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祎程
?
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理想人格理論比較研究
劉祎程
(安徽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孔子用以仁為核心的內在要求和由禮、義構成的外在制約構成了君子人格理論。亞里士多德從最高的善出發(fā)走到了有德性的人,發(fā)展出西方理想人格理論。從理想人格的內在要求和外在制約兩方面對這兩個理論進行比較,兩種理想人格的外在制約都形成于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它們的外在制約與內在要求也都構成了相互貫通的關系。研究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理論對重建符合新時代的理想人格理論具有指導作用。
孔子; 亞里士多德; 德性
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理論都對東西方倫理道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鬃优c亞里士多德都處在一個變革動蕩的時代背景中,也都肩負起塑造倫理道德觀念的責任。現(xiàn)代社會紛繁復雜,東方與西方各種文化相互交融,研究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理論對構建新時代的倫理道德觀念和培養(yǎng)新時代理想人格具有重要意義。
孔子認為理想人格可以分為圣人、君子兩個層次,其中圣人是最高理想,是君子的最高形態(tài)??鬃诱J為,只有像堯舜這樣的上古君王才配得上這樣的稱號;而在孔子所在的時代,已經沒有圣人了。雖然孔子把圣人作為理想人格的最高目標,但他也意識到如果樹立一個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只會讓大多數(shù)人將其束之高閣,望而卻步。于是孔子引入君子這一概念作為理想人格的另一種形態(tài)并大力推崇?!笆ト?,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相較于圣人,君子是一種普通人也可以樹立為目標并為之努力的理想人格,君子不是完美的、高高在上的空中樓閣,而是也會像普通人一樣會犯錯的現(xiàn)實人?!熬又^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倍遥訉ψ陨磉^錯的克服是普通人應該去學習的。那么,君子這樣一個平易近人的詞語背后的道德內涵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君子是具有以仁為核心的內在要求加上禮、義構成的外在制約所規(guī)定的理想人格的人。
孔子把仁作為君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內涵,把仁當作君子畢生之追求,甚至可以犧牲生命去求索?!白釉唬骸臼咳嗜?,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仁還是君子一生奉行的修身法則,不可有一點逾矩“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痹诳鬃涌磥?,仁是具有最高普遍性的道德,掌握了仁甚至可以“當仁,不讓于師。”
仁最核心的內涵是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睈廴司褪侵肝覀兤胀ㄈ俗钯|樸的感情,例如血緣親情、伙伴友情?!靶⒌芤舱撸錇槿手九c!”從這種質樸的感情出發(fā),仁要走向愛他人、愛大眾、愛國家。君子只有從愛人出發(fā)來治理國家才能保證老百姓的幸福安康,“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笨鬃铀f的愛人并不是毫無條件的無差別地愛人,孔子的愛還包括了直,直是從人的本性出發(fā),認為人必然會更愛親近之人,也會憎惡害人之人。直與基督教“以德報怨”的態(tài)度相反,孔子認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才是道德之舉。
從愛人的內涵延展出了忠恕的道德?!胺蜃又?,忠恕而已矣?!敝宜》譃橹液退蓚€方面。恕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君子用自己的喜好來推斷他人的喜好,不把自己所討厭的事物強加于他人,這正是愛人的一種體現(xiàn)。忠是對恕的正面利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要求君子在修身求道的路上不要有零和博弈的思維,提升自己的同時也成人之美。
在孔子看來單單追求仁是不夠的,“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走向通往仁的道路必須好學,“子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君子應該通過學習開拓自己的眼界,掌握良好的言談舉止,使自己更加豁達并且樹立遠大的抱負,最終達到不逾矩且從心所欲的境界。
