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宗平
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以下簡稱“統(tǒng)編本教材”)從2016年秋季開始在部分省市起始年級試用(2017年秋季全國小學一年級新生統(tǒng)一使用)。今年秋季,先期試用的學生將用到三年級上冊統(tǒng)編本教材。筆者參與了統(tǒng)編本教材的編寫工作,現(xiàn)把自己對統(tǒng)編本教材的認識歸納為六個主要創(chuàng)新點,以饗讀者。
一、強化文化育人
1.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科學編排統(tǒng)編本教材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宗旨,立足小學生實際,從卷帙浩繁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內容中精心選編了六個類型的內容,即漢字文化、古代蒙學讀物、古代文學作品、歷史名人故事、文化藝術、文化常識和民風民俗等,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對于引導學生感受傳統(tǒng)文化精粹、陶冶性隋、提高審美能力不無裨益。
古詩文篇目明顯增加?!靶W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有古詩文129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占課文總數(shù)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增加很多,增幅達80%左右”。其中,古詩詞共編入112首,除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推薦的75首全部入選外,另選入37首。編入了文言短文14篇,古典名著3篇。編入的文言短文內容相對淺顯易懂,音韻和諧,朗朗上口,價值觀積極正面,從不同角度闡釋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真知灼見。
《日積月累》分類匯集。通過《日積月累》欄目有計劃地分類安排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容,如成語、名言警句、古詩詞、楹聯(lián)、謎語、諺語、歇后語、俗語、蒙學讀物、文化常識等,這些內容主要是要求學生背誦、積累。《日積月累》也成為學生感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汲取精神養(yǎng)分的重要來源。
蒙學讀物精心安排?!度纸?jīng)》《千字文》《弟子規(guī)》三部蒙學讀物,社會關注度高,編入教材的呼聲高,統(tǒng)編本教材選編時,根據(jù)其特點作了不同的安排?!度纸?jīng)》更具經(jīng)典性、教育性,文字相對淺易,讀起來朗朗上口,就從中直接節(jié)選了兩段文字作為識字課文《人之初》,教學時,除要求完成識字任務、背誦外,對內容也應稍加理解?!兜茏右?guī)》較難懂,有些內容不符合現(xiàn)在的價值觀,就節(jié)選合適的內容安排在語文園地的《日積月累》欄目里,讓學生在讀讀背背中感受其內容,理解上不作過多要求?!肚ё治摹沸W生理解起來難度大,生僻字多,但它是歷朝歷代書法家最喜愛的書寫題材,傳世的經(jīng)典書法作品較多,就將其部分內容與綜合性學習單元“遨游漢字王國”中的書法欣賞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書法審美中感受《千字文》的文化魅力。
古詩詞分層掌握。編入的112首古詩詞分為兩個層次,一層作為課文安排,一層安排在《日積月累》欄目中??偟膩碇v,小學古詩詞教學以背誦、積累為主,在讀讀背背中自然地感受古詩詞的情意美、音韻美。作為課文的古詩詞在理解的要求上也是分層要求。統(tǒng)編本教材執(zhí)行主編陳先云先生強調:“低年級安排的古詩只要求鞏固識字、寫字,最重要的是能背誦、積累,做到‘囫圇吞棗即可;中年級要求了解古詩句的意思,一般對詩人表達的情感不作要求;到了高年級,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古詩文意思的基礎上,初步領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p>
可見,統(tǒng)編本教材中的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在呈現(xiàn)方式上,有識字課、課文、語文園地中的《趣味識字》《日積月累》欄目,形成立體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體系;目標實現(xiàn)途徑上,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感染寓于語文學習、語言訓練、語匯積累之中,有機地融合為一體。
2.革命傳統(tǒng)教育潤物無聲
統(tǒng)編本教材從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出發(fā),精心編排了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課文。
革命傳統(tǒng)教育內容、體裁豐富。統(tǒng)編本教材編入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類課文40余篇。有寫革命領袖的,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擔》《鄧小平爺爺植樹》;有寫英雄人物的,如《狼牙山五壯士》《金色的魚鉤》《記張自忠將軍》;有寫國際主義戰(zhàn)士的,如《手術臺就是陣地》。體裁多樣,有詩歌,如《七律·長征》《延安,我把你追尋》;有散文,如《狼牙山五壯士》《燈光》;有演講報告,如《為人民服務》;有報告文學,如《開國大典》。
