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龍
研究大眾消費時代語文美學,首先要研究消費主義時代文化藝術的審美特征。消費主義文化興起于20世紀20、30年代的美國,50、60年代擴散到日本、西歐等地。消費主義文化真正形成于20世紀80、90年代歐美“新經濟”復蘇和繁榮年代。消費主義的典型特征是追求無節(jié)制的物欲膨脹、感官刺激消遣,鼓吹娛樂至死的享樂主義,盡力實現(xiàn)個人欲望的滿足,它將享樂作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終極價值。主張追求消費的新奇性、奢侈性和炫耀性,消費主義文化是資本主義從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時期形成的一種社會精神文化。早期現(xiàn)代消費主義文化到了70年代則延伸、發(fā)展,形成了后現(xiàn)代消費文化。現(xiàn)代媒體在傳播與建構消費文化的過程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中國的文化市場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消費主義階段,這種與消費相關的日常審美形式隨即進入中國社會的大眾生活,消費主義文化以日??駳g、理性碎片化為美學特征。這種美學特征看似有其滿足普通人日常生活審美情趣的合理性,但也隱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底線的失守,人性真善美道德訴求的異化,文藝自身審美規(guī)律邊緣化的危機。
消費主義時代伴隨著科學技術領域的信息革命、經濟產業(yè)形態(tài)的后工業(yè)社會、文化價值形態(tài)的后現(xiàn)代主義文化的產生而產生,在文學藝術領域,已經或正在生成一種以日常生活審美化為特點的消費文化特征,日常生活離不開消費,而消費的物質性逐漸消退,符號性逐漸上升,商品的使用功能大大降低,人們消費的不僅是實在的商品,更是商品的廣告、品牌、欲望和符號。傳統(tǒng)美學強調審美的非功利性,美在抽象的藝術形式如均衡、對稱、和諧、比例和統(tǒng)一等,認為美的形式可以脫離具體的實物存在,但是,在消費主義時代,審美的形而上學大廈轟然倒塌,審美與人們日常消費密切相關,不再有為藝術而藝術的純美形式,而是為物質而藝術的手段。美在商品的包裝和造型。人們的精神生活正走向低俗化、粗鄙化,真、善、美的東西越來越不能像物質化、功利化的東西一樣喚起年輕一代的感覺。人的精神危機最容易形成在這個消費主義、功利主義的時代。由于一切主題嚴肅、崇高的語言表達被貼上宏大敘事的標簽,這些宏大表達經后現(xiàn)代解構之后,原先被賦予神圣崇高的所指被消解得體無完膚。甚至有人指責宏大敘事是對思想的禁錮,對個性的抹殺,應被歷史淘汰。宏大敘事這個能指背后所指的消失,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信仰的喪失,導致年輕一代心靈的空洞化、虛無化。消費時代的感官快感消解了神圣的美感,學生對語言、文化的感悟力的遠不及消費時代圖像化直觀產生的審美暴力,學生受到網絡時代的負面影響:從手機網游“王者榮耀”到短視頻應用“抖音”“快手”,學生所受誘惑“五光十色”,不勝枚舉。許多人進入高中后閱讀量驟減,大學階段讀書更少。整個民族精神的信仰危機暗示教育的危機,教育的危機昭示著語文美學教育的危機。因為信仰的危機源于心靈教育的缺位,語文美學教育重在通過文學、語言、文化實施美感教育,因為語文教育史承負著中國教育的集體記憶,所以,語文美學中經典文本教育是對其所處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最集中、最典型的記錄承載。