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付
小兒寒證咳喘是小兒呼吸疾病中發(fā)病率比較高的一類癥狀表現(xiàn),也是臨床中比較難治的病變之一。其病因及致病機理目前仍不清楚,可能與體質(zhì)、感染、環(huán)境、過敏、受涼等等因素有關(guān)。臨床辨治小兒寒證咳喘若僅僅用某一個經(jīng)方常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則,辨咳喘雖同樣是用麻黃湯或小青龍湯,但因小兒體質(zhì)、感染等諸多因素的相互影響,臨證用麻黃湯或小青龍湯都需要與不同的方藥合用才能取得良好治療效果。于此試將臨床運用合方診治小兒寒證咳喘[1]體會介紹于次,以拋磚引玉。
在方藥用量及服法方面,結(jié)合多年臨床診治兒科疾病體會,筆者臨床用藥的基本原則是:①用藥定量以成人用量為準,這樣有利于更好地確保最佳藥效濃度;②服藥必須遵循少量頻服原則,即1周歲以內(nèi)嬰兒每日服藥次數(shù)應(yīng)在15次以上,2歲至10歲之間視病情每日服藥次數(shù)應(yīng)在6次以上,也可達10次,服藥次數(shù)直接關(guān)系到藥效發(fā)揮與療效。
馬某,男,11個月,鄭州人。2016年3月7日初診:其母代訴,3個月前感冒,經(jīng)西藥治療感冒痊愈,可咳嗽,氣喘仍在,近因咳喘加重前來診治。刻診:咳嗽,氣喘,哭聲低弱,痰咯不出,舌質(zhì)淡,苔薄白,指紋淡紫。辨為風(fēng)寒犯肺證,治當宣肺散寒,止咳平喘。給予麻黃湯與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方:麻黃10g,桂枝6g,杏仁15g,茯苓12g,干姜10g,細辛10g,五味子12g,炙甘草10g。6劑,第1次煎35分鐘,第2次煎25分鐘,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次服5mL,每日服15次;2016年3月14日二診:咳喘痰基本消除,以前方3劑;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根據(jù)咳嗽、氣喘、因涼加重辨為寒;再根據(jù)哭聲低弱辨為寒夾虛。以此辨為風(fēng)寒犯肺夾虛證。方以麻黃湯宣肺散寒,止咳平喘;以苓甘五味姜辛湯增強麻黃湯宣肺降逆,兼以斂肺益氣。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謝某,女,7歲,鄭州人。2015年5月2日初診:其母代訴,3年來經(jīng)??人?,氣喘,咽中痰阻感,近因咳嗽加重前來診治??淘\:咳嗽,咽癢,咯痰不爽,輕微頭痛,面色不榮,怕冷,手足不溫,口淡不渴,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浮弱。辨為風(fēng)寒郁肺夾虛證,治當疏散風(fēng)寒,宣利肺氣,溫中益氣。給予麻黃湯、理中丸與止嗽散合方:麻黃10g,桂枝6g,杏仁15g,荊芥10g,桔梗10g,紫菀10g,百部10g,白前10g,陳皮5g,紅參10g,干姜10g,白術(shù)10g,炙甘草3g。6劑,第1次煎30分鐘,第2次煎25分鐘,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次服50mL,每日服8次;2015年5月9日二診:咽癢及咳嗽基本消除,手足較前溫和,以前方6劑;2015年5月16日三診:咯痰不利止,以前方6劑;2015年5月23日四診:怕冷基本消除,咳嗽止,苔膩消失,以前方6劑;2015年5月30日五診:諸證消除,以前方治療12劑。隨訪2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根據(jù)咳嗽、舌質(zhì)淡辨為寒;再根據(jù)咯痰不爽、苔膩辨為寒痰;因面色不榮、脈浮弱辨為氣虛;又因怕冷、手足不溫辨為陽虛。以此辨為風(fēng)寒郁肺夾虛證。方以麻黃湯宣肺散寒,止咳降逆;以理中丸溫中散寒,健脾益氣[2];以止嗽散疏散風(fēng)寒,宣利肺氣。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謝某,女,10歲,鄭州人。2016年3月30日初診:其母代訴,1年前至今食后吐痰,輕微咳嗽,經(jīng)檢查未發(fā)現(xiàn)明顯器質(zhì)性病變,近因病證加重前來診治??淘\:食后吐痰較多,痰呈白色,輕微咳嗽,食涼加重,呼吸氣粗,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略滑。