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鳳山書院

2018-01-10 11:52董劍云
文史月刊 2017年11期
關鍵詞:鳳山王平知縣

董劍云

山西省太谷縣鳳山書院創(chuàng)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歷經(jīng)150年興盛不衰,是清代太谷辦學最久、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一所書院,為科舉時代太谷縣享有“省內(nèi)人文之冠”的盛譽做出了突出貢獻。20世紀初,在清末廢科舉、興學堂的背景下,鳳山書院改制為新式的高等小學堂,揭開了太谷縣近代教育的序幕。

呂崇謐創(chuàng)辦鳳山書院

明嘉靖九年(1530年),當時的山西布政司參政在太谷縣城西門內(nèi)購買了一座僧寺,將它改建為書院,并以太谷境內(nèi)的名山勝境鳳山命名為鳳山書院。從此,太谷縣人才蔚起,連科連中,文風盛極一時。后在嘉靖、萬歷年間的全國性禁毀書院運動中被毀。清雍正元年(1723年),在書院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知縣司馬灝文利用文昌宮的空屋,因陋就簡,短暫開設過繁穰書院。

乾隆十七年(1752年),太谷縣迎來一位新知縣呂崇謐,他是理學大師、明代山西巡撫呂坤的四世孫。呂崇謐繼承了祖上愛民有為、廉潔奉公的好家風,訪疾苦,嚴保甲,興水利,“錙銖不茍取,折獄如神”。呂崇謐出身書香門第,重視教育,獎勵人才。他上任后,借用文昌宮設立文社,擇期講學、“會課”(考試),親自閱卷,與諸生相得甚歡,“諄諄然如家人”。但由于文昌宮不是寄宿之所,學生只能散落各村。經(jīng)常是到了講會之日,自己公務纏身,來去匆匆,意猶未盡。等到抽出閑暇,學生又倉促間難以聚齊。

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月過后,呂崇謐召集鄉(xiāng)紳商議,打算利用察院的舊址創(chuàng)建書院,他帶頭捐俸,集資上千兩。但有人認為不切實際,從中作梗,建書院之事被迫中斷。延至乾隆二十年(1755年)三月,書院才正式開工,第二年八月竣工,耗資三千兩白銀。書院為三進院落,講堂位于中院正中,坐北朝南,五楹布局。東西兩邊為廂房,各五間。后院有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五間。旁建廚房、倉庫、馬廄共二十三間。院內(nèi)鑿井,四圍筑墻。為了再現(xiàn)明代時期的文風盛況,呂崇謐沿用舊名,仍稱“鳳山書院”。

書院落成還未啟用,呂崇謐就告病還鄉(xiāng)了。他在作《鳳山書院碑記》時感嘆:如果當初無人阻撓,那么他和諸生“揖讓于其間”也經(jīng)年了。呂崇謐寫下了《別百姓耆庶》(兩首)《別紳士》《別諸生》四首留別詩。在《別諸生》詩中,他寫道:“道義相交閱四年,剡舟苦海案頭牽。方期菊酒賡同調(diào),忽漫秋風是別筵。事業(yè)須憑經(jīng)學出,文章總藉性靈傳。離亭一語揮鞭去,無限情思寄暮煙?!奔扔袝郝涑蓞s不能恭逢其盛的感慨,也有對諸生“崇尚實學、經(jīng)明行修”的期待。

鳳山書院修建時,在墻壁上彩畫了三條魚,結果當年鄉(xiāng)試時太谷學生就考中三名舉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興修儒學,墻壁上畫了七條魚,當年鄉(xiāng)試時太谷學生竟然考中七人,次年庚辰鄉(xiāng)試時又考中七人。畫工的一個無意之筆,竟然為鳳山書院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在接下來的鄉(xiāng)試中,太谷縣或考中五六人,或考中三四人,最多的一次竟考中八人,報捷者先后相望。一時之間,山西教育界有了“太谷人文甲全晉”的說法。多少年過去了,當?shù)馗咐隙颊f,有清以來太谷文風之盛要從呂知縣創(chuàng)建鳳山書院開始。

呂崇謐帶著遺憾離開山西,但山西沒有忘記他。他去世以后,太谷的士紳將他祀入名宦祠。光緒年間編纂《山西通志》時,山西通志局將他載入《名宦錄》。就是在他的家鄉(xiāng)河南寧陵,呂崇謐也因為在山西的突出政績,以“故山西太谷縣知縣”的頭銜,由巡撫報請朝廷批準,入祀鄉(xiāng)賢祠。