經典文本教育在消費主義主導的時代表現(xiàn)出的人們對于經典的態(tài)度應該表明了文化消費者(姑且認為學生是文化消費者)對民族記憶的態(tài)度,學生對語文既有經典文本所持的是虛無主義還是歷史主義的態(tài)度,對消費時代里重新創(chuàng)作文學經典的呼吁,也反映了文化消費者對當下社會生活歷史化記憶的要求(重塑威嚴)。然而在傳統(tǒng)理性大廈轟然坍塌的消費主義思潮中,語文經典文本面臨著消解性誤讀,加之后現(xiàn)代主義式的拼湊、截剪、嫁接與平面化復制等技術化手段的運用,老式經典不再,新式經典千呼萬喚不出來的青黃不接的時代里,研究在消費主義背景下如何利用語文美學價值觀指導經典文本解讀成為語文美學敘述中難以回避的話題。
一、互聯(lián)網、自媒體等電子媒介對語文美學理論產生的影響
在消費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除了自媒體(手機微信朋友圈)等電子媒介給當代人的生活、生產造成很大的變化之外,它所造成的符號大泛濫、影像大泛濫,也成為當今社會的消費大環(huán)境。別的不說,人們對錢的概念開始漠視,電子貨幣、支付寶、微信紅包,這些實質上是錢的符號,人們不再認識事物本身,只認識它的替身符號了。再如從前物質時代影像匱乏,人們的記憶無處可存,現(xiàn)如今是影像泛濫,記憶不堪重負。例如,“中國式旅游”——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有人問旅游有什么收獲,什么都不記得,人們把記憶都交給了手機。拍照——上傳——點贊,朋友圈熱鬧一番,旅行的真正意義在泛濫影像中消解了。人們在微信群、QQ群、人人網等社交網絡中展示自我的快樂,卻遺失了現(xiàn)實中優(yōu)美的語言交流。隨著社會從外層到內質、從物質到精神的變化,人們的審美文化觀念和實踐也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也導致了傳統(tǒng)美學學科結構的改變。在消費主義文化流行的全球化時代,文藝美學(語文美學)必須在審美文化版圖改寫的基礎上承認電子媒介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改變,必須在承認生活與藝術、審美之間發(fā)生新變化、出現(xiàn)新動向的基礎上,研究這些動向和變化,并且做出學術理論上的轉向。當然,由于人們的藝術愛好、審美需要、審美趣味不盡相同,人們的精神需要也是豐富多樣的。語文美學經典文學文本所創(chuàng)造的理性世界和大眾消費時代互聯(lián)網、自媒體等電子媒介等影視所創(chuàng)造的感性世界各有優(yōu)勢,兩種美學觀主導下所創(chuàng)造的不同風格的作品可以同時滿足人們不同的審美需要,經典美學與消費美學本應該共同發(fā)展,不能互相取代,如抽象藝術和具象藝術可以并行不悖一樣。泰戈爾的詩、曹雪芹的《紅樓夢》、貝多芬的音樂、古希臘的雕塑、古典藝術等,依然會在消費主義時代文化消費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消費主義文化不能取代傳統(tǒng)經典文化,但任何理論都必須隨藝術實踐、社會現(xiàn)實和審美活動不斷發(fā)展而發(fā)展變化。在消費文化盛行的時代,對審美和藝術的理論思考也不能停止,因為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美學理論。語文美學研究也要適應消費主義時代的特點,不斷地變換語文美學的述說方式、存在樣態(tài)和思維形式。消費文化研究雖然不一定會取代消費主義時代的美學理論研究,但消費文化肯定會大大改變美學研究的版圖、格局、內容和方法等。因此,語文美學家面臨消費主義時代的諸多新課題。例如,語文美學目前就自媒體和電子傳媒流行的消費時代審美和藝術的新現(xiàn)象如手機微信藝術(朋友圈文學)、短信藝術(短信文學)、網絡藝術(網絡文學)、狂歡藝術、廣場藝術、廣告藝術、晚會藝術、街頭舞蹈、包裝和裝飾藝術、卡拉OK、相聲藝術、戲劇小品藝術、播音主持、演講辯論、電視散文、電視小說、音樂TV等,進行理論解說和創(chuàng)新。因此,語文美學應該擺脫以往“經院美學”(純粹美學)的狹窄窠臼,加強語文美學的實踐意義和“草根”意義研究。消費主義時代語文美學不能僅僅局限于知識和理性的研究,也不能僅僅局限于以往純教育、純語文的象牙塔,而應該覆蓋消費文化能滲透的任何區(qū)域,以謀求當代消費主義時代語文美學研究的新發(fā)展、新意義和新突破。
