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萌
(內蒙古國際蒙醫(yī)醫(yī)院五療藥浴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蒙醫(yī)拔罐放血療法聯(lián)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臨床觀察
白 萌
(內蒙古國際蒙醫(yī)醫(yī)院五療藥浴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目的 探究對帶狀皰疹患者應用蒙醫(yī)拔罐放血療法聯(lián)合阿昔洛韋治療手段展開診治的臨床治療結果。方法 選取我院接收診治的帶狀皰疹患者98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采取阿昔洛韋展開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添蒙醫(yī)拔罐放血療法,治療周期均為十天。結果 給予對應治療手段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相較于對照組,提升趨勢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止痛、止皰、結痂及痊愈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帶狀皰疹患者應用蒙醫(yī)拔罐放血療法聯(lián)合阿昔洛韋治療手段展開診治,臨床治療結果顯著,對患者治療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有助于患者止痛、止皰、結痂及痊愈時間的下降。
蒙醫(yī)拔罐放血療法;阿昔洛韋;帶狀皰疹;臨床觀察
帶狀皰疹是一種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病癥,患者在臨床上通常表現(xiàn)為皮膚存在水皰癥狀[1]。本次研究將帶狀皰疹患者98例作為研究樣本,探究對帶狀皰疹患者應用蒙醫(yī)拔罐放血療法聯(lián)合阿昔洛韋治療手段展開診治的臨床治療結果?,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診治的帶狀皰疹患者98例作為研究樣本。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5∶24,年齡為24~72歲,平均為(49.55±3.29)歲;觀察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3∶26,年齡為22~74歲,平均為(48.48±4.8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的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者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阿昔洛韋展開治療,在患者皰疹位置處給予阿昔洛韋軟膏涂抹操作,每日涂抹3次,同時口服應用阿昔洛韋片,每天服用5次,每次服用劑量為0.4 g,治療周期為10天。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添蒙醫(yī)拔罐放血療法,此種治療方式中將取患者的阿是穴,同時對疼痛位置應用真空拔罐器作拔罐處理,拔罐操作15 min后對患者疼痛部位作消毒處理,并運用三菱針刺刺5~10點,將針刺深度保持在1~2寸之間,隨后再次對患者實施拔罐處理,拔罐時間保持在5分鐘。若第一次治療過程結束后,患者的臨床表征并未完全消退,則應對患者的疼痛位置再次實施治療。出血量應以患者的年齡、機體具體情況、對疼痛的感知程度及出血的顏色來決定,一般以15~20 mL為宜,同時要將拔罐完全覆蓋于疼痛部位。待放血處理結束后,應對患者疼痛部位再次開展消毒、拔罐、放血處理,同時用紗布外敷,每隔1日治療1次,治療周期為10天。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 [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對比
研究發(fā)現(xiàn),給予對應治療手段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相較于對照組,提升趨勢顯著[2-3];觀察組患者止痛、止皰、結痂及痊愈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帶狀皰疹患者應用蒙醫(yī)拔罐放血療法聯(lián)合阿昔洛韋治療手段展開診治,臨床治療結果顯著,對患者治療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有助于患者止痛、止皰、結痂及痊愈時間的下降。
[1] 佟來勝.蒙醫(yī)拔罐放血療法聯(lián)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62例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6,22(11):11-12.
[2] 色音白乙拉.蒙醫(yī)拔罐放血療法配合蒙藥治療帶狀皰疹17例[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5,21(8):45,62.
R29
B
ISSN.2095-6681.2017.31.151.01
李 豆
白 萌(1963年~),男,蒙古族,遼寧阜新人,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面癱,偏癱,帶狀皰疹