陳履和重修鳳山書院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距離呂崇謐創(chuàng)修書院六十年,太谷縣迎來了一位在清代學術史上有重要影響和傳奇色彩的舉人知縣——陳履和。

陳履和是云南石屏人,幼年喪母,家境貧寒。夜深人靜時分,常伴著祖母的織布聲,就著微弱的松火,讀書待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陳履和說服父親拿出為他成親的錢作路費,一起到省城昆明參加鄉(xiāng)試,結果雙雙中舉。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陳履和入京參加會試,在京城的旅舍里,邂逅學者崔述。崔述是清代開疑古先河的考據(jù)大師,胡適評價他是“兩千年來的一個了不得的疑古大家”。崔述不迷信漢儒權威,但這樣的文化心態(tài)和治學理數(shù)在當時備受占主流地位的漢學家和理學家的責難,其著作甚至被斥為離經(jīng)叛道的謗書。官場失意,生活困頓,知音寥寥,備受現(xiàn)實冷遇。但陳履和讀了他的《上古考信錄》等著作,首肯心折,認為“考古必確,析理必精,……要天下之公言,非一人之私論”,遂拜崔述為師。崔、陳二人身世和個性相似,思想和追求一致。他們一起授受學問,切磋經(jīng)史,意怡如也。這樣的日子過了不到兩月,因為崔述要回老家,只得分手。誰知從此一別,他們暌違南北,再也無緣相見。

這年,崔述五十三歲,陳履和三十二歲。陳履和立志為老師刻書,并視為自己畢生的責任和事業(yè),這幾乎耗盡了他的全部財產(chǎn)。到嘉慶十八年(1813年),崔述最后一次將他的新作托人帶到云南時,陳履和已經(jīng)是“家貧不能刻書”了。陳履和尊師重道的品性,于斯可見。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冬,陳履和赴北京參加舉人銓選,被選為山西太谷縣知縣。在任上,陳履和干了兩件影響且巨且遠的大事,一件是厲行禁煙,徹底禁絕了當?shù)赜蓙硪丫玫纳倘藦难睾X溬I鴉片牟利禍民的行為;一件是修繕書院,培育文風。

陳履和于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十一月抵達太谷時,在鳳山書院接受官印,正式上任。鳳山書院自呂崇謐重建后已經(jīng)六十多年,學堂半數(shù)房屋圮毀。他觸景生情,想到自己少年讀書時“數(shù)椽舊屋蔽風雨,一榻蕭然容隱幾”的場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過了幾天,陳履和與縣里的兩位儒學名士聊天,流露出了想興修書院的打算,也表達了擔心政務繁忙、經(jīng)費難籌的顧慮。兩位先生說:這都不難。要想成就一件大事,無非是“心”與“力”二字。太谷是山西富縣,有的是世家巨族,不可謂無力;又急公好義,不可謂無心。書院所以久久不修,主要是沒有人帶頭倡議罷了。現(xiàn)在有知縣大人登高而招、順風而呼,豈有不來、不應之理?陳履和拍案而起,興奮道:既然如此,那就不僅要修繕房屋,還要增置膏火,作長遠打算。他說:讀書人是社會的表率,書院關系文風,文風影響民風,修復書院為當務之急。陳履和首先捐出俸廉,率先倡修。書院動工之前,他寫了《勸修鳳山書院序》一文,詳述書院重修的源起,并請兩位先生過目,以造成輿論。鳳山書院的修復工作終于順利啟動。endprint

與此同時,陳履和按期到書院聚眾講學、考試,并挑選出好的答卷附上評語,刊刻成十余冊,既可以鼓勵優(yōu)秀學生,也可以作為其他學生的范文。

好景不長,鳳山書院的修復工程還沒有結束,陳履和就收到繼母去世的消息。按照禮制,需要辭官回籍守孝三年。陳履和擔任知縣才八月,太谷士紳早已把他比作“當世之景星慶云、盛朝之祥麟瑞鳳”,認為是太谷之福。所以,聽到他的繼母去世,舉城同悲,紛紛湊錢獻供獻祭。還寫了情詞愷切的狀子,赴省城請愿,呼吁奪情留任。巡撫看著跪在階下聲淚俱下的數(shù)百位太谷百姓,不禁動容落淚。但礙于制度,也只能好言勸慰。