辨為肺寒痰食證,治當溫肺降氣,化痰消食。給予麻黃湯與三子養(yǎng)親湯合方加味:麻黃10g,桂枝6g,杏仁15g,白芥子10g,蘇子10g,萊菔子10g,山楂24g,炙甘草3g。6劑,第1次煎30分鐘,第2次煎25分鐘,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次服50mL,每日服6次;2016年4月6日二診:痰量略有減少,加半夏12g,以前方6劑;2016年4月13日三診:痰量較前又減少,以前方6劑;2016年4月20日四診:諸證明顯減輕,以前方治療20余劑。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 根據(jù)食后吐痰辨為食積;再根據(jù)痰稀色白辨為寒痰;因呼吸氣粗、脈沉略滑辨為痰食阻滯。以此辨為肺寒痰食證。方以三子養(yǎng)親湯溫肺降氣,消食化痰;以麻黃湯宣肺降逆,調(diào)理氣機;加山楂消食和胃化滯。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夏某,男,4歲,鄭州人。2016年9月9日初診:其母代訴,經(jīng)常感冒,反復(fù)咳嗽,雖經(jīng)中西藥治療可未能有效控制病情,近因感冒加重咳嗽前來診治??淘\:發(fā)熱,咳嗽,嘔吐清稀痰涎,哭聲低弱,痰咯不出,呼吸急促,胸部脹滿,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弱。辨為肺胃寒郁夾虛證,治當宣肺散寒,溫陽透達,健脾益氣。給予麻黃湯、理中丸與蔥豉湯合方:紅參10g,白術(shù)10g,干姜10g,蔥白30g,香豉2g,麻黃10g,桂枝6g,杏仁15g,白芍3g,炙甘草10g。6劑,第1次煎35分鐘,第2次煎25分鐘,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次服20mL,每日分10次服;2016年9月23日二診:發(fā)熱、呼吸急促基本消除,以前方6劑;2016年9月30日三診:咳嗽、嘔吐基本消除,以前方6劑;2016年10月7日四診:諸證基本消除,以前方3劑,每2日1劑。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根據(jù)呼吸急促、胸部脹滿辨為肺氣郁閉;再根據(jù)哭聲低弱、脈虛弱辨為虛;因嘔吐痰涎辨為胃寒氣逆。以此辨為肺胃寒郁夾虛證[3]。方以麻黃湯宣肺散寒,止咳降逆;以理中丸溫中健脾;蔥豉湯宣肺散寒,溫陽透達。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鄭某,男,9歲,鄭州人。2015年8月7日初診:其母代訴,從3歲至今經(jīng)??却?、噴嚏,經(jīng)檢查診斷為小兒支氣管哮喘,近因咳喘加重前來診治??淘\:咳嗽,氣喘,痰稀色白,遇涼及夜間加重,呼吸氣急,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弱。辨為寒飲郁肺夾虛證,治當溫肺散寒,宣降益氣。給予小青龍湯與四君子湯合方:麻黃10g,桂枝10g,生半夏12g,干姜10g,細辛10g,五味子12g,紅參10g,白術(shù)10g,茯苓10g,炙甘草10g。6劑,第1次煎35分鐘,第2次煎25分鐘,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次服40mL,每日服8次;2015年8月14日二診:咳嗽好轉(zhuǎn),以前方6劑;2015年8月21日三診:氣喘減輕,以前方6劑;2015年8月28日四診:諸證趨于緩解,以前方治療60余劑。隨訪2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根據(jù)咳嗽、氣喘、因涼及夜間加重辨為寒;再根據(jù)痰稀色白辨為寒夾痰;因呼吸氣急、脈沉弱辨為氣虛。以此辨為肺寒夾虛證。方以小青龍湯溫肺散寒,宣降肺氣;以四君子湯補益肺氣。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馬某,女,8歲,鄭州人。2016年7月4日初診:哮喘性鼻炎已有5年,經(jīng)檢查診斷為小兒支氣管哮喘、哮喘性鼻炎,近因咳喘鼻塞加重前來診治??淘\:咳嗽氣喘,夜間加劇,痰稀色白,多汗,晨起鼻塞噴嚏,受涼加重,呼吸氣急,面色萎黃,口干不欲飲水,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浮弱。辨為寒飲郁肺夾虛,鼻竅壅滯證,治當溫肺散寒,調(diào)補營衛(wèi),溫補開竅。