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亮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師音樂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也面臨了不少困難和矛盾。聲樂教學是一門集藝術性、知識性、技能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學問,表面上簡單而實際上比較復雜,本文擬就高師聲樂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聲樂教學;多媒體;聲樂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J61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2-0238-01
高等院校音樂專業(yè)的聲樂教學,不同于一般的專業(yè)聲樂訓練。因其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嗓音條件、專業(yè)方向以及培養(yǎng)目標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決定了高師聲樂教學的多重性、復雜性。聲樂課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yè)主干課程,其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必然成為普通高校音樂專業(yè)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聲樂教學內(nèi)容的改革與拓展,又將積極作用于普通高校音樂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在更高層次上的體現(xiàn)。
一、高校聲樂教學的內(nèi)容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聲樂課程所持的教學內(nèi)容大都集中在從十七、十八世紀的古典藝術歌曲、浪漫時期的歌劇以及中國近現(xiàn)代藝術歌曲、民族歌曲等,且主要選擇獨唱作品。普通高校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不同于專業(yè)音樂院校聲樂專業(yè)的學生,聲樂課程對他們而言是必修課而不是“主修”課,由于專業(yè)方向、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大綱的差異,普通高校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不可能花費大量的自習時間于聲樂練習。在這些學生之中,更有一部分人進校之前就已經(jīng)學習了很短時間或者是從未學過聲樂,從而使針對這部分“弱勢群體”所展開的聲樂教學工作只能從基礎起步,而且普通高校音樂專業(yè)聲樂必修課程的開設年限一般僅為兩年半至三年,所有這些學習程度與時限方面的不利因素,加之教師之間在教學水平、教學能力、教學經(jīng)驗、教學熱情以及教學側重點等方面所必然存在的個體差異,均會直接影響到普通高校聲樂課程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
二、多媒體技術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聲樂教學不同于音樂學科中的其他專業(yè),它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教學。聲樂演唱者使用的是一種特殊的樂器——嗓子,人們可以看到鋼琴家在如何彈奏鋼琴,卻看不到演唱者如何使用嗓子,所以探索一套直觀具體的教學方式顯得很重要。多媒體課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重點可以做好以下工作,用播放多媒體幻燈片的方式來上聲樂文獻課,內(nèi)容包括作者簡介、歌劇簡介、歌曲簡介、畫外音講解、歌曲作品的演出片段、譜例等。把歌曲從DVD光盤中截取下來,把劇情和歌曲背景做成PPT文字顯示,然后把這些內(nèi)容制成多媒體課件。在教唱前播放一次,給學生初步印象,在教唱結束前再放一次,以增強學生的表演能力。用多媒體聲音監(jiān)視器軟件把學生的唱段錄制下來,讓學生邊聽邊找自己的缺點,這樣學生會對老師的指教有更深刻的理解,改正缺點能更及時更準確。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開發(fā)和使用,要求教師能熟練地運用多種軟件,包括文檔輸入管理、音像編輯和播放、圖片整理、動畫片制作、幻燈片設計等,這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教學者是非常困難的,但卻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三、聲樂修養(yǎng)和內(nèi)涵的提升
歌唱者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藝術素養(yǎng)。歌者的文化修養(yǎng)包括深刻的思想修養(yǎng),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以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多方面的廣博知識。因為一個歌者想要把歌曲演繹好,不具備相當?shù)膶徝滥芰?、豐富的音樂文化積累,就不可能很好地表現(xiàn)作品,給廣大觀眾以美的享受。聲樂演唱者的文化修養(yǎng),同藝術才能的培養(yǎng)一樣,同樣需要長期勤奮的學習和實踐,包括學習和借鑒前人的經(jīng)驗,也包括學習和借鑒同時代本國和外國藝術家的經(jīng)驗,還包括學習和借鑒其它姊妹藝術的經(jīng)驗,更包括學習哲學、歷史、文學、美學、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自然科學等多方面的廣博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藝術家真正具有博大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反復哼唱曲調(diào)朗誦歌詞,理解其中表現(xiàn)的情感和形象特點,投入到歌曲中的意境,分析樂曲的結構旋律及節(jié)奏的特點風格,分析歌詞語言韻律,點出歌詞中的邏輯重音和感情重音,分析全曲的重點、高潮,情緒、氣勢、聲音色彩,力度、速度和演唱方法,這樣才能有層次,有高潮,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四、多聽多看、勇于實踐
歌唱藝術本質(zhì)就是一種實踐,聲樂的教學也是一種藝術實踐的教學,聲樂教學應充分重視實踐性。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啟發(fā)學生,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和發(fā)聲技巧。同時,也應該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之后,讓他們到適當?shù)膱鏊嵺`。在舞臺上歌唱與在琴房是不同的,在琴房的練唱重點放在聲音、氣息、歌唱方法等方面。在舞臺上要求通過美好的聲音、清晰的語言來表達和傳遞真實的感情給臺下的聽眾,生動而完整地塑造人物形象,更具有完整性和綜合性,富有表演性。只有通過在舞臺上的表演才能把課堂所學的東西得到完善。聲樂教學應該充分重視舞臺實踐,在實踐中去檢驗,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聲樂藝術是一門綜合性藝術門類,需要長時間的、循序漸進的、嚴格系統(tǒng)的學習。不斷將新媒體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去,讓學生接觸更多聲樂時間,從而提升現(xiàn)代聲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立崗.聲樂教學法[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2]張楠.周小燕聲樂教學思想探究[J].音樂研究,200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