事已至此,太谷士紳紛紛賦詩作文,送別陳履和。名儒孔傳性在《恭送海樓陳明府旋里序》中贊道:“我公歸去不可留,攀轅遮道空匍匐。……幾度呼天天不語,感恩惟有祠而祝?!薄吧窬雀溉拭鲙?,一人兼之從未有?!⒌铝⒐Σ⒘⒀裕瑪?shù)月之間三不朽?!?/p>

陳履和在太谷縣,仍繼續(xù)著他為老師崔述刻書的事業(yè)。道光五年(1825年),六十五歲的陳履和積勞成疾,死于浙江東陽知縣任內(nèi)。他死后,除了留下尚未付印的二十箱崔述遺著的書版外,身無長物。為老師刻書,他已經(jīng)“宦囊蕭然,且有負累”。他自己五歲的兒子,連家鄉(xiāng)都窮得回不去。陳履和的獻身精神,在中國學術史上罕見其匹。臺灣學者李敖后來評價說:“全世界的學生,沒有比他再偉大的了。”

陳履和說過,他刊刻崔述的著作,是要“為天下后世人存此書”, 他相信“四海之大,百年之久,必有真知”,崔述的學說一定會得到后世認可。陳履和去世整整一個世紀后,他執(zhí)著守望的一幕終于出現(xiàn)。20世紀20年代,顧頡剛、錢玄同為代表的史學家,在陳履和匯刻的《崔東壁遺書》的影響下,提出了震驚中國史學界的“古史辨”學說。錢玄同還將崔述與朱熹、顏元、章學誠并稱為宋代以來的四大學者。陳履和為崔述之學大顯于世和“古史辨”學說誕生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

陳履和歸葬家鄉(xiāng)石屏后,陵墓兩側(cè)鐫刻了原云南學政顧莼題寫的對聯(lián):“卅載訪經(jīng)師獨傳絕學;千秋說循吏僅見斯人?!笨梢哉f是他一生的光輝寫照。

孫銜完善辦學

孫銜生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是浙江省富陽縣龍門鎮(zhèn)人,出身于著名的龍門孫家,是三國時期孫權的直系后裔。孫銜讀書過目不忘,18歲時以縣試、府試第一名的成績成為秀才。五年后,考中舉人。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考中進士。道光十年(1830年),被授太谷縣知縣。初到太谷,孫銜就發(fā)現(xiàn)太谷百姓長期以來一直在為平定直隸州協(xié)濟糧餉、軍馬。平定是山西的西大門,征糧派款、撥夫調(diào)馬的任務常常一月數(shù)宗,這就使得太谷縣的徭役負擔遠比其他州縣要更加繁重,成為壓在太谷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孫銜上書巡撫,面詰知州,為民請命,終獲豁免。他還雷厲風行地采取措施革除陋習、廢除苛政、力挽士風。孫銜廉潔、干練、高效,深得山西巡撫賞識,稱他有古代良吏的風范,特贈他“山西第一廉吏”匾額。

孫銜重視教育,他下車伊始,就主持修復縣學。道光十三年(1833年),孫銜重修義學,制定《義學學規(guī)》。規(guī)定:將太谷縣的幾處官地、民房的年租金五十一兩,撥作義學辦學經(jīng)費。其中,塾師的束修(年薪)四十兩,端節(jié)、中秋每節(jié)節(jié)禮二兩,其余用做修理義學房屋。塾師的束修和節(jié)禮合計達四十四兩之多,不僅占到義學全部收入的90%,而且?guī)缀跸喈斢谝粋€知縣的年俸(四十五兩)。

孫銜為鳳山書院制定了條規(guī),規(guī)定:書院的號房、宿舍為讀書之所,不得用作往來官吏、差役的招待之地;書院聘請山長,由地方紳士公議,不許官府插手或官員推薦。通過這樣一些規(guī)定,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行政干涉,有效避免了在一些州縣發(fā)生過的人走茶涼、官去院廢的彎路,從而保證了山長的學術水平和書院的教學質(zhì)量。

