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摘 要:伴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小學美術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審美,豐富學生想象力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小學美術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果。主要介紹了小學美術中情境教學的重要意義和主要方法,希望為教師提供一些參考,對提高小學美術的教學質量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方式;情景教學法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各行業(yè)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顯得越來越重要,在人才需求方面,綜合性人才成為社會新的寵兒。因此,我國教育在進行人才培養(yǎng)時,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復合型的人才。美術課程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從而提升自己的審美標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景教學,對提高美術教學水平有很大的幫助,教師要不斷地研究情景教學的方法,充分發(fā)揮情景教學的優(yōu)勢,提高教學效果。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景教學的概念和意義
1.情景教學的概念
情景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和認知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構建出特定的情景或氛圍,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感受體會,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內容,提升教學效果。在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構建的情景主要是圍繞小學生日常中容易接觸到的人、故事或者事物,通過一定的感受表達來加強學生對美術的理解。小學生處于探索世界的階段,想象力和探索熱情豐富,情景教學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樂的學習。
2.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的意義
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對提高教學效果有重要的意義,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在傳統(tǒng)的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術中理論知識的講解比較枯燥,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多知識學生很難真正理解,更不能很好地進行運用。而情景教學是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或者感興趣的情景出發(fā),將理論概念生活化,給美術教學增添了活力。同時,學生從興趣出發(fā),豐富了課堂的活躍度,學生開拓了思路,豐富了想象力。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景教學的實踐方法
1.通過講故事創(chuàng)設相關情景
幾乎所有小學生都對聽故事感興趣,在課堂上通過故事不僅可以輕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在故事營造的情景中擴展學生的想象力,為其美術作品提供良好的主題和思路。教師在講故事時,除了課本上豐富的故事元素外,教師還可以從外界獲取相關故事,但需要使故事與美術課的教學內容相關聯(lián),故事節(jié)奏、語速和思維跳躍應使學生能夠跟上,注意運用肢體語言和不同的語氣語調。此外,講故事還可以由學生進行,教師提出主題,使熟悉相關故事的同學來講故事。在故事講完后,教師和學生可以對故事情節(jié)、任務特點等進行討論,教師對學生的疑問進行必要的引導和解答。如《童話的城堡》一課,教師可以為學生講《阿拉丁神燈》《白雪公主》等包含城堡的故事,并引導同學們對城堡的樣子進行想象,然后在讓學生繪制自己心中理想的城堡。在《乘著大象》一課中,可以通過盲人摸象的故事使學生了解大象的特點再進行繪畫。
2.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通過游戲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也是效果十分好的辦法,小學生處于愛玩的年齡,對各種游戲都十分感興趣,能夠主動配合老師進行游戲,在游戲中獲得知識,鍛煉思維能力,感受不同的美術元素,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如在《迷宮》一課時,可以提前在課堂或課外使用各種物體布置出迷宮,在課堂上組織迷宮游戲時,可以使學生在玩樂中加深對迷宮的理解,更好地投入到美術教學中。如果受到空間限制,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迷宮電子游戲配合課堂教學。
3.通過音樂元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不同藝術形式間是有共同元素的,美術通過線條、色彩、光線等表達作者的思想和主題,而音樂可以借助旋律、歌詞、節(jié)奏等表達主題,只要用心體會都會發(fā)現(xiàn)異曲同工之處。教師也應借助美術和音樂來開發(fā)學生的藝術細胞。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音樂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景模式,不同音樂會使學生獲得不同的感受,從而聯(lián)想到能夠產(chǎn)生共鳴的美術元素,如在《感受聲音》一課,教師可以通過不同風格的音樂,如激烈的舞曲、緩和的輕音樂等引導學生感受高山、流水、天空、草原、海洋、宮殿、廢墟等不同的美術元素,可以在討論后讓學生嘗試通過繪畫表達。
4.利用兒歌和謎語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兒歌和謎語也是小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活動,兒歌和謎語中不僅包含大量的知識內容,而且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很容易使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進入與教學內容相關聯(lián)的情景。如在《乘著大象》一課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大象有關的兒歌或者謎語讓大家進行朗誦、分析,很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到大象上,通過兒歌或者謎語使學生注意到大象體積大、鼻子長、耳朵像蒲扇等特點,使學生在繪畫前對大象的形態(tài)做到胸有成竹,從而輕松地進行創(chuàng)作。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地使用情景教學法,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節(jié)奏按照老師的計劃進行,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而且對開發(fā)學生的藝術細胞、增長學生的知識具有重要意義。情景教學法不是生搬硬套的死板方式,一節(jié)課程可能有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出需要的情景,或者在一節(jié)課中用多種方式配合創(chuàng)設出相應情景,教師應根據(jù)課本教學內容,不斷思考探索,積極借鑒他人的教學經(jīng)驗,從而使情景的創(chuàng)設貼合教學內容,過渡自然,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學習。
參考文獻:
[1]孫芳.情景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6(6):229.
[2]王琴.試論小學美術教學的三種模式[J].亞太教育,2016(12):19.
[3]王曉琳.小學美術課堂實施創(chuàng)意教學的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