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南
在人教版四年級的教材中,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成為學生必須理解掌握的重點,它不僅是在除數是一位數除法基礎上的深化,更是為學生日后學習小數除法奠定基礎。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具體內容中,主要涵蓋除數是兩位數的試商方法,也為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學生對這一知識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差,即運算正確率特別低,在實際運算時無從下手,總是將商的位置亂寫、瞎寫,學生根本分不清楚商的具體位置,尤其是出現被除數和除數末尾都帶0的計算,商的位置應該寫在哪里,學生最容易混淆。學生的乘法計算不過關,在試商時不是偏大就是偏小,且沒有準確的判斷力,總是在試過多次之后才能確定答案,所用時間過長,效率低下,或者就是部分學生在試商時沒有發(fā)現該商與除數相乘的結果與被除數不相符,導致最終的計算錯誤。學生的書寫習慣有問題,數位沒有對齊,計算自然容易出錯,借位需要的記錄常常忘記,導致最終的結果計算錯誤。由這些現象不難發(fā)現,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知識點看似簡單,學生掌握情形卻不甚理想,做題所反映出的根本問題在于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無法對知識進行熟練的掌握與運用,因而學生在接受新內容的學習時相對較慢,且錯誤率更高。
由此,筆者認為在進行新內容的講解時首先要確保學生對舊知識的熟練掌握與理解。筆者根據本班學生的掌握情形在開展除數是兩位數的試商方法講解前,先抽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復習除法的相關內容,包括除法的運算法則、豎式計算的書寫規(guī)范、有余數的除法和整除除法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等內容,在幫學生進行回憶后以出題的形式加強學生的運算能力,讓學生加強練習,再由筆者進行批閱,筆者所出示的題目也都是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比如210÷3,558÷6,339÷5,都是讓學生練習除法計算的基本類型以及具體題型的書寫規(guī)范,通過對學生加強練習,再加上筆者對具體細節(jié)的講解,增加了學生的正確認識,促成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扎實掌握。如此,筆者再根據學生的掌握情形進行課下作業(yè)的布置,全面加深學生的印象以及做題規(guī)范格式。
基于此,筆者再進行除數是兩位數的試商方法就相對容易了,筆者在講解時以學生之前做的練習為例展開深入分析,再穿插新知識的講解,讓學生自己領會除數是一位數和兩位數的不同,再根據除數是兩位數的內容具體講解試商方法,試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種:四舍五入法。這種方法在除數是兩位數的情況時最為常見,即若除數的第二位數字小于4時就舍去,看作整10的數進行計算,如21、22、23、24這些數字做除數時都看作20進行計算;而若除數的第二位數字大于5時就選擇加上,看作整10的數進行計算,如35、36、37、38、39這些數字做除數時都看作40進行計算。如此則大大提高學生的運算時間和運算效率,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運算能力。
第二種:折半估商法。這種方法是在四舍五入試商法基礎上的升華。首先將被除數的最高位和除數作比較,看二者是否有聯系,再根據二者的聯系進行針對性的試商,這樣計算商的正確率反而更高。如648÷12這個計算,被除數的首位數字是6,是除數12的一半,那在進行商的試算時就可以尋求12乘以哪個數等于60或60以上的數,更接近商的結果,由12×5=60可知,可試商為5,則余數是4,比除數小符合要求,如此再進行下一步的計算。
第三種:隨舍隨入試商法。這是在四舍五入基礎上的轉變。即不僅要對除數進行四舍五入看待,被除數也要進行四舍五入看待,都將其估作新的數再進行除法的計算。例如計算576÷64的結果,先看除數64,遵從四舍五入法則看作60,再看被除數576,按照四舍五入法則看作580,由此進行計算發(fā)現并不合適,因此就不能單純地將576看作580,而應把6舍去看作570進行計算,最后得出商為9,正好被整除,符合題目要求。這種隨舍隨入試商法具有一定的隨機性,主要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可以隨著學生的不斷練習而強化提升的,對于學生整體計算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助益。
這些試商方法都是筆者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并加強練習的方法,而這些方法的應用根本在于勤加練習,只有多練習才能讓學生在計算時更快地查找出數字之間的有效聯系,促進學生在最短時間內計算出最終正確結果。而勤加練習也能指引學生形成自己的試商方法,便于學生的日后計算。筆者將這些方法講解后,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印象,采用多媒體動畫教學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練習,判斷筆者給出的計算題目結果是否正確,具體錯在哪里,如何改正等等,讓學生通過“找錯誤”的形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樹立學生正確的思維習慣,并幫助學生奠定信心,從而將知識的運用達到完全掌握、熟練的程度。
此篇教學實踐是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及知識的運用所作出的總結性研究,旨在更好地幫助學生盡快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試商方法,以指引學生日后的學習與計算。當然,試商方法除筆者的介紹外還有其他方法,筆者未就具體方法進行一一贅述,只以常見常用的方法為指引,希望以此教學實踐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