給予小青龍湯、桂枝湯與玉屏風(fēng)散合方加味:麻黃10g,桂枝10g,生半夏12g,細辛10g,干姜10g,五味子12g,白芍10g,黃芪30g,白術(shù)15g,防風(fēng)15g,生姜10g,大棗12枚,炙甘草10g。6劑,第1次煎35分鐘,第2次煎25分鐘,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次服30mL,每日服10次;2016年7月11日二診:汗出減少,鼻塞減輕,咳嗽好轉(zhuǎn),以前方6劑;2016年7月18日三診:鼻塞基本消除,咳喘減輕,以前方6劑;2016年7月25日四診:汗出止,咯痰消除,諸證均有明顯緩解,以前方治療60余劑。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根據(jù)咳嗽、氣喘、夜間加劇辨為肺寒;再根據(jù)鼻塞、噴嚏辨為風(fēng)寒壅竅;因面色萎黃、汗出、脈浮弱辨為氣虛;又因口干不欲飲水、舌質(zhì)淡紅,辨為寒郁飲停。以此辨為寒飲郁肺夾虛,鼻竅壅滯證。方以小青龍湯溫肺散寒,宣降肺氣;以桂枝湯調(diào)補營衛(wèi)[4];以玉屏風(fēng)散益氣固表,加白芷辛散通竅。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薛某,女,13歲,鄭州人。2016年4月27日初診:其母代訴,5年前出現(xiàn)咳喘,經(jīng)檢查診斷為小兒支氣管哮喘,近因病友介紹前來診治??淘\:咳嗽,氣喘,喉中痰鳴,痰多清稀,怕冷,受涼加重,胸悶,不思飲食,手足不溫,口渴欲飲熱水,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沉弱。辨為寒飲郁肺夾熱證,治當溫肺散寒,宣肺降逆,清瀉郁熱。給予小青龍湯與白虎加人參湯合方:麻黃10g,桂枝10g,五味子12g,細辛10g,生半夏12g,干姜10g,白芍12g,石膏45g,知母20g,紅參10g,粳米15g,炙甘草10g。6劑,以水浸泡30分鐘,大火燒開,小火煎40分鐘,每日1劑,每次服80mL,每日服4次。2016年5月4日二診:咳嗽減輕,氣喘好轉(zhuǎn),以前方6劑;2016年5月11日三診:咳喘較前又有減輕,仍胸悶,以前方加陳皮24g,6劑;2016年5月18日四診:咳喘較前又有減輕,胸悶好轉(zhuǎn),以前方6劑;2016年5月25日五診:咳喘較前又有好轉(zhuǎn),以前方6劑;2016年6月1日六診:喉中痰鳴明顯好轉(zhuǎn),咳喘基本消除,以前方6劑;2016年6月8日七診:諸證基本消除,又以前方治療50余劑,諸證悉除。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根據(jù)咳喘、喉中痰鳴、痰多清稀辨為寒飲郁肺;再根據(jù)舌質(zhì)紅、苔薄黃辨為郁熱;因口渴欲飲熱水辨為寒夾熱。以此辨為寒飲郁肺夾熱證。方以小青龍湯溫陽散寒,宣通鼻竅,溫化痰飲;以白虎湯清瀉郁熱,兼益中氣。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陳某,男,8歲,鄭州人。2016年3月5日初診:其母代訴,3年前經(jīng)檢查診斷為小兒支氣管哮喘,近因病證加重前來診治。刻診:呼吸急促,胸及喉中痰鳴,吐痰黏稠甚于食后,輕微咳嗽,受涼加重,厭食,面色晦暗,舌質(zhì)淡,苔白略膩,脈沉。辨為寒痰郁肺食積證,治當溫宣降逆,消食化痰。給予小青龍湯與三子養(yǎng)親湯合方加味:麻黃10g,白芍10g,細辛10g,干姜10g,桂枝10g,五味子12g,生半夏12g,白芥子10g,蘇子10g,萊菔子10g,葶藶子15g,炙甘草10g。6劑,第1次煎30分鐘,第2次煎25分鐘,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次服50mL,每日服6次;2016年3月12日二診:痰量減少,以前方6劑;2016年3月19日三診:胸及喉中痰鳴減輕,以前方6劑;2016年3月26日四診:諸證明顯減輕,以前方治療100余劑。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根據(jù)呼吸急促、胸及喉中痰鳴辨為痰;再根據(jù)吐痰黏稠甚于食后、厭食辨為食積;因咳嗽,受涼加重辨為寒。以此辨為寒痰郁肺食積證。方以小青龍湯辛溫散寒,溫肺化飲;三子養(yǎng)親湯溫肺降氣,化痰消食;加葶藶子降肺止逆。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夏某,女,7歲,鄭州人。