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簡介
野莽 中國當代作家,祖籍湖北竹溪,武漢大學畢業(y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發(fā)表作品,迄今出版長篇小說《紙廈》《尋找汪革命》等十二部,中短篇小說集《窺視》《死去活來》等十五部,散文隨筆集《墨客》《竹影聽風》等六部,系列方志小說《庸國》五卷,長篇傳記《劉道玉傳》兩卷,學術著作《詩說新語》《詩經今譯》等五部,外文版小說集《開電梯的女人》《打你五十大板》《玩阿基米德飛盤的王永樂師傅》三部,以及電影電視《祝你好運》《高爸再見》等,共計五十余部,一千多萬字。獲國內文學獎二十多次,部分作品被翻譯成英、法、日、俄等多種文字。
汪曾祺 江蘇高郵人,1920 年3 月5 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蓖粼髟诙唐≌f創(chuàng)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滇池》的青年編輯包倬先生來京,約我寫篇關于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寬慰我時間要求不緊,此時三月中旬,月底給他便是。我的手上正在做著別的事,聽了這話自然停下,因為回憶這個老頭兒是一件愉快的事,人的本性都愿意愉快。汪曾祺先生的情況和很多作家不一樣的,與一些自認和被認為少年得志的人物相比,他可謂少年得師,老年得志,這句話若是被他聽到,他會從中再加一句,中青年得禍。沒什么志,有什么志啊?就是寫寫字兒,畫畫畫兒,他說。但這不就是文人的志么,所寫所畫能得到人的賞識就得了,就叫得志,這是我的得志觀。不過他在世之日雖已得到眾多的賞識者,卻也算不上大紅,倒是離世之后大紫起來,這種現(xiàn)象比較符合正常文學的規(guī)律,因為作者的衣冠和肉體均已化為青煙,所余唯有文字,后人要看的恰是這個東西。去年春天我在美國,得知汪曾祺先生最全文集將要出版,正待核實,收到人民文學版《汪曾祺全集》責任編輯劉偉先生微博留言,問我他的那篇名叫《野人的執(zhí)著》的文章,寫于何年,寫于何地,發(fā)于何家刊報。我為劉偉先生認真負責的精神而唏噓著,換了目前流行的編輯,有作者子女汪朗們的授權,是什么樣兒就是什么樣兒了。老頭兒生前為人好,死后遇上了好的編輯,他要是活過來,得送人一幅畫兒。剛剛過去的 2017年,是汪曾祺先生辭世二十周年,再往前十年,又正好是我們的初識之年,如此累計,距今竟有三十年之悠久。三十年,往往是一位偉大作家的半生,乃至整整一生?;貞浳覀兂醮蜗嘧R,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京豐賓館,全國第三次青創(chuàng)會上,那次會議每省有十名代表,我是湖北省的代表之一。我當時帶著兩個使命前來參會,其中一個與他,也與我的未來有關,很多年后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他聽,聽完他就笑了。他的笑似乎是無聲的,如十九世紀卓別林時代的默片,只有容,而那容的規(guī)模也并不大。他是一個很能克服面部肌肉的老頭兒,如同把小說克服在短篇之內。
他的背是彎的,那年他才六十七歲,距離他的長辭還有十年。更醒目的是他一張棕黑色的瘦臉,他是一位黑面書生。因為被四面的黑所包圍,兩列牙齒顯得雪白,他用它咀嚼各種美食,也讓煙、酒、茶之類的嗜物從中通過,尤其會冷不丁兒地吐出一句妙語,然后雪白地笑起來。我只在他給我看的影集中看到他大面積的笑容,白牙占黑臉的五分之一,汪朗、汪明、汪朝三兄妹合著的憶父錄我沒讀過,不知道寫《父子多年成兄弟》的他們的父親,在他們的面前是否有過出聲的大笑。
若把汪曾祺的小說和馬三立的相聲好有一比,有人會覺得風京津馬牛而不相及,但我一直就這么認為,它們都是中國最好的口語,干干凈凈,平平淡淡,那味道恰好是最悠長和最耐嚼的。你可以試想馬三立身穿長衫站在臺上,把汪曾祺寫的《陳小手》用沙啞的嗓子故作結巴地口述一遍,說到那句“團長掏出槍來,從后面,一槍就把他打下來了”,這時臺下的笑聲戛然而止,他則依然無一絲笑容?!皬暮竺妗钡暮竺嬗幸粋€逗號,一般人不會有,汪曾祺有,馬三立也有,好編輯也會認為應該有,不會因無知而蠻橫地一筆鉤銷。它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與小說一道留了下來,幸運的因素很多。
1985年,在王蒙提出作家要學者化的同時,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先生在珞珈山上開展了一場教育改革,在那次改革中我成了首屆的試驗生。因為單位留我不住,被我擅自離職以后,他們怒而扣押了我包括檔案在內的四種關系,從此同事變成敵人。直到臨近畢業(yè),也就是離第三屆青創(chuàng)會只有幾個月的時候,我昔日的上司岳嘯先生才與我達成協(xié)議,以我為單位做兩件事為交換,單位為我做這一件事,要我做的第二件事是在會議期間,請幾位文壇泰斗給文聯(lián)創(chuàng)辦的刊物各寫一幅賀詞。我們在武昌水果湖邊握手為盟,次日我就登上了 38次特快列車,我臥在臥鋪上草擬了一張?zhí)┒访麊?,汪曾祺是其中一位。確定這個名字是我想起了小說《受戒》,荸薺庵的仁渡和尚唱道:“姐兒生得漂漂的,兩個奶子翹翹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點跳跳的。”
