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達
清軍入關(guān)后,雖然朝廷力主滿族人要說滿語,但是北京話的影響力太大,沒過幾年,在北京住下來的很多滿族人就以會說北京話為體面了。
到康熙朝,民間已經(jīng)通用北京話,滿族人也不例外。康熙皇帝預(yù)感到漢語的普及,會導致滿語的失傳,為此專門下旨要求滿族官吏要學滿語,但似乎效果不大。
因為康熙皇帝自己就喜歡漢語,從他寫的詩和留下來的墨寶中,就能看出來他對漢語的熱愛。
故宮的寢宮,也就是皇帝皇后休息睡覺的地界,有三大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這三個宮殿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天為“乾”,地為“坤”,“乾清”和“坤寧”實際上就是天與地。中間皇上和皇后安寢的地方叫“交泰”,什么叫“交泰”?天地交合呀!您看這三個殿的名字起得多有學問。
交泰殿有塊匾,上書倆字:“無為”,這是康熙皇帝的御筆。無為是老子說的話,取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意思是告誡帝王要順應(yīng)天意,體恤民情,與民休息。您說康熙皇帝的漢語好不好?
我們從外國傳教士的筆記里能看到,到康熙皇帝晚年,滿族官員甚至王爺說的都是漢語。
康熙皇帝喜歡漢語,跟他從小受到的教育有關(guān)。雖說他當了61年皇帝,可您別忘了他登基的時候還是小孩兒呢。
還有一樣兒您未準知道,康熙皇帝有一半漢族血統(tǒng)。他爹順治皇上的生母孝莊皇太后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滴醯纳复群突侍筚〖咽希菨h族大臣佟圖賴的女兒,她先是漢軍八旗,后因皇帝生母身份入了滿洲旗。所以,康熙身上有滿、蒙、漢三種血統(tǒng),漢族占了一半。所以,他喜歡漢語也是有原因的。
您想啊,康熙當了60多年的皇帝,那會兒滿語和滿文就已經(jīng)衰落了,到了清朝末年,會說滿語的人還有,但是懂滿文的人就已然鳳毛麟角了。
記得20世紀80年代,我在北京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工作,當時要成立北京滿文書院,有關(guān)人士對全國會滿文的人進行了統(tǒng)計,全國不到100人,北京僅有30多人,而且年齡都在50歲以上。
我曾經(jīng)跟當時滿文書院一位姓金的老先生聊天。他跟我說,滿文在康熙時就已經(jīng)衰落,那時的滿族旗人之間雖然在官場仍說滿語,但那會兒的滿語也漢化了,就像現(xiàn)在廣東人用粵語說普通話似的。
(摘自“當當讀書”圖/游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