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姝苗
梅子黃時雨
芒種后,雨為黃梅雨。江南梅雨時,云幕低垂,雨簾氤氳,一道道水痕劃過明滅不定的眼眸。潮濕欲以綿延不休之勢與萬物抵死糾纏,讓人對于響晴的日子幾無盼頭。梅雨的詞寫得好的,莫過于宋代賀鑄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贝似怀?,“賀梅子”雅號即得。一縷情愁,被生生吟斷在扯不斷理還亂的雨絲里,癡纏于黃綠斑駁的山巒樹梢之間。
一手好字隨鍵盤荒廢,偶爾執(zhí)筆,不過是一頁廢棄的A4紙,在留白處寫當(dāng)下浮皮潦草的心情。幾被遺忘的平仄韻律,疏密錯落的唐詩宋詞,劃在白底里的那些淺淡墨跡,是極好的心靈寫實?;乜炊嘁姟坝馈弊?,自小就拿它練,老師說過:寫好“永”,也即掌握了漢字全部架構(gòu),筆畫的點橫豎撇捺折,出乎其間。這似乎暗喻人生,情感一得“永”得,執(zhí)子之手,那一世風(fēng)霜不是盡在其中了嗎?可惜永遠(yuǎn)仿佛太遠(yuǎn),像這纏綿不休的雨,定要染得幾塊霉斑淚痕才肯作罷,哪顧上自己人老已珠黃,紅塵里再討不到巧。
對于婚姻,胡蘭成在《今生今世》里表達(dá)得頗為無奈,“世上做夫妻的,本來是要叮叮對對,有時像狗咬的才好,偏這于我與愛玲不宜?!彪m然愛玲說遇見了愛的人,心就低到了塵埃里,卻只見胡的百感交集,是晚愛玲與他別寢,雖心里覺得,但仍不以為意?!八龔谋桓C里伸手抱住我,忽然淚流滿面,只叫得一聲‘蘭成!這是人生的擲地亦作金石聲。我心里震動,但仍不去想別的。”有情換個無意,終歸無趣。
一顆敏感的心,時常對粗線條的情感游走感到無可奈何,暗自神傷;那失意,似一腳踹在云里,有失重的落差。多情的人多受傷,活得累是常態(tài),藤纏樹一樣,非纏綿得緊不能作罷。過日子,誰能老是演戲一般,用力地拿感情做道具,悲也好,喜也好,為一句話、一個不能意會就惱了、鬧著,成了一同入戲的癡男怨女。男人憐惜黛玉,但都不肯娶,拋珠滾玉灑盡了就是一生,不要說陪,看著就累。梅雨的曖昧也是如此,濡濕了靈魂,渾然不見天日,誰受得了。
不要輕信那些形容冷漠的人,其實在骨子里貪戀著風(fēng)情。戀愛時,遇到一個男孩,學(xué)歷高相貌佳人品也不錯,卻怎么也找不到那種來電的感覺。他家里人稀罕我,夸我舉手投足溫柔優(yōu)雅,得體得很,像從戲里走出來的人。被我拒絕之后,以前的好都被他們看作“面具”,稀里嘩啦全部推倒,如一朵薔薇遭風(fēng)雨吹落,掉在世俗的泥沼里,只管殘碎。
對情,終逃不過認(rèn)真,風(fēng)花雪月青春追逐,所以一直都在輸。脾氣好時還討得到哄勸,天長日久干脆被擱置一邊,任我自生自滅。當(dāng)無理取鬧成為家常便飯,屋檐底下的那人已經(jīng)學(xué)乖,不論道理,先解花語,情感之外,其它的都是附加。想起婆婆在梅天做的醬,一簸箕蠶豆長滿香灰霉,雖不堪入目,發(fā)酵曬干之后又有一番滋味,是葷腥之物最好的佐伴。
一次與人冷戰(zhàn),幾番周旋未果,惹得他大怒,“你這廝,說翻臉就翻臉?!庇嘣巩?dāng)下盡逝。廝,可作奴役,可與廝磨,可相廝守,在當(dāng)局者知或不知而已。像這呆梅雨,淋漓不盡,無理糾纏,哪怕是因為情深意切,也不免癡傻。
亦舒說,每一朵烏云都鑲有金邊。但凡經(jīng)典的東西,總叫人既感到陰郁沉重,又有瞬間的清冽和燦然。心有猛虎輕嗅薔薇,一剛一柔,一陰一晴,無非都是人生的煙雨,在疼痛里開出霉變的花。
雨如塵
立夏之后,盛夏時節(jié)依次打開序幕。而在江南一帶,太陽受了梅雨的挾持,還發(fā)威不得。天空像有誰持一只素筆,將那山眉水眸蘸成墨色,在仿若硯臺的廊橋水榭上描繪著唐詩宋詞元曲。蘭亭煙云,水墨丹青,宣紙上走筆,江南如一場氤氳著水汽的夢境,書寫著小橋流水的儂儂細(xì)語。
舊宅古木,明月清風(fēng),庭軒幾許深幽。你看,那墻角井沿、飛檐翹角、松洞巖縫里掙扎出幾縷苔痕、幾抹青色,是那么似曾相識,形同故人,在視線耳際之間碰出古老的鐘聲,吹送悠揚的橫笛,幾多情味,幾番感慨。
杏花春雨中,走過一段綿長的雨季,甘霖濕透了草木、浸潤了山川,濡染出江南女子藏而不露的清芬。上溯到時光的流里,自然風(fēng)景與男女之愛洇墨一片,不免叫人想起一幕幕經(jīng)典愛情。在雨中邂逅許仙,并與之同船共渡的白娘子;蘇州橋上偶遇秋香,因佳人“三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唐伯虎;西泠橋上氣韻飛度、分花拂柳的蘇小小,正與阮郁公子對酒撫琴形影不離;在半塘,靈秀嬌媚的董小宛偶遇落第的冒襄,一段早謝的愛情成就了一部《影梅庵憶語》。“異彩奇文相隱映,轉(zhuǎn)側(cè)看花花不定。”才子佳人何其癡,歲月流轉(zhuǎn),所有哀怨纏綿皆付之一嘆,如這一簾雨,落地成珠淚,上階成綠苔,閑拋在前庭后院,打濕今人追尋真情的足印。