《中庸》里說“好學近乎知”,意味著學的更高境界不只是文獻典籍等文化知識,而是知。仁與知的關系是相互貫通的,“擇不處仁,焉得知”。掌握了一定的仁,才能更好的學習知,這個“知”不同于現(xiàn)代社會狹義上的“知識”。現(xiàn)代社會是以工具理性主導的分工社會,人們學習通常是為了掌握一項技能以求安身而非立命??鬃铀f的“知”不是如此,這個“知”更多的意義是知人知禮知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只有知命、知禮、知人才能觸及君子之道,才能不為外在世界所迷惑,才能隨心所欲的實行仁。
通過愛人、學習、求知,實踐了仁的君子還必須要掌握中庸之道。中庸是孔子對君子理想人格的重要標準,雖然《論語》中直接提及中庸只有一次,“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但可以看出中庸之德在孔子心中的地位。中庸的思想貫穿在《論語》之中,最言簡意賅的一句話是“過猶不及”,凡事都有一個度。例如孔子的學生在評價孔子時說“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可以適當把握與人相處的度,既不讓他人過于受辱,也能讓自己被他人喜愛。“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文質彬彬就是一種理想的狀態(tài),中庸之道就在其中。要達到中庸的境界,勢必要以仁為核心,通過求知、學禮來認識世界,才能把握萬物之度。
“仁者必有勇。”君子要成就一番事業(yè),怯弱是行不通的??鬃诱J為君子要對國家、社會有所擔當,那么在符合大義之時,君子必須要站出來,以勇敢之姿擔負起責任、有所作為。不過勇也必須依附在仁的統(tǒng)御下,符合中庸之度。過度的勇敢沒有用處,只會帶來麻煩,“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要做一名君子,還要艱苦樸素,身體力行。春秋時期,是一個天子衰微,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禮樂崩壞的時代;孔子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認為社會在走向衰敗,只有復興周禮才能拯救這一切。周禮對一個人的行為做了十分詳細的規(guī)定,小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禮儀,大到國家、朝廷和祭祀的禮儀。狹義上的禮就是周禮,禮還有另一重含義,即君子道德的外化體現(xiàn),君子之道是愛人、忠恕、中庸之道,君子應該不張揚、內斂且腳踏實地,這些內在要求外化到君子的行為舉止上就形成了禮的深層內涵。在孔子看來,要做一個君子,必須用禮來約束自己,才不至于離經叛道;否則“不知禮,無以立也”,唯有“克己復禮”才能成仁。腹有詩書的君子普遍比百姓有更強的能力,正因如此君子需要禮來制約自己的行為舉止,用禮把自己的能力發(fā)揮在正道之上。
義是君子的另一個外在制約,相較于禮是在規(guī)則層面約束君子,義則更多在價值層面約束君子,也就是要求君子必須正義和符合道義?!熬恿x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把義稱作君子的本質,可見其重視程度?!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君子在每當做價值判斷和選擇時,首要考慮是否符合義,而非像小人那樣只考慮利益,如果誘惑擺在眼前,君子也要見利思義。義還是君子行事的重要準則,甚至可以說是唯一準則,“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笨鬃诱J為,君子只要把握了義,那么一切行為都不會出格,自然不再需要用教條去規(guī)定他了。
亞里士多德所在的時代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傳統(tǒng)的雅典公民精神已經逐漸瓦解,人們拋棄了理想,將生活完全浸入到物質財富的追求中。面對這樣的社會風氣,亞里士多德希望能重塑理想精神,用理性指導人們過上符合德性的生活,成為有德性的人。亞里士多德認為,人活著不能只追求外在的物質,因為那樣就和動物沒有什么區(qū)別了。人之為人,是因為有更高的善要去追求。這里的善不同于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善良,而是一種符合德性的心靈,一種發(fā)揮人的潛能的狀態(tài)。在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中,這樣也就達到了人生追求的目的——幸福。亞里士多德從人生目的出發(fā),其理想人格的理論也就漸漸形成。
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著作《尼各馬可倫理學》的開宗明義第一句話這樣說道:“每種技藝與研究,同樣地,人的每種實踐與選擇,都以某種善為目的?!盵2]1-2亞里士多德認為,每個社會中的人在從事某項工作或研究時,不應該僅僅是為了追求眼前的物質利益,而應該是為了更崇高的目標去這樣做;理想的人不應該只注重所從事工作或研究帶來的結果,而應該發(fā)現(xiàn)在生命活動的背后有一個更高的目的,也就是最高的善。亞里士多德說:“就其名稱來說,大多數(shù)人有一致意見。無論是一般大眾,還是那些出眾的人,都會說這是幸福?!盵2]7現(xiàn)如今的幸福是一個主觀的概念,每個人都對自己是否幸福感受得真真切切;但是在亞里士多德的時代,幸福的含義是客觀的。一個人是否幸福,其他人能夠觀察得出來,這個幸福的客觀標準在當時的人看來,多半是由外在的事物或者說外在善所決定的,例如是否溫飽、是否有地位、是否有親人。但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外在的善固然重要,但是要把人的理性與欲望、精神追求與物質追求結合起來,才能獲得幸福。通過理性來追求善、不深陷物質的泥潭又追求高尚的靈魂就是亞里士多德理想中的人格。
