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曄 (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 編輯|嚴芳 插圖|李麗
從出生到3歲是寶寶獲得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雖然顛三倒四、莫名其妙的狀態(tài)不可避免,但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孩子,讓他們不僅“會說話”,而且能“說好話”。
鑫鑫和媽媽圍在桌前吃晚餐。鑫鑫低頭吃著碗里的面條,突然他高興地說“水母,水母,媽媽你看水母”。媽媽一臉茫然,完全摸不著頭腦。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和鑫鑫的父母一樣的感受,覺得孩子說話總會莫名其妙、顛三倒四,讓人不明所以。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心理學上有句話叫“語言是思維的外衣”,意思就是說透過一個人說的話就能了解他的思維。3歲以前,受到思維水平的影響,寶寶語言的計劃性和邏輯性很弱,跳躍性很強,看(想)到什么說什么,很難像成人一樣有條理地敘述事情。
其次,寶寶學會流利地用語言來表達一件事情需要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他會“蹦字兒”,比如用“球”表示“我想要那個球/給我那個球”等意思;隨后出現(xiàn)電報一樣的句子,比如用“爸爸球”表示“爸爸陪我玩球/爸爸給我那個球”的意思。所以在3歲以前孩子的語言表達準確性不高,很多時候都讓人感到費解。
最后,日常對話本身的句法結構就不完整,像案例中的鑫鑫一樣,如果缺乏對孩子的充分了解,是很難理解他的意思的。鑫鑫的媽媽也是直到他將面條放進嘴里,笑瞇瞇地說“吃水母”后才猜到他要表達的意思。原來孩子最近去海洋館看了水母,他是將勺子上耷拉下來的面條比作了水母。所以想要聽懂孩子的話,必須得用心“猜”。
“重復”孩子的話孩子的話往往不完整,所以在和寶寶對話的時候,家長最好學會“重復”孩子的話,按照孩子的意思補充完善后再說給他聽。比如“哦,你發(fā)現(xiàn)面條像水母的觸手一樣!”幫助孩子學會完整地表達。
按照順序敘事事件在日常的對話中有意識地教孩子使用“首先,然后,最后”“先,再,又”“開始,后來,再后來”“早上、中午、晚上”等表示順序的詞語。當孩子說完后,可以整理一下孩子的順序再重復給他聽:“你是說:先把這個摳開,再安上電池,然后打開開關嗎?”
有條理地進行說明當給孩子講解或說明事物的時候,最好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由里到外、從先到后的順序,以提供良好的語言示范。
及時回憶、邊做邊說寶寶兩歲半以后就可以有意識地和他就剛剛發(fā)生的游戲、生活進行聊天了。比如,剛才我們玩什么游戲了?怎么玩的?我們今天上午去游樂場都玩了哪些玩具?最先玩了什么?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有條理地進行敘述。在孩子做游戲或者玩某個物品時,可以讓他邊玩邊給你講一講是怎么玩的,配合著自己的動作時孩子更容易表達得有順序、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