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奎
(克拉瑪依市第一中學,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
在《孟子·公孫丑上》中,孟子講了孟施舍和北宮黝兩位擅長養(yǎng)勇的高人,此二人面對百姓或面對君主、面對強敵,都毫不畏懼,可謂勇往直前。然而,孟子認為最值得推崇的“大勇”之人卻是孔子——其為人也,“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意思是說,反省自己覺得理虧,那么即使對普通百姓,我難道就不害怕嗎?反省自己覺得理直,縱然面對千萬人,我也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這才是真正“大勇”的道理。
然而,為師者,需要怎樣的勇氣才能在課堂上為人師表呢?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17歲起就跟隨柏拉圖學習,時間長達20年之久。對亞里士多德來說,柏拉圖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師,還是他的摯友,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他不畏權威,毫不留情地批評自己恩師的錯誤,在歷史長河中留下響徹云霄的一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作為一名學生,擁有這樣追求真理的勇氣,為師者安能不自勉自強?
十年前,當我初次登上講臺,對于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腦海中空空如也,充滿畏懼。我不敢奢望自己能像古圣先賢一樣,在學生面前侃侃而談,為學生答疑解惑。于是,我大量收集名師的經(jīng)典課例,如饑似渴地吮吸大師的營養(yǎng),從教學案例到教學視頻,一絲一毫都不肯放過,期望在模仿中成為錢夢龍、魏書生、程紅兵。經(jīng)過反復打磨和練習,我的課堂似乎成為一些名師教學視頻的重現(xiàn),他們通過我的口來傳遞與轉(zhuǎn)述,我覺得自己的課堂開始變得從容而順暢,逐漸有了底氣和自信。
然而,正當我沾沾自喜地沉浸在這種“幸?!敝袝r,我卻發(fā)現(xiàn),課堂上依靠名師來“成就”的我,在課下與學生的交流中產(chǎn)生了一些障礙。當我在津津有味地分析經(jīng)典的魅力時,有的學生開始走神,而且越走越遠;當我用蘇霍姆林斯基的經(jīng)典來教育學生時,他們留下的只有呆呆的眼神,視而不見……
無論是學生的突發(fā)狀況,還是預設之外的情境,都讓我手足無措,一籌莫展。我似乎陷入了現(xiàn)實的泥淖,難道先前我的努力都是白費的?精心準備的教案都是毫無意義的?名師、經(jīng)典為何在現(xiàn)實面前、在具體問題面前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呢?
直到我遇到了這本書——《教學勇氣》,我才意識到,我的強大與自信只是在欺騙自己。我是一只“紙老虎”,我借助名師的案例架起了自己的課堂,卻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學生自然也無從立足。
作者帕克·帕爾默以輕松的文筆,探討教師的內(nèi)心世界。觀念發(fā)人深省,對筆者產(chǎn)生了振聾發(fā)聵的效果。為師者首要的問題不是對知識的爛熟于胸,而是“認識你自己”,如果課堂上的你和生活中的你是割裂的,那么你定然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你的勇氣和自信只是自欺欺人。
這并非是帕克·帕爾默的原創(chuàng),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就經(jīng)常這樣說,“認識你自己”。我們自己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曾經(jīng)思考反省過嗎?帕爾默教授認為:“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睙o論在教學中遇到怎樣尷尬的境地,我們都要有保持自身完整的勇氣,勇敢地面對自己,面對教學事件中讓自己不愉快或?qū)擂蔚氖?。只有這樣,你才能處變不驚,逐漸成熟為真正的自己。
就這樣,我開始嘗試做一些改變。不再對名師們的案例俯首帖耳亦步亦趨,開始思考自己的風格和特長,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不再迎合學生,而是靜靜地觀察,針對學生的需要,從內(nèi)心深處去思考如何幫助他們。結(jié)合自身特長,在講臺上與講臺下的我終于不再割裂,這樣的我才是自信而受人歡迎的。我不斷地嘗試真正走進文本,走進某個知識領域,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正如一位從事醫(yī)學研究的科學家所言:“如果你要真正地了解腫瘤,你必須成為腫瘤?!碑斘页闪苏嬲淖约?,我才開始真正地了解學生,透徹地理解他們,從而走進他們心里。
遙想孔子當年,針對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志向,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毕壬c弟子之間的對話與交鋒清晰地回蕩在腦海中,或莞爾而笑,或凜然正色,無不是先生內(nèi)心的真實反應。先生的教學中明確地透露著一個“真”字,而我卻迷失在如何做教師的曠野上。先生早已給了明確的答案,為師的勇氣從來不在于教師本身,而是如何成為一個勇敢的真正的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保ā墩撜Z·雍也》)己立己達便是忠,立人達人便是恕,忠恕的本體是仁,行仁的方法是誠。教與學的宗旨是仁——真善美的極致,教與學的方法則是誠——良知良能的自覺與發(fā)揮;己立己達便是學,立人達人便是教。教與學是一件事的兩方面,應該是一以貫之的。至于后來的“教學相長”思想,都是一脈相承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苯處煹穆殑帐恰扒Ы倘f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要想學生好學,必須教師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教師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為人師表的道理也許在這里說得最透徹了。
帕爾默教授說:“教學的勇氣就在于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慢慢地,我才真正明白,教育從來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圣職業(yè),它只是教育者自我成長的過程,只有這樣,教育才真正地發(fā)生。教育的勇氣并不在我們在講臺上如何高談闊論,而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舉手投足間,潤物無聲,方是教育的真諦。
勇敢做自我,真情做教師?!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