與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類似,亞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也是眾多優(yōu)秀品質的結合體,這些品質可以用德性一詞來概括。[3]92德性首先來自于善,善是人們社會實踐追求的目的,那么具有德性的人就是他在他所在的領域把潛力發(fā)揮出來,做到極致的人,把作為人的功能全部實現(xiàn)或展現(xiàn)的人。但是這個人所在領域必須是道德的領域,例如小偷即使偷竊的技巧再怎么高明,也不是有德性的人。理想人格的德性不是憑空出現(xiàn),是在社會一定發(fā)展階段下形成的道德與價值觀所規(guī)定的,所以一個人的德性必然是將這些道德與價值觀內在化的德性。德性的這個條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只有那些具有理性能力的人通過理性思維對社會進行思辨,真正理解了社會道德與價值觀,并真心相信它們才能獲得德性。漢語中有個詞語叫“偽君子”,指那些表面上遵循社會道德規(guī)范,背地里卻卑鄙無恥、自私自利的人,所以亞里士多德強調,有德性的人是在做有德性的活動時能感受到快樂的人,其實他也就獲得了一定意義上的幸福。
亞里士多德認為德性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后天通過習慣化的過程訓練出來的。一個人必須學會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激情,進而變得有德性,學會在做高尚的事情時感受到快樂?!罢裨诔前钌钪蟹膳c習慣具有約束作用一樣,在家庭中父親的話與習慣也有約束作用。”[2]345亞里士多德也很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他認為父親在子女孩童時期的引導與規(guī)范十分重要,父親要將理性的能力從子女身上激發(fā)出來,這種引導甚至比社會規(guī)范與法律更加有效果。當一個人經過這些教育與訓練獲得了德性時,亞里士多德強調德性必須貫徹一生,它是一種固定的品性,一經養(yǎng)成是不應該失去的。
“德性是兩種惡即過度與不及的中間。”[2]50亞里士多德通過邏輯縝密的推理論述了中庸這一德性。人們的實踐活動是對善的追求,通過理性將某種道德的實踐活動做到極致就成為了有德性的人,這種極致的狀態(tài)就是中庸。亞里士多德的中庸理論可以用一個射箭的模型來比喻:一位弓箭手的職責就是射箭,射箭的最高水準便是射中靶心。唯有使用適當?shù)牧?,有?jié)奏的呼吸才能達成,如果用力過猛或者心情急躁都不能射中靶心,也就是中點,所以達到中庸也就是達到技藝的最高水準。一個將自己潛力發(fā)揮到極致的具有德性的人,同時也是在理性的指導下實踐的人,其必然可以把握事物最好的狀態(tài),既不過分也不會不及。中庸是亞里士多德理想人格具體品質的源頭,勇敢、節(jié)制、慷慨、大方、大氣、耐心、誠實、機智和友善這些優(yōu)秀品質都有人的各種心理狀態(tài)最適當?shù)亩取H绻粋€人沒有中庸的德性,勇敢可能會變?yōu)轸斆Щ蛘吲橙?,慷慨可能會變?yōu)槔速M或者小氣,機智可能會變?yōu)榇直苫蛘邎A滑。掌握中庸之道的人就掌握了萬事萬物的尺度,這樣的人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情形中分辨出真理,找出行事為人的正確道路,“德性是一種選擇的品質,存在于相對于我們的適度之中。這種適度是由邏各斯規(guī)定的,就是說,是像一個明智的人會做的那樣地確定的?!盵2]50亞里士多德推崇精神追求但他并不反對享受物質。他認為人都有對外在善的欲望,并且自我的實現(xiàn)離不開外在物質,不過對外在善的追求必須通過理性指導,達到一個適當?shù)刂杏沟臓顟B(tài)。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以仁為核心,要求追求仁道、保持仁心;仁即愛人,首先愛家人再到愛他人、愛國家。但這種愛不是兼愛而是有差別的愛,是謂直,從愛人進入到忠恕的階段,為他人著想并為他人盡心盡力以求共同進步;為仁的同時加以學習來內省自身,從而邁向隨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庸境界;把握萬物之度,最終成為理想的君子人格。這是一條從愛人起始加以學和知而獲得中庸以達到仁的境界,并為他人、社會和國家做奉獻的君子之路。
亞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首先從倫理概念“善”出發(fā),要求不能僅僅著眼于物質還要追求更高的善,而這種善是人們追求的最高幸福。幸福的獲得需要外在善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依靠人的理性壓制欲望和激情來獲得德性;這種有德性的人會把自己的潛能發(fā)揮出來,把自己所從事的實踐活動做到極致。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個人把一項技藝做到極致就達到了中庸境界,因為這樣的人認識到了事物最好的狀態(tài),所以做事不會過度也不會不及。這種人格理論以萬事萬物之目的的善為出發(fā)點,通過邏輯論證人的理性功能和理性活動,推導出德性這一品質,中庸是德性的核心內容。