鳳山書院每月有三次考試。初六、二十六日由山長主持并命題、閱卷,考試內(nèi)容分為作文、作詩兩種,稱為“正課”。十六日,由知縣主持并命題、閱卷,稱為“官課”。每逢官課,孫銜按期到書院講會,主持考試,并批改考卷。為了激勵學生,孫銜捐出俸祿,設立獎學金,用于獎勵考試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考試結束后,分為三等,擇優(yōu)給獎。鳳山書院在膏火之外,根據(jù)考試成績給予學生獎賞的做法,是從孫銜開始的。

孫銜在太谷縣任職六年,仁德和恩澤深入民心。離別之日,百姓攀轅痛哭,送者塞路,而他的行囊中只有幾件日常舊衣和隨身書籍而已。可以說是宦海歸來兩袖空,去時猶似到時貧。

王平格主講二十年

王平格出生于嘉慶七年(1802年),是山西省榆次縣(今晉中市榆次區(qū))西長壽村人。王平格屬于少年天才,十四歲就參加了縣里的童子試,考取了第一等秀才,成為享受伙食補貼的廩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中舉人。三年后會試,考中進士,被分派到陜西,以即用知縣任用。但他稱病告歸,到鄰縣祁縣主持書院。后來雖然一度前往陜西,又因為母親年老,不愿遠游,不久返回山西,就任太谷縣鳳山書院主講。

其間,王平格曾被選拔為蒲州府教授,因為母親去世而沒有赴任。守喪結束后,改任澤州府教授。王平格離開時,鳳山書院的學生戀戀不舍。負責書院事務的士紳們也不甘心,仍然“延頸而望,虛席以待”,一直為他保留著主講一職。一年以后,王平格辭官告歸,為太谷士紳的誠意所感動,回到鳳山書院繼續(xù)教書。王平格前后在祁縣、太谷兩縣的書院擔任主講近三十年,其中僅太谷縣鳳山書院就長達二十二年。

王平格性格內(nèi)向,為人敦厚,整天注疏古籍,鉆研學問,讀書以外無他嗜好。他吃住在書院,每天與學生討論經(jīng)史,諸子百家無不涉獵,無不貫通。史載:他“循循善誘,人無棄材,而于砥礪廉隅、敦篤根本諸大端,尤多所發(fā)”。換成現(xiàn)在的話,就是既抓應試教育,更抓素質(zhì)教育。鳳山書院人才輩出,科第蟬聯(lián),“執(zhí)經(jīng)請業(yè)多所成就,門徒稱極盛焉”,王平格也被遠近學者尊為山西中部地區(qū)科舉教育的泰山北斗,受到士民敬重。

同治十二年(1873年)七月,七十一歲的王平格在鳳山書院病逝。學生奔走相告,泣不成聲。王平格寫得一手好文章,清麗脫俗,意境雋永。他去世后,學生將他寫的八股文匯輯成冊,刊刻印行。

明清時期有個習慣,每當有德高望重的老師去世,學生或者當?shù)厥考潪榱藗鞑妓膶W行和文名,往往會為他樹立德教碑,請達官顯貴、社會名流或?qū)W術名家撰寫碑文。王平格去世后也是如此。學生們在書院內(nèi)樹立了《鳳山書院掌教仲坦王先生德教碑》,清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科探花(全國科舉考試第三名)、太谷縣人溫忠翰撰文。碑文酣暢淋漓,情理交融,稱贊王平格“德行足以扶世教,言語足以為世法,文章也尤足為多士楷模,沾溉后學”,堪稱“鄉(xiāng)先生”。光緒年間,太谷縣、榆次縣纂修縣志時,王平格的傳記以及這篇德教碑文一起被載入《太谷縣志》《榆次縣續(xù)志》。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頒布《欽定學堂章程》,鳳山書院據(jù)此改制為鳳山學堂,也結束了其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舊式教育。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為官立高等小學堂。民國元年(1912年),改建為太谷縣第一高初兩級小學校。高小完全繼承了鳳山書院的辦學地址和積存下來的辦學基金,也使得自呂崇謐以來歷任知縣重教興學、士紳捐資辦學的傳統(tǒng)得到延續(xù)。歷經(jīng)風雨滄桑,清代鳳山書院被現(xiàn)在的太谷縣實驗小學揖尊為辦學前身。endprint

猜你喜歡
鳳山王平知縣
王鳳山:三分“嚴”+七分“慈”=十分“愛”
落鳳山四景
陰差陽錯
Ho Feng—Shan何鳳山
耍臉
沒頭腦
青石碑
青石碑
瘋老爹打知縣
咱去機場接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