革命傳統(tǒng)教育與語言文字訓練相融合。革命傳統(tǒng)教育類的課文,有的穿插安排在相應的單元中,結合單元訓練要素全面發(fā)揮其教育功能;有的圍繞某一革命傳統(tǒng)教育主題集中編排組織單元,如六年級上冊“難忘的歲月”單元選編了《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燈光》,使革命傳統(tǒng)教育更集中、更突出;有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內容編排在語文園地相關的欄目中、結合在練習題的設計里,便于多角度發(fā)揮其育人功能。
編入統(tǒng)編本教材的革命傳統(tǒng)類課文,大多文質兼美,既是革命精神的寫照,折射出思想的光輝,又常常是語言的典范。如《開國大典》中的場面描寫,《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動作描寫,《七律·長征》中巧妙的比喻、浪漫的想象,都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好憑借。教學這類課文,既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堅持以革命思想育人,同時又要將文化育人寓于語文實踐活動中,做到“文道統(tǒng)一”。
二、雙線組織單元
統(tǒng)編本教材在單元的組織方式上有明顯的變化,不再是單一的以人文主題組元的方式,而是采用“雙線組元”。一條線索是“內容主題”。把內容大致相關的一類文本組成一個單元,形成一條貫穿全套教材的、顯性的線索,但又不像課標教材那樣給予明確的單元主題命名;同時又有另一條線索,即將語文學科的基本要素,包括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shù)膶W習習慣、方法、策略等,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布并體現(xiàn)在單元導讀、課文導讀或習題設計之中,使“內容主題”與“訓練要素”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
“雙線組元”不只是結構形式的變化,而且會對教學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一是有利于堅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語文課程理念。“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課程理念對語文課程的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在實踐中片面放大了人文性,忽視了語文學科自身的規(guī)律。在語文課程內容的組織選擇上出現(xiàn)了偏差,單元選文時往往是只顧一頭,只考慮所選課文是否適合本單元主題,難以照顧到本單元應當學習哪些語文知識、訓練哪些語文能力。教學時則偏重于人文意義的感悟,忽視語文知識的傳授、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難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采用“雙線組元”,適當?shù)瘑卧娜宋闹黝},以便在教學中把必要的人文內容的感受與語文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真正實現(xiàn)統(tǒng)一。
二是有利于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本體意識。“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程理應有自己的“知識體系”“能力體系”“訓練體系”,語文教學理應把引導學生學習必備的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關鍵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放在突出的地位?!半p線組元”一定程度上在糾正教材編寫、教學實踐中過分關注人文性傾向的同時,又有利于促進語文教學回歸本體,使語文學科的知識體系清晰起來,使語文課程的規(guī)律顯現(xiàn)出來,使語文教學的重點、關鍵點被重視起來。
三是有利于增強語文訓練的目的性、針對性、系列性。不容否認,課改以來,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尊重,語文課堂活躍得多。但由于目標不明晰,教學中隨意性強,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不突出,熱熱鬧鬧的感悟多,實實在在的訓練少,學生所得有限,教學效率難言提高。“雙線組元”要點清晰、目標明確,教師易把握教學重點,學生易明確學習任務,便于實現(xiàn)“一組一得”“一課一得”。
三、凸顯目標意識
針對當前語文教學目標失之寬、失之泛、失之虛、失之無序等弊端,統(tǒng)編本教材強化目標意識、訓練意識,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安排、呈現(xiàn)等方面作了較大的改觀,努力做到目標呈現(xiàn)明晰、目標安排有序、目標實現(xiàn)集中、目標訓練做實。
目標呈現(xiàn)明晰。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主要是通過課后思考題呈現(xiàn)出來的。我們不妨拿人教版“課標本”與統(tǒng)編本教材一年級上冊中都有的課文《雨點兒》作個比較。兩個版本課后都有一個訓練朗讀的題目,“課標本”的題干表述為“我會讀”,統(tǒng)編本的題干表述為“讀下面的句子,注意湊好序頓”。前者湊什么、怎么讀,訓練目標不明晰;后者則一目了然,教師一看便知教學的著力點在哪里。
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除了課后思考題能較清晰地體現(xiàn)本課的訓練目標外,更在單元導讀中明確標示本單元的訓練目標。統(tǒng)編本教材的單元導讀一改“課標本”教材用大段文字表述的方式,巧妙地用“三個一”來呈現(xiàn),即“一句話”“一幅圖”“一個標簽”。不妨一起來看看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秋天”的“單元導讀頁”:“一幅圖”描繪出秋天美景,覆蓋整個頁面;“一句話”言簡意賅地表述單元內容主題——“金秋的陽光,灑在樹葉上,灑在花瓣上,也灑在我們的心上”;“一個標簽”,其中一句話表述本單元閱讀的目標——“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一句話表述本單元的習作目標——“學習寫日記”,單元訓練要素呈現(xiàn)直觀、清晰、明確。
