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承梅
部編教材經(jīng)過幾年的摸索,在各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在一線廣大教師的期待中,一年級教材終于于2016年秋季塵埃落定,在全國各地正式投入使用。經(jīng)過聆聽教育部、人教部有關專家的專題講座,細細品讀部編教材一年級口語交際的各個主題及訓練目標,筆者發(fā)現(xiàn)部編教材的口語交際編寫思路為:構建口語交際目標體系——圍繞目標體系,選擇符合目標的交際話題——在交際話題之下,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景——根據(jù)話題和情景選擇恰當?shù)某尸F(xiàn)方式。貫穿教材始終的是對學生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
口語交際的核心,就在于“交際”二字。部編一年級教材中精選的主題中“我說你做”“我們做朋友”“請你幫個忙”“一起做游戲”四個主題就很直觀地體現(xiàn)了“交際”這個核心??谡Z交際教學是通過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的聽和說教學來完成的。聽和說對應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從這一點出發(fā),我們知道口語交際的最重要的特點是“口腦一致性”,也就是言語表達與思維結果的同步性。用多大的聲音“小兔運南瓜”“聽故事,講故事”“打電話”這幾個主題再現(xiàn)了言語表達與思維結果的“口腦一致性”,在發(fā)展學生語言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不僅學習了可以使用的言語手段,也學習了言語以外的各種交際方式。
那么,一年級教師該如何把握教材,將口語交際訓練落實到位,切實提高一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首先,教師要讀透教材,并了解前后內容及上下冊內容的兼容性。部編一年級教材中的八次口語交際訓練主題并非獨立存在的個體,而是相互兼容的。凡是前面的口語交際訓練涉及過的要素,在后面的學習中都要持續(xù)性的提要求,如一年級上冊提到過的“當眾要大聲說話”“要注意聽別人講話”“跟人溝通時要看著別人的眼睛”等訓練目標及要求,在以后的口語交際訓練中都要反復提及。不僅僅是課堂上,在日常的交往活動中,也要反復提醒,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交際習慣,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的系統(tǒng)性提高。
其次,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景,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提升口語交際能力。要想讓學生能進入真實情景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需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設計上:教師在課初根據(jù)交際主題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參與到口語交際訓練中來。
部編教材是需要通過語言、聲音、活動的畫面創(chuàng)設出真實的情景,這樣,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才會高漲,參與的主動性會增強。比如上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我說你做》的設計,首先我會帶領學生一起和老師做游戲,老師邊做動作邊有節(jié)奏地說:“請你跟我這樣做”。接著學生回應“我就跟你這樣做”,并重復老師的動作。這樣,既創(chuàng)設了真實交際情景,又使學生掌握游戲規(guī)則,學生會比較容易參與口語交際訓練中。再如下冊教材中第五單元口語交際《打電話》的合作表演設計上,老師讓學生打電話約同學周末去放風箏,老師扮演被約同學的媽媽。在通話過程中,老師一步步設置障礙問題:“你是誰?”“你想約李天去哪放風箏?”“有大人帶你們一起嗎?”“你們的風箏都準備好了嗎?”等。讓學生進入真實的生活交際情景,從而進行有效的交流,最終達到口語交際為生活服務的目的。
2.實施中: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進行交際,只有情景真實,口語交際訓練才能回歸到生活之中,訓練目標才能落實到學生身上。
例如,下冊第一單元《聽故事,講故事》這一交際主題,在實施交際訓練過程中,首先讓學生在組內各講一個故事,并組內談論誰說得好,而且能簡單說明一個道理的故事,然后選出最好的一個代表小組上臺講故事。針對誰的故事最精彩,最有意義,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鼓勵他們自由表達;這樣,聽故事與講故事兩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交流表達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評價過程:在口語交際訓練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以及生生互評都應該在真實情景中互動。這樣的評價才有意義,也更有益于學生把握口語交際技巧。
評價,評價是為了及時的反饋信息,幫助學生了解口語交際課的指向,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部編一年級教材情景性較強,因此我們的評價應該在真實的情景中進行。比如《用多大的聲音》,如果我們教師就圖教圖,學生很容易的用“大”和“小”來回答,但是到底用多大的聲音學生確實很難做出判斷。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制作情景微視頻,學生合作表演,師生互演等方式,然后交流評價,借助評價,把學生帶入情景中,把課堂口語交際訓練與生活中的運用融為一體,讓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該運用恰當?shù)囊袅课拿鞯剡M行交流。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也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標。
再次,整合各類資源,開辟口語交際新天地。具體做法如下:
1.整合教材,將語文學習當作口語交際的重要平臺。
部編一年級教材,雖然只有八次口語交際主題安排,但如果我們老師只開展這八個主題的八次口語交際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需要我們教師開發(fā)各類資源,讓學生在輕松環(huán)境中不自覺的接受和參與口語交際訓練。我們看到,部編一年級教材從“拼音教學”“和大人一起讀”到“快樂讀書吧”“識字教學”等內容中,都選擇了豐富的,富有童趣的插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就要樹立口語交際的意識,加強口語交際與閱讀、識字、拼音的聯(lián)系,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比如上冊第四單元的課文《秋天》,文中的兩幅插圖,課文內容只體現(xiàn)了第二幅圖的一片片落葉,藍天和大雁。而第一幅圖沒有文字體現(xiàn),我們就可以讓學生觀察圖畫,把觀察到的景物說出來,還可以說一說除了圖中的景物,秋天里你還能看到什么?這樣,不斷深入地學習了課文,也根據(jù)插圖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口語交際情景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整合時間,多種形式豐富學生的交際內容。
一年級的口語交際訓練我們還可以整合晨讀、課前三分鐘等時間,通過誦讀,講故事,家中趣事,學校新鮮事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廣闊的訓練天地,培養(yǎng)和提高一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最后,作為第一批實施部編一年級教材的老師,還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1.口語交際的課堂價值在于回歸學生的真實生活,提升學生在生活中的交際能力;
2.我們要把握低學段學生的特點,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交際習慣;
3.積極開發(fā)各類資源,提升教師課程建設的能力。
部編教材口語交際內容表面上比以往教材少了,實際上是分散了,更關注學生口語交際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了。一年級的口語交際教學作為是學生口語交際專項訓練的入門教學,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調整口頭、書面以及視覺語言習慣,與他人進行有效交流,讓他們從敢說開始,訓練他們樂說、能說,以達到學習、娛樂和交流等不同的個人目的。只有把握了部編教材的口語交際教學主旨,了解學生,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新教材的引領作用,夯實學生語言表達基礎,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