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玲
【摘 要】目的:主要致力于研究改良電痙攣治療即無抽搐電休克治療(MECT)對患有精神分裂患者自身認知功能有無積極影響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于2016年-2018年6月收入的61例精神分裂患者來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兩組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的記錄患者的記憶力評分、學習能力評分、認知功能評分。結(jié)果:經(jīng)總評分比較后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經(jīng)過治療后的基礎癥狀量表的評分開始明顯高于于治療前的評分且測評總分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jié)論:MECT治療法對精神分裂患者的認知功能會產(chǎn)生明顯的積極影響,但是也存在一些對患者的消極影響。
【關(guān)鍵詞】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分裂患者;認知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MECT)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61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received income from our hospital from 2016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o record the memory score, learning ability scor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scor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core of the basic symptom scale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score (P>0.05). Conclusion: MECT treatment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but there are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patients.
Keywords: non-convulsive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Schizophrenic; Cognitive function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11-03--01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是目前醫(yī)學界常用的而治療精神科疾病的治療方法,又名電痙攣治療,它會在通電治療之前,先給患者注入適量的肌肉松弛劑來起到刺激大腦的作用,使患者開始出現(xiàn)意識喪失的情況,以便達到無抽搐式發(fā)作來實現(xiàn)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方式之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6年-2018年6月收入的61例精神分裂患者來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選擇的標準: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具有無抽搐式治療證、在分組前61組患者未進行無抽搐式治療最重要的是得到患者和家屬的同意。排除的標準:精神活性物質(zhì)所致的精神障礙和行為障礙、哺乳期以及在妊娠期的婦女排除在外。將以上的61例患者進行分組,隨機分為觀察組31例和對照組兩組30例。兩組患者對的分組在各方面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分析后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研究方法
將觀察組的患者進行無抽搐式治療并配合一定新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單純的新型藥物治療。
1.2.1 新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
兩組患者均口服利培酮或奧氮平進行治療,將西安楊森只要有限公司提供的利培酮每日用量不得高于0.5mg。加量方面還需考慮更多也需要更多的經(jīng)驗來斟酌。奧氮平每日的用量也需要根據(jù)臨床情況來決定,每日用量為5-20mg。治療過程中藥物的使用與進食無關(guān),藥物的吸收也不會受到影響。
1.2.2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治療
治療前詳細進行體格檢查如心電圖等,禁食至少6小時排空大小便,需要一名麻醉師負責麻醉及人工呼吸;一名精神科醫(yī)師進行電痙攣機器的操作,觀察患者通電后的情況;一名護士進行器械的準備?;颊咂教伸o脈注射阿托品,然后按照患者體重注射丙泊酚進行麻醉,等待睫毛反應的結(jié)束在注射用水稀釋的氯化琥珀膽堿3ml,待肌顫結(jié)束后通電,患者開始出現(xiàn)肌肉的輕微抽動同時進行心電圖檢測。通電結(jié)束后,進行加壓式人工呼吸5-10分鐘。改良后的電痙攣治療最關(guān)鍵的地方在于掌握好肌肉松弛劑的用量和麻醉劑以及通電量。
1.3 評定標準
本次實驗采用蒙特利爾評估測評,其中,詞匯的學習數(shù)量0-20分,人際關(guān)系的熟悉度0-20分,故事重述還原度0-20分,線條定位度0-20分,60s物體名稱數(shù)目0-20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將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數(shù)據(jù)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其中在治療效果上采用了劑量資料的統(tǒng)計。
2 結(jié)果
本次實驗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了對比分析,分析結(jié)果如下:
3 討論
無抽搐式治療對老弱病殘的患者均可實施。目前,先發(fā)的新型抗精神病的藥物對陰性癥狀確實會產(chǎn)生一定的改善,但是病癥反復效果不夠,以致不是很讓人滿意。所以現(xiàn)如電抽搐式治療被認為比藥物治療治療效果更好的辦法,可以產(chǎn)生更快速的產(chǎn)生更快的改善。但是無抽搐式治療在早期時候會讓患者產(chǎn)生全身肌肉劇烈抽搐的恐懼,和抽搐導致的牙齒松動、骨折等不良反應。使得大部分醫(yī)護人員對此項治療的熱情逐漸降低。
綜上所述,MECT對精神分裂類的患者確實是產(chǎn)生一定的癥狀控制,也確實是非常好的治療。但是正面的效果的背后那些消極的影響也是不能忽視的。況且對于治療后的效果持續(xù)時間也沒有記錄,故而只能得出MECT對精神病患者的基礎認知功能比較安全有效。
本研究由于病例研究相對較少而且研究周期較短,所以仍然存在些許不足之處,擬者將在后期研究中在自身存在現(xiàn)有問題上逐漸完善。
參考文獻
張繼蘭.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應用價值[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8,15(6):78-79.
李冠軍,李華芳.老年期抑郁癥病人認知功能特點和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對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6,25(9):679-681.
楊淼,蔣慶飛,朱躍華,等.無抽搐電休克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癥狀和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7,51(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