當語文美學經典文本邂逅大眾消費主義時代,語文經典文本被顛覆得面目全非。20 世紀末期,我國進入了讓消費成為社會生產生活的主導動力和目標的消費社會。在生產社會里,產品的物理屬性、物性特征、使用與實用價值往往得到人們更多關注;而在消費社會,商品的形象價值、文化精神特性和符號價值則更受人們的關注。消費主義價值觀就是追求無節(jié)制的物質享受,極力追求炫耀性、奢侈性消費,并以此作為生活的目的。伴隨著消費社會到來的是消費文化,消費文化以惡搞、嘲諷、調侃等為風格來緩解人們在現(xiàn)代社會遭遇到的各種壓力。閱讀的第一需要就是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思考,這使消費文化成為一種以大眾為獵物的市場文化。成為大眾消費文化的閱讀文本從哪里來?影視劇一直存在戲說歷史、顛覆經典、調侃古人的現(xiàn)象。以周星馳的電影為例,通過運用戲仿、解構等創(chuàng)作技巧,形成獨樹一幟的“無厘頭”風格。還有些惡搞,將經典作品作為素材,以搞笑、戲謔、夸大等方式博人眼球,雖然達到了娛樂至死的目的,但是表現(xiàn)的卻是低俗的審美品位和價值觀念。這些作品往往消解了憂患意識,消解了主流價值,鼓勵任性評說,模糊了藝術作品和生活笑料的邊界。當后現(xiàn)代創(chuàng)作的文本不足以滿足消費時代人們的搞笑需要時,好事者就從經典文本中尋找材料,而理性時代經典文本解讀都是一律充滿程式化的崇高、神圣和威嚴的,于是,在大眾消費時代只好對經典語境下的文本做顛覆性的閱讀,來滿足后現(xiàn)代時期人們對歇斯底里的感官刺激、幽默搞笑的需求。以《荷塘月色》為例,“文革”十年,像《荷塘月色》這樣小資情調的作品難登大雅之堂,改革開放之后,整個社會爆發(fā)出對真善美需求的熱切渴望,《荷塘月色》開始受到師生、讀者和文化人的熱情追捧。曾幾何時,那朦朧率真的情感、善良人性的哲思和純美深邃的意境令人耳目一新,師生們一起贊嘆、評析與吟味時,折服于它經久不衰、含蓄雋永的藝術魅力。然而,在消費時代洶涌的大潮推動下,《荷塘月色》遭遇了一場嚴酷的審美暴力和閱讀劫難。
朱自清1927年創(chuàng)作的《荷塘月色》堪稱語文教材的散文經典,發(fā)表至今已有九十余年了,長久以來它以不同的方式被不同的讀者閱讀著。20 世紀20、30年代人們對稚嫩的文學性閱讀還處于摸索中;建國之初,中國的閱讀方法受到前蘇聯(lián)式美學思維的影響,唯政治馬首是瞻,政治思想成為檢驗一切文學作品的標桿。50年代,“雙百”方針的提出,社會上出現(xiàn)了短暫的文藝寬松環(huán)境,《荷塘月色》的審美閱讀得以繼續(xù)??墒?,“文革”十年浩劫將一切芳香作品都當成了毒草加以鏟除。80年代的改革開放為文學藝術營造了自由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讀者可以擺脫政治文化的束縛,思想變得自由開放。由于國外多元化文學理論的傳入,人們普遍認為“文學就是人學”,從人性角度閱讀文學作品。從《荷塘月色》中有人讀出了作者的品質高潔,有人讀出了女性美,有人讀出了朦朧的象征意義,甚至有人讀出了性愛。有人用弗洛伊德的夢論中“深處感情”因素分析:該文通過幻夢與現(xiàn)實的錯位式描寫,宣泄了一種潛在的意識和被壓抑了的愿望,這種意識愿望可以脫離政治性因素的影響。還有人用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中有關“情感可以轉化成的可聽的形式”理論推定荷葉象征著美人,荷花是朱自清潛意識的偽裝,作者是以一種朦朧的象征來宣泄對美的獨善情懷……正當它受到讀者與文學專家們熱情洋溢的贊嘆、評析與吟味時,消費時代來臨了,消費文化的盛行讓文學經典閱讀遭遇了一場比50年代的政治風霜更為嚴酷的考驗,它們作為文學經典的地位被顛覆了,它們久已為人們熟知的形象與主題被戲謔地重寫與惡搞。
