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曾成林,陳博智
(廣東省化州市人民醫(yī)院 檢驗科,廣東 茂名525100)
肺結核是臨床具有高傳染性、高發(fā)病率的肺疾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致病菌為結核分枝桿菌,體征、癥狀表現以咳嗽、咳血、消瘦等為主。有統(tǒng)計顯示我國肺結核發(fā)病率位居世界第二位,男性發(fā)病率略高于女性[1]。肺結核發(fā)病隱匿、病程長,且無特效藥物可治療,若診治不及時不僅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嚴重者還可危及生命,故早期有效診斷疾病對臨床治療有重要意義[2]。目前臨床較為常見的檢驗方法包括抗原膠體金法、皮膚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 (PPD)檢驗、聚合酶鏈式反應 (PCR)檢驗以及痰涂片結核菌檢測法等。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54例肺結核早期患者以及57例健康體檢者進行PPD、PCR檢驗,觀察兩種方法對肺結核的診斷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間收治的54例肺結核早期患者為觀察組,患者因出現不同程度咳嗽、倦怠、咳血癥狀入院檢查,經胸部CT、胸膜活檢確診為肺結核;其中男性34例,女性20例;年齡32~68歲,平均年齡(48.0 ± 3.5) 歲; 病程 2 ~ 10 個月, 平均病程 (6.4 ± 1.8) 個月。同時隨機選取57例同期入院進行健康體檢、所有指標均正常者為對照組,其中男性35例,女性22例;年齡30~67歲,平均年齡 (48.3±3.6)歲。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對象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對象的一般資料 (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1.2 檢驗方法 ①PCR檢驗:取受檢者晨起深咳后痰液0.5 mL加入1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5 μL,混合后在37℃的環(huán)境下放置40分鐘,后使用離心機以10 000 r/min速度對混合液進行離心處理,離心時間5分鐘,吸除上清液并以生理鹽水對剩下液體進行洗脫至中性。同時取患者胸水、血清各1 mL進行離心沉淀處理,再加入50 μL裂解液行沸水浴,水浴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水浴后行離心處理,以10 000 r/min速度離心5分鐘,將15 μL反應液加入0.2 μL Taq酶中混合均勻,再加入石蠟油 20 μL封頂,最后加入 5 μL上清液形成 TB-DNA模板。行離心處理,參數為10 000 r/min速度、離心時間5分鐘,后在不同溫度90℃、55℃、72℃下擴增30 s、30 s、60 s,循環(huán)35次后取PCR擴增液20 mL進行電泳。②PPD檢驗:將PPD(北京華怡生物技術公司)以生理鹽水稀釋成不同濃度,取0.1 mL注射于患者左前臂掌側前1/3處,48~96 h觀察患者皮膚局部反應。
1.3 觀察指標 觀察PPD、PCR檢驗用于肺結核診斷的陽性率,比較兩種檢驗方法的診斷價值。其中PCR陽性標準[3]:紫外線下有160 bp橙黃色熒光帶。PPD陽性標準:患者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硬節(jié)且硬節(jié)直徑0.5 cm以上、1.5 cm以下為陽性,患者局部反應強烈、硬節(jié)直徑1.5 cm以上為強陽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ROC分析兩種檢驗方法的診斷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PCR、PPD檢驗結果比較 PCR檢驗中,觀察組陰性率為31.5%,對照組陰性率為94.7%;PPD檢驗中,觀察組陰性率為59.3%,對照組陰性率為78.9%。見表1。
表1 兩組的PCR、PPD檢驗結果比較 [n(%)]
2.2 觀察組兩種檢驗方法的陽性率比較 PCR檢驗的陽性率為68.5%, 顯著高于 PPD 的檢驗陽性率 40.7% (P <0.05), 見表 2。
表2 觀察組兩種檢驗方法的陽性率比較 (n=54)
2.3 兩種檢驗方法診斷肺結核早期的價值分析 經ROC分析,PCR、PPD均對肺結核早期患者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P<0.05),且PCR的診斷價值顯著高于PPD,見表3。
