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和一本小書
2003年春節(jié)后的一天,冷風逼人朔氣凌衣。幾個老友照例小聚。席間,李陸堂的表兄突然來了一句:“今兒這個冷天氣,不知怎么讓我想起了1938年的春天?!彼f,記憶以來1937年的冬天最冷。1937年,他剛剛八歲。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六十多年。年逾古稀的他,用極平淡的口氣講起了曾發(fā)生在原平的一場戰(zhàn)斗。那場戰(zhàn)斗,死了四千三百多中國將士,為首的將領姜玉貞旅長被日本人連捅數(shù)刀殞身后,割去頭顱……1938年原平的春天,冷得瘆人。
在座的趙潼生有些坐不住了。在此之前,他竟從未聽說過這件事情。他在原平生活快七十年了??!自問平素也是博聞多見,凡原平地理人情風俗掌故,不敢說全通,略有耳聞總有吧。姜玉貞……怎么從沒聽人提起過呢?他懷疑只是個傳說,懷疑它的真實性。他表達了自己的疑問。老友們雖語焉未詳,竟出奇一致地說是有這么回事。做了大半輩子外科手術的他,最信服的是證據(jù)。
很快,他得到了一本小冊子,作者是原平解放街人,叫霍效昌。在這本叫做《原平保衛(wèi)戰(zhàn)紀實》的小書上,詳盡地記載了當年的這場廝殺:1937年9月,日軍發(fā)動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進犯山西后大舉南下,大同、雁門關均被突破,日軍一路殺氣騰騰直撲忻口,占領太原已是勢在必得。北路南下的日本軍隊攻陷代縣攻克崞陽后還要經(jīng)過一個彈丸小鎮(zhèn),就是今日之原平。當時原平只是崞縣的一個鎮(zhèn),是北下通往忻州太原必經(jīng)之地,其勢如“街亭”。其時忻口戰(zhàn)役大軍集結(jié)尚在進行中。原平若失,閻錫山親自坐鎮(zhèn)指揮的忻口戰(zhàn)役就會在大幕未啟之際草草收場,直接導致一場大潰退,中國軍隊無險可憑,日軍將長驅(qū)直入殺進中原腹地,對毫無還手之力的中國人民進行一場血腥大屠殺。在這關鍵時刻,國民革命軍三十四軍196旅旅長姜玉貞臨危受命,率5000官兵在原平擔負阻擊任務,為忻口前線主力部隊的集結(jié)布防爭取寶貴時間。面對由飛機、大炮、坦克組成的強勢日軍,姜玉貞喊出:“有我姜玉貞在,就有原平在”的鏗鏘誓言,率領全旅官兵用血肉之軀完成了“死守七日”、“再守三日”的艱巨任務。他身先士卒,手提沖鋒槍,胸掛手榴彈,與日軍肉搏廝殺,直至彈盡糧絕,身負重傷動彈不得。日寇捕獲姜玉貞先用刺刀連捅將其殺害,而后又割下其頭顱提走。時年,姜玉貞43歲。
薄薄一本小冊子,趙潼生讀了一遍又一遍,讀得觸目驚心,讀得驚濤駭浪,他熱淚滾滾,哽咽難耐。這短短幾百字,竟如投向他的一?;鸱N,一個老頭兒的熱血,被熊熊點燃……
他不能理解,為什么一個如此功勛卓著的將軍竟被百姓們“集體失憶”?當代人多么幸福,可這么多人,包括他自己,竟幾近忘了這幸福是怎么來的……
若一個人如此,會削弱親情血脈;一個家族如此,會弱化家族的傳承;一個民族如此,將會怎樣?
一個不愛家鄉(xiāng),不了解、不銘記、不感恩的人,如何去愛國?
趙潼生失眠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點什么才能告慰英靈,才能讓自己重新得到平靜……
“我們原平人不應該忘記姜玉貞”
自上次聚會后,趙潼生的業(yè)余時間突然緊張了起來。平時坐診完畢會去茶館和老朋友喝喝茶聊聊天,日子就像天上的云彩,悠閑又自在。從那以后卻再也沒心思泡茶館,心里就像長了草,亂亂的,也像壓了一堆土,悶得他透不過氣來。姜玉貞偉岸的身影總在他腦子里晃啊晃,他有點坐臥不安。他站起來,拽著臃腫的身軀,邁著小碎步,決定去走訪對這場戰(zhàn)役還留有記憶的老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的被他尋訪到幾個,他拿出紙筆,一邊聽老人們講述一邊飛速記錄:
“姜旅長在北門外的永順飯店門前擺了桌凳批閱電文,日本人的飛機就從房脊上掠過,他卻一點也不害怕……”
“姜旅長個子很高,穿著黃呢軍官服,脖子上挎著兩個大號手榴彈。帶著人爬到敵人的坦克上,揭開蓋子投進手榴彈炸毀坦克……”
“姜旅長給閻錫山回電:‘如若達不到任務,誓與原平同殉”……
厚厚的一本稿紙都快寫滿了。
也一次次去原平鎮(zhèn)的幾條街去尋找戰(zhàn)爭的遺跡;這是狄家巷,日寇殺死了李潤有一家老?。贿@是新樓巷,日寇殺死李二斗兄弟和常正印父子;這是仁義巷高占魁院子,鬼子把高家男人一律砍頭,女人孩子全部跳了水井,一家25口,僅有兩人死里逃生……
走訪中,他對侵華日寇的怒火一次次被點燃,他的愛國情緒一次次升溫,這場戰(zhàn)爭也越來越清晰具體地還原在他的腦子里。
激情的火花四處迸射,他急切地想點燃更多的人。
2003年7月,幾個老友又聚在了一起。召集人是趙潼生。他又忍不住動感情了,他把這幾個月來的所見所聞激動地和幾個老弟兄匯報,講啊講,顧不上喝一口水,講得渾身灼熱,講得熱淚盈眶。
“我們原平人不應該忘記姜玉貞!”幾個老頭兒擲地有聲?!拔覀儜摿⒈^紀念姜玉貞,讓我們的子孫后代永遠銘記這段歷史!”