目標安排有序。統(tǒng)編本教材在訓練目標的安排上,努力做到“成系統(tǒng)”“有序列”,形成“綱舉目張”的結構。如“讀”的訓練,低年級重點訓練朗讀正確,二年級開始練習默讀,做到不指讀、不出聲;中年級重點訓練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朗讀,逐步提高默讀速度,做到一邊讀一邊想;高年級重點訓練提高默讀速度,學習瀏覽、掃讀等。
目標實現(xiàn)集中。如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訓練要素是“能根據(jù)課文內容發(fā)表簡單的看法”,一共有三篇課文,分別是《寓言二則》《畫楊桃》《小馬過河》,圍繞單元訓練要素,安排的訓練內容分別是:“讀一讀,說說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薄澳阃庀旅娴恼f法嗎?說說你的理由?!辈浑y看出,三道練習題都緊緊圍繞目標展開。
目標訓練做實?;镜囊爻种院愕赜柧?,關鍵能力強化指導。對于語文關鍵能力、核心素養(yǎng),統(tǒng)編本教材更是做到著眼發(fā)展性,務求訓練扎實,切實使學生形成能力。如復述訓練,二年級安排借助圖片等講故事,三年級安排詳細復述,四年級安排簡要復述,五年級安排創(chuàng)造性復述。教學中按照由易到難的梯度落實復述的訓練目標,層次明晰,螺旋上升,促使學生在不斷提升復述實踐中領悟方法,形成較強的復述能力。
四、重視閱讀方法、閱讀策略的學習運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教學建議中指出:“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此劃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薄皯訌妼﹂喿x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笨梢?,閱讀教學只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掌握方法和策略,才會使學生真正形成閱讀能力,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
統(tǒng)編本教材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低年級特別注意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和初步的閱讀方法的學習運用。通過隨文設置的“泡泡”提示理解詞語的方法,如二年級上冊《葡萄溝》“聯(lián)系上下文,我知道了‘五光十色的意思”;通過思考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利用插圖理解重點句子和課文內容,如二年級下冊《千人糕》“默讀課文。借助插圖,說說米糕是經(jīng)過哪些勞動才做成的”;還有“邊閱讀邊想象畫面”“把閱讀與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等。這些閱讀習慣和方法的培養(yǎng)、指導,在中高級課文閱讀教學中得到進一步強化,同時還利用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欄目,引導學生交流討論,提高認識,形成能力。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教材中獨立設置了閱讀策略單元,這特別體現(xiàn)了統(tǒng)編本教材的理念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伴喿x策略就是指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閱讀文章的特點、閱讀目標等因素,所選用的調控閱讀行為及程療的恰當方式。”統(tǒng)編本教材結合小學閱讀教學的實際,引導學生在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閱讀活動中習得一些基礎、有用的閱讀策略。在三至六年級每個年級的上冊各設置了一個閱讀策略單元,依次是“預測”“提問”“提高閱讀速度”“帶著目的閱讀”。
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是“預測”的閱讀策略單元,本單元安排了三篇故事性很強的課文。第一篇是《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用隨文旁批的方式,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預測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再根據(jù)課后預測方法的討論示范,讓學生體會預測的依據(jù)有哪些,怎樣才能作出正確的預測。第二篇是《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先讓學生預測略去了的故事進一步發(fā)展的情節(jié)和故事的結尾,再在老師講完故事后,比較自己的預測和故事有哪些異同,使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明白,不管預測的結果如何,都要有依據(jù);同時還要明白,當預測與實際不一致時,要調整思路,修正想法。第三篇是《不會叫的狗》,讓學生預測三種不同環(huán)境下故事的結局。再通過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欄目讓學生體會預測的意義何在,如何才能使預測更準確。
需要說明的是,統(tǒng)編本教材雖然只設置了四個閱讀策略單元,但希望教師認識到閱讀教學中要樹立方法意識、策略意識,同時還要注意,要把閱讀策略的訓練與文本的理解、語言文字學習運用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不能就策略講策略。