二、消費時代的解構和惡搞對語文美學理論產生的影響
文學經典為什么遭遇消費時代的解構和惡搞?這里有話可說。一旦社會分工將文學從其他藝術門類中分化出來,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自在體時,它就不可避免地要成為社會精英的話語工具。作為人類文學活動的結晶,文學經典早已經超越一般文本,具有了相當?shù)姆€(wěn)態(tài)性及神圣性。文學史的編寫,是文化精英們按照一定的審美標準、價值趨向有意識地構造經典的活動,也即我們平常所說的“經典化”過程,其目的在于固化已有文本被文學史家所認可的崇高地位,可以認為文學經典就是精英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一般公眾對文學經典闡釋的依賴體現(xiàn)了大眾對精英意識的追捧,也證明了文學經典具有超越公眾意識的特性。精英意識是少數(shù)人的意識,而消費文化是以消費同時作為起點和終點的消費社會中最大多數(shù)公眾的參與為特征的,公眾對文化不僅有具體的消費行為,同時也有了消費創(chuàng)造。大眾是消費行為的實施者,反之消費行為也為大眾獲得了合法的生存空間。同時,消費社會的來臨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隨著紙質媒介向電子媒介的過渡,帶來了文化傳播方式的變革,使得普通受眾對消費文化的接受成為可能。日益增長的大眾文化需求迫使以贏利為根本目的的消費市場的生產者和經營者調整經營策略,生產出相應的文化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并且不斷地利用廣告、炒作等市場營銷手段來制造需求、刺激消費,從而形成了以商業(yè)盈利為目標的大眾文化的繁榮景象。然而這種畸形的大眾文化繁榮,存在著大眾欲望的無限膨脹及不合理夸大現(xiàn)象,它對精英文化的排斥乃至消解便不可避免。如1990年代沸沸揚揚的王朔現(xiàn)象,就體現(xiàn)著大眾文化和精英文化立場的尖銳矛盾對抗。還有語文學界“Q版語文”現(xiàn)象,也反映了大眾文化企圖篡改、解構既定經典,消解精英文化意識影響的努力。
大眾文化與精英意識對經典的認識差別為何如此之大?套用接受美學的觀點來看,那是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期待視野”。大眾讀者的“期待視野”不斷地越界,憑著自己當下的“期待視野”去重塑或者解構作品,這種“期待視野”的越界行為無論是出于某種特定學派的學術觀念,還是出于某種極端化的政治理念或者是充滿娛樂欲求的嬉戲態(tài)度,這在理論上為研究提出了一個雞與蛋的問題:雞與蛋的分界線在哪里?合法閱讀與非法閱讀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在陽春白雪(雅)與下里巴人(俗)之間,讀者的審美趣味將做何選擇呢?以《荷塘月色》為例,這個文學經典在遭遇消費文化時,必然要遭到“通俗、大眾、市場”的顛覆與解構。延續(xù)幾十年的人教版語文教材近幾年遭遇了《Q 版語文》的嘲諷,林長治號稱“出版界周星星”,他對中小學語文課本里的經典文本進行了大肆“改編”,將31篇孩子們耳熟能詳?shù)恼Z文經典課文,徹底打造成無厘頭爆笑故事,內容詼諧幽默,情節(jié)出奇,對白趣怪。