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翠
【摘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實踐能力,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達成這一目標,非一蹴而就能實現(xiàn),必須加強朗讀訓練,做到堅持不松懈、狠抓不松勁。
【關鍵詞】初中語文 朗讀教學 強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9-0072-02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笨梢姡x是解開文章語意大門的一把鑰匙。很多教師擔心學生讀不懂書而白白浪費時間,就代替學生朗讀或直接宣讀別人的閱讀感受,讓學生死記硬背被抽象了的幾個概念。這種教法是不符合新課標要求的,也是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新課標提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所以,我們應該還原語文學習的本質,讓學生多讀,在與文本、與作者對話過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下面,我結合自身初中語文教學實踐,談談強化朗讀教學的作用。
一、強化朗讀教學,能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朗讀就是把無聲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把潛在的作者情感通過語言技巧處理和聲音的多種變化再現(xiàn)出來,讀者自身在獲得一定信息的同時,也向外界傳出一種信息。是呀,朗讀不僅讓讀者能理解其義,也向聽者傳達了一種信號,這是朗讀的作用。人們通過朗讀,明白了字里行間蘊藏的含義,也透過紙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這就是所謂“其義自見”、“其情自現(xiàn)”。而這種“自現(xiàn)”會隨著朗讀次數(shù)的增加不斷加快速度,換句話說就是學生朗讀能力提高了,理解能力增強了。讀多了,便能“破萬卷”了。
二、強化朗讀教學,能快速增強學生語感
語感,就是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那怎么提升學生語感能力呢?加強朗讀訓練是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因為進入現(xiàn)行教材的課文,大都是專家、學者精心選載的,都是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如《詩經(jīng)》、《岳陽樓記》等都是千古傳誦的名篇,像《沁園春·雪》、《鄉(xiāng)愁》等也是一些馳名中外的佳作,對于這些名家名篇,教學中應把大量時間放在朗讀上,讓學生反復朗讀,通過朗讀、揣摩,學生憑借想象就能走進作品所描述的那個看得見、摸得著,能聞其味、聽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體形象的文學世界里,從中不僅能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還能感受語言美、形象美、含蓄美、音樂美,在美中凈化心靈,陶冶情操,進一步提升語感。
三、強化朗讀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
目前,不少學生怕寫作文,一些家長也想投機取巧,想讓孩子通過參加作文速成輔導班和閱讀一些作夸大其功效的寫作輔導書籍來提高寫作能力,結果往往只能是一廂情愿罷了,很少有學生會真正獲得最終的成功?!皶接新非跒閺?,學海無涯苦作舟?!敝挥型ㄟ^朗讀大量的名篇佳作,從它們中間汲取營養(yǎng),才會真正成為寫作的行家里手。這點可以從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出現(xiàn)的那一批偉大作家得到證實。他們除受到識字教學外,可能沒有時間、空間來接受系統(tǒng)的課文講解、如何寫作等教學了,只有忙里偷閑中的自主閱讀,讀名著佳作,背唐詩宋詞,從中汲取營養(yǎng)?!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笔熳x成誦,便會文思泉涌,妙筆生花,久而久之就掌握了不同作品的寫作特點,為日后的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強化朗讀教學,能發(fā)展學生形象思維
古人讀書,強調“口誦心惟”?!罢b”決不僅僅是“口”的發(fā)音活動,同時包含了豐富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是讓學生認識語言、品味語言的過程。學生通過朗讀,把語言文字化作鮮明的視覺形象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喚起學生的想象,讓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放飛思維,產生聯(lián)想,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歷其事、如臨其境,從而受到教育和感染。如教學《天上的街市》,學生通過朗讀,腦子里自然就會呈現(xiàn)街燈、明星、銀河等意象,再由星星、銀河聯(lián)想到牛郎織女。
實踐證明,學生感情朗讀的水平標志著形象思維的水平,感情朗讀能力愈提高,形象思維能力愈發(fā)展。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加強朗讀方法訓練,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進而更加發(fā)揮學習積極性,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朱教仁教授說過:“講解是死的,如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使人知道,朗讀使人感受。”所以,能夠熱愛讀書并懂得怎樣讀書,對于一個孩子就是最大的財富。
總之,加強朗讀教學意義眾多,作為語文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讀的作用,讓學生多讀,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多種方式的讀,長期的讀,讀的時間多了,學生的語感自然而然就提高了,理解能力也提升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