2016年6月4日初診:其母代訴,4年前聲音嘶啞似喉間有痰聲,經(jīng)檢查診斷為小兒喉炎、支氣管炎,雖經(jīng)中西藥治療可反復(fù)不愈,近因聲音嘶啞加重前來診治。刻診:聲音嘶啞,咽喉不利似有痰阻,咽痛,咽癢,咳喘,口淡不渴,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沉緊。辨為肺咽寒痰證,治當溫肺散寒,降利祛痰。給予射干麻黃湯與桔梗湯合方[5]加味:射干10g,麻黃12g,生姜12g,細辛10g,紫菀10g,款冬花10g,五味子12g,大棗7枚,生半夏12g,桔梗10g,薄荷10g,生甘草20g。6劑,第1次煎30分鐘,第2次煎25分鐘,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次服40mL,每日服8次;2016年6月11日二診:聲音嘶啞略有好轉(zhuǎn),以前方6劑;2016年6月18日三診:咽喉不利似有痰阻有所減輕,以前方6劑;2016年6月25日四診:咽痛及咽癢消除,以前方6劑;2016年7月2日五診:諸證趨于緩解,以前方治療40余劑。隨訪2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根據(jù)咽喉不利似有痰阻辨為痰阻;再根據(jù)舌質(zhì)淡、苔白膩辨為寒痰;因聲音嘶啞、咽痛辨為寒凝咽喉。以此辨為寒痰郁阻證。方以射干麻黃湯溫肺化飲,降氣祛痰;以桔梗湯宣利咽喉,加薄荷疏利咽喉。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段某,男,3歲,鄭州人。2016年9月28日初診:其母代訴,經(jīng)??人?,容易感冒,近因親戚介紹前來診治??淘\:咳嗽,氣喘,咽中有痰,咯之不出,遇風(fēng)加重,汗多,面色萎黃,舌質(zhì)淡,苔薄白略膩,脈浮弱。辨為肺寒氣虛夾痰證,治當解肌散寒,降氣定喘,補益肺氣。給予桂枝加厚樸杏仁湯與玉屏風(fēng)散合方:桂枝10g,生姜10g,白芍10g,大棗12枚,厚樸6g,杏仁10g,黃芪30g,白術(shù)30g,防風(fēng)15g,炙甘草6g。6劑,第1次煎35分鐘,第2次煎30分鐘,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次服20mL,每日服10次;2016年10月5日二診:咳嗽減輕,以前方6劑;2016年10月12日三診:汗出減少,以前方6劑;2016年10月19日四診:咳嗽緩解,以前方6劑;之后,以前方治療10劑;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根據(jù)咳嗽、遇風(fēng)加重辨為風(fēng)寒;再根據(jù)咯痰不出、苔薄白略膩辨為痰;因面色萎黃、脈浮弱辨為氣虛。以此辨為肺寒氣虛夾痰證。方以桂枝加厚樸杏仁湯解肌散寒,降氣定喘,兼益肺氣;以玉屏風(fēng)散益氣固表止汗。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梁某,女,10歲,鄭州人。2016年3月30日初診:其母代訴,2歲至今經(jīng)常咳喘,曾檢查診斷為小兒支氣管哮喘,近因咳喘加重前來診治??淘\:咳嗽,氣喘,咯痰黏稠色白,咯之不出,胸及喉中痰鳴,口淡不渴,舌質(zhì)淡紅,苔白膩,脈沉。辨為寒痰壅肺證,治當宣降肺氣,溫肺化痰。給予麻黃加術(shù)湯與定喘湯合方:白果10g,麻黃10g,蘇子6g,款冬花10g,杏仁5g,桑白皮10g,黃芩5g,生半夏10g,桂枝6g,白術(shù)12g,炙甘草3g。6劑,第1次煎35分鐘,第2次煎25分鐘,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次服50mL,每日服6次;2016年4月6日二診:痰量減少,喉中痰鳴減輕,以前方6劑;2016年4月13日三診:咳嗽、氣喘減輕,以前方6劑;2016年4月20日四診:咯痰減少,喉中痰鳴基本消除,以前方6劑;2016年4月27日五診:諸證又有較前減輕,以前方6劑;之后,為了鞏固療效,以前方治療50余劑。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 根據(jù)咯痰黏稠色白辨為寒;再根據(jù)胸及喉中痰鳴、苔白膩辨為寒痰;因咳嗽、氣喘辨為肺氣上逆。以此辨為寒痰壅肺證。方以定喘湯宣降肺氣,溫肺化痰;以麻黃加術(shù)湯宣肺散寒,降逆健脾,兼杜痰生之源[6]。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