紹后,再結合課文里的語言,想一想,怎樣才能更準確、生動地介紹石榴?學生的注意力被轉(zhuǎn)移到文字里,去品讀文中描寫石榴外形和味道的詞句,當學生學習了文中的“瑪瑙般”“緊偎”“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甜津津”“清爽無比”等詞句后,再拿出石榴讓大家看一看、剝一剝甚至嘗一嘗時,就把觀察和表達有機融合起來了。對于這樣的“學生資源”,教師善于利用,讓學生得“意”又得“言”。
學生在課堂中的狀態(tài),包括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發(fā)表的意見、提出的問題乃至錯誤的回答等,教師都可以將其作為教學過程中生成的“學生資源”,而后進行有效的引導。一位教師教學蘇教版四上《一路花香》時,有學生對課題產(chǎn)生了質(zhì)疑:一路花香是怎么來的?許多學生不以為然,不假思索地回答:破水罐。教師沒有放棄這個可利用的資源,接著問:它自己怎么澆灌?學生開始關注課文,略作思考后回答:挑水工利用破水罐漏下來的水澆灌路邊的花。教師及時評價:用“漏”字好像還不夠準確。學生再讀課文,咀嚼語言文字后概括提煉:滲。教師又抓住時機發(fā)問:“漏”與“滲”用哪個好?為什么?學生再次深入讀書與思考,覺得“滲”字用得更準確,因為是慢慢漏出來的,挑水工才不易察覺。教師趁熱打鐵:可鮮花從哪兒來的?待學生回答后,教師又啟發(fā)學生連起來把句子說完整、說清楚:挑水工在路邊撒下花種,利用破水罐里滲出來的水澆灌它們,才有了這一路花香。最后,學生由衷地感嘆:看書要仔細,表達要完整。透過這層層深入的對話教學,我們看到教師不僅善于傾聽,還及時捕捉了涌現(xiàn)出的“學生資源”,引領學生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有效地進行了思維和語言的訓練。
課堂上,學生有時會提出一些教師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而且學生給出的答案也并非與教師預先估計的完全一致。教師除了要善于發(fā)現(xiàn)課堂中的“學生資源”,還應善于重組“學生資源”,把學生呈現(xiàn)的變化狀態(tài)作為評價性資源和下一個教學流程的基礎性資源,以推動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一位教師教學蘇教版三下《雪兒》一課,在教學任務即將完成時,一個學生突然提問:“假如我撿到的不是一只信鴿,而是一只麻雀,它的命運又將會怎樣呢?是讓它默默地死去還是把它養(yǎng)起來?”其實,這是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深層次的問題。此時,教師抓住契機,指導學生展開想象,發(fā)表見解,闡述理由,進行交流,不僅能使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達到更高的水平,而且能使文章中蘊含的人文性得到深化。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扮演好教學過程“重組者”、動態(tài)生成“推進者”的重要角色,以實現(xiàn)師生積極、有效和高質(zhì)量的多向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必將感受到自己作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者的尊嚴與歡樂,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