表3 兩種檢驗方法診斷肺結核早期的價值分析
近年來臨床肺結核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此病不僅對患者肺臟有影響,同時其還可侵害人體其他多個器官,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目前已成為我國公共衛(wèi)生防治的主要疾病之一[4]。但由于疾病發(fā)病隱匿,肺結核早期癥狀不典型且表現多樣,造成臨床診斷難度加大,易出現誤診、漏診,故臨床一直在尋求一種檢驗手段能有效診斷早期肺結核,從而確?;颊吣艿玫郊皶r有效的治療。
目前臨床肺結核檢驗手段較多,常見方法有抗原膠體金法、PPD檢驗、PCR檢驗以及痰涂片結核菌檢測法等,臨床實踐發(fā)現痰涂片檢驗用于肺結核診斷的準確性高,但在早期肺結核中檢出率較低,而抗原膠體金法受患者血液中免疫抑制因子、結核抗體等影響,檢驗時易出現誤診、漏診情況[5]。PPD是臨床篩選結核感染的重要指標,操作簡便,本研究結果顯示,PPD用于診斷時,觀察組陽性率為40.7%,對照組陽性率為21.1%,表明PPD檢驗能有效判斷患者是否有肺結核感染,用于肺結核早期診斷具有一定臨床意義。PPD檢驗機理為人體在感染結核桿菌后會促使機體內產生相應致敏淋巴細胞,該細胞對結核桿菌有識別能力,當再次遇到少量結核菌素時,此細胞會刺激機體釋放淋巴因子,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出現皮膚反應[6]。但觀察組的檢驗結果顯示,PCR檢驗的陽性率為68.5%, 顯著高于 PPD 檢驗的 40.7% (P <0.05), 表明 PCR 檢驗方法用于早期肺結核診斷的準確性高于PPD檢驗,造成PPD出現假陰性與部分患者雖然已感染但尚未產生變態(tài)反應或檢驗使用的PPD液純度不夠等有關。
PCR檢驗是對患者結核菌基因片段進行檢測,不僅靈敏度高、特異性高,且準確度高,將其用于早期肺結核診斷,能有效避免體內因子、未產生變態(tài)反應、抗體等影響,從而有效提高診斷陽性率[7]。本研究結果顯示,PCR檢驗中,觀察組陽性率為68.5%,對照組陽性率為5.3%,表明PCR檢驗能有效判斷患者是否有結核桿菌感染,有效診斷早期肺結核患者。PCR檢驗通過將結核菌特異性熒光探針與結核菌特異性引物經過PCR反應液、Taq酶等成分處理后,以體外擴增法檢測結核菌DNA,根據DNA結果來判斷患者是否被感染。ROC分析結果顯示,PCR、PPD檢驗均對肺結核早期患者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且PCR的診斷價值顯著高于PPD。PCR擴增時在密閉環(huán)境下進行,能有效避免擴增物被污染,從而提高疾病診斷準確度,避免假陰性情況出現。
綜上所述,采用PCR檢驗診斷早期肺結核,準確性高,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 黃麗美,林健雄,李宏彬,等.肺結核早期診斷中不同檢驗方法的應用 [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3):493-494.
[2] 韋惠玲.兩種檢驗方法在肺結核早期中應用及預防研究 [J].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2016,27(5):345-346.
[3] 曹冉冉,劉邦英,周子人,等.分子信標熒光定量PCR在肺結核早期診斷及療效評價中的初步應用 [J].中國防癆雜志,2012,34(2):103-106.
[4] 潘云虎,季志宇,李發(fā)根,等.肺泡灌洗液聯(lián)合肺組織PCR方法檢測結核桿菌DNA對肺結核早期診斷的意義 [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2,40(2):333-335.
[5] 蔡常輝,梁連輝,曾桂云,等.實時熒光PCR與BACTEC MGIT960快速培養(yǎng)在初治痰涂片陰性未受抗結核治療的肺結核診斷中的應用 [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2,25(1):68-70.
[6] 王繼業(yè),徐玉萍,陸光輝,等.結核菌素試驗配合胸部X線透視在大學生肺結核篩查中的臨床應用 [J/CD].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 (電子版),2015,9(2):106-108.
[7] 楊萍,閆國蕊,王勇鳴,等.3種結核抗體檢測方法對結核病診斷價值對比分析 [J].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2012,23(6):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