我是從這首歌里喜歡上這位調皮的作者,多年后還能在火車的臥鋪里發(fā)出笑聲,由此驚動睡在下鋪和對面的代表。初讀這篇小說的時候我二十多歲,馬上也要發(fā)表作品了,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中國有個汪曾祺。與當時風靡的傷痕、反思、尋根、改革等諸多的文學派別都不一樣,他似乎自成一派,這一派又似乎唯他一人。后來有人把寫《棋王》的北京的阿城、寫《滿月兒》的陜西的賈平凹、寫《年關六賦》的東北的阿成、寫《白色鳥》的湖南的何立偉歸于他的麾下,又有人把他和寫“板凳橋系列”的北京的林斤瀾尊奉為京味雙璧,老實說都失之牽強,聽得人心里有點跳跳的,一種不能落到實處的跳。
他不是京味作家。住在北京,但不是京味,生于江蘇,也只有一點蘇味,如果能突破地域而直視文學的自身,應該定他為汪味,汪曾祺的汪?!妒芙洹氛f是愛情小說,卻又寫了風俗,說是風俗小說,卻又寫了宗教和性。我是在《小說月報》上讀到的這篇小說,得知它始發(fā)于《北京文學》,此時《小說選刊》尚未創(chuàng)辦,所有刊物都不興在作品的尾部附上作者簡介。
我和我的朋友們四處打聽著這個姓汪的作者,終于得知他是我們的前輩,年齡比我的父親還大。我對荸薺庵的仁渡和尚唱的這首安徽小調歌詞是否出自民間發(fā)表了獨立的見解,我認為民歌中形容姐兒長得好看,多半會說“俏俏的”,因為下一句已被安排好了“翹翹的”,二字同音,唱出去會給人造成聽覺上的重復和語言不夠豐富的印象,于是我猜心奪理,認定是會寫戲的汪曾祺先生把它寫成了“漂漂的”。
請?zhí)┒奉}詞其實是一件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所謂不費吹灰之力,是因為三百個代表的席位被工作人員每天擦得一塵不染,每張桌上放著一個代表的姓名標牌。開幕式上,中央領導端坐臺上,文學泰斗則坐在前三排,我只須按圖索驥,看中哪位泰斗就給他傳一張紙條過去,上寫請他題詞之事,下署自己的名字和席位。我很懷念那個年代的文壇風氣,一面不識,半言不發(fā),我把紙條傳給誰,誰就給我寫,寫好又沿著既定的路線傳回我的手上,好比似曾相識的歸來的燕子。我記得當時我選擇的泰斗,以名頭與資歷的排行有王蒙、馮牧、劉紹棠、汪曾祺、鄧友梅、姚雪垠,發(fā)出六張,收回六張,只有一張上面不是題詞,而是一行這樣的字:“等我回家寫了給你?!甭淇钍恰巴粼鳌?。我若是沒看明白,將這六張字一并寄給與我交換檔案的岳嘯先生,讓他們登載在創(chuàng)刊號的封二上面,天下人將會研究這位泰斗的深奧和神秘。事后我虛構了一個可以用在小說里的細節(jié),我真的寄了,他們真的登了,汪曾祺先生在家收到一千封文學青年的來信,他們稱他是現(xiàn)代派的文學大師,這八個字里隱含著八種生命的密碼。
由此我認為這是一個文壇異類,不僅在小說的語言和題材上。這次是青年作家的會,老壯的名作家只來一次就不來了,改日我在我的房間收到大會工作人員送來的題詞,與我的料想無二,是一幅毛筆寫在宣紙上的書法。莊子說得意而忘言,如今我只記得那是賀詞,已忘記賀的是什么詞了。我就等著他這一幅,次日我向小組請假,去豐臺郵局把它們掛號寄給原單位的岳嘯先生。散會后我從北京回到武漢,得知我昔日的上司還算守信,我的四種關系已經平安地寄到武漢大學,當年 8月,我被分配到文化部屬下的外文局中國文學出版社。岳嘯先生和我又成了朋友,并且友誼續(xù)至今日。他來北京,帶著新出版的印有賀詞的刊物,問我如何感謝他們,我年輕單純,竟然替他們謝辭了酬金,只建議他買幾把工藝品的青龍劍,也由我逐一送到泰斗的府上。
替人送青龍劍都一帆風順,只是送到汪曾祺先生這一把劍時出了故障。那年他家住在虎坊橋,是兒子汪朗還是女兒汪朝的房子我也忘了,記憶中從我單位所在的西城區(qū)百萬莊,到他家所在的宣武區(qū)虎坊橋,要經過一個又一個的十字路口。編輯部有一位詩人名叫徐慎貴,我們都以阿貴相稱。阿貴本是詩歌編輯,負責把國內優(yōu)秀詩作選拔出來交給中外翻譯,譯成英、法文字推介國外,阿貴同時又是一位熱愛家鄉(xiāng)的詩人,他不顧一切地突破界限,編輯了一本祖籍江蘇高郵的汪曾祺先生的英文版小說選,并與本書翻譯一起將書名《受戒》譯為《和尚戀愛的故事》。阿貴去過汪宅,愿意做我向導,我大喜過望,騎車仗劍相隨,二人一前一后,騎到一條復雜道路的交叉處,從斜面開來一輛帶辮子的連體無軌電車,將我們從中斬斷,等到電車開過,我已不能望見阿貴詩人的項背,手里既無地址,也無地圖,只好調轉車頭從原路返回。次日清早上班,阿貴見了我怨聲載道,說他昨天專門為我?guī)?,誰知他一人到了,以為我隨后就來,不料我中途變卦,連個招呼也不打就回去了!
