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雯
(湖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高職院校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高職學校學習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在校學習專業(yè)職業(yè)技術,為日后走上職業(yè)崗位打下堅實基礎。在學習專業(yè)職業(yè)技術的同時,不能忽略音樂藝術的教育。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可以表達人的喜、怒、哀、樂。人在音樂的欣賞中,可以釋放自己的心情,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得到寓教于樂的功用。音樂藝術課程對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人生觀,提高空間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審美水平起著重要作用。高職院校不能單單重視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技能性和操作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提高人才的質量。
1.在音樂課程教學中,加強興趣引導,讓學生發(fā)揮各盡其能的自主精神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時間的藝術。靜靜地傾聽音樂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參加音樂社團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發(fā)展學生的職業(yè)技能有著積極的作用。在高職學校開設音樂藝術課程,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讓學生樂于參與音樂藝術課程學習,讓音樂學習潛移默化地作用于學生,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精神。
2.通過音樂課程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在音樂社團課程的學習中,學生不僅僅是學習音樂技巧,同時在要有責任心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比如我校開設的管樂團、鑼鼓隊等音樂社團,學生在自身樂器的學習之外,要參加合奏訓練及表演。合奏時,怎樣讓多個聲部的樂器音樂合奏成一只和諧優(yōu)美的樂曲,則需要學生多次、多方位的合奏練習才能成功。這則需要增強同學之間的配合度、寬容度以及團結合作的意識。通過這種音樂課程的學習,無形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職業(yè)精神,對學生今后從事就業(yè)崗位時,具備吃苦耐勞、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提供了保證。
根據(jù)國家教育部的要求及我院教師配備及學生個體具體實際情況,我院開設了《音樂鑒賞》選修課及大學生藝術團的教學活動。
1. 開設《音樂鑒賞》選修課的課程性質
《音樂鑒賞》是一門藝術限定性選修課程。
2. 開設《音樂鑒賞》選修課的課程定位
《音樂鑒賞》課程是根據(jù)教育部關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的要求,在我院開設的一門限定性選修課程。其課程目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熟悉中國及西方音樂發(fā)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各個不同階段的音樂文化及其主要藝術成就和文化背景,了解中西方音樂史上重要的流派、作曲家及其代表性音樂作品,了解中西方音樂的美學特征,了解中國及西方的傳統(tǒng)音樂體裁及其歷史變遷,對提高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開設《音樂鑒賞》選修課的設計思想
本課程緊緊圍繞素質教育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與鑒賞水平為主線,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感知能力和審美情感。以“怎樣欣賞音樂”為出發(fā)點,采取提問——啟發(fā)——答疑式教學,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取知識,提高素養(yǎng)。
4.課程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該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欣賞大量古今中外的音樂作品,同時,掌握音樂欣賞有關基礎知識。學會通過音樂的各種表現(xiàn)手段來分析和理解音樂。
(2)具體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能掌握音樂鑒賞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欣賞技巧。具備準確、敏銳地從整體上感受、體驗音樂表現(xiàn)內容的能力。學習中外著名作曲家的音樂作品;能力目標:使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獨立分析音樂作品;具有將知識與技術綜合運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目標: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音樂素質和修養(yǎng); 具有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人際溝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5.課程內容及情境設計
(1)學習情境設計思想
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tǒng)學科課程模式,將音樂基礎知識和對音響的分辨知識要求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的過程中學會完成相應工作任務的方法,從而搭建自身相關知識體系,發(fā)展其職業(yè)能力。