每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我們熟悉的人物:三只小豬、三個和尚、孔乙己、孔融、扁鵲等等,但故事卻是順從消費時代孩子們新新人類的“期待視野”,完全顛覆了這些語文經典形象在人們腦海里的印象,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是演藝界新星、“司馬光”砸缸時碰到了流氓兔和機器貓,“三只小豬”會造房子、“孔融”爺爺是功夫高手、“孔乙己”偷竊盜版光盤、《背影》中的父親在月臺上做起了托馬斯全旋……其中對《荷塘月色》的解構出人意料,作者夜游荷塘的理由是“荷塘里應該有 MM 在洗澡吧”,形容荷葉:“葉子與花像吃了搖頭丸一般抖動了起來,像閃電似的,霎時整個荷塘的葉子和花都抖動了起來,其傳染速度比禽流感還快啊”,等等。這種調侃式時尚語言完全消解了《荷塘月色》精英意識布局下的“大革命失敗后知識分子的苦悶與彷徨”之類的神圣與崇高,這種解構帶有太多的“無厘頭”味道,“無厘頭”也確確實實帶給了后現(xiàn)代人一種顛覆的快感和樂趣,它用后現(xiàn)代主義的方式解構一切約定俗成的傳統(tǒng)和權威,使得精英文化意識下的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文化道德、生存方式乃至整個社會倫理觀念都受到最具危險性的挑戰(zhàn)。
《Q版語文》在網絡上走紅誘發(fā)了社會的普遍擔憂,精英學者擔心文學經典的地位受到威脅,在語文學界也展開了一場有關“無厘頭”的爭論。對這場爭論是毀譽參半。有的家長認為它適合當代少年兒童的思維模式,它的暢銷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文學經典的地位不會被動搖。也有學者認為《Q 版語文》是無聊、糟粕和低級趣味的東西,根本不值一讀。也有一些老師從語言表達水平優(yōu)劣的角度來比較,他們認為像《荷塘月色》《背影》等文學經典用詞精準、貼切,而《Q 版語文》里過度有趣、富有童真的卡通化的語言,使學生將崇高的人間真情化為輕描淡寫的戲謔化調侃。于是,沒有了正義與偉大,也消失了崇高與壯美,剩下了沒有內涵輕飄的優(yōu)美,這種審美教學肯定導致審美的殘缺。有人甚至認為《荷塘月色》是“20 世紀中國散文史上最大的一張六合彩,朱自清先生賴此文贏得聲名,相當于花五元錢中了五百萬”。他們認為朱自清作文時未及而立之年,卻充滿遲暮之氣,情感曖昧,結構呆板,比喻庸俗猥瑣,想象離不開性欲流俗甚至充滿邪惡。諸如“亭亭的舞女的裙”“剛出浴的美人”、青霧成“牛乳”,葉子見“風致”、楊柳含“風姿”,“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等等。
三、日常生活審美化對語文美學理論產生的影響
當今社會理論界無法回避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問題。與西方社會的經歷相似,一場深刻的生活革命悄然在當今中國的社會文化領域進行著,審美活動日?;?、日常生活審美化。什么是日常生活審美化?日常生活審美化將審美和藝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審美藝術由少數(shù)精英享有的特權轉變?yōu)楣操Y源。它不再局限于畫廊、博物館、音樂廳,連住房設計、城市廣場、街道花園、美容院等日常生活消費的處所都成為了審美教育的地方。它使審美和藝術走出了昔日高雅的象牙塔,走進了大眾消費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審美化對傳統(tǒng)美學最大的沖擊是消解了文學藝術審美活動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限,它借助現(xiàn)代傳媒(例如電視和網絡),使藝術審美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空間。美輪美奐的電視廣告,光怪陸離的商品包裝反客為主,商品符號遮蔽了商品的使用功能。網絡游戲讓追逐虛幻的帥哥、美眉沉迷其中。度假中心、購物中心、主題公園、街心公園、美容院、健身房等消費場所不遺余力地打造日常生活的消費文化審美新理念。香車美人、花園豪宅誘發(fā)人的欲望快感如魚得水游走在審美想象的生活空間之中。
