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封國華
最近,在網(wǎng)上經(jīng)??吹接芯W(wǎng)民說“射”和“矮”,“出”和“重”用錯了。“射”實際是“矮”,因為“寸”表示短,身寸即矮(射);委有曲折、彎轉(zhuǎn)的意思,彎弓搭箭即是射(矮)?!俺觥睂嶋H是“重”,兩山相加即重,“重”即是出,離家千里即為出。據(jù)傳最早提出這種說法的人是武則天,她不僅說“射”和“矮”,“出”和“重”用錯了,而且還說“鳳”和“鴨”也用錯了。鳯是凡鳥,鴨是甲鳥。鳯是百鳥之王,理應(yīng)用“鴨”。鴨是非常平凡普通的鳥,所以作“鳯”。這種說法,早在二三十年前我就聽說過,感覺似乎有點道理,其實這種說法似是而非。
射的甲骨文作 ,是箭搭在弓上的象形,正是射箭的狀態(tài)。金文作或,后者多了一只手,用手張弓搭箭的象形非常形象?!墩f文》篆書將弓訛為身,作和兩體?!吧洹钡钠浴按纭北硎臼?,“”的偏旁“矢”表示箭。《說文》:“,弓弩發(fā)于身而中于遠(yuǎn)也?!鄙涞谋玖x就是開弓射箭,因此,射沒有用錯。
“矮”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矢表義,委表音兼表義。矢的本義是指古代用弓弩發(fā)射的箭,由于古人度量長短常以矢為尺度,因此,矢有短小的意義。以“矢”作義符的字除了與箭、直等義有關(guān),也有與短小有關(guān)的。如:短,矢表義,豆表音兼表義?!岸埂笔且环N高腳食器,短于矢。委的甲骨文作或,從女,從禾。是古代婦女秋收時釬取割倒堆在地上的谷穗的豐收景象,這個動作需要彎腰俯身,因此,委也表示矮的意義。
“出”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作,從止(腳),從(古人穴居的洞口),會走出之意。金文作,《說文》篆書作,《六書通》里有些篆體因訛變像兩山重 疊 之 形, 如:等?!恫苋贰兑溢返入`書“出”字已完全變成兩山重疊之形。
鳯是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民間視為祥瑞之物。甲骨文中的“鳯”像高冠、花翎、長尾的鳳鳥象形,如:等。也有象形兼形聲字,如:等,在鳳的象形右方或上方,或左方加了聲符“凡”。篆文作,從鳥,凡聲。
“鴨”字出現(xiàn)較晚,上古沒有“鴨”字,先秦家鴨叫鶩,野鴨叫鳧?!墩f文》新附:“鴨,鶩也,俗呼之鴨。從鳥,甲聲?!奔资且粋€象形字,甲骨文作像植物果實成熟時外殼十字裂紋形,因其形與十字相混,于是又在外邊加了一個框,金文作。又由于其形與“田”接近,容易相混,篆文遂進(jìn)一步變其形以相區(qū)別,作。甲由果殼引申也指動物身上像甲一樣起保護(hù)作用的硬殼或鱗片,如:龜甲、甲蟲、甲骨文等,引申也指人的手指或腳趾上的角質(zhì)硬殼層,如指甲、趾甲。甲的本義和引申義沒有一等、一級等義?!傍啞弊种械摹凹住眱H表音,鴨不是一等的鳥。現(xiàn)在把第一、一等、一級的意義用“甲”來表示非常普遍,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富甲一方、甲級等,這是由于“甲”借作天干第一位的緣故,由天干第一位進(jìn)一步引申而來。
綜上所述,射、矮、出、重、鳳、鴨這些字都沒有誤用。那么,在幾千年的文字史中到底有沒有誤用的文字呢?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當(dāng)今,文字誤用確實存在。筆者就簡單列舉幾例。
