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松
摘 要:由地震海嘯引發(fā)核電站喪失外部電源是福島核事故的直接原因,最終導致了反應堆熱量無法導出,堆芯損毀。本文介紹了第三代核技術AP1000中運用的非外部電力的動力源,這些動力源在設計上保證了AP1000在喪失外部電源的情況下,仍能完成安全目標,確保反應堆安全可控。
關鍵詞:AP1000;福島核事故;動力源;自然循環(huán);重力;蓄電池直流電源;閥門驅動力
1 前言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宮城縣東方外海發(fā)生了9.0級地震,緊接引起的海嘯,襲擊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對福島核電站造成了一系列設備損壞、堆芯融毀、放射性釋放等災害事件,為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廠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子事故。
當大地震發(fā)生時,福島核電站因保護動作自動停堆,廠內發(fā)電功能立即停止。正常情況下,電廠可以利用廠外電源驅動冷卻和控制系統(tǒng),但地震對電力網造成了大規(guī)模破壞,廠外電源喪失,因此只好依靠廠區(qū)內的緊急柴油發(fā)電機組驅動冷卻系統(tǒng)。但是接踵而至的15米大海嘯越過了廠區(qū)5.7米海堤,淹沒了地勢較低的柴油發(fā)電機組,供給反應堆的交流電源宣告失效,冷卻系統(tǒng)因此停止工作,反應堆開始過熱,釀成悲劇。
從福島核事故我們可以看出,喪失一切交流電源是導致反應堆損毀的直接原因。作為第三代核技術AP1000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就是采用非能動,在不需要交流電的情況下導出反應堆熱量,確保堆芯安全、完整。接下來我將著重講解AP1000喪失一切交流電源時,為保證完成相關的安全功能,使反應堆處于安全可靠的狀態(tài)所使用的各種動力源。
2 AP1000應對福島核事故的措施
假設發(fā)生了類似福島核電站喪失交流電源的事故,AP1000機組首先因地震或失電觸發(fā)安全停堆,4臺主泵失電后在惰轉飛輪的作用下惰轉,增加強迫循環(huán)時間,帶走堆芯更多的熱量。接著非能動余熱排出系統(tǒng)(PRHR)投入運行,依靠冷卻劑的自然循環(huán),將堆芯中的熱量傳遞給安全殼內換料水箱(IRWST),實現一回路降溫。ADS 1、2、3級閥門在直流電源的驅動下依次打開,將一回路冷卻劑排入IRWST,實現一回路降壓。IRWST中的水受熱蒸發(fā),水蒸氣遇到鋼制安全殼內表面凝結后流回IRWST中,水蒸氣的熱量通過安全殼外表面流過的空氣帶走。若僅依靠空氣無法帶走全部熱量,導致安全殼內壓力升高,將觸發(fā)位于安全殼頂部的非能動安全殼冷卻水儲存箱(PCCWST),水箱中的水依靠重力沿安全殼外表面向下流動,在外壁形成水膜,水膜蒸發(fā)將熱量排到大氣中,作為反應堆的最終熱阱,從而達到降低安全殼內部溫度壓力,導出堆芯熱量的目的。
3第三代核技術AP1000中運用的非交流電動力源
AP1000應對福島核事故的措施中,所有安全系統(tǒng)的運行都不需要依靠交流電源,下面將簡介措施應對過程中所使用的其他動力源。
3.1自然循環(huán)
AP1000最重要的設計特點就是無需電源的非能動自然循環(huán)。
自然循環(huán)的驅動力是水的密度差,建立的條件有四點:連貫的流道,溫度差,高度差,足以克服的摩擦阻力。冷源出口水的密度比熱源出口的大,加上高度差帶來的位能差,使冷源出口水向下流動,熱源出口水向上流動,形成自然循環(huán)。
福島核事故最大的挑戰(zhàn)是喪失交流電導致熱量無法導出,最終造成堆芯裸露、損毀。AP1000的非能動余熱排出系統(tǒng)(PRHR)設計為僅依靠冷卻劑的自然循環(huán),無需交流電源即可實現堆芯熱量的導出,確保堆芯冷卻、安全。