課程內容突出對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訓練與職業(yè)素質養(yǎng)成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中,以音樂鑒賞有關知識為學習主線,通過學生音樂素質的訓練,提高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效果評價采取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以學生對每一個項目的完成程度、辨別音質能力作為評價職業(yè)能力的標準。
表1 音樂鑒賞學習情境
(2)教學實施建議
建議理論教學與實踐作品賞析結合,比例數(shù)為1: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大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性,在參與中學習和領悟該藝術的藝術魅力和價值;培養(yǎng)興趣,養(yǎng)成終身學習與欣賞藝術的習慣。
6.課程考核建議
(1)考核形式
本課程以考查音樂基本知識和應用審美水平為核心,采用教學過程中的提問、評議作品和期末課程考查相結合的方式。
(2)考核目的
加強學生對音樂基本知識的掌握;在不斷聽、說、評、議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養(yǎng)成他們終身學習、享受音樂藝術的習慣。
表2 考核評價方式
在素質教育深入人心和新世紀對大學生綜合素質較高要求的時代背景下,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lián)于2002年3月,聯(lián)合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強調作為主體人的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與開發(fā),要求著力拓展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素質和身心素質等,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在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下,在開展音樂課堂教學之外,組建以鑼鼓隊、管樂隊、合唱團、舞蹈隊、編鐘隊、軍鼓隊的院大學生藝術團。大力開展藝術實踐教學,使之成為我院大學生素質拓展活動的載體。
在全院挑選基本符合條件的學生,加入各個團隊,由藝術教研室負責配備專業(yè)的教師進行教學,學院提供場地和樂器等教學器材。
因專業(yè)特性、要求學生具備基本樂理知識、良好的節(jié)奏感,及較好的外形條件,所以,對于學生的選定由藝術教研室統(tǒng)一組織招生、面試及挑選。
由于藝術團要求的學生音樂綜合素質較高、訓練的難度比一般的選修課高,所以,在選人及上課次數(shù)的安排上和其他選修課不同,如下:
1.上課時間:每學期第2周——15周;2.上課教師安排:該團隊是特色團隊,基于每個團隊人數(shù)多、聲部復雜的特點,每個團隊安排兩名教師進行教學;3.課時安排:因學院學生在校時間短(僅僅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學生沒有任何基礎、再加上表演任務一般是臨時性的,因此,在學時的安排上,音樂團隊比普通的選修課要多,每學期鑼鼓共計100學時、管樂100學時、合唱100學時、舞蹈100學時、軍鼓100學時、編鐘64學時;4.學分計算方法:學生通過一學期的選修學習,每門考試合格者計選修學分2學分。
承擔學校各類文藝演出和其他藝術活動;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各學院學生文藝骨干,輻射與帶動全校文藝活動;訓練、提高藝術團成員的業(yè)務水平,推動校園文藝活動的開展;代表學校參加校外文藝演出和比賽。
開設音樂藝術課程,是認真貫徹落實《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教育部令13號),落實國家教育改革發(fā)展客觀需要。開設音樂藝術課程,是促進高職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提升其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開設音樂藝術課程,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建設和教學條件的改善。我校目前有音樂教師5人。音樂排練教室2間。舞蹈訓練室1間。合唱教室1間。樂器有鋼琴2臺,電鋼1臺,管樂器70余件,中國民族鼓40余個,小軍鼓70余個。等。開設音樂藝術課程,促進了藝術課程的建設與開發(fā)。開設的《音樂鑒賞》課及大學生藝術團為學校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了平臺,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開設音樂藝術課程,促進了全體學生藝術素質的提高。指導學院藝術團隊訓練成績顯著。藝術團參加了學院內外各類大型表演。鑼鼓表演在湖北省第二屆大學生藝術節(jié)中取得二等獎的殊榮,參加了湖北衛(wèi)視新秀場《喜從天降》節(jié)目的錄制。合唱團參加了湖北省黃鶴美育節(jié)獲得團體獎,合唱團參加了湖北省教育廳長江之春比賽獲一等獎。藝術團在千人操、紅歌會、學院運動會等大型活動中出色完成院領導交辦的迎賓任務。在建黨90周年活動中,藝術團獨立承辦“唱響紅色經典 、舞動青春交院”大型文藝匯演活動,得到院領導及師生的一致好評。組織我院師生參加了省交通運輸廳慶祝建黨90周年表彰大會,組織并表演了器樂節(jié)目“十送紅軍”節(jié)目。藝術團在學院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及歷屆校秋季運動會開幕式中,承擔了各項表演工作等。
[1]韓明濤.實施素質拓展計劃 深入推動高校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2).
[2]武永勤.論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J].運城學院學報,2006,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