兩種理想人格在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都要求達到中庸的境界,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的中庸理念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鬃拥闹杏垢⒅貫槿俗鍪聲r不能極端,與他人共處時禮儀恰當,內外兼修,從而達到不會被外界迷惑,行事得當?shù)木辰?。亞里士多德的中庸來自于德性,德性好的人是技藝精湛的人,這種人已經把某件事做到了最好,從而完全認識了事物,也就能夠把握事物的最佳狀態(tài),不偏不倚,這種中庸可以說是亞里士多德理想人格最重要的品質,[4]95是一個人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
從屬于上層建筑的倫理道德絕不會僅停留在個體身上,它也會被外部世界所決定。春秋時期禮樂崩壞、道德淪喪,孔子希望復興周禮,因此孔子提出的禮是與君子內在要求相呼應的。君子要愛人,那么禮也要求君子行孝悌之道;君子必須忠恕,那么禮也要求君子言語著裝要因地制宜。君子做價值判斷時必須符合義??鬃拥亩Y與義是君子內在要求的外化,外在制約與內在要求相互貫通。
亞里士多德理想人格的外在制約更加明確了與內在要求互為表里的關系。他非常重視家庭、城邦對人格的培養(yǎng)作用,他認為父親的作用就是以社會價值引導和規(guī)范子女的欲望和情感;而城邦在德性教育方面的角色更為重要,它要求每個人符合社會價值,通過公民教育宣揚社會價值。[5]92亞里士多德認為德性的成長是將現(xiàn)有的社會價值內化,并且更進一步去理解這種社會價值的優(yōu)點所在,最終信奉這種社會價值,在遵守這種社會價值的活動中感受到快樂,從而完成有德性的人的培養(yǎng)。
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生活在不同的文明類型、不同的社會結構中,因而他們的理論也蘊含著不同文化背景的特殊魅力。他們的理想人格理論影響了東西方倫理道德幾千年來的發(fā)展,并且至今依舊影響著現(xiàn)代社會的每個人??鬃拥娜蕫?、忠恕之道,亞里士多德的理性、中庸理論等都是當今時代人們需要的東西,我們學習研究并且身體力行地去實踐這些理想人格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必須對它們進行更多的比較研究,還要結合當下的社會道德狀況,形成既保留了古典倫理精華,也適應現(xiàn)代社會需求的新的理想人格理論。
[1] 錢穆.論語新解[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
[2]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3] 麥金太爾.倫理學簡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4] 余紀元.亞里士多德倫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5] 梯利.西方哲學史[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nfucius and Aristotle's Ideal Personality Theory
LIU Yicheng
(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Anhui, China )
Confucius's inner requirements with benevolence as the core and the external restrictions consisting of etiquette and righteousness constitute the theory of gentleman's personality. Aristotle embarks from the highest goodness to the virtuous man and develops the Western ideal personality theory. Compared with the two theories from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and external constraints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 the external constraints were developed in the social form at that time, and their external constraints and internal requirements also bear a coherent relationship. The study on Confucius and Aristotle's theory of ideal personality has a guiding role in rebuilding the theory of ideal personality in line with the new era.
Confucius, Aristotle, virtue
2018-07-05
劉祎程(1995-),男,安徽合肥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哲學。
B1
A
1673-9639 (2018) 11-0124-05
(責任編輯 賴 全)(責任校對 張鳳祥)(英文編輯 何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