當發(fā)生事故時,保護信號觸發(fā)PRHR熱交換器(PRHR HX)出口氣動閥(不依靠交流電作為驅動力)打開,在PRHR熱交換器與堆芯之間形成連貫的流道。PRHR熱交換器放置在安全殼內換料水箱(IRWST)中,IRWST的溫度低,作為冷源,與堆芯形成溫度差,同時IRWST的位置高于堆芯,形成高度差,所以一回路冷卻劑在密度差的作用下,在PRHR熱交換器和反應堆堆芯之間形成自然循環(huán),將堆芯的熱量帶出,傳遞給IRWST中的冷水,使其蒸發(fā),并最終通過鋼制安全殼將熱量導出至環(huán)境大氣中。
3.2重力
簡單的說就是水依靠自身重力,在不需要交流電源的情況下,通過打開水箱的出口閥(可通過蓄電池直流或氣動/彈簧作為驅動力),到達預定地點,完成預定功能。
比如位于安全殼頂部的非能動安全殼冷卻水儲存箱(PCCWST)就是通過水的重力完成核安全功能。當安全殼內壓力超過一定值時,表明安全殼內產生了大量蒸汽,聚集的大量熱量無法通過空氣的自然對流進行冷卻。信號觸發(fā)PCCWST保護動作,打開水箱出口閥門(蓄電池直流供電),水通過重力直接流至安全殼表面形成水膜進行冷卻,最終將安全殼內的熱量導出,排至大氣中。
3.3蓄電池直流電源
面對福島核事故這樣喪失一切交流電的緊急情況,不需要外界支持的蓄電池直流電將發(fā)揮重要的動力源作用。AP1000的設計中對蓄電池直流電源分成兩部分,即安全相關的1E級直流和UPS系統(tǒng)(IDS)和非安全相關的非1E級直流及UPS系統(tǒng)(EDS)。
IDS向安全停堆的儀表、控制、監(jiān)測和其它關鍵功能所需要的設備提供可靠的電源。此外,作為非安全相關功能,IDS通過非1E級電廠照明系統(tǒng)(ELS),給主控室(MCR)和遠程停堆工作站(RSW)提供正常和應急照明電源。
比如PCCWST出口閥就是由IDS直流電提供的動力,從而保證喪失交流電時,該出口閥仍能可靠打開,完成PCCWST的安全功能。
EDS為電廠非1E級直流和交流負荷提供直流電和不間斷交流電源,對提供電廠運行和投資保護起關鍵作用,同時為安全殼內氫氣點火器提供電源。另外,還有第三個子系統(tǒng),EDS-5用于提供大電機直流電源,包括應急潤滑油泵和應急密封油泵。
3.4閥門驅動力
AP1000電站中閥門類型很多,有氣動閥、電動閥、電磁閥、爆破閥等。這樣設置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多樣性,避免因相同故障導致全部閥門失效,增加機組的安全性。面對喪失交流電,AP1000安全相關閥門的驅動方案也是多樣的。
比如氣動閥門,正常情況下,氣動閥門內充入壓縮空氣,用以壓縮或拉伸閥門內的彈簧使閥門處于所需位置。當失去交流電時,壓縮空氣喪失泄壓,閥門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變成我們所希望的安全開關狀態(tài),完成其安全相關功能。PRHR HX熱交換器出口氣動閥就是這樣的閥門。
因此即使失去外部電源,通過閥門自身的多樣性驅動力,操縱員仍能將這些安全相關的閥門置于安全位置,保證安全功能順利實現。
4總結
通過以上的分析簡介,AP1000在喪失交流電源的初始72小時內,不依靠外界動力源,可以實現電站設計的安全功能,保證反應堆冷卻,防止堆芯裸露,放射性物質釋放。AP1000核電站的非能動設計增強了核電站的安全水平,提高了抵抗自然災難、各類事故的能力。面對福島核事故,AP1000核電站是有能力應對,并保證電站安全的,同時通過福島核事故的例子也告訴我們,地震、海嘯等事故僅僅是個開始,因核燃料的特殊性,后續(xù)還需要一系列的措施應對極端的自然災害。 首要做好緊急電源的保護,盡快恢復廠外交流電源和柴油發(fā)電機,保證電力供應。72小時后要做好冷卻水源的保護和恢復,確保機組有足夠的水源持續(xù)冷卻反應堆。
參考文獻:
[1]ILO-SYS-PXS-PP-CH Rev 0
[2]ILO-SYS-PCS-PP-CH-Rev 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