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新的語言關聯(lián)性理論看語言對聽障人群認知的影響

2018-01-12 23:49:14陳穗清張積家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8年2期
關鍵詞:語詞親屬手語

陳穗清 張積家

1 引言

語言與認知的關系一直是研究者關注的熱點。對于二者的關系,語言關聯(lián)性假設認為,文化通過語言影響認知,語言差異導致認知差異:語言影響記憶;語言影響知覺;語言影響思維[1]。近年來,張積家提出新的語言關聯(lián)性理論,對語言關聯(lián)性假設做了進一步擴展和精細。新的理論明確語言、認知與大腦的關系:腦是語言和認知共同的神經(jīng)基礎,語言和認知通過功能塑造性和結構可塑性影響腦的進化和發(fā)育,塑造大腦。經(jīng)過語言塑造的大腦反過來影響認知和語言。語言與認知存在雙向的交互作用:認知影響語言,語言又是認知的中介和途徑。語言可以直接影響認知,詞是概念的載體,思維活動和言語活動密不可分;語言也可以間接影響認知,語言的使用導致腦的功能和結構發(fā)生改變,進而影響認知[2,3]。新的理論細化了語言對認知的影響:語言影響認知方式、認知過程、認知策略、認知過程的難易和認知結果。新的理論明確了語言影響認知的途徑:語言通過語言標記、范疇和原型、某些中介機制(如參考框架的選擇、圖形與背景的關系、認知的凸顯性、對數(shù)量和材質的強調等)、隱喻和語言象似性、理論和語境等途徑影響認知[3]。

聽障人群由于聽覺器官受損,在語言上不同于健聽人。他們主要使用手語,以有聲語言作為第二語言,因此,聽障人群的手語和有聲語言的發(fā)展是相繼的。然而,聽障人群與健聽人群因語言差異帶來認知差異,為新的語言關聯(lián)性理論提供了多方面的證據(jù)。

2 聽障人群的語言學習特點

聽覺缺失阻礙聽障人群接收外界語言信息,使他們不能順利地通過自然途徑掌握語言。聽障人群的語言受損程度與聽覺障礙的出現(xiàn)年齡相關。聽力損傷得越早、越嚴重,其對語言的掌握越差。聽障人群的語言學習包括兩方面:一是語言理解。聽障人群以眼代耳,將聽覺符號轉換成視覺符號,憑借視覺感知和學習語言。但是,通過眼睛認識世界,會給概念形成帶來困難。聽障人群通過視覺符號取得的語言信息不完整、不清晰,視覺器官亦也無法同時清晰注視兩個以上的目標,使學習對象被限制在視力范圍內[4]。二是語言表達。聽障人群在信息傳達上存在困難。手語是聽障人群的主要語言,是其母語[5]。由于其缺乏聽覺信息,主要靠視覺接收信息,因此在認識事物或表達事件時,習慣將重要、強調、注意、具體及簡單的內容放在前面,將次要、輔助、抽象、繁瑣的內容放在后面[6]。手語常將重要信息先打出來,由此出現(xiàn)詞序倒裝。在手語中,許多詞表示物體的形象或特征,直觀、具體、形象,影響聽障人群的書面語學習和概念獲得,促進或阻礙其對事物的認知[7]。

聽障人群缺乏語音輸入,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思維模式。

3 語言對聽障人群認知的影響

3.1 語言影響聽障人群的認知方式

概念結構反映人對事物不同的認知方式。聽障人群的概念結構反映其特殊認知方式。研究者探討手語對概念結構的影響,有如下發(fā)現(xiàn)。

手語影響聽障人群的空間概念結構。張積家等考察聽障大學生的空間詞分類。聽障學生空間詞概念結構的維度為物體的方位和狀態(tài)/自身的方位和狀態(tài)/方位。聽障學生有4個空間認知主題:觀察者自身的三維方位、空間飽和度、邊界、物體的位置和狀態(tài)。與健聽生比,聽障學生缺少視覺距離的認知主題,他們把描寫物體距離的空間詞(遠、近、高、低、俯、仰)納入物體的方位和狀態(tài)的認知主題中。這是由于手語表達更多地強調物體的空間位置和狀態(tài),未強調視覺功能。又由于手語的上、下、左、右表達都以自身為參照,導致聽障學生更多地把關注點轉向自己,因而出現(xiàn)觀察者自身的方位的認知主題[8]。

