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紫檀
【摘 要】《風(fēng)雨故園》是陳涌泉筆下非常經(jīng)典的一部作品,通過汪荃珍和盛紅林的表演,讓人們看到真實的魯迅與第一任妻子朱安,刻畫了朱安無奈悲慘的一生。
【關(guān)鍵詞】朱安;包辦婚姻;命運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1-0032-01
第一次知道豫劇《風(fēng)雨故園》,是在一位師妹的音樂會上,當(dāng)時就被《來世再也不把女人投》的唱段吸引,覺得一個女人是在多么絕望的情況下,才能對“女人”如此憎惡,對自己的女人身如此“嫌棄”,直到觀看了全劇,才對這個人物有了新的理解。
豫劇《風(fēng)雨故園》是劇作家陳涌泉于2005年創(chuàng)作完成的,故事主要講述了魯迅在外留學(xué)期間,接連收到母親病重的書信,匆匆趕回紹興后發(fā)現(xiàn),病重只是母親騙他回家的理由,與此同時,魯迅的第一任妻子朱安已經(jīng)乘著花轎而來,一場命運的悲劇便由此展開。
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lǐng)導(dǎo)者,在他的新世界觀里,是絕不能容忍包辦婚姻的,朱安的出現(xiàn)打破了他對婚姻的一切幻想,此刻的他面對母親的發(fā)難不能拒絕,但內(nèi)心也不能接受,他不屈從和不愛的人一起生活。朱安,一個傳統(tǒng)家族中的大家閨秀,“被拋棄”是非常恥辱的,從小到大的教育讓她即使卑微地活著,也絕不接受那一封休書。
在豫劇《風(fēng)雨故園》的開頭,新娘朱安知道周家大少爺崇尚新學(xué),不喜陋俗,憎惡裹小腳的女人,她便偷偷在自己無比寬大的繡鞋中加入了大量的棉花,為的就是不讓周家大少爺看出她裹過小腳。新婚之夜,新娘期待的揭蓋頭換成了陣陣的翻書聲。新婚第二天,朱安就過上了“被拋棄”的生活,魯迅面對難以接受的婚姻只能選擇出走,一走就是三年。周家的大小瑣事都是朱安在照料。在周家,她受族人尊重,受婆母喜愛,盡心盡力就是為了讓遠(yuǎn)歸而來的丈夫能對她有一絲的好感。
在周家,她有一個好朋友——“蝸牛”,這個朋友陪她說話,理解她的無奈,她把“蝸?!碑?dāng)成學(xué)習(xí)的楷模,堅信自己有一天一定能像蝸牛一樣,爬到自己想要的位置,行動雖慢但賦有希望。1912年魯迅攜全家遷居北京,朱安開心極了,她覺得自己終于熬出頭了,她的大少爺愿意接受她了??墒牵秊樽约簺]有文化而自卑,她為自己不能與丈夫促膝交談而自卑,這個自卑讓她與丈夫越來越疏遠(yuǎn),她求學(xué)于丈夫的學(xué)生、鄰居的幼童,千方百計的彌合卻總是事與愿違。三一八慘案后,魯迅與學(xué)生許廣平相愛攜手南下,朱安的“蝸牛夢”徹底破碎,朱安的悲劇命運在此也愈發(fā)凄涼。
著名豫劇表演藝術(shù)家汪荃珍老師為大家塑造了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朱安形象。在表演上,她尋找江南女人的細(xì)膩,每一聲的“大先生”,喊得既發(fā)嗲又畏懼,每一聲都抱著試探與討好。在第一場戲中,汪老師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朱安嫌棄自己的小腳,墊上棉花后的欣喜;下轎時,繡鞋掉落的羞愧。每一個場景都向觀眾清晰地展現(xiàn)了朱安的內(nèi)心活動。
朱安是不幸的,她的情感道路坎坷,唯唯諾諾,大致經(jīng)歷了喜悅、期盼、等待、失望、絕望五個階段。經(jīng)典唱段《來世再也不把女人投》是魯迅與許廣平南下后,朱安情感的一次集中宣泄?!拔达嫿槐?,未把片言留,翌日東洋去,三年才回州。”這是此唱段上半場最經(jīng)典的一段唱詞,她抱怨了那個她愛了20多年的人,她等了20多年的人,她崇拜了20多年的人。這段唱詞也道出了朱安的無奈?!叭龔乃牡隆钡慕逃龑W(xué)得非常好,在世人眼中她是一個完美的妻子、媳婦,可偏偏她愛的、嫁的是一個留洋歸來,具有新思潮的丈夫,她很苦但無處訴說。
“二十年,未曾和他牽過手;二十年,不知道啥叫溫柔;二十年,我還是個女兒身;二十年,天天守著一個愁?!边@一段唱詞采取宣敘調(diào)的手法,由淺及深,從朱安對愛情的向往,到朱安對自身的無奈,再到朱安對命運的控訴。從失望到絕望的幾句唱詞,一點點地帶著朱安走進命運的悲劇中。即使魯迅愛上許廣平,朱安此刻對魯迅也沒有半句狠言惡語,“只怪自己沒文化,只怪自己慮不周”“當(dāng)初不該把瓜強扭,抱著幻想死不丟”這些唱詞令聽者心酸動容,同情這個被不幸婚姻捆綁的女人。唱段中多次出現(xiàn)“啊”“哦”等擬聲詞,也一次次再現(xiàn)了朱安內(nèi)心的煎熬。唱段中最精彩的用法就是戲曲中的噴口,如“二十年,不知道啥叫溫柔”在“不”的字音前加入噴口,更顯示出難以啟齒的委屈之感。
朱安只是那個時代女人的一個典型代表,她們緊緊帶著精神的枷鎖,包辦婚姻給她們帶來了無盡的傷害。《風(fēng)雨故園》既濃墨重彩地體現(xiàn)了朱安的掙扎和對生活、愛情的執(zhí)著,也深刻揭示了魯迅的無奈和不愿屈從命運的掙扎,這個劇本通過朱安、魯迅兩個人的悲劇,寫出了一個時代的悲劇,寫出社會大變革中一代人的命運。
汪荃珍老師對朱安的人物塑造,讓觀眾再一次嘆息朱安的悲劇命運,唱腔臺詞從活潑害羞到失落滄桑,為朱安的悲劇命運增添了更加凄涼的色彩。汪老師為了使朱安這個角色更加深入人心,曾多次去江南采風(fēng),實地了解江南女人的言行特色,這也為日后的成功演繹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
《風(fēng)雨故園》的成功,再一次讓河南豫劇綻放光彩,煥發(fā)生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