五、習作自成體系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習作教學偏弱,表現(xiàn)為課時偏少,重視程度不夠,習作訓練缺少自身的體系。鑒于此,統(tǒng)編本教材大大加強了習作教學,習作教學與閱讀教學有聯(lián)系,但相對獨立,自成體系。主要特點可概括為:小練筆、大作文、習作單元,三路并發(fā);有目標、有系列、有抓手,循序漸進;重實踐、重過程、重方法,每練必得。
“小練筆”堅持了“讀寫結合”的傳統(tǒng)習作教學理念,立足閱讀文本的特色和學生習作水平的實際,適時安排,學以致用。統(tǒng)編本教材中安排的小練筆總體數(shù)量較“課標本”教材有所增加,每次小練筆結合點更小,練習的針對性更強,便于教學中落實到位。
“大作文”每個單元一次,有的與單元閱讀有聯(lián)系,但主要是依據(jù)自身的訓練體系安排。每個大作文占一個完整的頁面,編排的思路是:激發(fā)興趣、明確目標、打開思路、指導寫法、修改分享。編排特點表現(xiàn)為三點:一是全過程性,從習作指導到習作評改各環(huán)節(jié)都有相應的表述,便于教師把握住完整的習作教學過程;二是習作訓練要素明晰,便于教師把握訓練重點,增強訓練的針對性;三三是有習作方法指導建議,便于教師實施訓練指導,也便于學生完成習作任務。
“習作單元”的獨立設置也是統(tǒng)編本教材的一大創(chuàng)新、一大突破。按照學生習作能力發(fā)展的規(guī)律,三至六年級每冊安排一個習作單元,聚焦習作關鍵能力發(fā)展的某一方面,進行強化訓練。全套教材習作單元安排:留心觀察(三上)、展開大膽的想象(三下)、把一件事情寫清楚(四上)、學習按游覽的順序寫景物(四下)、運用說明方法介紹一種事物(五上)、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五下)、圍繞中心意思寫(六上)、表達真情實感(六下)。
“習作單元”由四部分組成。以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為例,第一部分為兩篇能集中體現(xiàn)單元習作要素的精讀課文,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具體感受習作要素的核心意涵。第二部分為“交流平臺”和“初試身手”,通過交流討論進一步提高認識,進行初步的運用實踐,獲得一定的實踐體驗。第三部分編排了兩篇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其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認識水平,文字相對淺顯一些。通過旁批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也可在教師引導下閱讀討論、學習借鑒。第四部分為作文要求,引導學生學習遷移,邊行習作實踐。
六、“課內外一體”的閱讀教學體制
“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是統(tǒng)編本教材閱讀教學理念的一個基點。統(tǒng)編本教材打通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聯(lián)系,將課內的精讀、略瀆與課外閱讀統(tǒng)一起來,形成了新的閱讀教學體制。統(tǒng)編本教材創(chuàng)新性地設置了兩個欄目,即《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我們要從這兩個欄目的設置體會到以下幾點深意:加大閱讀量是趨勢,課外閱讀課程化是趨勢,讀整本的書是趨勢,親子閱讀是趨勢,讓閱讀成為習慣、成為時尚是趨勢。
《和大人一起讀》安排在一年級教材每個語文園地的最后,一次安排一個閱讀文本,是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起點”和過渡階段,至關重要,旨在通過大人引導、榜樣示范、共讀分享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態(tài)度、習慣和興趣。特點有四:從“數(shù)量”上看,教材規(guī)定的篇目必須讀,多讀不設限;從“伴讀”對象上看,應是大人,且在閱讀態(tài)度、習慣、興趣、方法上能有正面影響;從“質量”上看,讀有所得,但所得因人而異,是無壓力的閱讀;從“形式”上看,不拘一格,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使學生讀有所樂。
二年級的《我愛閱讀》可以視為《和大人一起讀》的延伸,雖然閱讀的體裁多樣了,題材豐富了,內容加深了,但仍然是無壓力的閱讀,略有不同的是提倡“自讀”與“伴讀”相結合,鼓勵同學、伙伴間多些閱讀交流。
《快樂讀書吧》從一年級開始每冊安排一次,一般安排在前三單元中某一個語文園地之后。與《和大人_起讀》比鉸,它有兩點不同:一是完全獨立自主的閱讀,二是主要指向整本書的閱讀。一年級上冊重在激發(fā)閱讀興趣,沒有指向特定的閱讀內容。一年級下冊推薦閱讀童謠和兒歌,培養(yǎng)分享圖書的習慣。從二年級上冊開始,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整本書閱讀,向學生推薦閱讀童話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次《快樂讀書吧》呈現(xiàn)的內容雖有限,但留給教師指導課外閱讀的空間卻足夠大。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樹立“全程指導”的觀念,重點幫助學生解決好以下問題:帶著什么目的讀書?適合讀什么書?到哪里去讀書?怎樣使課外閱讀更有收獲?怎樣促進分享、激勵、影響?
眾所周知,教材是教學系統(tǒng)的關鍵要素,統(tǒng)編本教材的上述主要創(chuàng)新點,必將深刻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我們相信,隨著統(tǒng)編本教材的全面使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將會進入一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