有情飲水飽,冇情食飯饑。對于煙火人間來說,種種羈旅最終偏要與舌尖相連,時節(jié)、腳步、鄉(xiāng)愁,自然的饋贈、時間的味道、文化的碰撞,都在一道道菜肴的制作里演化為視覺與味覺的誘惑,被紀(jì)錄和傳承下來,令人無限回味。土地的收成,三分靠人力勞作,七分靠老天造化,這遍地的莊稼,便要靠一場場梅雨來灌溉滋潤。飽足的腸胃感受著天地饋贈,日升月落、春生秋收,和那角落里朵朵菌菇,片片茶尖,叢叢菜綠一齊,歸于舌尖上與歲月共舞。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曰:“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惫扔旯?jié)氣,雨量充沛,茶樹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休養(yǎng)生息,芽肥葉碩、柔軟翠綠,因而谷雨茶比明前茶更具醇厚的滋味和香氣。細(xì)雨輕柔,不絕不休,有茶焉能無酒?一盞碧綠的梅子酒,溫潤在口,任憑回憶在心中潺潺流淌,不覺中已有些微醉意。
“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币皇住肚嘤癜浮非槲秱渲粒∪缙浞值孛枥L出此季的天象物候,綿延出人間太多的悲喜哀愁。
雨如塵,把欄桿拍遍,人生起起落落,聚散兩依,可盡付天青一雨中。endprint
時間煮雨
這一季的雨,是出梅之后下起來的,之前它好像沒有睡醒。六七月的天,摸不透脾性,原本是除了熱,除了蟬鳴、蛙聲的聒噪,什么都沒有的,卻來了幾場無休無止的大雨。雨簾把慵懶的大地惹惱了,山石緊縮著眉頭,仿佛一觸就擰出水來。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介紹:“梅古文作呆,象子在木上之形。梅乃杏類,故反杏為呆?!鳖櫭剂x,黃梅之雨豈不要稱之為“呆雨”。這呆子傻支棱著,像枝頭青黃參半的杏子,酸澀,不熟,因而參不透人情世事,顯得悲切可憐。天地如一只悶罐子把它泡在里面,那些傷心難解的事啊,就藏在情濃酒酣處,千杯不醉地忍耐著。
梅雨如怨,它是何等癡頑執(zhí)拗,真比黛玉還難勸解。這塵世無一日不讓人感傷,直叫枕邊袖上點點斑斑無計除,鬢角衣襟濕氣洇染難拂拭。原是它想了明白,既被喚作“呆”,不如教日月暗淡、草木生苔,淋將個痛快。于是,它一任性子地哭開去,憑那山洪奔流、河堤潰崩,涓涓細(xì)流化作滔天巨浪,任覆水難收不回頭,誰有法子誰去收。
“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因一首詞被譽為“賀梅子”的多情男子呢?唐宋詩詞如珠玉散落于歷史的風(fēng)云,墨客騷人曾何其瀟灑清逸、躊躇滿志。琴棋書畫,詩歌互答,古來多少才情,竟已逐一湮滅在科技的煙塵中,無處尋覓。風(fēng)雨不休,心物交融,濕熱憋悶的難挨,不僅外侵于物,而且內(nèi)化于心。
古人深諳其道,卻是“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黃梅家家雨,夜深處處蛙,燭芯漸殘,約客不至,多么讓人心焦??磥?,雨天既能留客,又何嘗不可疏離于人?晚風(fēng)來遲,天降的雨愈發(fā)犯了癡,不息不休欲傾盡所有,死,也不將時日還給晴好。
梅雨昏沉,不免令人想起世間的許多無奈,黃梅戲《天仙配》里有一首七仙女的唱段,“董郎昏迷在荒郊,哭得七女淚如濤,你我夫妻多和好,我怎忍心,啊,將你丟拋,將你丟拋”。這雨下得人好不耐煩,一如瀟湘館內(nèi)悲戚掩映的千竿百影。雨浸竹銹,竹上生斑,恍若一聲聲啼哭在天地間低回百轉(zhuǎn),訴那別之恨離之殤。青苔入階,山色空蒙,愛情若惹心傷悲,暗灑閑拋卻為誰?
梅雨,也呆,也傻,也犯癡,暑熱早被它澆透,那些怒放的夏花草木,根根節(jié)節(jié)飲得青翠明亮,通體生涼。這呆雨,哪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只曉得隨心而動,不留余地。
雨,是從天上落入大地的精靈,或淅瀝纏綿,或瓢潑而瀉,或稍縱即逝……它滋潤萬物,洗刷人間,讓城市變美,讓鄉(xiāng)村變亮,讓河床變高,讓生命變長……
雨,下吧,時間煮雨,人生本來一切都會離開,只有你自顧打著不合時宜的節(jié)拍,唱著詠嘆的調(diào)子,陪我發(fā)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