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銀霞 葉璟 黃金偉 虞作春 舒建勝
作者單位:323000 麗水市中心醫(yī)院感染科
患者男,61歲,農(nóng)民,在農(nóng)村山上養(yǎng)蜂,有蜱蟲叮咬史。既往有低鉀型周期性麻痹病史。因“發(fā)熱1周,口齒不清3d”于2017年5月14日收住我院?;颊呷朐?周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xiàn)發(fā)熱,最高體溫39℃,有畏寒,無寒戰(zhàn),伴全身乏力、納差,有少許咳嗽、白色黏痰,當?shù)卦\所予輸液治療2d(具體不詳)后癥狀無緩解。入院前3d患者仍然高熱,最高體溫39.4℃,伴畏寒、寒戰(zhàn),同時出現(xiàn)口齒不清,伴有四肢肢端無力,遂至當?shù)蒯t(yī)院就診,予補鉀、補液等對癥治療1d,無明顯好轉(zhuǎn),2d前出現(xiàn)腹瀉,水樣便,10余次/d,量中等,無明顯腹痛。遂轉(zhuǎn)至我院急診室治療,急診血常規(guī):WBC 3.1×109/L,NE 84.3%,L 13.5%,RBC 4.99×1012/L,HGB 155g/L,PLT 22×109/L,CRP 10mg/L;降鈣素原 1.88ng/ml;急診生化:ALT:350U/L;急診尿常規(guī):尿蛋白+++,RBC(鏡檢)++/HP,WBC(鏡檢)+/HP。胸部CT檢查示右下肺感染;頭顱CT檢測示未見明顯異常;全腹CT檢查示未見明顯異常。擬診“1.急性發(fā)熱待查:肺部感染?敗血癥?2.肝功能異常;3.低鉀型周期性麻痹;4.腹股溝淋巴結(jié)腫大”收住感染科。入院查體:嗜睡,體溫38℃,呼吸22次/min,脈搏76次/min,血壓112/72mmHg,球結(jié)膜充血水腫,舌紅腫,咽部充血,口腔黏膜有出血,淺表淋巴結(jié)未及腫大,心律齊,未聞及雜音。兩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聞及少許干濕性啰音,腹平軟,Murphy's征(-),肝脾肋下未及,無明顯壓痛,無反跳痛,移動性濁音(-),腸鳴音3次/min,雙腎區(qū)無叩痛,雙下肢無明顯凹陷性水腫,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無殊。入院后予利巴韋林針0.5g靜脈滴注1次/d抗病毒治療,莫西沙星針0.4g靜脈滴注1次/d聯(lián)合頭孢曲松針2.0g靜脈滴注1次/d抗感染,補鉀、補液等對癥治療。
5月15日(23:10)患者出現(xiàn)咯血,予輸注血漿及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止血治療后仍反復咯血。5月16日患者出現(xiàn)呼吸衰竭(10L/min面罩吸氧下氧飽和度90%,呼吸30次/min,右肺聞及干濕啰音),加用甲潑尼龍針80mg靜脈滴注1次/12h、人血丙種球蛋白20g靜脈滴注1次/d×3d抗炎及對癥治療后稍有緩解。5月17日患者血氧飽和度下降,轉(zhuǎn)入ICU,氣管插管,持續(xù)呼吸機輔助通氣,A/C-PC模式,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5%以上,出現(xiàn)鼻出血。復查血常規(guī)示PLT進行性下降,予再次輸注血小板10U,抗菌藥物更改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針4.5g靜脈滴注1次/d+莫西沙星針0.4g靜脈滴注1次/d+米諾環(huán)素0.1g口服/1次12h抗感染治療。5月18日患者仍反復鼻出血、右前臂腫脹,請骨科會診后考慮出血。5月19日復查急診生化提示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淀粉酶均明顯異常,同時出現(xiàn)腎功能損害,APTT 115.6s。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針、莫西沙星針、米諾環(huán)素等,改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針0.5g 1次/8h聯(lián)合替考拉寧針400mg 1次/d靜脈滴注抗感染治療,口服伏立康唑片0.2g 1次/12h抗真菌治療。5月21日患者無尿,去甲腎上腺素16mg微泵1次/d維持下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下限,雙瞳孔等大等圓,約3.0mm,對光反應(yīng)消失。雙眼結(jié)膜水腫明顯,口腔見有少量血性液流出,四肢水腫,右前臂腫脹,局部淤青。急診生化示血肌酐、尿素氮進一步升高。急診凝血功能PT 16.2s,國際標準化比率1.36,纖維蛋白原酶法1.30g/L,APTT 127.9s。血氣/電解質(zhì)/糖/乳酸:pH7.034,PaCO245.8mmHg,PaO292.9mmHg,鉀全血6.10mmol/L,鈉全血145.0mmol/L,全血乳酸8.3mmol/L。患者無尿,血肌酐、血鉀明顯升高,予床旁連續(xù)腎臟替代療法(CRRT)治療,輸注去白細胞紅細胞懸液4U、新鮮冰凍血漿240ml、血小板10U等對癥支持治療?;颊哂谙挛?3:59出現(xiàn)動脈搏動消失,予心臟按壓心肺復蘇,腎上腺素1mg靜脈注射每隔3分鐘1次×20支、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mg靜脈注射,碳酸氫鈉針6.25g靜脈滴注等搶救治療,于14:21宣布死亡。患者死亡后第3天浙江省疾控中心報告,患者外周血新型布尼亞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最后診斷為: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
討論1994年Chen等[1]首次報道了人粒細胞無形體病。2010年5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患者血標本中分離到病毒,并確定為布尼亞病毒科白蛉病毒屬的一種新病毒,命名為新型布尼亞病毒(SFTSV)[2-3]。SFTS則是SFTSV感染所致的蜱傳新發(fā)傳染性疾病,以發(fā)熱、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多器官功能損害為特征[4]。根據(jù)近年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我國已在河南、湖北、山東、安徽、遼寧、江蘇、浙江等省發(fā)現(xiàn)SFTS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區(qū)和丘陵地帶的農(nóng)村,在浙江省呈散發(fā)。SFTS多發(fā)于春、夏季節(jié),潛伏期可能為l~2周。部分患者發(fā)病前有明確的蜱蟲叮咬史,但大部分病例無蜱蟲叮咬病史,其診斷需依賴布尼亞病毒核酸檢測[2]。本文報道的患者為老年人,發(fā)病于春夏之交,有明確的蜱蟲叮咬史,麗水市屬于中山、丘陵地貌,植被覆蓋面積廣,該病例屬麗水市首次報道SFTS病例。新型布尼亞病毒具有泛嗜性,可侵犯血液系統(tǒng)及心、肝、腎、肺、消化道等臟器[4]。本例患者為急性起病,有發(fā)熱、全身乏力、嗜睡、腹瀉、惡心等癥狀;實驗室檢查可見凝血功能異常,PLT、WBC、Hb 下降顯著,伴出血,最終引起肝臟、胰腺、腎臟等多臟器功能衰竭,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
SFTS屬于新發(fā)現(xiàn)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目前臨床缺乏特效藥物[5],故臨床疑似病例需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盡早對其進行有效對癥支持治療,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