“來”的甲骨文作,金文作,是麥的象形,本義是指麥?!对娊?jīng)·周頌·思文》:“貽我來牟,帝命率育。”這里的“來”是指小麥,牟是指大麥。意思是說“你把麥種賜給我們,天命用它來供養(yǎng)?!薄胞湣钡募坠俏淖骰?,上面是“來”,下面是“止”或倒“止”,“止”是腳的象形,表示到來之義。甲骨卜辭中有“告麥”,有人認(rèn)為這是殷商的附庸國來向商王報告小麥豐收的消息,也有人認(rèn)為“告麥”的意思是商王派出去的官員,窺探到鄰近的部落種植或收獲的麥子。筆者愚見,“告麥”的“麥”或許用的是本義,是到來的意思,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用的“來”,“告麥”相當(dāng)于我們現(xiàn)在說的“告來”或“來告”?!摆s”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走”表義表示奔跑,“干”表音,兼表升高之義。它的本義是指野獸翹著尾巴奔跑,現(xiàn)在作“趕”的簡化字。《龍龕手鑒》中收錄了一個字,說是“趕”字之誤,舊藏作“趕”。筆者并不以為是“趕”字的訛變,因為“麥”的本義是到來,這與“走”的本義奔跑相近,或許是“趕”的另一種會意造字。就像明、眀、朙的偏旁日、目、囧(窗戶)都與光明相關(guān),與“月”構(gòu)成會意字“明”。
芒果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如果從文字角度去揣摩,這個名字不好理解?!墩f文》:“芒,艸耑(端)也。從艸,亡聲。”“芒”的本義是禾本科植物籽實外殼上針狀的尖毛。麥屬禾本科,麥芒這個詞就用得非常貼切?!懊⒐钡摹懊ⅰ逼鋵嵱缅e了,實際是“杧果”。杧果也作檬果,屬漆樹科,常綠喬木。樹皮鱗片狀脫落,葉橢圓狀披針形,質(zhì)厚。果肉味美,汁多?!懊⒐笔恰皷x果”的俗寫,“芒果”一詞現(xiàn)在已約定俗成?!冬F(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同時收錄了“芒果”和“杧果”,不過說明現(xiàn)在通常寫作“芒果”。作為書法愛好者有一點要注意,因為,有些字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結(jié)構(gòu)可以作調(diào)整,如:“峰”可以寫作“峯”,那是因為“峯”和“峰”是等義異體字。如果我們書寫“杧”,不可以寫作“杗”,“杗”和“杧”雖然讀音相同,但“杗”和“杧”不是異體字,“杗”是棟梁的意思。
“分”是一個會意字,從八,從刀。意思是用刀把東西分開。“八”是“分”的本字,因“八”借作數(shù)字,表示分開之義就另加義符“刀”,作“分”?!胺帧钡谋玖x是把整體變?yōu)閹撞糠?,是原來相?lián)系的相離,由此義引申,“分”的引申義約有三十個。譬如:由劃分出部分,引申作名詞,指分出之物,整體中劃分出的一定范圍、界限、地步、重量等的限度。如:知識分子。又引申指規(guī)定給每個人的名位,如:身分。1984年,第一代居民“身分證”誤作“身份證”。因此,“身份”一詞就進(jìn)入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其實“身份”一詞的“份”是誤用,1984年以前,我們用的是“身分”,臺灣至今還是用“身分”一詞。“份”是形聲兼會意字,篆文作,從人,從分。會文質(zhì)相半分備之義?!墩f文》:“份,文質(zhì)備也?!北玖x為文質(zhì)兼?zhèn)?,是“彬”的異體字?!墩撜Z》:“文質(zhì)份份bīn(‘份份’現(xiàn)作‘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說:“只有質(zhì)樸和文采配合恰當(dāng),才是個君子?!薄胺荨弊xfèn時,近代借用也表示由“分”分化出來的一類含義。如:股份、年份、一份報紙等。由于,身份證的誤用,“身份”成了規(guī)范用詞。不過,“身分”變作“身份”不是約定俗成,而是官定民成,不得不成。
漢字歷經(jīng)幾千年的變遷,字義擴大或縮小,都屬于正?,F(xiàn)象。有些字即使字義不變,還有詞性或感情色彩的變化。對于文字誤用,我們應(yīng)理性對待,不能以訛傳訛,不信謠,不傳謠,謠言止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