手語影響聽障人群的顏色概念結構。黨玉曉等考查聽障學生的基本顏色和基本顏色詞分類。低年級聽障學生基本顏色語義空間的維度為彩色/非彩色和長波色/短波色;高年級聽障學生基本顏色語義空間的維度為彩色/非彩色和單色/雜色。低年級聽障學生基本顏色詞語義空間的維度為單色/雜色和暖色/冷色;高年級聽障學生基本顏色詞語義空間的維度為補色/非補色和單色/雜色。聽障學生對基本顏色與基本顏色詞分類不同,說明他們的顏色表象不穩(wěn)定。由于顏色詞反復成對出現(xiàn),聽障學生便根據(jù)機械記憶將成對出現(xiàn)的顏色(黑白、紅綠、黃藍)分為一類,其余顏色分為一類,因此出現(xiàn)單色/雜色維度[9]。

手語影響聽障人群的親屬詞概念結構。陳穗清等要求聽障人群對漢語親屬詞和手語親屬詞分類。其漢語親屬詞概念結構的維度為親屬的親密程度和親屬關系的性質。手語親屬詞概念結構的維度為親屬關系的性質和親屬的親密程度。盡管兩種語言的親屬詞概念結構維度一致,但順序不同。手語親屬詞的數(shù)量比漢語親屬詞少,主要集中在核心家庭成員及血親上。聽障人群對手語親屬詞分類時,優(yōu)先關注在生活中交往較多的親屬。手語使用頻率亦影響聽障人群對漢語親屬詞分類。聽障學生將手語中使用少甚至缺乏對應的手語親屬詞分為一類。在手語中,還有一些特殊表達式,有較強的層次性。如在一家中,父親為尊,母親其次,哥姐再次,然后是自己,最后是弟妹,反映在手語中便是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聽障學生對手語親屬詞分類也受這種層次性影響[10]。

3.2 語言影響聽障人群的認知過程

手語詞的重要特性是象似性(iconicity)。象似性是詞匯與所表征事物的理據(jù)程度,特別是對事物的模仿程度。Thompson等要求聽障人群判斷先后呈現(xiàn)的圖片和手勢是否指代同一事物,當圖片凸顯與之匹配的手語詞的象似特征時反應更快[11]。Ormel等發(fā)現(xiàn),荷蘭聽障兒童判斷象似手語詞-圖片對的反應時比判斷不象似手語詞-圖片對短,錯誤率低[12]。張積家等采用手語詞-圖片確認任務考察聽障大學生和健聽大學生的手語詞語義加工,發(fā)現(xiàn)聽障大學生對手語詞的象似性比健聽大學生更敏感[13]。陳穗清等發(fā)現(xiàn),手語詞識別既存在熟悉性、復雜度、象似性和具體性效應,又存在熟悉性與象似性、具體性的交互作用:對高熟悉手語詞,象似性的作用更大;對低熟悉手語詞,具體性的作用更大。手語詞識別既涉及詞匯網(wǎng)絡系統(tǒng),又涉及語義網(wǎng)絡系統(tǒng)[14]。手語詞與書面語詞的識別既具有共性,也存在差異。

