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敏
立意是一篇文章所確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內容、作者的構思設想和寫作意圖及動機等,其概念的內涵要比主題寬泛得多。立意是材料作文寫作訓練和閱讀評判的關鍵所在。筆者針對立意有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寫作材料作文,對材料的分析和判斷必不可少。目前出現(xiàn)的高中作文材料大略有兩種:敘述性的材料和事理性的材料。敘述性的材料如下。
2017年南京鹽城二模作文材料:
一位藝術家挑選了一些游客在柏林大屠殺紀念館的搞怪留影,然后將圖片中肅穆的建筑背景替換為大屠殺中真實的場景。背景一換,納粹種族清洗的歷史便瞬間來到眼前,累累白骨,層層尸墻,游客的搞怪行為特別顯眼。這位藝術家說:“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沉重的地方。”
事理性材料多半是由哲理性較強的文字組成,根據(jù)材料內部的邏輯關系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對比關系、遞進關系、并列關系、核心概念型和核心判斷型,這種材料基本沒有敘述成分。
不管是敘述性的材料還是事理性的材料,材料本身應是相對完整的,敘述類材料是“點與面”的多方關聯(lián),論述類材料是“同與異”的雙向交接,材料都具有完整性的特點。
材料作文之立意,必然是由材料中產(chǎn)生,立意在文中的延展,必須緊扣材料,這種雙向性和互動性要貫穿寫作的始終。如果是敘述性材料,無論從哪個對象入手,都應注意對象間的關聯(lián)與主次之分。另外,要根據(jù)材料的走勢,梳理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推出核心觀點,進而在行文中條分縷析。如果是哲理性材料,需要理清材料間的關系,放出眼光,提取自己認同的觀點,行文中注意兩點論和重點論,扣材料進行適當?shù)霓q證分析,聯(lián)系現(xiàn)實,使文章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大量的作文以“個性”“創(chuàng)新”為行文的主旨,即所謂的立意。學生存在的立意誤區(qū)是由材料推出或直接擷取某種說法(意),而后再通過堆砌素材(包括實例和引用)完成作文。
(一)聚焦要“準”
這種聚焦更多地體現(xiàn)在敘述性材料作文中。由于敘述性材料往往有多個對象,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方位的立意。許多學生立意把握不準,審題不過關,經(jīng)常出現(xiàn)偏題、跑題的錯誤立意現(xiàn)象,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范圍,這就需要我們聚焦“準”,即切準題意不游離。筆者認為,敘述性材料作文立意更多的是準確與不準確、深刻與膚淺之分。鑒于此,無論材料如何變化,我們要對比事件的起點和終點,發(fā)現(xiàn)矛盾,由果溯因;要看清材料含意的主次,整體把握材料的指向,不可只抓住細枝末節(jié)大做文章;有時可抓住記敘中議論抒情性語句,窺測命題人的觀點傾向和情感取向,嚴防“斷章取義”“喧賓奪主”和“以偏概全”。
例如2017年南京鹽城二模作文,我們可以抓住材料中帶有作者情感傾向的議論性語句“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沉重的地方”,這句話是通過藝術家的嘴巴呈現(xiàn)的,結合藝術家的行為,從藝術家的角度我們可以有如下立意。
①肯定敬畏歷史的態(tài)度。以史為鑒,心懷憂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遺忘就意味著背叛,敬畏歷史才能活好當下,開創(chuàng)未來。
②肯定尊重生命的價值觀。600萬猶太人雖然不是我們的同胞,但我們應該有強烈的人文關懷,我們要尊重一切寶貴的生命,無論與我們關系是否緊密。
論述類材料可以就其中的一則材料重點闡述,關鍵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作必要的內涵闡述,進而關涉到其他材料。這里的聚焦,是對關鍵詞的個性理解和對關鍵句的個性思考,要能準確把握關鍵詞句的內涵和外延。
(二)論證要“實”
高考作文的寫作在某種程度上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審題立意能力、分析思考能力、素材篩選整合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和見地,能夠見解深刻、獨到。
筆者認為,高考作文的深刻主要體現(xiàn)在作文的高遠性、新穎性、邏輯性上。具體地說,高遠性就是立意高遠,要能超越自身的身份、地位、民族、階級、立場,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長遠的、人性的、生命的眼光去觀照和評判事物。新穎性就是觀點新穎,不局限于前人的論說,能發(fā)新聲。新穎可以是思想觀點新穎,可以是素材論據(jù)新穎,可以是切入角度新穎,也可以是論證方法新穎。邏輯性指說理透徹,思路清晰,結構嚴謹,做到在不斷的追問、逐層的分析中思維不斷深入。因果分析是剖析事物之間關聯(lián)的最主要方式,它是邏輯分析中最為關鍵的一環(huán)。學生只有很好地回答了為什么,才能更好地提升文章的思維深度。
(三)立意要“辯”
“辯”即辯證分析,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分析問題時,不能片面化、絕對化、極端化,而應多情境、多角度地感知和分析。辯證分析體現(xiàn)在語言文字上,比如“當然、誠然、但是、不過”等等。適當?shù)剡M行辯證分析,會使文章邏輯嚴密,論證深刻,無懈可擊。
俗話說“千古文章意為高”,立意是一篇文章成功的根本。立意新穎,會讓人耳目一新,口內生津;立意固陋,會讓人興趣索然,味同嚼蠟。立意上多下功夫,才能捧得佳釀?chuàng)浔窍悖?/p>
作者簡介: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