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的領導
路透社報道稱,中共中央日前印發(fā)《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改為委員會,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德國全球新聞網稱,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等“升級”為委員會,顯示出這些機構的重要性。其他機構的改革也顯示,共產黨在適應社會發(fā)展,精簡機構,理順各機構的關系和作用。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共包括深化黨中央機構改革、深化全國人大機構改革、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深化全國政協機構改革、深化行政執(zhí)法體制改革、深化跨軍地改革、深化群團組織改革、深化地方機構改革等八大塊內容。其中黨中央機構改革具體包括20項。
除了前文提到的內容,外媒關注較多的還包括:組建中央審計委員會;將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的職責整合,組建新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組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不再保留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編譯局;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工作;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電影工作;中央統戰(zhàn)部統一領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央統戰(zhàn)部統一管理宗教工作,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宗教事務局;中央統戰(zhàn)部統一管理僑務工作,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將中央防范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職責劃歸中央政法委員會、公安部等。
“過去都是以政府改革帶動其他機構改革,這次是黨和國家機構的整體改革、整體規(guī)劃,而且黨的改革是重頭戲,之前黨的機構從來沒有如此系統化地改革過?!眹倚姓W院教授汪玉凱說,這次改革的一大亮點在于把黨政任務比較相近的機構進行合并,比如組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不再保留中央黨史研究室等多個部門。第二個亮點是“歸口管理”,比如中央統戰(zhàn)部統一領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央組織部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等。第三,把一些領導小組改成委員會,則令議事協調機構規(guī)范統一,強化了黨對重大工作領域的領導。第四,這次改革體現了黨和國家機構的“瘦身”,降低了國家行政管理成本。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研究員馮鉞表示,將黨政職能統一歸口黨的各部門管理,將更加有助于黨的政策方針得到切實推進落實,也可減少重復領導、提高行政效率。
“頂層設計更科學”
“北京將加強媒體攻勢”,德國“媒體”網站稱,中國要整合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對外統一呼號為“中國之聲”。這顯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爭取在國際發(fā)揮更大影響力。
這也是不少外媒關注的一個焦點。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yè)單位,歸口中央宣傳部領導。主要職責是,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統籌組織重大宣傳報道,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等。美國彭博社稱,合并后的新機構將是全球最大廣播電視機構之一。官方數據顯示,中央電視臺至少有1萬名員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有2100多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有大約2000人。
在全國人大機構改革方面,方案提出組建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將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更名為全國人大監(jiān)察和司法委員會等。深化行政執(zhí)法體制改革方面,方案提出整合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物價、商標、專利等執(zhí)法職責和隊伍,組建市場監(jiān)管綜合執(zhí)法隊伍;整合環(huán)境保護和國土、農業(yè)、水利、海洋等部門相關污染防治和生態(tài)保護執(zhí)法職責、隊伍,統一實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執(zhí)法。改革方案還強調,強化機構編制管理剛性約束,堅持總量控制。
馮鉞表示,本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對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黨是領導一切的”這一精神的全面落實,其核心要義在于對中共執(zhí)政地位的鞏固以及理順此前中國黨政之間存在的雙重管理等關系。中國如今已成長為一艘巨輪,不能在發(fā)展的軌道上偏離一點方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更為穩(wěn)定有力的掌舵者,因此強化黨在政、經、軍、文等各個領域的領導地位正當其時。
(綜合新華社訊、《環(huán)球時報》3.2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