3.3 語言影響認知過程的難易

手語是聽障人的母語,所在國家的主流語言是聽障人的第二語言[15]。聽障人群要融入社會必須掌握書面語,其書面語學習要以手語為中介。張積家等考察聽障大學生的詞匯習得年齡效應。研究不僅考慮書面語詞的習得年齡,也考慮手語詞的習得年齡,發(fā)現(xiàn)了顯著的詞匯習得年齡效應。手語的形象性和情境性影響聽障人群對世界的認知,影響對概念和書面語的掌握。習得早的詞有來自手語和書面語的雙重(形象和語義)編碼,提取更快[16]。陳穗清等采用句法合理性判斷任務考察對漢語句子認知,發(fā)現(xiàn)聽障學生的句子判斷反應時長于健聽學生,且在拒絕句法不合理句子時(主謂顛倒和謂賓顛倒),聽障學生比健聽生受到更大的干擾[17]。張積家等采用隱蔽語義聯(lián)想啟動范式考察聽障人群手語-漢語雙語者的手語和漢語的語義表征。手語-漢語雙語者的手語詞和漢字詞的聯(lián)系同健聽雙語者兩種語言的聯(lián)系既相似,也存在差異。聽障人群與健聽人群獲得第二語言的過程類似,都需要第一語言支持,但聽障雙語者對第一語言的依賴比健聽者更強。手語-漢語雙語者對漢語高度熟練后,語義加工中仍會激活手語。健聽雙語者在習得第二語言后,伴隨著第二語言的高度熟練,在第二語言加工中不再需要借助于第一語言[18]。

3.4 語言影響聽障人群的認知結果

手語詞的手形標志影響聽障人群的認知結果。陳穗清等發(fā)現(xiàn),手語詞的語義類標記既影響聽障學生的手語詞識別,亦影響聽障學生的手語詞語義決定。當語義類標記同詞義一致時,加速手語詞的語義提取。與整體、靜態(tài)、同時呈現(xiàn)的漢字詞不同,手語詞有部分、動態(tài)、相繼呈現(xiàn)的特點。一個手語詞往往由兩個相繼出現(xiàn)的手勢組成,即由一個基本手勢加上一個表示詞綴或語素的手勢構成。這種部分、動態(tài)、相繼呈現(xiàn)的方式更有利于手語詞的語義類標記發(fā)揮作用[19]。手語親屬詞分類同樣受手語標志影響。在手語親屬詞中,一些手語詞有相同手形,如“外婆、外公、外甥”都有表示“外”的手形。聽障人群將這3個手語詞分為一類,說明手語的手形特征影響其分類[10]。張積家等發(fā)現(xiàn),由于聽障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緩慢且使用自然手語,導致其類別意識較健聽生弱。聽障學生的分類學概念有較強的形象化傾向[20]。李德高等發(fā)現(xiàn),聽障學生的上下位概念聯(lián)系強度比健聽生弱,典型性意識比健聽生弱[21]。聽障人群在概念判斷上也存在偏差,如聽障學生對“花”和“樹”的類別意識模糊,容易將其判斷為非生命物。聽障學生在認識事物主要依靠視覺,因此將能否活動作為判斷是否生命物的重要標志。手語特點也增加了概念的模糊度。在手語中,“花”和“樹”的表達都注重形象,未將其他特性表達出來,容易使聽障學生發(fā)生概念混淆[16]。

4 建議

綜上所述,與健聽人群比,聽障人群在語言輸入和語言表達上有自身特點。手語的使用影響其認知,符合新的語言關聯(lián)性理論的預言。教育工作者應掌握聽障人群的語言特點,針對這些特點對聽障學生進行差異化教育??蓮囊韵路矫嫣岣呗犝先巳旱恼Z言能力:①鼓勵聽障人群使用規(guī)范手語,重視手語和書面語表達的相異之處,引導聽障學生發(fā)現(xiàn)手語和書面語的差異,使其使用書面語時盡量少受手語影響,正確地提取書面語信息;②加強手語與書面語的熟練度。手語是聽障人群的主要語言,他們更加依賴手語。兩種語言越熟練,靈活性越強[22]。當兩種語言都高度熟練時,聽障人群就能在兩種語言間順利、快速地切換;③充分利用外部教學手段,多途徑地幫助聽障人群掌握抽象概念,特別是在手語中沒有相應標示的概念;④充分發(fā)揮手語的正向作用。教學中可以運用手語的某些特性,如象似性和語義類標記等,幫助聽障人群掌握抽象概念。

參考文獻:

[1]Lucy,JA.The scope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An analysis and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A].In John J.Gumperz &Stephen C.Levinson edited,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37-69.

[2]張積家,劉麗虹,譚力海.語言關聯(lián)性假設的研究進展——新的證據(jù)與看法[J].語言科學,2005,4(3):42-56.

[3]張積家.語言關聯(lián)性理論:語言影響認知[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11-3.