下一次我不再騎車,記下地址自己乘車而去,前后轉幾次車到了汪宅,汪曾祺先生已提前知道我去的消息,開了門在客廳里靜候著我。聽我說了上次跟隨阿貴的半途而廢,又訴苦說我生來就沒有方位感,出了門辨不清東南西北,他隨口就取笑我:“一聽就知道你是南方人,比北京的老頭兒老太太差遠了,北京的老頭兒老太太大夏天睡覺,睡一張床,挨著了,嫌熱,老頭兒說,勞駕,往南邊去點兒!老太太說,你不能往北邊去點兒?”我大笑不止,他也只露出兩列白牙。他的書案上放著一堆畫好的畫兒,我走時他從中挑了一張送我,是一株極其簡約的蘭草,從
上面長長地垂下來,題款上他稱我為“野莽同志”。
1991年,我準備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選。此前我的第一本中篇小說選出得匆忙,沒有序言,也沒有后記,對人自嘲是一本無頭無尾開門見山的書,這次出版社出于編輯體例和發(fā)行的需要,希望有一個序,我便請了他,正好這是他喜歡的短篇。據他序中自述,他把我的幾十篇作品“大概通讀了四遍”,最喜歡的是一組筆記體的小說,其中第一篇名叫《故事》,寫的是一個農婦被野人擄去生下一個兒子的故事。他的序言就此開始,題目便叫《野人的執(zhí)著》:“野莽的小說有不少是寫烏山的。這些人封閉在大山里,過著基本上是與世隔絕的生活。那里的山、水、人,都沒有被污染。沒有被現(xiàn)代文明和商品經濟所污染。他們生活在亙古不變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形態(tài)之中。似乎這是一個被時代遺忘的角落。他們生活得很簡單,很真實,很美。一種原始的、粗糙的美,像山,像石頭,像樹。這是一些野人。”
他唯恐讀者對我的故事發(fā)生懷疑,這樣地替我解釋著:“但我們寧可相信,野莽這篇小說是一個寓言?!?/p>
這一年他已遷居到豐臺區(qū)的蒲黃榆,九號樓,十一層,我仍然不知道這里是他兒子汪朗還是女兒汪朝的房子,夏天我?guī)Я似拮尤タ此?,還帶了一瓶汾酒,這瓶酒是山西作家張石山托當時的女朋友詩人伊蕾送給我的。我和他約好了今天要來,知他好酒,把酒的事也一并作了預告,只是沒說此行幾人。我敲開門,看見他手持蒲扇,腳趿拖鞋,身穿一件白色的跨欄背心,露出很多深棕色的肌肉,猛然發(fā)現(xiàn)我的身后還有一位女性,轉身就跑。他的背原本微駝,跑的時候加大了彎曲的幅度,那一溜小跑的樣子甚是滑稽,進了一間小屋,想必是他的臥室。再出來時背快要直了,跨欄背心的外面多了一件黑色半透明的襯衫,是絲綢的,除去領口的那顆扣子敞著,下面幾顆都扣得嚴實。回去路上,妻子一直說這個老頭兒太好玩兒了,我也陪著她笑,我有把握地告訴她說,今天若沒人去,他會連跨欄背心都不穿,打著赤膊,搖著蒲扇,趴在那兒寫小說。
他為我作序的那本書拖了一年多才出版。1992年的冬天北京下了一場大雪,翌年便是我的豐年,秋天結束以前我已出版了五本書,我對朋友夸耀,第一次全面展示了我的長、中、短篇小說的綜合實力。新書問世之際,我把《野人的執(zhí)著》寄給《文藝報》,編輯說是馬上發(fā)表,我寫信告訴了他,想不到他立刻回信,讓我趕快把文章要回來,寄給阿成。阿成是他喜歡的青年作家,距今二十六年前的青年,第一本短篇小說集也是他作的序。我知道阿成先生在哈爾濱主編著一份名叫《小說林》的刊物,因此他給我的直感是阿成向他約稿甚切,他遂以這篇應急,我自然就答應了他。這篇文章在《小說林》發(fā)表以后,阿成向我要了一本書,我們成了很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