群情激昂之下,王如陽當場寫了勸捐倡議書:一個山東人能為保衛(wèi)原平獻出四十三歲的寶貴生命,我們作為原平人,又能為他做些什么?
同胞們,伸出你的雙手,為先烈捧上一掬黃土,慰藉他們的英靈,振奮民族精神!
……
有句流行的話叫做:理想很豐滿,但現(xiàn)實很骨感!倡議書發(fā)出去了,商場、超市、廣場、學校、單位……復印費花了不少,倡議書卻紛紛泥牛入海。
幾個老友分頭去找關系,但能找的基本都是老頭兒,退休的老頭兒、離休的老頭兒,都掙著那份死工資,有的還常年吃藥,大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無論是建館還是立碑,設計費、征地費、建設費,都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
老頭兒們再聚在一起,一籌莫展,不是抽悶煙就是喝悶酒。從經(jīng)濟物質(zhì)基礎到主流意識形態(tài),他們都得不到有力的支撐和支持。趙潼生們四方奔走,卻幾乎一無所獲。
趙潼生的內(nèi)心似江河翻滾,但卻對眼前的現(xiàn)實無能為力。他像一只困獸,上下左右突圍卻找不到出路……幾番折騰,他沉默了,老頭們也嘆口氣,集體沉寂了……endprint
這一聲嘆息,就是十二年。
然而,只有趙潼生知道,自己心中的那團火余燼未熄,火頭還在。
“我獨自一人,卻像攻克城池的
軍隊一樣前進”
時光進入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活動在祖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寫征文、搞演講,排合唱……
這一切,猶如一?;鸱N,把趙潼生心里那團火重新點燃了!這次,他下定了決心,“我已年屆八十,等我們這茬人都不在了,恐怕再也沒有人來做這件事情了。”
他心里有了準主意。建館困難暫時不搞,先把紀念碑立起來!
2015年6月,還是十二年前那幫老弟兄,再一次碰頭,再一次商議,大家決計自籌資金、自己跑腿,自己募捐。
說干就干,幾個人自制宣傳廣告一幅,上載民政部公布300位抗戰(zhàn)英烈的公告,放了姜玉貞的大幅照片,又請書法家亢懷柱先生親筆題寫“為姜玉貞將軍建碑募捐”的大標題。于是,夏日的原平的大街小巷上開始多了這么幾個人,他們走街串巷,只要是公眾場合,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大聲宣傳一番。趙潼生說:“為了給姜玉貞將軍建立紀念碑,我這老臉也沒有什么值錢不值錢,我為了他,向人們‘乞討沒有什么丟人的。有了這個底線,就沒有什么放不下的了?!?/p>
班村,原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學錦的家。趙潼生冒著大雨敲開院門時,張學錦有點驚呆了,眼前的趙潼生一副狼狽的樣子:鞋子、褲子全都濕透了。更讓他驚異的是趙潼生沒有和他寒暄就立即展開一張宣傳紙念叨起來。張學錦終于理清了頭緒,急忙召喚老伴:“快,快,給老趙拿上一千塊錢,表表咱們的心意!”
