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景蘭
摘 要:語文是傳承中國文化的媒介,是啟迪學生心智的鑰匙,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性工具,所以,學習語文尤為重要。對此,語文教師要認真分析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語文;初中;教學;現(xiàn)狀;效率
初中語文學科有基礎性、工具性、實用性的特點。學習語文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使學生深刻地了解我國的語言文化,還能為學習其他科目奠定良好的基礎。不僅如此,語文文章中包含一些實用文,學習這些文章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日后的發(fā)展,使初中學生成為一代傳承中國文化的素質青年。對此,我從以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教學感悟。
一、分析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語文是一門成績提升較慢的科目,它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周期來從“量”的積累達到“質”的跨越,這無疑會讓一些急功近利的學生感到深深的挫敗感,從此失去學習語文的熱情。還有一些學生的記憶能力較差,懼怕背誦語文中的文言文、詩詞,且認為在白話文盛行的時代背誦文言文沒有實際作用,而這也反映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缺失的情況。需要重點強調的是初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心理情緒波動較大,如有的后進生在課堂問答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較差,這會讓他整節(jié)課都深陷在自卑與自責的心理困境當中,嚴重地影響了后邊課程的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指導時要及時地發(fā)現(xiàn)并糾正學生的問題,從而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
有序而不失活力的課堂教學不僅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提升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對此,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1.創(chuàng)設有趣的導入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先入為主的“好”印象能有效增加學生對語文的好感程度。對此,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有趣的導入情境來吸引學生。
例如,學習《紫藤蘿瀑布》時,我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課前準備好的各種花卉圖片和音頻,學生瞬間被吸引,歡快的視頻音樂也幫助其消除了學習的疲憊。在學生欣賞完多媒體課件后,我緊接著說道:“中國的文人墨客大多喜好寄情于山水之中,喜好托物以言其志,他們往往賦予花草樹木很多的象征意義,比如梅花就象征著不畏嚴寒的傲骨,蘭花象征著高潔優(yōu)雅的品質,竹象征著虛懷若谷的氣度,菊花象征著淡薄隱逸的情懷,那么紫藤蘿有什么象征意義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翻開課本來學習一下今天的內容《紫藤蘿瀑布》?!边@樣的情境導入不僅調動了學生的感官體驗,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更有助于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感情,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教學奠定了基礎。
2.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初中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心理負擔較大,這就需要教師開展一些有效、有趣的教學活動,以此來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其學習必備的語文素養(yǎng)。
例如,在第二課時的《名著導讀<駱駝祥子>》教學中我先帶領學生回顧了第一課時的學習內容(人物、情節(jié)、主題),緊接著拋出這節(jié)課的重點:感受人物的心理特點。首先我要引導學生整體朗讀課文并且找尋出文章中的人物心理特點。對此,我展開了朗誦比賽活動,每一列學生為一個朗誦小組,然后按照教師指定的段落開始朗誦,看哪個小組表現(xiàn)得最好,獲勝的小組每人獲得一份小禮物。學生們都躍躍欲試,相互之間也開始鼓勵打氣,在緊張、愉悅的氣氛中我宣布比賽開始。讓我驚訝的是平時“對口型”的學生也認真地讀著課文,所有學生都為了小組的榮譽而努力著。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這樣的名著導讀更提升了學生的鑒賞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促進后進生的成材
教師要學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只要給予他充足的養(yǎng)分,他遲早會開出帶有自己芬芳的花朵,而這也正是好為人師的意義。
例如,我發(fā)現(xiàn)一些后進生其實也有想和老師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意向,但在看到教師對自己的批評態(tài)度時就會產(chǎn)生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出言頂撞教師,改變自己的初衷。所以,為了讓后進生在放松的環(huán)境中與我進行對話,我在學生作文指導課上給學生留了這樣一個作業(yè),每個人寫800字的《語文教師我想對你說___》,我向學生溫馨提示道:“日常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老師可能忽略了你們,青春期的你們又不愿主動來找我談話,所以,把你想跟我說的悄悄話都寫在作文中吧,我會記在心上,也會保守秘密?!蔽抑攸c關注了后進生的作文內容,也調整了自己的教學策略,而在我的努力下后進生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發(fā)展之路。
語文是一門富有指導意義的科目,是學生日后生活與發(fā)展的關鍵。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更要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提升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劉清.新課程下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3(2).
[2]姜秀艷.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3).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