[4]呂亞萍.聾生語言學習的特點及其教育對策[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7,5(4):49-51.

[5]鄭璇.淺論手語對聾兒主流語言學習的影響[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4,2(1):51-53.

[6]王斌,王紅.對聾生漢語書面語學習中詞序顛倒現(xiàn)象的分析及矯正策略[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10,23(3):35-38.

[7]鄭璇.中國手語中的比喻和借代——兼談手語如何表達非視覺概念[J].中國特殊教育,2010,116(2):3-8.

[8]張積家,蘆松敏,方燕紅.聾人大學生的空間概念及其組織[J].中國特殊教育,2010,118(4):28-32.

[9]黨玉曉,張積家,章玉祉,等.聾童對基本顏色和基本顏色詞的分類[J].中國特殊教育,2008,175(7):15-20.

[10]陳穗清,張積家,李艷霞.聾人的親屬詞概念結構——兼與漢族健聽人的親屬詞概念結構比較[J].中國特殊教育,2015,97(1):27-34.

[11]Thompson RL,Vinson DP,Vigliocco G.The link between form and meaning in American Sign Language: lexical processing effect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2009,36(4):1017-1027.

[12]Ormel E,Hermans D,Knoors H,et al.The role of sign phonology and iconicity during sign processing:The case of deaf children[J].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2009,14(4):436-448.

[13]張積家,陳磊,陳穗清.語言符號的象似性對手語具體名詞語義加工的影響[J].語言文字應用,2013,85(1):89-98.

[14]陳穗清,張積家,李艷霞,等.手語詞識別的影響因素探討——手語詞的兩個網(wǎng)絡系統(tǒng)及其交互作用[J].心理學報,2015,47(7):878-889.

[15]陸晴.聾人雙語雙文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現(xiàn)代農業(yè)科學,2008,14(3):116-119.

[16]張積家,陳穗清,張廣巖,等. 聾大學生的詞匯習得年齡效應[J].心理學報,2012,44(11):1421-1433.

[17]陳穗清,張積家,鄧碧琳,等.手語和漢語句法差異對聽障學生認知的影響[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3,11(3):207-210.

[18]張積家,張廣巖,陳穗清.熟練手語——漢語雙語者的語言聯(lián)系模式[J].中國特殊教育,2013,155(5):27-32.

[19]陳穗清,張積家,吳雪云,等.語義類標記在中國手語詞詞匯識別和語義提取中的作用[J].心理學報,2012,44(8):1004-1014.

[20]張積家,李德高,吳雪云.青少年聾生的分類學聯(lián)系[J].心理學報,2008,40(11):1178-1189.

[21]李德高,張積家.青少年聾生分類學概念中上下位概念聯(lián)系的特點[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1,9(1):36-41.

[22]陳穗清,歐陽穎.粵語-普通話雙言兒童的認知靈活性探討[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12):49-54.

猜你喜歡
語詞親屬手語
手語學習,只為更懂你
你是那樣美 唐心語詞
歌海(2021年3期)2021-07-25 02:30:48
自然手語在聾人大學生手語中的使用調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為例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06
《老子》“自”類語詞哲學范疇釋要
哲學評論(2018年2期)2019-01-08 02:12:02
什么?親屬之間不能相互獻血?
媽媽寶寶(2017年3期)2017-02-21 01:22:14
悲愴者
文學港(2016年7期)2016-07-06 15:06:09
從文化理據(jù)看英漢語詞翻譯
English Abstracts
奇怪的手語圖
狗也怕醉漢
赞皇县| 卓资县| 望谟县| 尼木县| 商城县| 崇礼县| 云南省| 乐东| 云霄县| 新疆| 焦作市| 仙游县| 扎兰屯市| 旌德县| 尉氏县| 蒙山县| 怀化市| 泗水县| 南汇区| 乌拉特前旗| 全南县| 邢台市| 福海县| 海原县| 贵德县| 全椒县| 肃宁县| 荆州市| 志丹县| 荥阳市| 麻栗坡县| 赣榆县| 个旧市| 垣曲县| 盱眙县| 桑植县| 金阳县| 社会| 南华县| 绥宁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