就學術而言,沒有莊嚴何來崇高?美學原本就是建立在壓抑和規(guī)范欲望的前提之上。伊格爾頓認為,啟蒙運動的理性是在美學理論幫助下延展到欲望和修辭等區(qū)域的。也就是說美學使理性權力本身審美化,并且滲透到經驗世界的方方面面。啟蒙理性體現(xiàn)人性是基于現(xiàn)代理性和欲望的對立的前提。如果欲望也成了審美對象,那么人和動物性的占有就沒有什么區(qū)別了。當然,當下國內學術界流行的日常生活審美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革”中那久被壓抑的感性的解放,但是,事情往往會矯枉過正,過于強烈的審美泛化意識,大有壓倒主流文化反客為主的勢頭,甚至到了泛濫無邊的地步。當下的社會,人們普遍抵御不了消費的誘惑力,他們或沉醉于聲光電技術制造了身臨其境般的震撼,或在網絡虛擬游戲中尋找刺激,快男超女、玫瑰之約等電視節(jié)目讓人有了全新的體驗??傊?,新媒體在現(xiàn)代高科技支持下,拓展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領域,當然,也助長了粗俗、媚俗、低俗“三俗”之風,精英文學越來越被邊緣化,文學經典的權威地位受到嚴重的威脅。通俗文學流行的今天,嚴肅文學作家魯迅的地位處于動搖的狀態(tài),便是很好的證明。
嚴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界定是很清楚的,嚴肅文學與古典主義崇高美學相聯(lián)系,通俗文學與消費時代優(yōu)美美學相聯(lián)系,消費時代許多人將優(yōu)美等同于滑稽粗俗,語文美學似乎由過“左”的泥潭進入了另一個過“右”的沼澤。今天的語文美學教學為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提倡多元化的閱讀教學??墒菍ξ膶W經典的多元解讀存在一個理解的誤區(qū),有人認為多元化閱讀(合法閱讀)就是顛覆性閱讀(非法閱讀),那么,如何掌握文學經典合法閱讀與非法閱讀的邊界呢?縱使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但哈姆萊特畢竟是人不是別的什么,這告訴讀者閱讀活動要從文本語境(context)開始,閱讀活動要受到文本的制約。傳統(tǒng)詮釋學理論認為,一經形成后的文本便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這個世界里具有完整而封閉的結構和意義體系,對文本的理解就是對其原本世界的重構。但是,伽達默爾的解釋學認為,傳統(tǒng)的解釋學對文本的解讀是一種僵死的意義的傳達。真正的文本解讀,是指讀者的視野與文本的視野所呈現(xiàn)出的相互交融狀態(tài)。文本的意義既不是在文本那兒,也不存在于讀者身上,它存在于讀者視野與文本視野的融合之中,生成之中,存在于視野融合的無限過程中,換言之,對文本的解讀其實是讀者與文本的對話。
既然閱讀教學是當下大眾消費時代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就不難發(fā)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中涌現(xiàn)了許多對文學經典的創(chuàng)造性解讀。大眾消費時代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更多地考慮生產成本與產出效率,有人針對《愚公移山》提出了更好的解決辦法是愚公搬家,保護環(huán)境。也有教師上《孔乙己》一課,稱丁舉人打人犯法,組織學生替孔乙己告狀,要讓孔乙己在新時代翻身做主得解放?!翱滓壹焊鏍睢边@一教學設計反映了消費時代人們法制觀念和維權意識的增強。