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怡琴
[摘 要]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一直是一大難題,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少,語言文字積累少,使寫作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對此,教師可以借助課外閱讀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低年段通過繪本閱讀使學生學會表達自我;中高年段通過營造閱讀氛圍來為學生搭建讀寫橋梁。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外閱讀;寫作水平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36-0013-01
如今的寫作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學生無情可抒,無話可寫,寫出來的文章缺乏個性。反思這種現(xiàn)狀,主要是應試作文教學進入了“八股文”的誤區(qū),學生脫離了有效的個性化閱讀。可見,有效的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語言,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對此,教師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教學。
一、低年段:以繪本激發(fā)閱讀興趣,學會表達自我
繪本色彩明艷,文字簡練而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低年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學生看著精美的畫面想象著有趣的故事,這時候教師再稍加點撥,拓展出更開闊的畫面空間、想象空間,就能引領學生走進故事情境中,學習其表達。
1.仿寫
繪本多用重復的結構、簡單有趣的語言描繪童真的世界,是學生仿寫的良好對象。
比如,在學習《我爸爸》這本繪本時,學生看到“我爸爸吃得像馬一樣多”這幅圖的時候,教師引導他們說一說生活中自己的爸爸的形象。學生的回答都能用上繪本中“……像……”的表達方式,并融入自己的見解:“爸爸像牛一樣健壯;爸爸的工作像螞蟻一樣忙碌;爸爸的手像蒲扇一樣大……”學生在表達時有所依仗,就能輕松學會用一定的句式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2.擴寫
繪本畫面內涵豐富,語言卻十分簡單。在閱讀繪本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看看畫面中誰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了什么事情,想象故事中的主人公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這與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是不謀而合的。學生也會由此及彼,在看圖時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等因素并發(fā)揮想象。當學生掌握了寫話的基本要素,寫話的能力自然就會提高。
3.續(xù)編
培利·諾德曼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里說:“一本繪本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后所產(chǎn)生的故事?!币槐居腥さ睦L本總能讓學生反復回味,不停地在腦海中想象接下來可能會發(fā)生的故事。利用這一點,教師可以在讀完繪本之后,讓學生續(xù)編故事。比如,《我討厭媽媽》中,小兔子在回到家以后還會離家出走嗎?回到家以后媽媽會和小兔子說些什么呢?
4.猜寫
猜想閱讀是繪本閱讀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往往先出示一張圖片,讓學生猜測接下來的故事情節(jié),再對比作者寫的情節(jié),從而形成一種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這種意想不到更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比如,在《我是霸王龍》這本書的閱讀中就可以讓學生幫小翼龍做個選擇:見到霸王龍摔倒時該怎么做呢?學生大多選擇了逃跑,但繪本中的小翼龍卻留下來照顧兇殘的霸王龍,這大大勾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當學生帶著疑問去閱讀,他們就會產(chǎn)生認同感,從而逐漸愛上繪本閱讀,愛上寫作。
二、中高年段:營造閱讀氛圍,搭建讀寫橋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興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所以,在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把握好學生的興趣點是關鍵。
1.寫自己的讀書體會
中高年段的學生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往往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應創(chuàng)造機會開展班級共讀會,讓學生交流閱讀感受,討論喜歡的情節(jié),說一說對人物的見解。課后,教師再因勢利導,讓學生用筆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學生很樂意參加這樣的讀書活動,一篇篇充滿個性見解的讀書體會便躍然紙上。
2.運用積累,發(fā)揮想象,串詞成文
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增加了習作內容方面、文化方面、語言方面的儲備。這時,教師可以指導他們發(fā)揮想象,把積累的好詞好句創(chuàng)編成一個全新的故事,這既能鍛煉其思維能力,又能增強其語用能力。
3.聯(lián)系生活,進行創(chuàng)作
文學作品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如何把日常生活變成獨特而又有生命力的作文呢?這要求教師要注意閱讀方法的指導,指導學生領會作品寫了什么,寫出了什么樣的意境,是怎么構思布局的,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從而讓學生收獲寫作方法。通過系統(tǒng)化的思維訓練,學生更容易在寫自己的事情時達成情感遷移,由懂得文章為什么美延續(xù)到自己創(chuàng)作美。
總而言之,有效的課外閱讀使學生在得到快樂之余,提高了表達的欲望,在閱讀的同時豐富了詞匯量,提高了謀篇布局的能力,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得到了協(xié)調發(fā)展。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