文體廣場?;蕪S的張建華聽了宣傳后馬上讓夫人開車回家取來一千元。四中的教師郭翠香、礦機的賈仙滌、北王就村民王文喜見狀紛紛解囊捐贈……
趙潼生幾個流淚了,血,總是熱的,這些相識或不相識的人,被趙潼生感動了,而趙潼生同樣被他們感動了。溫暖在原平大地上默默傳遞著,就像春風一樣。退休老教師郭三煌打電話問他怎么才能把錢捐上;沈玉紅大嬸每月僅百元生活津貼,急著問五十塊錢行不行;三位知名醫(yī)師捐款之后吩咐不留姓名……好友聶存貴請企業(yè)家喬云濤“表表態(tài)”時,喬云濤竟一次捐助五千元;北京回來的老警官李世同為他老伴、女兒捐出三千元……老干部來了,工人來了,農(nóng)民來了,許多熱心人帶著他們的滿腔愛國之心來了,趙潼生似乎有點應接不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捐款人中年齡最長者李明堂先生已經(jīng)八十三歲了。
初步估計,姜玉貞將軍紀念碑花費在三到五萬元,按照目前資金籌集情況,一切將會迎刃而解,望著寂靜的夜色,趙潼生興奮得失眠了……
錢的問題基本解決了,似乎應該喘口氣了, 然而,趙潼生還要操心紀念碑的具體環(huán)節(jié)。
化二對面的石材小工廠,廠主栗白瑞給他們看了一塊純黑色花崗巖巨碑,上書“開國上將趙爾陸故居 北三泉”。醒目,大氣,漂亮。就照這個樣子!正反兩塊大碑用實材,兩側(cè)用板材,組合成一方形大碑,造價三萬多也符合預算。
隔日,趙潼生又邀約兩位老者繼續(xù)與他商議訂貨。
一切都在按預定的方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攝影家樊樂園先生提出碑頂再加上城墻垛口的圖形,這是一個深有創(chuàng)意的提議,大家一致同意。
王丑官提議請省人大原副主任,民革山西省主任委員,全國政協(xié)常委,曾任二戰(zhàn)區(qū)侍從秘書的李寥源先生為碑的正面題字。劉澍和先生說這事好辦,范中同學中楊建峰原是山西省旅游局長,和李寥源老先生很熟。馬上電話聯(lián)系,對方慨然應允,趕緊辦理。寄出碑文后,趙潼生又急忙趕赴太原,以最快的速度拿回來制作。
“碑記”的編撰也幾經(jīng)周折。最初,霍效昌先生擬文,大家議論后稍顯簡單,又請王如陽重寫,稍感到繁雜,聶存貴、宋啟今、亢懷柱、付小平等一一編撰,卻各有偏頗,意見不一。大家繼續(xù)商量,終于請到了李昌榮,博采眾長,以確切有據(jù)的史實為基調(diào),完成了終稿,經(jīng)詩人賈真先生最后復核定稿。
背面的碑文,經(jīng)過反復推敲,他們借用了毛澤東同志在紀念孫中山總理逝世三十周年及追悼抗日陣亡將士大會上的演說詞,以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人對姜玉貞將軍不可撼動的褒揚為此碑最重要的基調(diào)。他們請來了原平著名書法家張存堂先生為這篇文字傾心而書。端莊秀麗的碑記,仿佛帶著大家向著歷史的深處走去。
“中華民族萬歲!”
這一天終于來了。
2015年8月27日,剛落成的姜玉貞將軍紀念碑兩旁,十面國旗迎風飄揚,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七十年的會標鮮紅、醒目。
來了,千余名各界人士會聚于此,場面莊重而熱烈。
來了,那些為立碑奔走忙碌的老人們來了。
來了,王瑋珍將軍,離退休干部辛硯田、武巨前、潘文才等將碑頂?shù)拇蠹t綢布緩緩掀了下來。
那一刻,天格外藍,風格外輕。
那一刻,趙潼生的眼睛濕潤了。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雄壯的國歌聲回蕩在原平的上空,二百只和平鴿振翅飛向高天。
“在鞭炮的震撼聲中,你是什么樣的感受?。∥彝π?,抬頭,深深地呼吸著,我是中國人!我是原平人!我是最幸福的人!”趙潼生這樣回憶當時的心潮澎湃。
在王瑋珍將軍的引導下,大家向紀念碑敬獻鮮花,向英勇的196旅官兵和他們的姜旅長致以最真誠的敬意。
王瑋珍將軍即席演說,引來了熱烈的掌聲。
人群中,趙潼生高呼:大中國萬歲!中華民族萬歲!
鮮花叢中,英雄已經(jīng)安息。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先烈們共赴國難的光榮歷史,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人民與祖國同在的赤子情懷!
當然,我們更加不會忘記,這些平凡的人們,正是無數(shù)的像趙潼生一樣的人們?yōu)榱俗屪訉O后代記住一段血與火的歲月,而獻出了自己一顆滾燙的心!
當我寫到這里的時候,淚水不止一次奪眶而出,就在2016年7月 1日,趙潼生先生離開了人世,他永遠不會看到這篇粗糙的文字了,但他的在天之靈一定是備感欣慰的。
因為,姜玉貞將軍紀念碑靜靜地矗立在原平文體廣場上,靜穆無聲,卻如洪鐘大呂。
歷史就是人心。人心所向,創(chuàng)造歷史,無論時間的遺忘或者煙塵的遮蔽,它都將存在于人心之中。
付小平,70后,山西原平人,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時光讀書會發(fā)起人?,F(xiàn)供職于機關事業(yè)養(yǎng)老保險中心,作品散見于報刊雜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