也有師生從追求自身幸福的角度認為祥林嫂改嫁是值得的,不僅掙錢給小叔子娶媳婦,她自己也重組了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在《孔雀東南飛》的教學中討論如何處理婆媳關系時,有人認為焦、劉二人完全可以再購置一套房產,分戶來住,這樣,家庭關系和睦了,房產也有可能增值了。也有人從消費時代投機鉆營的商業(yè)行為中獲得靈感,他們認為《項鏈》旨在強調“人生無常,造化弄人”“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也有人從生產投入與產量比例角度認為《捕蛇者說》中的捕蛇人比較劃算,“永之人爭奔走焉”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將“歲賦其二,當其租入”。也有人從消費時代做人要誠實守法的角度認為,魯提轄狂妄自大,缺少修養(yǎng),目中無人,惹是生非,胡作非為,知法犯法,草菅人命,是官府執(zhí)法機構認定的一個典型的“土匪”……如此等等。可以看出這些閱讀是消費主義時代,讀者本著自己的“期待視野”對文本的建構、解構的結果,這些“創(chuàng)造性”的解讀其實都是過分張揚了大眾消費時代類似于“顧客就是上帝”的讀者主體地位進行的自由解讀,忽略了文本結構的完整性和文本意義的連貫性對文本解讀的制約,是一種僭越界線的非法閱讀。當然,僅僅把它當成嚴肅課堂教學的一種反諷和戲謔,也未嘗不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合法合規(guī)的文本解讀需要解讀者析文明理、披文入情、因辭會意,還要結合文本的內在連貫性。即使展開與文本的對話,拓展文本的內涵,也離不開文本意義的向心結構和文本的詞句照應和意義支撐,讀者必須制約著創(chuàng)造性解讀的邊界。因此,無論是單元的還是多元的文本解讀,都必須能夠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情感共鳴、詞句連貫、文本支撐,都必須符合文本的“期待視野”,體現(xiàn)主客“視閾融合”的主體價值傾向,不能為了博取眼球而蓄意地超越甚至顛覆文本意義的向心結構。正如安貝托·艾柯說:在神秘的創(chuàng)作過程與難以駕馭的詮釋過程之間,作品“文本”的存在無異于一支舒心劑,它使讀者的詮釋活動不是漫無目的地到處漂泊,而是有所歸依。如果讀者先入為主,脫離文本,過分強調主觀意識,天馬行空地任意想象,誤讀可能隨時發(fā)生。比如在閱讀《項鏈》時,有些讀者認為女主人公瑪?shù)贍柕率琴Y本主義社會的一個向往“精美豪華生活”的中產階級婦女,于是就認定該小說的主題是諷刺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導致讀者判定文章的主題就是對小資產階級虛榮與享樂的批判。其實這種解讀過分依賴批判資產階級的主觀成見,脫離和漠視文本,沒有真正提取文本的有效信息。從《項鏈》全文看,瑪?shù)贍柕码m然丟失了項鏈,但是找回了健康的生活,贖回了做人高貴的靈魂,她是“不幸”的卻又是“幸運”的。因此,《項鏈》是一曲恪守誠信而不向命運屈服的人性美的頌歌。
誠然,在當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里,讀者的“期待視野”處處具有了消費時代輕視理性、挑戰(zhàn)權威的特點,讀者對文本的解讀有很大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但是這種閱讀不是隨心所欲地進行的,讀者依然要從文本出發(fā),聽從文本的言語,受到文本的語言、語境的約束,既要保持對文本解讀的適度性,又要提倡多元有界閱讀的創(chuàng)造性。
[作者通聯(lián):北京市宏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